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視劇《亮劍》的人,一定會對裡面男主角李雲龍那種痞裡痞氣的土匪性格過目不忘。這位看似行為粗魯,但打仗卻比誰都厲害的共產黨將領,在現實歷史中卻是真有原型的,那就是我軍著名將領王近山。
王近山與電視中的李雲龍相似,14歲就加入了紅軍,之後不到20歲就出任師長一職。這麼小的年紀就去當兵,那肯定沒經歷過系統的文化教育,但是這並不影響王近山軍事才能的發揮。共產黨中擅長使用計謀取勝的將領很多,但說到打仗最拼命的將領,那麼王近山絕對算前五名,即便之後升任了高級將領,但每逢大戰,他都是第一個衝上前線拼命的人,頗有幾分常遇春的風範。
正因為這種不要命的打仗風格,所以每逢大戰的時候,前鋒戰、前哨站之類的戰事都是由他去完成。如在長徵的時候,在強渡大金川的戰役中,王近山本來不是先頭部隊的成員,卻因為第一梯隊的船隻被水衝走,坐在第二艘船隻的王近山頓時成了先鋒。但是王近山絲毫無懼,親自衝在最前面與敵人開戰,最終憑藉他的個人勇猛,打敗了敵人,讓大部隊順利渡過了大金川。
類似這樣的戰鬥,王近山經歷了不下十次,因此在部隊中有了「瘋子」的外號。然而鑑於他這種不要命的打仗方法實在太過危險,所以多次遭到首長的批評,然而王近山卻渾然無懼,這頭聽完了,下次遇到戰事的時候依舊我行我素,誰都攔不住。
王近山的這種作戰方式也不是沒有出過意外,在韓戰的時候,當時面對美國空軍的猛烈攻擊,按照過往的作戰方式,志願軍一般不在白天做大規模的行動。但常打硬仗的王近山哪裡當一回事,好幾次帶著下屬在白天開車視察地形,結果在某一天就遭到了美軍的空軍攻擊,王近山也因此受傷,成為了志願軍在韓戰唯一一個被打傷的司令員。
然而這些事情非但沒有嚇倒王近山,反而讓他的火氣變得更大,他發誓要給美軍一個教訓。所以在之後的上甘嶺戰役中,他又再次的身先士卒,挺著機槍走到最前線,直接與敵人鏖戰起來。經過一輪血戰之後,美國著名悍將範弗利特也不得不認輸離開戰場,從此上甘嶺戰役成為了王近山軍事生涯的最高點。
然而王近山在戰場得意,但在感情生活上卻是很不如意,從朝鮮戰場回來之後,王近山和他的妻子韓岫巖就因為子女的養育問題而鬧掰了,當時王近山本想把自己的一個女兒過繼給自己的好友朱鐵民,結果韓岫巖不同意,兩人感情因此出現了裂痕。
之後這裂痕非但沒有被修補,反而越弄越大,尤其是王近山和韓岫巖妹妹的親密關係,更讓兩人的感情掉到了冰點,最後還鬧到婦聯處,最終導致了王近山被降職,並調到農場當場長,這無疑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敗點。這也是為什麼王近山臨死前,也不願意再見韓岫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