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最年輕中將,因婚外情被開除黨籍,逐出軍界,降為大校

2020-12-22 烽火戲甄宓

「上甘嶺戰況怎樣了?誰頂上去了?」

一代名將王近山的兒子在一次記者的採訪中透露出父親在彌留之際說出的原話。

1974年王近山由於腹部劇痛住進了醫院,後被診斷為胃癌,剛開始王近山還有點不相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一生六次中彈都沒有帶走自己,癌症會帶走自己嗎?但後來又寬慰自己:

「可能馬克思需要自己了,就是不知道他那邊有沒有仗打。」

雖然王近山積極配合治療,但在經歷了2次大手術跟病魔抗爭了四年以後還是耗盡了一身的氣力離開了人世。就是在臨終昏迷之際,骨瘦如柴的一代名將王近山的潛意識依舊深陷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法自拔,一心為民,痛擊韃虜,令人動容。

為了不讓父親胡思亂想,讓他安心,小兒子王凌峰小聲在他耳邊回答道:

「李德生叔叔已經頂上去了!」

仿佛擁有魔咒,在聽到此等話語之後,王近山安靜了不少,並且面露微笑:

「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安心的睡大覺了。」

伴隨著老戰友錄製的高昂的衝鋒號,王近山閉上了雙眼,安然辭世,結束了璀璨而又輝煌的一生。作為中野的頭號猛將,王近山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在戰場立下赫赫戰功。人無完人孰能無過,雖然他的確犯過一些錯誤,但瑕不掩瑜,他的一生值得歌頌,值得我們後輩用一生銘記。

紅安作為我國著名的將軍縣出了200多名開國將軍,徐向前元帥曾經為紅安題詞:

「二百個將軍同一故鄉。」

而王近山中將1918年就出生於紅安,跟他一起的還有麾下的六縱三劍客之一的肖永銀少將。王近山15歲從軍,16歲就升任連長,18歲任團長,20歲任師長,37歲授勳成為最年輕的中將。升任速度猶如升空火箭一般讓人瞠目結舌,這個歲數按照現在的大多數人還拿著家裡人錢,讀著大學還無法獨立生活,而王近山已經展現出自己獨樹一幟的軍事才華,指揮著千軍萬馬為國徵戰了。

在我軍能徵善戰的將領並不在少數,特別是在中野更是猛將如雲,比如軍事與魅力共存的陳賡將軍,炮兵司令陳錫聯,三楊之一的楊勇,俘虜敵將最多的周希漢,上甘嶺一戰成名的秦基偉。而王近山被稱為中野的頭號猛將除了能徵善戰之外還得加個「瘋」字,頭號猛將才名副其實。

中野六縱能徵善戰早已不是什麼大秘密,越黃河,打定陶,巧挑六營集,苦戰羊山,激戰汝河。最能說明的是國民黨國防部對於六縱的檔案:

「劉鄧匪部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性格如火,能徵善戰,能謀善斷,匪部稱其為「王瘋子」,政委杜義德,下轄三個旅:尤太忠,李德生,肖永銀,該縱長於攻堅,指揮跟紀律俱佳,匪稱之為主力縱隊。「

王近山綽號「王瘋子」,指的就是每場戰鬥都是身先士卒。1933年,身為紅四軍二十八團團長,在反圍剿戰鬥中,拼盡全力堅持到最後,在1934年王近山所帶領的兵團被敵軍一個師的軍力包圍,王近山奮勇殺敵,帶軍衝鋒,他的部下們跟隨著他衝出了包圍,最後竟然把這一個師消滅了。

後來從團長升至司令員,還是改不了這火爆脾氣。其中某次戰鬥攻城受阻,王近山竟然撇開警衛員親自扛著梯子登城殺敵,把警衛員嚇得夠嗆的。還有一次是1947年春,突遇大雪封路,改變行程已經來不及了,王近山著急趕往前線,遇此險途,司機苦口婆心勸等待雪停之時,沒想到王近山竟然拔槍指著司機:

「給我衝過去,軍情緊急,不然我斃了你!」

最後導致車翻人傷,幸好王近山和司機都只受了輕傷。以至於後來,王近山每次上前線指揮打仗,身邊必定跟了好幾個警衛員寸步不離,一見他「瘋性」來了,就齊上把他往後面拖。

雖然有了警衛的層層保護,但耐不住性子的王近山在整個解放戰爭中還是負傷六次,軍功卓著,而六縱作為二野的主力縱隊,每次遇到大仗,險仗,硬仗,都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二野的兩位大佬劉伯承,鄧小平對其尤其喜愛,劉伯承稱讚王近山是一員難得的智勇雙全的猛將。而王近山則一直自稱在軍事上以劉伯承為師,王近山的指揮藝術,無不打上劉伯承的「烙印」。毛主席也對王近山其極其欣賞。毛主席曾評價王近山:

「我看你這個王瘋子不但「瘋」還瘋得非常有水平嘛!」

鄧小平則評價:

「這不叫瘋,這叫革命黨人的英雄主義。」

劉伯承則評價道:

「一人投命,足懼萬夫。正所謂的狹路相逢勇者勝,沒有瘋勁,沒有視死如歸的精神是打不了勝仗的。」

就是這樣一位戰場上的猛將,無往不利的「亮劍」精神,在國內戰場堅不可摧,叱吒風雲,讓敵人聞風喪膽,然而在朝鮮戰場卻跌了一個大跟頭,讓志願軍蒙受了巨大損失。

許世友 王近山 肖永銀

1950年11月,12軍軍長王近山奉命離開重慶火速馳援朝鮮。出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當時的3兵團司令員是陳賡,由於陳賡舊病復發,回國養病,實際上王近山雖然是副司令員但行使的卻是司令員之職。彭總對於這位能徵善戰的猛將也是寄以厚望,王近山也極為珍惜此次機會,國內戰爭早已結束,無仗可打的王近山百無聊賴,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打一場漂亮的仗。

正所謂的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滿心歡喜的王近山卻遭受了當頭一棒。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戰役打響,在這場大戰役中,王近山麾下的60軍180師遭受重創,7000餘人被傷被俘是志願軍入朝以來單一建制遭受的最大損失。王近山雖然不承擔主要責任,但心裡也不好受,以前同在六縱擔任副司令員的60軍軍長韋傑被撤職,180師師長,副師長全被撤職留黨查看,韋傑還被正在氣頭上的彭老總大罵了一頓:

劉伯承的兵不是講戰術嗎?你告訴我,你們就是這樣講戰術的嗎?

雖然大家都知道彭老總正在氣頭上,話說得重了,但王近山對於老首長劉伯承被牽連在內,還是內疚不已,發誓一定要一雪前恥。俗話說的好,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1952年秋,王近山終於在上甘嶺找回了場子,把「聯合國軍」徹底打癱了。

在這場全世界都關注的焦點戰役中,王近山麾下的15軍秦基偉部和12軍李德生部導演了上甘嶺的上下半場,這場朝戰最為著名的「絞肉機」之戰我軍出動4.3萬人面對「聯合國軍」6萬餘人殲敵2.5萬,以此為代價我軍陣亡7100餘人。在得知範弗裡特最後的反撲陸續被李德生所擊潰之後,王近山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衝上山頭對著南面大笑:

範弗裡特啊範弗裡特,老子把你打尿了吧?哈哈!」

韓戰後,王近山的威望達到有史以來的頂峰,1955年大授勳被授予中將軍銜。剛剛達到不惑之年,軍功卓著,春風得意馬蹄疾。誰也不會想到,他的人生會觸上了巨礁,一場感情上的變故使他從輝煌迅速打到了谷底。

與《亮劍》中一樣,王近山的妻子也是一名護士,原名韓秀蘭。1937年,王近山在神頭嶺一戰中身負重傷被轉入129師醫院進行治療。而韓秀蘭就是129師的護士,長得非常漂亮,師院長特意要求韓秀蘭進行護理,同在醫院進行治療的陳錫聯看兩人是郎才女貌,所以暗中撮合,郎情妾意,一年後兩人就結婚了。

為了表達對丈夫的愛,韓秀蘭主動改名韓岫巖,山巖結合,可見愛得深沉。婚後倆人恩愛如初,10幾年婚姻兩人伉儷情深共養育了8個子女。

然而韓戰後,夫妻二人卻起了嚴重衝突。事件的起因就是,在朝鮮戰場,王近山的司機朱鐵民對王近山屢有救命之恩,而朱鐵民的妻子患有嚴重腎病喪失了生育能力,在了解到情況後,王近山主動提出要把小女兒王援援過繼給朱鐵民給他養老送終。

對於王近山的做法,韓岫巖雖然理解但是不代表她沒意見,不管怎麼說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誰會捨得,但王近山一諾千金,王援援還是在二歲的時候過繼給了朱鐵民改名朱援援,夫妻二人的隔閡也由此產生。朱鐵民在此後回憶道:

「當我抱過援援,將軍急促催我離開的時候,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回首時,我看到一向堅毅的將軍眼中飽含淚水。」

從那以後,夫妻二人開始有了隔閡,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摩擦不斷,婚姻的裂痕越來越深。王近山和韓岫巖都是個性要強之人,相濡以沫還好,只要有了裂痕,就誰也不服誰,總是很難坐下來心平氣和的交談,而彼此之間的不信任也漸漸蔓延開來。

王近山酷愛跳交誼舞,以前沒隔閡的時候韓岫巖是王近山的最佳舞伴,但自吵架了以來,韓岫巖就慪氣不再跟王近山跳舞了,但她又不甘心英俊瀟灑的丈夫跟別的女人跳舞,思索了半天,想出了一個自認為的「好辦法」,把在重慶剛大學畢業的妹妹韓秀榮接到家裡陪王近山跳舞,也就是這個好辦法,徹徹底底的把兩人打入了無盡深淵。

其實早在進軍大西南剿匪之時,三兵團駐紮重慶。作為三兵團代表王近山經常受邀前往給大學生作報告,他幽默風趣的言語迅速徵服了所有人,其中就有韓秀榮,而且王近山長得又是一表人才,韓秀榮在那時已經芳心暗許,對於姐姐的邀約,正中韓秀榮下懷。

於是家裡時常可以看到王近山跟韓秀榮跳舞的身影,時間一久,韓岫巖開始覺得兩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開始疑神疑鬼,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罵戰,而且經常陰陽怪氣的拿王近山受傷的腿來調侃:

「你們別看他腿瘸,一摟著漂亮女人跳舞瞬間就不瘸了。」

最終,身為海軍醫院副院長的韓岫巖把這件事情鬧得很大,摺子都遞到劉少奇面前了,最後驚動了毛主席。當時我國正在嚴查作風問題,經此一鬧,兩人的事情頓時被作為典型拿出來嚴打了。對於妻子的胡鬧,王近山也是哀莫大於心死,暴脾氣一上來,不管是老部下,老戰友上來勸說全都不頂用,堅決要跟韓岫巖離婚,其實他自己心裡也清楚,這個時候一旦離婚不但坐實了他的「作風」問題,而且對自己的仕途也是嚴重打擊,但他還是撂下話:

「我王近山好馬不吃回頭草,離婚我鐵定了,組織愛咋辦就咋辦!」

王近山離婚的消息傳到了毛澤東耳朵裡,主席勃然大怒。韓岫巖被發落到遙遠的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家醫院工作,而王近山則被一擼到底,撤銷大軍區副司令員職務降為大校,開除黨籍,轉地方安排。還落下了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壞名聲!對於這個結果,王近山二話不說就收拾行李前往河南的一個農場做了副廠長。

1969年,在許世友的周旋下,王近山親自寫信跟主席承認了錯誤,回到了南京軍區工作,並且恢復了黨籍,在南京的火車站,王近山一下火車就看到了闊別許久的老部下尤太忠,肖永銀,和李德生,四人的雙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但是令人遺憾的是,1974年王近山被查出胃癌,1978年5月10日,一代將星隕落,王近山在和癌症頑強鬥爭4年之後,終於告別個人榮辱、是非恩怨,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去世,年僅63歲。

王近山去世後,留下了一個大難題,就是王近山的職務跟他的赫赫戰功極不匹配,鄧小平對於愛將的離世非常悲痛,於是指示南京軍區給予王近山南京軍區軍事顧問一職,並說道:

「近山同志為了革命出生入死不容易,我們能給死者的安慰就是這個了!」

王近山去世後,韓岫巖一生都活在了悔恨之中,但遺憾的是王近山病重期間並不允許韓岫巖探望,所以,至死韓岫巖都未能見到王近山的最後一面。

2007年,韓岫巖病情惡化,她強忍住拖著病軀前往八寶山革命公墓,淚眼婆娑的撫摸著王近山的墓碑:

「我的愛人,近山,我要下來陪你了,請原諒我!」

幾天以後,相思成疾的韓岫巖離開了人世,並且也葬入了八寶山革命公墓,跟王近山的墓地緊緊相挨。不知道兩位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到了天國能否放下間隙,重歸於好。

相關焦點

  • 此人1955年授銜中將,1964年卻降為大校,鄧公:一代戰將
    這樣的一位將領,能升職如此之快,自然是立下不少戰功的,1955年,他也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可謂是實至名歸。但誰也沒有想到,在這之後,他的人生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64年,還被降為了大校軍銜,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結為革命伴侶,戰爭時期恩愛有加這就要從他的感情生活開始講起了。
  • 他由中將變成了大校,去世時還是個副職,老部下不服,私改悼詞提級別!
    王近山是共和國一位特殊的將軍。他在戰爭年代是有名的「王瘋子」,打起仗來不要命,打過許多大仗險仗和惡仗,戰功赫赫,手下戰將如雲,是中國軍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有著不同凡響的聲望。1955年他被授中將時,許多人就認為是低授。
  • 瘋子將軍王近山:14歲當兵,20歲師長,34歲軍長,49歲婚外情降職
    01 1915年10月29日,王近山出生於湖北省黃安縣桃花區程河村許家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很小就沒了母親,為了維持生計,他8歲起給村裡的地主放牛,13歲開始當長工。 1930年6月,14歲的王近山投身革命,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 李雲龍原型:因功授中將軍銜,後因出軌被連降兩級,離婚後娶保姆
    據信許多人都看過《亮劍》這一集,人們印象最深的是李雲龍的那句話:「二營長,拿老子的義大利炮來!」李雲龍豪放不羈的性格,讓許多觀眾喜愛。和李雲龍一個角度的原型,其實就是王近山。一九一五年,王近山出生於湖北紅安縣高橋鎮程河村一個貧農家庭。
  • 1955年授予中將銜,1964年被降為大校,小平:一代戰將
    一般認為,《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是鍾偉少將和王近山中將。王近山在1955年的時候,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不過,和別的將軍不一樣之處在於,1964年,他居然被降格成為了大校軍銜,這其中原因何在?並且,王近山也因為這一戰,進入了岡村寧次的視線。要知道,岡村寧次是大將軍銜。在日本陸軍裡,事實上的最高軍銜就是大將了。岡村寧次的視線裡,往往都是老蔣這樣的大人物。王近山進入岡村寧次的視線,可想而知他的知名度。婚姻家變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擔任大軍區的副司令。
  • 王近山中將降大校,搬條小板凳看《上甘嶺》,一邊看一邊抹淚
    王近山中將 和王近山看法相似的,還有上甘嶺戰役的主角、影片中師長的原型人物崔建功(志願軍15軍45師師長)。 打仗從未叫過苦,一貫把「燒鋪草」當作口頭禪的3兵團司令員王近山,面對如此險惡的局勢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在電話裡徵詢秦基偉的意見:「老秦,要是實在頂不住,就把部隊先撤下來吧。」
  • 二野悍將王近山:從中將到大校,許世友幫他一次,去世後連升兩級
    在解放戰爭中,二野解放軍有兩朵花,他們分別是二野的兩位悍將,一是王近山,一是陳錫聯,鄧小平曾說過:「二野在解放戰爭中誰的功勞大?是王近山同志,許多艱苦的戰鬥,最後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王近山不滿15歲就參加了紅軍,當時他打的第一仗,和敵人一個大高個子肉搏,一同滾進懸崖,他活了下來,大家都被他的英勇驚嘆,稱呼他為「王瘋子」1933年的一次反圍剿戰鬥,王近山率領的紅28團被敵人圍住,他也敢和敵人硬幹,硬是用一個團將敵人一個旅給包了餃子,這樣的戰績,當真是讓人敬佩萬分。
  • 許世友力保王近山:老戰友因生活問題被解職,在農場工作險遭批鬥
    原來,信是許世友將軍的老戰友王近山中將寫來的。據《許世友外傳》中記載:「王近山的這封信,是一封求助信,且不止發給了許世友,還發給了其他將軍。」許世友讀完信後,叫來了肖永銀,和他討論王近山的事該怎麼辦。關於王近山的事件,大概可以這樣概括一下:「王近山將軍在擔任公安部副部長時,愛上了機關的工作人員黃小姐,於是就發生了「婚外情」,王近山的原配妻子韓岫巖一怒之下,跑到了劉少奇那裡告狀,劉少奇讓小平同志找王近山談話,但談話絲毫沒有起到作用,於是中央就開除了王近山的黨籍和一切職務,發配到了河南項城縣農場當副場長。
  • 朝鮮上甘嶺戰役,王近山請教林彪如何打,林彪送他一個字
    如果你喜歡看歷史,請關注歷史九點半,這裡有最多、最全的近代史探秘,歡迎討論留言。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朝鮮戰場,將展現推到鴨綠江畔。毛主席認為朝鮮這道中國最後的屏障決不能丟,否則美國的勢力將會壓到中國家門口。於是,在毛主席的堅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立開赴朝鮮戰場。
  • 王近山與韓岫巖的感情糾葛,兩人互相惦念,卻終生未再相見
    在艱難的抗戰歲月中,王近山中將多次負傷,手殘腿瘸,組織考慮到他行動多有不便,便給他調來一名前線運輸司機,兩人在革命歲月中建立了忠厚的革命情誼。
  • ​王近山與韓岫巖的感情糾葛,兩人互相惦念,卻終生未再相見
    在艱難的抗戰歲月中,王近山中將多次負傷,手殘腿瘸,組織考慮到他行動多有不便,便給他調來一名前線運輸司機,兩人在革命歲月中建立了忠厚的革命情誼。
  • 從農場復出的王近山深夜到南京,三位軍長接站,尤太忠:老首長好
    而就是這樣一位戰功卓越的領導人,卻在幾年後因為離婚從一個中將變成了大校,然後直接下放到農場去當副廠長。 然後數年後,他又再次復出。從此瘋狂的為國工作,一生不渝,直至生命最後的一刻。 這個人就是開國中將——王近山。
  • 他帶8個團加入八路成司令,建國後卻僅授大校,死後百位將軍前來
    就這樣一位將領,卻僅授了大校銜,當初的手下王近山成了中將,其他的手下不說中將,最少也是少將啊,他就是張維翰。張維翰出生於1906年的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南彥寺村,家境貧寒,直到二哥張維璽在西北軍發跡才逐漸富裕。張維璽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官至國軍上將,1944年不幸被日軍毒死。
  • 正確適用「開除黨籍」、「開除」處分
    當前公職人員(含參公管理人員)面臨的最大職業風險就是違紀違法而帶來的「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俗稱的「雙開」。但是二者之間的關係,很多人根本弄不清楚。「開除黨籍」,詳細規定參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這是中共黨組織對於自己黨員違紀違法時給予的最嚴厲的紀律處分。
  • 開國中將王近山從「王瘋子」向「吳下阿蒙」的蛻變!
    王近山是共和國開國中將,也是電視劇《亮劍》主角李雲龍的原型之一,正如電視劇中的李雲龍一樣,王近山將軍打起仗來也是勇猛無比,完全是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態。 抗戰爆發後,王近山所在的紅四方面軍奉命改編為八路軍129師,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129師成立後,作為老上級的徐向前重點向劉伯承介紹了自己愛將王近山,說他驍勇善戰、敢拼敢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虎將。
  • 李雲龍原型王近山:因「婚變」被連降三級,終身不見髮妻韓岫巖
    前言近來看李雲龍原型王近山將軍的一些回憶錄和傳記,在很多事情上各方說法不一,也許是牽扯了某些複雜問題,畢竟他自己也曾說:戰場,情場,官場,場場驚心動魄。作為一代戰將,王近山將軍的驍勇善戰令人敬佩,但生活作風上卻一言難盡(沒有不尊重將軍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此處參考劉家駒的「往日軍旅x見聞」,不知道真實性多少,僅作參考)。
  • 開國中將王近山,他的人生經歷比電視劇中的「李雲龍」更加曲折
    年少時期的這些曲折經歷磨練了王近山的意志,參軍後王近山因為勇猛善戰而被人們稱為「王瘋子」,他在作戰的時候總是捨生忘死,不顧一切的衝在最前方,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解放戰爭中,整個二野就屬王近山的功勞最大,這是有目共睹的。
  • 王近山職務越來越低,去世後悼詞難寫,鄧公親批兩個大字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劇中李雲龍並非憑空捏造,他是以王近山為原型。只可惜的是,王近山將軍卻沒有像劇中人物,他的人生坎坷不平,經歷了大起大落。王近山,1915年出生,湖北紅安縣人。他15歲參加紅軍,打起仗來不要命,人稱「王瘋子」,幾十年的革命生涯,王近山也成為了我軍高級將領。建國後,他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後來還當上了副部長、大軍區副司令員。
  • 開國中將王近山被毛澤東一擄到底的內幕
    王近山的婚變,曾轟動全國、震驚中央,可有關這段公案真正的內情卻鮮為人知。那麼,將軍與妻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他與小姨妹的緋聞到底是怎麼回事?離婚之後他們三人各自的生活命運又會怎樣?王近山與韓岫巖的女兒王媛媛,首次向世人揭開了將軍離婚的真相,講述了一段令人嗟嘆的婚姻悲劇--如果婚姻中多一些寬容,也許相愛的人就不必分離。
  • 開國中將王近山原配韓岫巖:一生剛強生養7位子女,卻負氣離婚
    推薦語:開國將領的愛情故事總會被奉為佳談,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裡面,他們的愛情顯得尤為珍貴,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以身赴險,把堅強和勇敢奉獻給了國家,他們的脆弱只會在親人面前展現,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開國中將王近山和結髮妻子韓岫巖的愛恨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