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近日,夜幕時分,黃巖永寧江畔后庄村文化禮堂裡,78歲的退休老教師沈官明帶著村裡的孩子們學習古詩詞。
景美、村富、民安,后庄村將這奮鬥成了現實。2004年8月,颱風「雲娜」正面襲擊台州,給后庄村造成嚴重損失。颱風過後,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親臨后庄村視察災情,鼓勵村民重建美好家園。16年來,后庄村先後實施了「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美麗庭院」等建設,村莊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被評為「浙江省善治示範村」「省級農村引領型社區」。
黨建引領,激活全村發展「原動力」
「我還在村裡開會,客戶讓副總接待一下……」這幾天,后庄村黨總支書記郟正江忙得顧不上自己企業。
換屆工作開展以來,后庄村堅持「幹換」結合,重點項目推進沒有一絲的耽擱。11月初,再次當選為后庄村黨總支書記後,郟正江立即為該村西片區的美麗庭院建設、商業街工程以及夜市項目等事務而忙碌開來。「村民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得更用心。」
在黃巖,后庄村的宜居環境遠近聞名,而村「兩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更是有口皆碑。2003年,全省部署開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作,后庄村緊抓這個歷史性機遇,全力推進全村改造。2013年,該村僅用兩天時間全面拆除村內違建157處7500多平方米。2019年以來,后庄村全村推進「美麗庭院」改造工程,打造花園式村莊「升級版」。
「今年年底,除『美麗庭院』工程外,我們計劃再建一個高端夜市,並設置兒童樂園、居民休閒區、商鋪等功能區,打造花園式夜生活空間。」郟正江介紹。
盤活資產,實現村集體經濟「加速跑」
在后庄村,曾流傳著一首民謠:「房屋矮塌塌,進出機耕路,小雨屋裡賣壇罐,大雨江堤前抗臺……」民謠形象刻畫了后庄十幾年前的落後面貌。如今,站在村子的高處遙望,只見村莊東區一幢幢漂亮的別墅整齊排列,新砌的院牆、整潔的庭院、設計精巧的綠化……
眼下,后庄村發生改變的不僅是村容村貌,還有村民日漸富裕的生活。為了讓村莊變強,后庄村充分發揮毗鄰黃巖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優勢,積極盤活村集體資產,努力「以地生財」「築巢引鳳」,興建商鋪與廠房,並吸引模具加工、物流等企業入駐,逐漸形成以模具設計、加工、塑料成品銷售等一條龍服務的產業帶。
「出租經濟也是一大特色,每年租金可達500多萬元。」該村黨總支副書記章金昌說,「產業發展了,我們的村集體經濟隨之水漲船高,目前村步行商業街、夜市經濟正蓄勢待發。」據介紹,后庄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05年的189萬元躍升到2019年的1000萬元。
福利共享,村民幸福感「連級跳」
每逢天氣晴好的節假日,后庄村老年騎遊隊的成員會相約騎行,沿著永寧江打卡黃城最美景點。
后庄村老年騎遊隊由村民自發組建而成。成立6年以來,每月騎遊公裡數達500公裡。今年77歲的騎遊隊隊長鄭長春說:「現在吃用不愁,每月有養老金領,村裡每月還有老人補貼發,空了我們就組織騎遊出去鍛鍊、遊玩,圖個身體健康、生活開心。」
在后庄村,隨著村集體經濟的增強,村民享受到的福利越來越多。后庄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禮堂為依託,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及便民志願服務,連續五年堅持開展「我們的節日」——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國慶節等節慶活動,不斷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2019年,后庄村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村中100餘名高齡老人以及孤寡老人三餐吃得上飽飯,喝得上熱湯。今年85歲的陳菊花老人說:「村裡解決了我們一日三餐的吃飯問題,每月定期有醫生給我們檢查身體,沒事做就在養老中心看電視、拉家常,我對晚年生活很滿意。」
責任編輯:陳飛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