美國「虧損王」出現:平均每天燒掉1.4個億,創始人套現百億離場

2020-12-14 讀教授

昔日全球矚目的超級獨角獸、共享經濟鼻祖Uber(優步),正通過「大甩賣」求生。2020年12月消息,該公司宣布將旗下空中計程車業務Elevate部門剝離給航空初創公司Joby Aviation,交易預計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今年以來,優步已多次剝離非核心業務。就在這筆交易達成的前一天,他們將自動駕駛部門「先進技術集團」(ATG)以40億美元出售給初創公司Aurora。此前,還先後出售了共享微行部門Jump,以及物流部門Uber Freight的權益。

根據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優步實現營收31.29億美元,同比下降18%;淨虧損10.89億美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億元),平均下來每天燒掉1.4億元。自09年成立以來,公司已連續10年虧損,去年虧了85.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6.5億元),成為美國「虧損王」。

提起優步,就不得不說到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和大多數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一樣,他從小就熱愛計算機,六年級時就可以在電腦上編寫代碼。在同齡人眼中,這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後來他成功考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工程專業,不過大四那年選擇了退學。

此後八年時間裡,他創辦了兩家公司。結果一家以破產告終,另一家則草草收場,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勉強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彼時的卡蘭尼克,正處於個人事業的低潮期。不過很快,他就迎來轉機。

08年的一個雪夜,卡蘭尼克和好友格瑞特·坎普在巴黎街頭遲遲打不到車。十分惱火的他們突發奇想,能不能「在手機上按下一鍵就叫來一輛車」。說幹就幹,兩人回到舊金山後,創立一家線上打車公司。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優步,由此也拉開了共享經濟的序幕。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公司迅速崛起,先後獲得十幾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170億美元。彼時,優步是矽谷最受矚目的科技公司,甚至有人認為它會成為矽谷的技術巨頭,超越亞馬遜、蘋果和谷歌。

但這隻超級獨角獸風光的背後,卻是重重隱憂。成立以來,始終找不到盈利方向。因醜聞不斷,2017年卡蘭尼克被迫辭去CEO職務。去年年底,又正式退出董事會。當他離開一手創建的優步時,帳戶上躺著套現的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0億元),而給公司留下的卻是巨額虧損、裁員等一堆爛攤子。

優步在拓展業務和市場時屢遭挫折。曾經重金押注的自動駕駛業務,屢屢出現安全事故,暴露了其技術方面的缺陷。投入產出更是不成比例,今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已經高達4.57億美元,但自動駕駛部門前三季度累計虧損3.03億美元。甩掉這個沉重的包袱,也在情理之中。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其外賣業務,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大幅增長125%至14.51億美元。相比之下,「老本行」出行業務錄得營收13.65億美元,同比下降53%。連續2個季度,優步的外賣收入均超過出行業務收入。他們正在成為一家外賣公司,今年7月還以2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競爭對手Postmates。

連續剝離非核心業務後,優步將更加聚焦主業,目前其主營業務包括出行、外賣及貨運。據悉,他們已提出2021年底前實現盈利的目標。對於這個共享經濟鼻祖來說,講故事已經不好使了,掙錢才是硬道理。

相關焦點

  • 1年虧損112億,創始人卻早已套現離場
    後來,李書福把新購買的奔馳車拆開,研究得出了一輛車等於兩個沙發加四個輪子的結論,因此成立了吉利汽車,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轎車企業。吉利在我國發展了幾十年。雖然是模仿豐田起家,但經過自主創新,業務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
  • 美國服裝巨頭ESPRIT全面關店!退出中國,林青霞老公套現百億離場
    曾因林青霞代言火爆 其家族套現百億離場!又一家快消服裝行業巨頭撐不住了!日前,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港股00330)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
  • 一年虧損112億,創始人卻早已套現離場
    1992年,依靠五金廠起家的眾泰車企創始人應建仁建立了眾泰母公司前身——永康長城機械廠,起初只是生產摩託車零件,後來為了擴大市場才將轉向汽車配件生產。在當年中國汽車行業剛起步的背景下,應建仁於1996年創辦了鐵牛實業,因其前身的堅實基礎,鐵牛實業很快「拔地而起」,發展為日後的鐵牛集團。
  • 最終說再見了,創始人笑著套現離場
    最終說再見了,創始人笑著套現離場12月14日晚23時59分,最受年輕人喜歡的共享單車最終說再見了。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正式停止服務和運營,自此,摩拜單車正式接入美團APP。不過,用戶仍然可以使用原摩拜帳號登錄美團APP掃碼免押金騎行,原來帳號中的餘額、騎行卡套餐等相關權益也可在美團APP內繼續使用。
  • 又一服裝巨頭「衰落」 林青霞老公套現233億 6年虧損近百億
    思捷環球,是一個在全球擁有影響力的服裝品牌,主打品牌Esprit曾風靡一時,門店遍布全球,在輝煌時期,市值高達1700億,而如今,市值已經暴跌至30億,而提到思捷環球,就不得不提到林青霞的丈夫邢李原了,因為他是思捷環球的實控人,不過他早已套現離場了。
  • 又一共享單車下線,80後美女創始人套現15億離場
    但是隨著首批獲利者的誕生,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國內的共享單車行業一下子出現了「野蠻生長」的現象。雖然共享單車確實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只要入局者變多了,整個行業就會朝著不正當競爭的方向發展。這樣一來,國內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多,各種顏色的產品都有,人們完全無法判斷到底該如何選擇。
  • 一次套現36億,10年不到套現超200億!中國「套現王」賺了數百億
    我國股市中出現過很多「牛人」,他們有的靠著極低的本金卻能在股市中實現財富自由,賺取上千萬乃至上億元。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也是我國股市中的「牛人」之一,他靠一筆投資獲利數百億元。龔虹嘉這個人你們認識嗎?在2020年富豪榜中,龔虹嘉以740多億元的財富位居我國富豪榜第40位。
  • 美團37億收購摩拜單車,創始人套現15億,但最大贏家另有其人
    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導讀:美團37億收購摩拜單車,創始人套現15億,但最大贏家另有其人!眾所周知,最近這些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與以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說科技改變生活,如今來看,這一句話似乎一點也不假;在網際網路發展起來以後,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網約車、共享出行等等眾多新興的生活方式,而這些新生活方式的出現,不僅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繁榮發展!
  • 日本最傳奇的兄弟,哥哥平均每天虧2個億,弟弟則一天賺幾千萬
    不過最近幾年,孫正義的情況卻不理想,去年一年他的軟銀就虧掉了880億人民幣,平均一天就要虧掉2個億。孫正義過去幾年投資的公司大部分都失敗了。孫正義非常好詮釋了一句話,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要靠實力虧掉。其實孫正義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自己的弟弟孫泰藏幫忙。比起哥哥孫正義,孫泰藏幾乎沒有人知道。
  • 梳理梁興隆坐莊脈絡:套現超5億 主要股東事先離場
    兩任董事局主席輪番套現昨日,我們寫到,梁興隆此前為公司董事局主席,2019年6月卸任,2020年4月1日卸任執行董事,其身份是香港註冊建築師。2018年,梁興隆成為公司董事局主席,持股超75%,而隨著其入主,公司業績從虧損轉為盈利。不過,好景不長,持股1年,梁興隆便開始謀劃了其退出之道。
  • 一年虧損上百億,老闆套現離場,大家都認識
    一年虧損上百億,老闆套現離場,一看車標,大家都認識。自主品牌雖發展迅速,但董明珠曾經說過,國產汽車大多數是粗製濫造。這樣一句話雖然嘲諷,導致很多業內人士不認同董明珠的觀點,但如果在看到了眾泰這樣的國產「豪車」,相信也會有人認可董明珠的觀點。眾泰汽車不同于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從品牌發展初期,到最後品牌在市場中沒落,一直以來都是依靠模仿合資品牌、豪華品牌,依靠相關政策帶動企業發展。
  • 套現37億,又花7億買回公司,這位服裝億萬富豪火了!
    但好景不長,四年後的希努爾陷入長期的營業虧損中。但經過一系列重組、股權轉讓等資本運作,希努爾很快就從2015年的股災中恢復了過來,復權股價在2017年底創下歷史新高。行業持續不景氣,靠收租金、賣店鋪雖然能保住公司不被ST,但終究不是維持股價的長久之計,希努爾創始人王桂波開始套現離場。通過前後多次股權轉讓,王桂波合計套現約37.37億元。
  • 那個成功套現15億,離開摩拜單車的美女創始人,如今生活過得怎樣
    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導讀:那個成功套現15億,離開摩拜單車的美女創始人,如今生活過得怎樣?不可否認的是,與傳統的製造業經濟相比,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速度是迅猛的,而且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新的風口出現,像前幾年共享經濟的出現,就成就了一大批人,而且也造就了兩個超級共享經濟巨頭企業,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其中摩拜單車無疑是十分成功的,在業界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的稱讚著;如今摩拜單車雖然改名叫做美團單車了,但是她的創始人胡瑋煒無疑是共享經濟的最大贏家之一
  • 「中國女首善」套現8億離場!諾捐成「詐捐」?網友:沽名釣譽
    近年來,中國很多富豪都出現了改國籍、套現轉移資產的現象。香港首富李嘉誠在這方面就是"常客",原本在商界的好名聲也因為他的這些行為引起大眾的爭議。 而除了改國籍這樣常見的手法以外,在商界還出現一個被稱為"中國女首善"的富豪何巧女,當初在慈善行業做的風生水起,如今卻因為當初的諾捐沒有達成而被網友們稱他的行為就是"詐捐",網友更是憤懣:沽名釣譽。
  • 國內第一汽車巨頭出現,市值接近5千億,創始人每天進帳1個億
    現如今,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蔚來汽車已經成為行業代表,短短2年時間,企業市值就達到4900億,馬上突破5000億大關,不僅超過了比亞迪,而且超越了美國通用汽車,成為世界第四、中國第一車企。
  • 老闆套現離場,旗下公司無奈宣布「破產」
    老闆套現離場,旗下公司無奈宣布「破產」。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又一國產車企倒下在這個時代,相比以往來說,人們的機遇和出路更多,各個行業的發展,這對於當代人來說是一個機遇。
  • 一夜蒸發1800億!「最牛」服裝品牌倒了,老闆套現百億娶了林青霞
    這家來自美國的品牌,在被香港老闆刑李原給收購之後,一路發展順遂,巔峰時期品牌的市值高達1800多億,算的上市全球市值最高的服裝公司了。不過誰知道,這個服裝巨頭的市值目前所剩無幾,甚至在幾個月前還宣布退出中國,為什麼這幾年這些服裝巨頭都走向衰敗了呢?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思捷這個名字,但是對著品牌的「英文logo」卻十分熟悉。
  • 創始人套現離場,屢次發生謎之交易,沃森生物被疑利益輸送冤嗎?
    此後4個交易日,沃森生物市值蒸發超過179億元後。雖然此次交易已被公司叫停,但類似交易對沃森生物並不陌生,公司屢次出現「謎之交易」,背後有著怎樣的隱情?伴隨著一系列「謎之交易」的,是沃森生物創始股東的持續套現離場。雖有業內人士忙替沃森生物轉讓上海潤澤股權事件「喊冤」,但投資者又是否還會再信任沃森生物呢?
  • 虧損10億、裁員上萬、老闆套現,七問海底撈
    作者 | 探雷哥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虧損近10億,裁員上萬,翻臺率下滑、新加坡老闆套現近16億,這都是在海底撈上市2年內出現的。 2018年9月,海底撈在港股成功上市,在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交出60%、56%的營收同比增長和38%、42%的稅後淨利同比增長,喜人成績後,2020年上半年迎來首次虧損,暴虧近10億。
  • 負債幾百億不用還,他還套現2百億去了美國,住在價值2億的豪宅
    一個年賺近百億的公司,突然就說破產了,留下了一地的雞毛。其實這樣不講武德的企業跟企業家,在中國真的不少,其中最不講武德的人就是賈躍亭了。最近賈躍亭正式破產了。賈躍亭破產了,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那些債權人不能再找他要錢了,因為賈躍亭已經破產了,他已經沒錢還了。賈躍亭去了美國之後,就開始了破產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