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幼兒園學到的!

2020-12-12 騰訊網

0-6歲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期。

人一生品格、能力、成就的基礎,往往是幼年時期奠定的。

01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

會上,有位媒體記者問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

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得主平靜地回答:「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實驗室,而是在幼兒園。」

在場確實有不少人為之感到震驚。

記者接著問:「那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

諾貝爾獲得者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你看,這些我們不以為然、甚至覺得沒有必要的一些社會領域「常識」,卻是諾貝爾獲得者覺得最重要的!

02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俗話說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3-6歲是一個人心智發育最快的時期,這段時間內形成的習慣、性格對人有終身的影響,這也證明,幼年時期對孩子的影響很深遠。

「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社會性是兒童學習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領域,是兒童成長為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特性,更是早就完整健全人格的基礎。

幼兒園的社會領域教育,正是為了給孩子奠定一生的基礎。但是,對於幼兒社會領域的教育,並不是每位老師都能清楚地知道,哪些應該是老師必須要給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教育。

也有些老師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有時候,老師一個不經意的語言或舉動,可能就會傷害到孩子,甚至阻礙孩子的發展,這其實並不是老師的本意,也許只是老師缺乏經驗,或者沒找對方法而已。

目前,整個國際背景都比較關注對孩子社會能力的培養,幼兒園社會領域的教育,就變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因此,對老師們的要求也變得更高!

03

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好的老師領進門,當代社會中幼兒園教育不受重視,自然專業科班出身的老師也不願意去幼兒園教小朋友學習畫畫,總覺得大材小用,導致孩子們在幼兒園中無法得到專業美術老師的指導。

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創造力,使兒童借繪畫表現、舒展自己內在的意欲和情感,從而培養兒童美的情操,陶冶他們完美的人格。

靈感大王幼少兒創意美術出自根正苗紅的清華美院體系,系列課程以《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綱要,由一線美育教師組成研發團隊,採用五位一體教學法全方位服務老師和學生,每節課均配備詳細教案、PPT課件、範畫解析、視頻教學、繪畫材料。

讓孩子學習美術是提高審美的重要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美術學習不是為了將某一事物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得具象,是讓孩子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的過程,孩子通過美術學習可以學會從美的角度觀察事物。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

相關焦點

  • 德國孩子幼兒園最大任務就是玩,卻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為什麼
    有個小故事說,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個記者問其中一位獲獎者:"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呢?" 那位年逾八十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
  • 德國幼兒園只教這些!8000萬德國人卻承包了全世界近一半的諾貝爾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就學拼音、學英語、學數學、學詩歌、學朗誦……三四歲的時候就被迫放棄了玩具、遊戲,拿起了對他們來說艱深難懂的課本。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5種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德國有106位。但是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 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 多少諾貝爾獎得主晚節不保|大象公會
    從 1901 年到 2017 年期間,所有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 59.6 歲,從出成果到獲獎平均要等三十年以上。這也就意味著,諾獎得主在獲獎的時候普遍已經年齡偏大,許多人退出科研和創作一線多年。老年人常有被年輕人和新技術甩開的無力感,越是高知的人,到老往往越敏感於別人說自己「老糊塗」。
  • 快樂童年 科學成長:鄭東新區啟佳幼兒園迎接督導組專項督導
    各項資料的整理歸檔能夠反映幼兒園日常工作的細緻與紮實,督導組老師對我園師德師風建設、一日生活流程、培訓提升等相關檔案進行查閱,了解幼兒園各項保教保育工作的實施情況。督導組在真實課堂環境中觀摩師幼互動,饒有興趣地參觀各個功能教室與主題區角。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
    芝加哥大學於1890年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創辦,素以盛產諾貝爾獎得主而聞名,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芝大相關。截至至2019年10月,芝加哥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00位諾獎得主、位列世界第四。
  • 澳洲這些大學原來盛產諾貝爾獎得主
    諾獎得主們都是來自於世界各所頂級高校的教授們,作為留學生,我們當然更關注去哪所大學能夠更近距離的接觸到諾貝爾獎的得主們,去哪所大學能夠親自得到他們的指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澳洲各大學得過諾貝爾獎的各位教授~阿德萊德大學諾貝爾獎作為科學界 ( 包括人文科學 ) 的至高榮譽,是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科研和人文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 諾貝爾獎得主獎金都是怎麼花的?
    有的諾貝爾獎得主使用獎金的方式就像他們的獲獎作品一樣匠心獨運。When Sir Paul Nurs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Medicine in 2001, he decided to upgrade his motorbike.
  • 詹姆斯將主持高中畢業典禮 攜手諾貝爾獎得主等名人出境
    詹姆斯將主持高中畢業典禮 攜手諾貝爾獎得主等名人出境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美所有學校的畢業典禮預計將會被取消。而為了激勵2020屆的高中畢業生,勒布朗與娛樂學院基金會一起聯手打造了一檔名為《一起畢業:美國以2020屆高中畢業生為榮》的電視節目,此節目將在5月16日的黃金時間播出。
  • 諾獎得主彭羅斯:滿門學霸,不得個諾貝爾獎都不好意思見親戚
    羅傑·彭羅斯的祖父是著名畫家、藝術家,外祖父是生理學家;他的父親萊昂內爾·彭羅斯是英國知名遺傳學家、精神病學家、數學家,還擅長西洋棋研究,曾於1960年獲得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醫學獎」。今年三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和查爾斯·賴斯都曾獲「拉斯克醫學獎」。羅傑·彭羅斯的叔叔羅蘭·彭羅斯是藝術家、畢卡索的好友,還為畢卡索寫過傳記。
  • 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哪些東西必須學?
    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哪些東西必須學,哪些東西可以放一放再說?這大概是困擾每個媽媽的教育難題之一。相反,有些孩子上了幼兒園、小學,數學學習吃力:計算掰手指,速度慢總出錯講過的應用題,一變題型就不會讀不懂題意,對數學越來越沒興趣,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數理思維。一步沒跟上,步步跟不上,不只影響小初高12年的數學學習,甚至思維方式的不同,對孩子一生的成就和發展,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2020-12-09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世界50所最頂級大學中,誰獲得的諾貝爾獎最多?
    該校誕生了芝加哥經濟學派等眾多芝加哥學派,創立了法律經濟學,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芝大相關,是世界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最重要的研究教學中心之一。截止至2018年10月,耶魯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 共產生了61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十一)、5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十二)以及3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十六)。耶魯大學圖書館擁有1500萬冊藏書,在美國大學圖書館系統中排名第二。耶魯校園被一名建築評論師譽為「美國最美麗的城市校園」。
  •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多次與愛因斯坦交流,卻遺憾不曾留下合影
    諾貝爾獎得主 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最高榮譽,比如一個演員,他最希望自己的作品人人皆知。如果他收穫了影后或者影帝的獎項,那麼不僅能說明他的事業蒸蒸日上,更能說明他演技精湛。對於一些科研人員來講,獲得諾貝爾獎將是他們的最高榮譽。
  •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33年前大鬍子英文老師 竟成諾貝爾獎得主(圖) 2015-07-07 10:02: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Eric A.Cornell(中)到臺灣懷舊之旅,與昔日學生相聚,師生開心合照。
  • 德國才8千萬人,憑什麼拿下一半諾貝爾獎?輸了起跑線卻贏在終點
    比如,沒出生就進行胎教,學爬行也要報個班,沒上幼兒園就帶孩子去進行各種腦力開發,上學了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興趣班鋪天蓋地而來。 似乎家長們都覺得,越早受教育對孩子越有利,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人的一生中,這四樣東西最重要,你珍惜了嗎?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欣慰和遺憾伴隨著我們。有時候,我們錯過了太多美好的東西,該珍惜的我們沒珍惜,該努力的我們卻選擇放棄。短短的一生,什麼東西最重要,金錢,名利還是地位,其實這一切都是浮雲,如果人沒了,這一切又有什麼用價值呢?人的一生中,只有這四種東西最重要,你珍惜了嗎?
  • ...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20)、奧利弗·哈特(2016...
    >2020-10-25 15:44:10來源:FX168 【700多名經濟學家強烈反對川普連任】包括7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
  • 諾貝爾獎得主用英語怎麼說,諾貝爾的那些獎項的英文又是什麼?
    諾貝爾獎上周已經全部公布完畢,今天我們趕緊來學習一下諾貝爾獎得主以及諾貝爾各種獎項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吧。你可能不知道這背後還藏著個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吧。諾貝爾各個獎項的英文名稱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共有六大獎項,那麼這六大獎項的英文分別是什麼呢?
  •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
    在平時的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件事,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會說親情、愛情、又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在擁有這些東西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先要擁有生命,沒有生命做支撐的話,那一切也僅僅是空談而已。
  • 哈佛劍橋諾貝爾獎得主超百位,清華北大和世界一流大學差距大
    諾貝爾獎是當代最權威的科學獎項,尤其是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三大自然科學類獎項,被普遍視為相應領域最有聲望的獎項。由於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由大學培養的,工作單位也多是大學,因此,觀察各大學諾貝爾獎得主的人數,能從側面反映各大學甚至各國的基礎學科研究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