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轉眼就要過去了
這一年
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呼和浩特的發展
是再恰當不過的
呼和浩特作為北方省會城市中崛起的後起之秀
在前所未有的機遇下實現了新的跨越
生活在呼和浩特的你我都越來越關注身邊的變化
當然,作為一名普通市民
我們更關注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小編今天就滿足大家的好奇心
送你一份「民生大禮包」
看看2020年呼和浩特有哪些閃亮的「民生關鍵詞」
呼和浩特「清零」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有全市各條戰線同志們的並肩奮戰、不懈努力
有全市人民的勠力同心、共同參與
呼和浩特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
經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兩級新冠肺炎診治專家組會診
呼和浩特市最後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於2020年3月16日出院
夜間經濟逐漸火熱
為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奪取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社會發展
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商業市場氛圍
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費需求
2020年呼和浩特大力發展夜間經濟
對於許多人而言
夜間經濟這個詞,聽起來絕不陌生
甚至早已經成為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要一提起夜間經濟,一切似乎有了煙火氣,變得觸手可及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今年呼和浩特夜間經濟逐漸火熱
呼和浩特夜間經濟的發展,豐富群眾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拉動經濟消費,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宜居環境
今年以來
呼和浩特以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
重點、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為突破口
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最突出的問題著眼、最具體的工作抓起
使一批群眾所急所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生態建設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近年來,呼和浩特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城市品質升級,將美好的發展藍圖一步步化為現實,不斷造福一方百姓。如今的青城,處處披綠裝、煥新顏。
按照我市城市建設總體思路,市園林建設服務中心將在綠化建設中更加注重構建生態網絡,提升公園綠地半徑覆蓋率,著力打造城市綠道,構築更加科學、完善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從現在起,我市城市綠道建設將集中於市級綠道——區級——網絡體系建設,重點打造市區綠道,著力推進大、小黑河綠道建設工作。
集中清理蒿草
近年來,呼和浩特地區鼻炎過敏人數逐年增加,極大影響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7月、8月是蒿類植物花粉成熟擴散峰值期,阻斷過敏原,可以有效減輕過敏症狀,為了抑制蒿草的生長,在蒿屬植物進入花期前,呼和浩特市園林建設服務中心制定《呼和浩特市高致敏蒿屬植物治理實施方案》,對全市養護範圍內19萬平方米綠地下墊面進行全面整理,將生長在城區及周邊的黃花蒿、沙蒿、大籽蒿、艾蒿、豬毛蒿、冷蒿等16種蒿屬植物,進行了大面積清理。
老舊小區改造
「我們舊小區加裝了電梯,上樓方便多了。」「窗戶比以前嚴實了,家裡暖氣也熱乎著呢。」「有了防盜門,還加裝了門禁,心裡踏實多了。」「小區像小公園,還有了活動健身器材。」……
從起初的「不讓改、不想改」,到現在的「我們想改、可不可以這樣改」,在老百姓心中,老舊小區改造已成為他們的頭等大事之一,也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談論最多的話題。
今年,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是21個小區(新城區12個,回民區2個,玉泉區4個,賽罕區3個),已全部完工。
推進解決房地產遺留問題
市遺留辦共轉辦46個項目,「回遷難、入住難」項目涉及住宅面積是411.16萬平方米,住宅套數43573套。截至目前,已解決32個項目,共涉及住宅面積約345.52萬平方米,住宅套數33772套;目前正在推進的項目有14個,2021年12月31日以前解決8個項目。
為妥善解決房地產遺留項目房屋不動產登記問題,切實保障購房群眾合法權益。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房地產遺留項目轉移登記(分戶)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聯合市稅務局及社區街道辦事處,設立40個不動產駐社區遺留項目(分戶)受理站和20個駐稅務大廳遺留項目(分戶)綜合受理站,全力解決房地產遺留項目房屋不動產登記問題。
安居住房
資料圖
6月28日,位於成吉思汗大街與萬通路交會處的「內房投·東望」項目開工奠基,該項目是首府大學畢業生安居工程集中安置區域。項目規劃建設用地287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包括近4萬平方米商業、8.7萬平方米公寓、近37萬平方米的高端生活住宅區、兩所公立幼兒園近7000平方米。其中大學生人才用房1649套、人才公寓1500套。一期工程將於2022年交付使用,提供人才用房650套;剩餘人才用房將於2024年二期工程交付使用。人才公寓的招標施工建設工作隨後也將陸續開展。
城市服務
12345為民服務熱線開通,新機場建設進入建設階段
呼和浩特鐵路、城市軌道、快速路網建設
均取得重大突破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越來越立體化高大上
首府市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12345為民服務熱線
11月2日,12345為民服務熱線平臺正式啟動模擬運行,標誌著我市公共服務熱線開啟「一號對外、訴求匯總、分類處置、統一協調、各方聯動、限時辦理」的全新模式。12345為民服務熱線平臺真正實現了撥打一個號碼、聯動一張網絡、運行管理一套機制的政務熱線服務功能。
道路建設
今年,我市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強化調度、狠抓進度。目前,G110線呼和浩特至畢克齊段一級公路主線已貫通,預計今年底完成交工驗收工作。G209線武川至呼和浩特大青山隧道及引線工程主線貫通,並於10月底全線放行呼武公路上行線。S311線武川至楊樹壩公路、S29呼和浩特市至涼城公路和S43城區至機場段高速公路等新建項目也都在順利推進中。進一步打通加密由市區、新區向周邊地區輻射的高等級公路網。
環路、高架路是快速連接城市的大動脈,目前,二環路已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道路。我市從2017年開始大規模啟動三環路和哲裡木路、海拉爾大街、巴彥淖爾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
昭烏達改造提升工程
哲裡木路、昭烏達路是貫穿呼和浩特市南北的主幹線,是較為擁堵的路段之一,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於2017年7月正式開工,改造路段南起南二環快速路、北至北二環快速路,全長約9.2公裡,全線主路採取高架形式雙向6車道,輔路雙向6車道,經過3年的緊張施工,鼓樓立交橋至北二環路段正式雙向通車,大大緩解了呼和浩特市的交通壓力。
巴彥淖爾路改造提升工程作為我市城西快速路網重要工程,全長10.43公裡,是貫穿我市西部城區南北交通主幹道的重要橋梁紐帶。目前正在加緊施工中,即將通車。
地鐵+高鐵齊「開跑」
今年10月1日,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首府正式步入地鐵「互聯時代」。地鐵2號線通車以後,「地鐵+共享單車」的出行方式,大大提升市民出行的便利程度,讓出行更便捷,讓經濟更活躍。
今年7月初,呼和浩特開通了到太原的動車組列車,運行線路為張呼客專、張大客專、韓原線、大西高鐵。這是呼和浩特市開通的首個連通其他省會城市的動車組,也是呼和浩特市到太原高鐵的東部一通道。
公交線路優化
2020年9月2日,被交通運輸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今年,新開通K7路、120路、128路、129路4條常規公交線路,滿足了周邊市民的出行需求。恢復學生公交專線25條,定製公交線路7條。
今年,市交通運輸局還組織各旗縣分別開通扶貧客運專線。截至目前,共計28條扶貧客運專線已開通試運營,其中託縣1條、和林縣11條、清水河縣9條、武川縣7條,待扶貧專線全部開通,所有通返不通鄉鎮、行政村將全部實現通客車
新機場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今年7月30日,歷經近8年啟動籌備,呼和浩特新機場正式進入建設階段。該工程計劃於2023年12月竣工,進行驗收,2024年7月轉場運行。目前,呼和浩特新機場項目已經完成基礎樁基施工、土方開挖、墊層澆築等工作,正在集中力量搶抓基礎筏板施工。項目部通過穿插施工、流水作業等方式,不斷加快航站樓基礎筏板施工進度。
優化營商環境
11月27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記者會,針對《九條措施》的必要性和有關情況做了進一步通報。
我市本次出臺的《九條措施》內容涵蓋強化投資項目服務保障、簡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提高水電氣暖報裝效率、規範中介服務「網上超市」運行、優化企業開辦全流程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改革、提升產權登記便利度、推動政府履約踐諾、加強監督保障等九個方面的內容。《九條措施》的出臺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動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視指出問題整改的重要舉措,更是呼和浩特打贏全市營商環境「翻身仗」的現實需要。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是市委、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
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呼和浩特必將描繪出更加精彩的「民生藍圖」
2020年
你在呼和浩特收穫了哪些民生大禮包?
2021年,你又有什麼新期待?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丨本期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張雲飛綜合報導
原標題:《2020年呼和浩特竟發生了這麼多大事兒?看完絕對不想離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