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吃「膠原蛋白」能讓肌膚變得緊緻而有彈性嗎?
A:沒有確鑿證據表明,膠原蛋白具有美容效果。
我們會經常看到「使用膠原蛋白,擁有美麗肌膚!」之類的廣告。的確,富含膠原蛋白的肌膚緊緻而有彈性,因此,大家往往會誤以為食用膠原蛋白後,肌膚就可以變得富有彈性。然而,並不是吃了膠原蛋白後,這些膠原蛋白就能在體內原封不動地被肌膚吸收。
膠原蛋白是一種蛋白質。所有可以食用的蛋白質進入人體後都會在腸胃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碎片,最後才被吸收。
被分解吸收的「碎片」可作為多種蛋白質的原料及人體的能量來源。但是並不能保證可以抵達合成膠原蛋白的細胞,並被用作合成肌膚膠原蛋白的原料。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攝入體內的膠原蛋白具有實際的美容效果。
Q:氨基葡萄糖可以改善關節疼痛嗎?
A:沒有報告表明,氨基葡萄糖具有明顯減輕關節疼痛的效果。
步入老年後,膝關節的緩衝墊——軟骨會損耗,容易患膝骨關節炎(或稱退行性膝關節炎)。有些老年人為了減輕疼痛或改善活動能力而在服用含有軟骨成分(氨基葡萄糖)的營養補充劑。
雖然統稱為氨基葡萄糖,但每種營養補充劑的「賣點」成分有所不同,有的是N-乙醯葡糖胺,有的是氨基葡萄糖硫酸鹽、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等。其中,N-乙醯葡糖胺是構成膝關節軟骨的透明質酸的成分,其他種類在體內也會轉化成透明質酸的原料。很多產品都宣稱,任何一種氨基葡萄糖都能「減輕關節疼痛,改善活動能力」「有益於皮膚」等等。但是,在日本國立健康與營養研究所的資料庫中,並沒有找到任何令人信服的數據。
原則上來說,任何氨基葡萄糖都可以不分解就被吸收。儘管大家都覺得,因為補充了「原料」,好歹也會有點效果吧。然而,與其他食物相比,氨基葡萄糖只是比較容易在體內轉化為軟骨的原料,所以就算有效果,也只是稍稍有效罷了。軟骨之所以會磨損,是因為軟骨成分的再生能力較弱,再生速度遠遠趕不上分解速度的緣故。只增加原料,並不能輕而易舉地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Q:β-胡蘿蔔素有預防癌症的效果嗎?
A: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特定成分攝入過多,反而會危害健康。
黃綠色蔬菜中富含的β-胡蘿蔔素常常被認為有益於人體健康,含β-胡蘿蔔素的營養補充劑可謂風靡一時,頗受歡迎。20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開展了一系列驗證試驗,旨在檢驗攝入β-胡蘿蔔素到底能否預防癌症。
然而,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β-胡蘿蔔素不僅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而且如果長年持續高頻率(每天或隔天服用一次)服用β-胡蘿蔔素營養補充劑的話,患肺癌的風險反而會增大10%~20%左右。
β-胡蘿蔔素是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的物質之一,與維生素C、E一起被認為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預防動脈硬化等。抗氧化作用是指通過自身代替細胞被氧化,從而阻止細胞及其構成成分因活性氧等而被氧化。不過,抗氧化物質氧化後會具有活性,含量過多的話,很有可能給人體帶來危害。
缺少維生素固然對身體不好,但是通過服用營養補充劑而攝入過多維生素,有時也會危害健康。調整日常飲食結構,充分攝入維生素及礦物質的話,則完全不需要服用營養補充劑,並非攝入的特定成分越多越有益於健康。
Q:「藍莓能有效緩解眼部疲勞」是真的嗎?
A:尚沒有可信的數據支持。
我們總會聽到「經常食用藍莓和野生歐洲越橘對眼睛好」之類的說法。人們最關注的關鍵成分花青素(紫紅或藍色色素的總稱),在歐洲越橘中含量尤其豐富。部分花青素分子已經被分離出來。不過,藍莓中所含的花青素在腸道中幾乎不能被吸收。
最早從20世紀60年代,就有報告稱,歐洲越橘的提取物及花青素有助於眼睛視網膜中感光分子的合成。但是,這不過是利用兔子等做動物實驗或考察得出的結論罷了。儘管也有報告稱,實驗證實了人類攝入後對眼睛有一定效果,但這還稱不上設定了合適對照對象的大規模試驗。目前,針對藍莓對人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評價為「尚沒有足夠的可信數據」。
Q:「多酚」可以防止衰老嗎?
A:尚無足夠的數據支持。
巧克力或咖啡等很多商品的標籤上都標註著「多酚」的字樣。多酚是在以苯為代表的環形分子結構上有多個「-OH」(羥基)的物質的總稱。「-OH」容易氧化,正是因為這一點,才出現了「可以代替細胞等被氧化(抗氧化作用),能夠防止衰老」之類的假說,並廣為流傳。
其中,最為有名的是20世紀90年代掀起的「紅葡萄酒」熱潮。葡萄酒的原料葡萄的皮及籽中含有白藜蘆醇等多酚。然而,日本國立健康與營養研究所對其防衰老效果及作為營養補充劑的安全性評價為「沒有足夠數據」。不單單多酚,包括「攝入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質,可以在體內防止衰老」之類的假說都處於需要進行更多驗證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