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港片致敬同時,他拍出了韓國犯罪電影的暗黑內核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受疫情影響。

全球電影市場度過了一個沒有「暑期檔」的夏天。

只有一個國家例外:

韓國。

《釜山行2》《#活著》一系列本土商業大片接連上映,勢要重振韓國電影市場。

可惜都敗下陣來。

直到最近,韓國電影終於祭出了「暑期檔」壓軸的重磅炸彈——

《從邪惡中拯救我》。

炸了。

上映首日,觀影人次高達34.5萬。

打破了韓國犯罪類型片的開畫紀錄。

首周5天,觀影人次突破200萬大關。

這是疫情後第一部首周觀影人次破200萬的影片。

也是那一周的全球電影票房冠軍,約1490美元。

目前觀影人次已突破310萬,超越《釜山行2》成為韓國「暑期檔」票房冠軍。

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如此火爆,只因兩位男主角——

黃政民和李政宰。

兩人分別飾演殺手和復仇者,上演了一出驚險刺激的追擊好戲。

說來也有意思,在每條與這部電影相關的微博下,總會看到這句話——

「瘦巴巴的老爺們兒,一起走啊。」

這是什麼暗語?

很多人表示不解。

但懂的人會心一笑。

沒錯,這句話正是出自7年前,黃政民與李政宰首次,也是此前唯一一次合作的電影——

《新世界》

在等待《從邪惡中拯救我》的日子裡,不妨先來回顧《新世界》。

《新世界》絕對是韓國犯罪類型片的扛鼎之作。

豆瓣24萬人打出8.8高分,比去年大熱的《寄生蟲》還高出0.1分。

《新世界》的製作團隊,囊括了當時韓國電影最優秀的行家裡手——

製片人韓載德,《不當交易》《以犯罪的戰爭》《柏林》多部優秀類型片的幕後推手;

攝影鄭正勳,著名導演樸贊鬱的御用攝影師;

造型師趙尚慶(《暗殺》《蝙蝠》),為本片準備了120套西裝,把黑幫的範兒做足了。

配樂曹英沃,被稱作「韓國久石讓」,《假如愛有天意》《老男孩》《辯護人》的原聲也是由他操刀;

最重要的是幾位男演員——

黃政民、李政宰、崔岷植、樸聖雄。

他們與這部電影互相成就。

如今個個都發展為「國寶級」的韓國演員。

這般豪華的陣容,後來也再難得見。

《新世界》受港片的影響巨大。

被稱作「韓版《無間道》+《黑社會》」。

導演兼編劇樸勳政也直言,在寫劇本的時候,受到了《無間道》的啟發和影響。

它同樣講述了一個關於臥底的故事。

同時弱化對黑幫內部活動的詳細描述,轉而將重點放在人物關係,以及各自掙扎的呈現。

在向港片致敬的同時,拍出了韓國犯罪類型片暗黑內核的特點。

從此,韓國黑幫電影領銜亞洲。

以至於有人說,在它之後,就沒有港片這回事了。

金門集團是韓國最大的暴力組織。

近些年轉型企業化管理,業務涉及韓國八大改革領域。

如果任由其勢力範圍繼續擴大,將面臨難以控制的局面。

隨著金門集團的石東出會長遇害,群龍無首。

一場搶奪金門頭把交椅的戰鬥也就此打響。

集團內部有兩大會長候選人:李仲久(樸聖雄 飾)和丁青(黃政民 飾)。

還有處於半隱退狀態的張守基,起初未在競選之列。

李仲久和丁青是死對頭,誰也不服誰。

都想借這次會長選舉,把對方徹底踩在腳下。

警方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計劃幹預選舉,招安金門。

作戰計劃的名字,就叫作「新世界」。

警方之所以捨得放手一搏,除了機不可失,更因為金門集團內部,有他們潛伏多年的臥底。

其中最大的王牌,就是丁青身邊的好兄弟李子成(李政宰 飾)。

知道李子成警察身份的人,只有姜科長(崔岷植 飾)和高局長二人。

姜科長是李子成的直屬上級,一切行動皆聽命於他。

於是,一場圍繞著黑幫、警察、臥底三方的奪權大戲,就此打響。

從「新世界」計劃啟動第一步,再到會長選舉結束。

串聯整部電影起承轉合的有三個關鍵點——

人性的複雜,身份的嬗變,以及權力的更迭。

先說人性。

因為複雜,所以讓每個角色都有了多面性。

丁青,他在兄弟李子成面前,表現得像個頑皮的小孩。

在機場一見到李子成,繃著的臉瞬間就鬆弛了。

變得異常興奮,全然不把會長遇難的事放在心上。

還會在他面前瘋狂炫耀新買的名牌墨鏡,約他一起去大保健。

可一旦身份回歸集團董事,就立刻換了一張臉,沉默,嚴肅,殘忍。

總之是判若兩人。

姜科長,他在面對黑幫、局長和李子成的時候,也是完全不同的狀態。

在黑幫面前要幫手下出頭,相機被無故摔壞,就必須討個說法。

可扭頭就衝著手下發火,罵他們是一群廢物。

在李子成面前,他既要彰顯上級的權威,也沒忘了對李子成的愧疚。

得知他馬上要當父親了,還買了嬰兒的衣服給他。

而到了局長面前,他又成了一個疲憊不堪的手下。

他的想法和李子成一樣,儘早退出這場爭鬥。

李子成這個角色是最複雜的。

身為臥底,他早已厭倦了在刀尖上踱步的,提心弔膽的日子。

原以為石會長一死便可功成身退。

卻遭到姜科長的威脅,被迫繼續參與「新世界」計劃。

不僅要冒死完成警方交代的任務。

還要時刻面臨黑幫的猜疑和試探,如履薄冰。

藉助這種人性的複雜,電影把一個個角色塑造得豐滿立體。

也給演員們留出了充分的表演空間。

畢竟多種截然不同的狀態,需要時刻無縫切換,是極為考驗演技的。

好在黃政民、李政宰、崔岷植完全撐起了這些角色,真正做到了群星閃耀。

可惜當年那一屆的韓國電影青龍獎神仙打架。

否則崔岷植和李政宰同樣值得一個影帝提名。

不過唯一入圍的黃政民,還是擊敗了當時呼聲極高的柳承龍(《七號房的禮物》)。

一舉摘得青龍影帝。

而身份的嬗變,實際上包含在人性的複雜中,但特指的是李子成。

《新世界》沒有像《無間道》一樣採用「雙臥底」模式。

因為它把「雙臥底」的正邪對峙,都集中在了李子成一個人身上。

他的臥底身份,具有雙重性,又包含強烈的對立性。

這是產生身份迷失的重要原因。

自打他進入臥底進黑幫,就已經身不由己。

成為姜科長手下的一顆棋子。

「新世界」計劃實施之際,未向李子成透露半字。

因為他的不知情,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所以李子成才會質問:「究竟我對你們來說,算是個什麼東西?」

然後帶著對身份認同的困惑,在一次次重大變故中,李子成漸漸完成身份的嬗變。

首次動搖,出現在丁青處決了身邊的兩個警察——

李子成的圍棋老師和手下石武。

那時候丁青已經知道了李子成的警察身份。

但丁青沒有挑明,也沒有動手。

既為了多年兄弟情義,也算是給李子成一個認清局勢的機會。

李子成害怕到顫抖,還親手解決了圍棋老師,免得她再受皮肉之苦。

直到這兩名警察暴露,姜科長才告訴李子成「新世界」計劃的內容。

也引出了一直躲在幕後的張守基——他就是警察想要扶持成會長的人。

並且計劃讓李子成坐上集團的二把手,輔佐張守基。

這是李子成的第二次動搖。

因為他知道即使「新世界」計劃結束,自己也無法恢復警察身份。

臥底的生涯將是個無底洞。

第三次動搖,出現在丁青受傷後。

警察逮捕了李仲久後,成功甩鍋給丁青。

李仲久咽不下這口氣,安排了一眾小弟去狙殺丁青。

也奉獻了全片最精彩的動作戲,那場著名的「電梯間搏殺」。

從停車場到電梯間的群戲調度,有《老男孩》的感覺。

被困於封閉空間後,鏡頭逐漸從上帝視角轉為人物視角——

丁青以一敵眾,鮮血飛濺,極盡殘忍。

確有幾分當年港片「盡皆過火,儘是瘋癲」的狠勁。

丁青身負重傷住院,他在臨死前對李子成說:

「心要狠一點,那樣才能活下去。」

這句話,讓李子成徹底完成了身份的嬗變。

他解決了高局長和姜科長——這世上唯二知道他警察身份的人。

又解決了集團內的兩個競爭對手,李仲久和張守基。

待所有阻礙都清理乾淨,眾人開道,李子成走進了選舉會場。

他順理成章地成為金門集團新一任會長。

至此也宣告警方的「新世界」計劃,以失敗告終。

坐在會長的位置上,李子成親手燒毀了最後一份能證明警察身份的文件。

徹底與過去告別。

他點起一支煙,望向窗外,電影主題曲《Main Theme》再次響起。

與電影的開場形成呼應,無聲勝有聲。

而這樣的結局,不僅升華了本片的主題,也表達了和《無間道》完全不同的現實訴求。

誰說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新世界》,或者說韓國犯罪電影,偏不吃這一套。

要的就是黑暗淹沒光明,此地無人生還。

這正是權力的更迭。

只在內部激烈,於外部而言,什麼都沒有改變。

無怪會有人說,這樣的結尾,和杜琪峯的《黑社會》是如出一轍。

通過黑幫這個圈子內的秩序,來展現圈子外的社會秩序;

通過圈子內的明爭暗鬥,來反應圈子外的人性善惡。

在《黑社會》中,從吹雞到阿樂再到Jimmy;在《新世界》中,從石東出到李子成。

都只是一種絕望的輪迴。

這種輪迴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都在這樣的輪迴中消耗著生命。

人性中醜陋的那一面也在輪迴中暴露無遺。

對金錢和權力的病態渴望,對龍頭棍不擇手段的追逐,成為了束縛命運的枷鎖。

這一點在電影《黑社會》中說得很明白了:

「時代不同了,談的都是生意。」

這也正是《新世界》所要表達的,藉此映射整個韓國社會——

如果舊秩序不改,同樣的位置上,只不過是一撥人換走另一撥人。

又怎麼迎來新世界呢?

全文完。

原標題:《此片一出,終結了香港電影最後的神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除暴》:全員工具人的港片內核國產犯罪電影
    》、《大魔術師》等;攝影團隊和動作團隊則分別來自於陳木勝和錢嘉樂,所以剝去內地90年代初的時代背景設定,電影的內核完全是一部純正的港片,電影的觀賞性、娛樂性雖尚可,但也像大多數港片一樣,沒有人物角色性格的深度刻劃,也完全沒有剖析社會問題的努力,單純靠火爆的動作場面和簡單的正邪人物對抗模式來吸引觀眾。
  • 「以暴制暴」的韓國動作犯罪電影,為何套路滿滿卻屢試不爽
    哪怕是依託文化產業政策優勢,韓國電影行業一路高歌猛進,拍出了《熔爐》、《釜山行》、《殺人回憶》、《老男孩》、《新世界》、《殺人者的記憶法》這樣寓意深刻、題材有突破的商業作品,依然沒有引發大多數國內觀眾的矚目。
  • 真敢拍!韓國犯罪電影的腥猛勁兒,讓我在這部新片裡看到了
    作為犯罪片的忠實影迷來說,我已經快一年沒有在電影院看到這種類型影片了,心裡無數遍期盼著什麼時候才能在大銀幕上看到犯罪片。值得慶幸的是,11月6日上映的《風平浪靜》成為了2020年打響犯罪電影的第一槍。,從高考開始就讓人不寒而慄很敢拍的犯罪片,我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韓國電影。
  • 《奪寶聯盟》致敬港片 群雄奪寶上演混搭風暴
    《奪寶聯盟》致敬港片 群雄奪寶上演混搭風暴     2013年首部分帳引進大片,由韓國金牌導演崔東勳執導,全智賢、金允石、金惠秀、
  • 《奪寶聯盟》:港片與好萊塢電影的雜交良品
    架構和人物像索德伯格的《十一羅漢》系列;居民樓上攀簷走壁和筒子樓裡貓捉老鼠的動作戲,喚起的聯想對象並非靚湯在《碟中諜4》裡爬高樓的場景,倒有點徐克《順流逆流》和麥當雄《省港旗兵》動作戲的神韻;至於盜竊題材,早已是好萊塢和香港拍爛的玩意。  世界沒有趨於大同,甚至沒有小同,有人歌舞昇平,有人飢腸轆轆,而類型電影則實現了世界大同。
  • 這部致敬香港六七十年代粵語片的電影,不是港片迷的人可能看不懂
    今天我們就聊一部王晶編劇的惡搞電影,從情節上來看是惡搞,但從深層次來看,也是致敬前輩的一部電影,這就是《精裝難兄難弟》從海報風格和主演陣容來看,這是典型的王晶的屎尿屁風格,但就是這部看似無節操風格的電影,足以勾起你對港片的美好回憶,我就簡單說幾點。
  • 從《天若有情》到《掃毒》:陳木勝的港片江湖往事
    幾個毛頭小子最終端掉一個國際犯罪組織的情節像極了港產功夫片裡功夫小子闖江湖的內核,但陳木勝的敘述方式頗有千禧一代的特點,而新人的帥氣表演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 張國榮沒能拍出的那部電影,埋葬了港片黃金時代的秘密-虎嗅網
    後來,貝託魯奇要拍《末代皇帝》,本來找到他演溥儀。溥儀自傳被貝託魯奇搶走,李翰祥非常不滿。身為李導的乾兒子,梁家輝毅然辭演,憾失巨作。多年後,讓·阿諾要拍《情人》,遍尋中國,沒找到心儀男演員,是貝託魯奇向他推薦了梁家輝。被封殺的日子裡,梁擺地攤、寫專欄。最終還是周潤發和徐克數次去臺灣斡旋,才讓他解禁。從此,香港少了個作家,多了名影帝。
  • 沈騰張雨綺新電影,有港片味道,劇情類似李秉憲《甜蜜的人生》
    故事有些老套,如2002年香港的《無間道》,2005年韓國李秉憲的《甜蜜的人生》等等電影,都有過「愛上老大的女人」的劇情,但因為主演是沈騰,《光天化日》還是讓人感到有些新奇,新奇的是沈騰會如何演繹這種風格的電影。
  • 電影《鬼遮眼》6月28日首播 追溯情懷致敬老港片
    這部恐怖電影,放棄了五顏六色的色彩,轉而用黑色和灰暗表現恐怖、渲染氣氛,用典型的老港片電影的製作手法刻畫出動人心弦的情節和氣氛,可以說《鬼遮眼》是對經典老港片的致敬,是對電影文化的一種追溯,是一部頗具情懷的電影作品。­  《鬼遮眼》在「鬼節」蜀地成都開機,開機的時間地點的選擇就讓這部作品充滿了「恐怖」。
  • 港片已死?對不起,這部全年最「炸」的電影不同意!
    大幕拉開後,一次次爆破犯罪接踵而至。 出現在現場的第一犯罪嫌疑人,竟然就是已經離開警局的功勳拆彈專家潘乘風。 而他,已經涉嫌兩起恐襲案件,導致29人死亡,重傷91人。 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是與潘乘風同級別的拆彈搭檔,面對這位曾經的好兄弟,董卓文不敢相信他犯罪的事實。
  • 能稱得上港片巔峰的十部電影,你都看過?
    就是這樣一部極具代表性的經典港片,有人批評這樣的電影只有癲狂沒有深度,但這就是大家喜歡港片的原因:它從不試圖幫助你的解決人生遇到的困境,它只用虛構的光影世界讓你暫時忘掉眼前的煩惱。《阿飛正傳》被香港影評界視為經典之作。
  • 《緊急救援》點亮福田致敬英雄 於冬:電影的內核是永不放棄
    此次深圳發布會上還進行了一項別有意義的「點亮福田 守護深圳」活動,主創們攜手點亮了深圳地標性的外牆燈光致敬平凡英雄。當天的路演現場還請到了真實救撈員前來觀影,這些現實裡的英雄看完電影無不潸然淚下,其中一位還在現場講述了自己痛失戰友的故事,發言過程中一度哽咽,讓現場觀眾在銀幕之下也感受到了英雄們的付出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 2020最好看的韓國電影都在這裡了
    《寄生蟲》創造亞洲電影的歷史。奉俊昊導演也可以就此封神,韓國人心目中最好的韓國電影(殺人回憶),以及歐美人心目中最好的韓國電影(寄生蟲),都是他拍出來的。但當我整理2020韓國電影的時候,才發現韓國電影的強,遠不止有一個奉俊昊。
  • 從電影解讀社會,為什麼韓國電影這麼敢拍?
    韓國電影一直是亞洲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商業上還是藝術上都有非凡的地位。觀其發展,政府的支持意義重大,對韓國電影發展的深入梳理,也是對我國央視發展的一個重要啟示。近年來,韓國電影一直表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 新港片《除暴》帶你追憶那些年槍戰電影的輝煌時代
    香港的港片在輝煌時期有多厲害,你真的知道嗎?港片槍戰雙雄題材電影你知道幾部?除暴電影雙雄~王千源和吳彥祖第二部是經典的無間道,也是香港電影再次崛起的神作,再次讓我們看到香港的雙雄,致敬影帝劉德華 和 梁朝偉。
  • 3部爆笑韓國喜劇電影,溫婉!精緻!耐人回味!
    即使對韓國電影沒有多大關注,可能都會說上幾部電影名。很多韓劇演得好!真實!溫婉!精緻!耐人回味!今天就向大家推薦3部,捧腹爆笑的韓國喜劇電影。第一部《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影片講述了黑幫大佬張開秀因為一次意外,被身體肥胖,而且懦弱的高中生金東賢失足砸中,一覺醒來兩人竟互換了身體。
  • 《除暴》與「香港悍匪電影宇宙」
    熟悉港片的朋友大多聽過上面這句話,八個字形象概括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的精神特質,其中犯罪片更是集中呈現此種特質的類型片典範。悍匪片當然是隸屬於犯罪片品類下的一個分支,追溯此類型片源頭,我們得先從梟雄片談起。
  • 同一個劇本,我們拍了部爛片,韓國拍出了影史票房冠軍
    2015年,影視公司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了一個電影劇本。 這個劇本分別賣給了一個中國公司,一個韓國公司,算是「一本兩拍」。 這個故事先被中國電影公司拍了出來,名叫《龍蝦刑警》。
  • 2003年,成龍花3億拍《飛龍再生》慘敗,成壓垮港片最後一根稻草
    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電影首周末三天票房突破3300萬美元。連續拿了兩周北美票房冠軍,最終票房1.41億美金成龍在好萊塢一發不可收拾!片酬一度漲到2000萬美元!相比之下港片處境越發慘澹,成龍老東家港片巨頭嘉禾在2003年只拍了兩部《行運超人》和《金雞2》小成本電影,甚至到了後來直接重組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