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十答】新型冠狀病毒咋防護?昆醫大附一院院長王昆華來教你

2020-12-22 新華網雲南頻道

  目前進入返崗高峰期,如何減少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防護?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通過「十問十答」,就科學防護等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No.1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怎樣才能殺死冠狀病毒?

  王昆華: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類,它體積很小(60-140nm),在電子顯微鏡下就像中世紀歐洲的皇冠而得名,危害程度一是傳染性高,二是致死性強,但是它的致死性又不像SARS,雖然它的傳染性高但是治癒的成功的病例也很多,冠狀病毒的宿主:果子狸、蝙蝠等,新冠中間宿主未知,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臨床表現可出現從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但均無特異性。

  它對紫外線、酒精、含氯消毒劑、熱敏感。一般在56℃處理30分鐘、75%乙醇可溶解冠狀病毒的外膜,乙醚、過氧乙酸及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紫外線有效範圍是1米之內照射半小時以上也是有效的,另外它還有個特點就是怕風,所以開窗通氣空氣流通也是有效的。

  No.2 它是怎麼傳播的,傳播的高危地帶都包括哪些?

  王昆華:現在已經確定是人傳人。對所有人都是易感,切斷傳播途徑是減少人群感染的關鍵。傳播途徑:①飛沫;②接觸;③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尚待明確)。病毒存在於飛沫中,通過打噴嚏(1萬粒),咳嗽(1-2千),講話(500粒/分)進入空氣中,小的飛沫以飛沫核的形式漂流在空氣中,可隨時進入口、鼻、眼所有黏膜都可以進入。

  傳播的高危地帶主要就是人員密集的地方(電梯、餐廳、辦公室),電梯間最高危,空氣極不流通,來往頻繁,即使是空無一人的電梯間,也不排外剛離開的人咳嗽或打過噴嚏,按過電梯按鈕的手指也可能沾滿了飛沫。所以建議大家低層的儘量少走電梯,在電梯中少講話,按鈕最好是隔紙按鈕,按完按鈕不要揉眼,不要接觸眼、鼻、口,回去以後立即洗手。

  No.3 在吃飯的時候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病毒感染呢?

  王昆華:餐廳大家想像吃飯的地方都比較乾淨,相反是感染的重要場所,所以建議大家在餐廳錯峰就餐,坐下吃飯最後一刻摘掉口罩,避免面對面就餐,就餐時儘量少說話,最好是把飯菜打了以後到餐廳外空曠的地方就餐,必要時自己帶飯。

  No.4 我們怎麼阻斷傳播途徑呢?

  王昆華:避免去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集中的地方,減少外出和旅行,杜絕帶病上班和聚會。在家、辦公室要保持室內空氣通暢,如果是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手接觸到的物件均消毒,如手機、自行車門把手、電梯按鈕、鍵盤滑鼠、文具、桌面等。酒精用後,自然蒸發,不擦乾。

  No.5 戴口罩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戴口罩、脫口罩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王昆華:有以下情況之一要戴口罩,搭乘電梯、乘坐公交出行、去醫院就診或與患者近距離接觸者,在同一個辦公室、同學校同一個班級有同事同學等被感染一定要戴口罩,需在相對密閉或人多的空間停留較長時間, 這個時候最好帶了口罩再去。

  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是比較好的,雖薄,但功能強大,沒有必要戴N95口罩,N95口罩只能是在跟確診病人接觸後用處比較大,自製的棉紗口罩,雖然不防病毒,但可防飛沫傳染,用比不用好。只要正確佩戴合格口罩,就能達到防護效果,有的戴雙層甚至多層沒有必要。口罩不超半天,無發熱或流涕、打噴嚏、鼻塞等症狀可重複用,若口罩變得潮溼或被分泌物汙染,必須立即換掉。戴醫用外科口罩,淺色吸溼朝裡,深色防水朝外,金屬條朝上戴醫用防護口罩,首先鼻夾向外,拉住耳帶,確保鼻夾向上不要碰別人用過的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對3歲以下的小孩,一般不推薦戴口罩,建議通過減少外出來加強防護。

  摘掉口罩時,要儘量避免觸碰口罩的外表面,用過的口罩不隨便放,也不能放包裡和衣服兜,可能持續感染。但是有疑似傳染病者,確診病人用過的口罩就診後將口罩交給工作人員,按醫療廢物來處理。有的人說,用開水燙、焚燒、剪碎後扔掉,都是不推薦的方法。處理完口罩後,記得及時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No.6 怎樣科學洗手呢?

  王昆華:外出回來,到家、到單位,第一時間洗手,接觸公共設施、電梯間、餐廳等高危區等,回來馬上洗手。便後、咳嗽後、接觸寵物、接觸患者後一定要洗手。接觸鼻孔、眼睛前,先洗手。如果出門沒有條件洗手,可使用免洗洗手液,毛巾1天1洗,床單、被子和衣物要勤換洗,有條件時高溫烘乾,外套等可能接觸病毒的物品,均應放到室外通風處,就可以啦。洗手要用流動水,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洗手全過程要認真揉搓雙手20秒以上特別要注意徹底清洗戴的戒指、手錶及其他裝飾品的部位。先摘下手上的飾物再徹底清潔。

  No.7 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王昆華:首先是與病患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形式的密切接觸,這就叫密切接觸者。醫護人員在診療、護理、探視患者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或在未安全防護時近距離接觸患者的家屬等人員這些都是密切接觸者。與患者同病室的其他病患及陪護人員,與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且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No.8 什麼情況下需要就醫呢?

  王昆華:有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並不等於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如果出現發熱(腋下T37.3 -38℃)建議居家隔離,若T>38℃,前往發熱門診。若發熱伴有胸悶,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儘早就醫。發病前14天內有發病地區或病例報告社區旅行或居住史、曾接觸過上述地區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者、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的就需要就醫。

  No.9 目前進入返崗高峰期,如何減少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做好自我防護呢?

  王昆華:返程之前要做好打算,最好不要反覆的轉車,在返程時要配合測體溫,發現疑似病例和有症狀的患者坐在身邊,要及時上報,注意自己的防護,戴口罩、洗手、個人衛生都要注意。

  No.10有沒有這樣一個通道,讓人們在有症狀的時候就可以找到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呢?

  王昆華:如果有發燒、咳嗽、全身乏力、咽喉痛、腹瀉等症狀,要早期診斷,我們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免費開通了雲醫院網上諮詢平臺,我們四十多位專家都在網上為大家免費諮詢。

  名醫檔案:

  王昆華,碩士、博士生導師,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雲南省醫學領軍人才、雲南省普通外科創新團隊帶頭人、雲南省院士工作站負責人。王昆華一直從事外科學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在胃腸外科疾病診治方面享有聲譽。

相關焦點

  • 雲南斬獲全國醫院管理行業大獎——昆醫大附一院王昆華院長榮獲...
    全國醫院管理最高級別的5個「突出貢獻獎」出爐,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昆華院長與國家勳章獲得者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一同獲得全國醫院管理含金量最高的獎項。
  • 昆醫附一院名家講壇開播 王昆華院長講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雲南網訊(記者 夏方海)2月5日下午3時,由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昆華院長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須知》講座將在該院舉行,屆時雲南網將進行全程視頻直播。(雲南網直播地址:http://yn.yunnan.cn/cms_udf/2020/mjjt-fyfkxz/index.shtml)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人們的心。為進一步提高群眾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意識,院方特組織專門講座,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須知》為題,包含防控動態、防護知識、政策解讀等方面內容。
  • 昆醫大附一院網際網路醫院正式運營
    醫院王昆華院長、張愛雲書記、何飛副院長、孫亮副院長,中國移動雲南公司葛松海總經理、黃振旺副總經理,數位化解決方案中心於桃總經理、昆明分公司範立雲總經理等領導出席發布會。王昆華院長、葛松海總經理先後發布網際網路醫院建設的相關內容,攜手並肩為網際網路醫院上線揭牌,何飛副院長主持會議。
  • 昆醫大附一院「互聯...
    3月7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攜手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正式開通「網際網路醫院」,將傳統醫療手段與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實現了在線看診、在線續方和預約檢查。據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介紹,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設立後,患者通過關注掌上醫院APP、微信公眾號、支付寶服務窗、醫院網站等多種形式完成實名認證,即可實現預約掛號、全流程繳費、檢查預約、報告查詢、在線診療、諮詢、線上線下處方流轉實現藥品配送等便捷醫療服務,可選擇到院外藥店取藥,大大節省了患者時間,實現了讓
  • 為愛而戰 我們一直在行動——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抗擊新型...
    及時制定應急工作實施方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昆醫大附一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在雲南省衛生健康委、昆明醫科大學的堅強領導下,自1月中旬就緊鑼密鼓的開展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迅速鋪開昆醫大附一院抗擊疫情「作戰圖」。
  • 雲大醫院院長這麼...
    2月5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及其團隊編著出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一本通》,從即日起在昆明新華書店和新知書店等渠道發售。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一本通》從新型冠狀病毒背景知識講起,涵蓋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醫結合治療各方面內容,還附有中醫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策略
  • 昆醫大附二院多舉措面對疫情防控
    掌上春城訊 1月25日,掌上春城記者從昆醫大附二院獲悉,近日,醫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按照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安排部署,醫院行動迅速、全面響應,多措並舉積極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雲南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醫療救治工作方案》要求,醫院於1月22日下午對研究生、規培生、本科生約400人進行了疫情防控專題培訓,在科學宣傳,專業指導、推廣疫情防護知識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醫院醫務處聯合感染管理辦公室在全院範圍內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診療相關知識培訓。
  • 雲南首例混合現實技術(MR)應用於肝臟手術在昆醫大附一院成功實施
    新華網發(供圖)    12月2日,一臺滿載現代科技手段的「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直播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亮相。這是雲南首次將5G網絡與混合現實技術(MR)相結合而進行的精準肝臟手術,其全過程還通過5G技術在昭通市人民醫院直播。
  • 昆醫大附一院為無精症患者成功實施顯微取精術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23日,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一院)獲悉,該院泌尿外二科近日與昆明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實施了女方取卵並與患有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愛人同步舉行顯微取精術。通過單精子卵泡內注射技術,成功獲得11個受精卵,已獲得優質囊胚6枚。
  •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掛牌成立!書記院長領銜26位專家組成「義診天...
    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掛牌成立! 6月7日上午,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與龍港市人民政府智聯合作籤約暨溫醫大附一院龍港院區(龍港市人民醫院)授牌儀式舉行。
  • 溫醫大附一院宣布老藥新用
    溫醫大附一院宣布老藥新用 2020/02/20 08:23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單暉 瀏覽:5101
  • 戰疫院長訪談錄|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外防輸入...
    戰疫院長訪談錄|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外防輸入,內控反彈,構築全流程健康防控銅牆鐵壁 2020-04-23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昆醫大附一院全方位提高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質量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1日,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一院)獲悉,為培養臨床高層次醫師,提升從醫人員的醫德素質、技術素質、服務能力素質和規範化服務能力,昆醫大附一院近年來不斷加大對規範培訓教師隊伍建設力度,以督課為抓手,以查促進、以查促改、以查促建為目的,打造過硬規培教師隊伍。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院長陳玉國在山醫大一院交流指導
    此次陳玉國院長來院指導,必將為一院的發展尤其是急危重症學科的發展注入一道「強心劑」。廉月勝副主任代表省衛健委向陳玉國院長一行來院指導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指出,陳玉國院長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急危重症學科領域帶頭人,這次專程來山醫大一院點對點、面對面指導幫扶工作,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省衛健委對山醫大一院的關心與支持。
  • 喜迎十九大:溫醫大附一院「零排隊」 《新聞聯播》報導
    近來,溫醫大附一院的信息化建設引起廣泛關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等國家級媒體也紛紛報導了該院「看病不用等」的典型經驗。  《新聞聯播》昨晚報導介紹,溫醫大附一院利用立體預約掛號體系和覆蓋全院的多功能自助機,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縮短一些不必要的中間排隊環節,讓信息多跑路,讓病人少走路。
  • 安醫大一附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緊急通知!
    安醫大一附院、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緊急通知!同時,今天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門診恢復正常排班預約掛號開放↓↓↓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門診的各項診療服務,保障正常人群的醫療需求」的要求,自2月17日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
  •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胡元會在山醫大一院交流指導
    12月3日,「院士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山西行」山西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諮詢指導活動在山醫大一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胡元會教授到院指導。山醫大一院院長徐鈞介紹了該院的整體發展情況並致歡迎詞。下一步,希望雙方通過「搭橋」「借智」「合力」,進一步加強院際溝通、臨床指導、科研協作,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在管理、診療、學術、業務、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在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等領域開展經常性的臨床指導,在教、產、學、研、用等方面開展協作,推動雙方醫院全面發展、合作共贏。
  • 醫大一院鞍山醫院進一步部署落實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醫大一院鞍山醫院響應遼寧省衛健委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視頻會議指示精神,對全體醫務人員進行了個人防護及院感防控相關培訓。為檢驗培訓效果,該院組織全體醫務人員參加個人防護、核酸標本採集技能競賽,以賽促學,達到人人會操作、人人會採集的目標,有效應對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
  • 疫情之下,哈醫大一院全科醫學科教學在行動
    (來源:新華網)自疫情發生以來,為做好哈醫大一院全科醫學教學基地56名住院醫師的教學管理工作,全科醫學主任張雲明、教學秘書田慧以及每位指導教師不斷調整教學計劃,共同設計教學方案,有效應對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