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會不會讓年輕人就業更難?權威部門回應六大焦點

2020-12-16 西部網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歲,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與『十三五』相比,這次規劃建議強調實施,就是要真正『動』起來,從頂層設計到付諸行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教授彭浩然認為,延遲退休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需要。過早退休容易造成人力資源浪費。從國際橫向比較,我國現行退休年齡也明顯偏低。人社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甚至更高。

儘管對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等問題,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具體取決於下一步如何規定,但女性延遲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縮小男女之間退休年齡的差異,在學界已基本成為共識。

焦點二:延遲退休會不會只利好一部分人?

一些人認為,延遲退休有利於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以及國有企業負責人,能讓他們施展更多才幹,同時獲得較高的收入。而普通職工特別是基層企業職工相對缺乏積極性。

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同職業、不同行業的從業者,對延遲退休的期待也不一致。總體看,體力勞動者擔憂較多,腦力勞動者反應沒那麼強烈。一些醫學專家、大學教授、科學家等「退而不休」,有的甚至七八十歲還在奮戰。

為了減少社會震動,爭取更多支持,部分專家建議,在具體實施延遲退休時,一是要解決激勵機制問題,二是要強調循序漸進,注重改革的公平性、制度的科學性。

焦點三:養老金是不是不夠了?

實施延遲退休,是不是為了緩解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矛盾?今年企業社保費減免力度空前,往養老「資金池」放的資金少了,退休職工養老金會不會受影響?

針對這些擔憂,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是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更是養老保險工作的「底線」和「紅線」,絕不會突破。

「從前三季度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實際運行情況看,總體較平穩,甚至還好於預期。從基金收支看,總收入2.1萬億元,總支出2.8萬億元。雖然短期收入低於支出,但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國家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這位負責人說。

焦點四:延遲退休會對就業產生「擠出效應」嗎?

「會不會出現一些領導幹部不讓位子、年輕人就業更難的問題?」面對記者這一提問,多位專家給出了否定答案。

「短期內、在改革轉型期,不排除個別單位、企業可能會產生一些就業擠壓,但是長期看,不會對就業市場產生顯著影響。」鄭秉文說,國際上其他國家延遲退休的實際經驗,也不支持這一結論,因為就業崗位不是一些人退出就業市場而產生的,主要還是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也認為,就業市場裡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崗位,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崗位,相互很少交叉,因此延遲退休擠佔年輕人崗位的情況並不突出。

焦點五:延遲退休何時能出「時間表」?

今年9月,人社部回答網民關於延遲退休政策提問時表示,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適應人口老齡化和預期壽命延長的需求,認真研究相關政策措施。

「具體何時推出需要中央審時度勢,根據具體情況來安排實施這項政策的節奏。」鄭秉文說,「可以肯定的是,延遲退休不會一步到位,不太可能『斷崖式』進行改革,不會一年就推遲五歲退休。」

他認為,關鍵要制定一個漸進式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詳細政策,給出「時間表」「路線圖」,讓各個年齡段的群體都有清晰預期,最大程度獲取改革共識。

彭浩然建議,退休年齡的調整一定要避免鄰近的不同代際人群之間的差距過大。

焦點六:養老金水平能不能持續提高?

記者採訪發現,一些職工不願意延遲退休,主要是擔心交養老金的時間長,最後領的時間短,相當於少拿錢、吃了虧。

持續提高養老金水平、讓晚退休的人多領一些養老金,是目前在職人員的普遍期盼。

「未來一方面要開闢更廣泛的資金籌措來源,包括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加大國有資產劃撥水平等;另一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設計,比如合理確定個人帳戶記帳利率等,提高大家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彭浩然說。

近年來養老金待遇連續提高,在改革調整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少部分職工養老金「不看繳費長短,只看退休早晚」的現象。

對此,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參保人員養老金水平與其繳納時間長短、繳納金額高低密切相關,參保人員繳費的時間越長、繳得越多,退休後待遇水平會越高。我們正在加快健全「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原題為:《何時改?怎樣動?——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延遲退休會不會讓年輕人就業更難?官方回應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2020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新華社記者姜琳、閆起磊、霍思穎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 延遲退休何時能出「時間表」?權威部門回應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歲,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 延遲退休只對領導幹部有利?說說延遲退休那些事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新華社記者姜琳 閆起磊 霍思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 ...怎樣動,有沒「時間表」,男女是否同齡退休?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
    焦點三 養老金是不是不夠了?實施延遲退休,是不是為了緩解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矛盾?今年企業社保費減免力度空前,往養老「資金池」放的資金少了,退休職工養老金會不會受影響?焦點四 延遲退休會對就業產生「擠出效應」嗎?「會不會出現一些領導幹部不讓位子、年輕人就業更難的問題?」面對記者這一提問,多位專家給出了否定答案。「短期內、在改革轉型期,不排除個別單位、企業可能會產生一些就業擠壓,但是長期看,不會對就業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權威解讀來了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 延遲退休的六個焦點問題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為了應對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旋即引發社會熱議。  與其他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明顯偏低。美國、德國、英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或之前就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定為65周歲。
  • 關於延遲退休:何時改?怎樣動?六大焦點問題有答案啦
    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儘管對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等問題,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具體取決於下一步如何規定,但女性延遲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縮小男女之間退休年齡的差異,在學界已基本成為共識。焦點二:延遲退休會不會只利好一部分人?一些人認為,延遲退休有利於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以及國有企業負責人,能讓他們施展更多才幹,同時獲得較高的收入。
  • ——聚焦延遲退休焦點
    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但是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教授彭浩然認為,延遲退休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需要。
  • 聚焦延遲退休:養老金是不是不夠了,何時能出「時間表」?
    ——聚焦延遲退休六大焦點新華社記者姜琳、閆起磊、霍思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
  • 延遲退休如何延?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專家這樣說
    來源:經濟日報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長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實施積極人口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提高退休年齡已成為世界各國社保改革進程中一項普遍改革手段。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 專家預測:漸進式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漸進式延遲退休實施越來越近 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越來越近——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
  • 延遲退休何時有「時間表」? 男女有何區別?解答來了!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大家最關心的這些問題權威部門和專家給答案了!焦點2延遲退休會不會只利好一部分人?一些人認為,延遲退休有利於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以及國有企業負責人,能讓他們施展更多才幹,同時獲得較高的收入。而普通職工特別是基層企業職工相對缺乏積極性。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同職業、不同行業的從業者,對延遲退休的期待也不一致。
  • 楊舸: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_理論_中國西藏網
    隨著我國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輕人正在推遲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如果不推遲退休年齡,勞動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工作年限,減少勞動力總量的供給。  目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細則還未明了,由此產生的爭論中,最大的焦點集中在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的影響。反對者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減少本可以騰出的就業崗位,造成年輕人的就業困難。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來了!退休待遇測算就上浙裡辦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浙小辦帶大家來看看權威部門和專家的最新解答。
  • 延遲退休何時有「時間表」? 男女有何區別?體力勞動者咋辦?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大家最關心的這些問題權威部門和專家給答案了!一些人認為,延遲退休有利於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以及國有企業負責人,能讓他們施展更多才幹,同時獲得較高的收入。
  • 延遲退休已定,老人不下崗,會在多大程度上擠壓年輕人就業?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平均就業年齡也在提升,大家進入『老齡』的時間變晚。很多人還有工作能力就要退休,這也是一種人力資源浪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孫永勇對《財經》記者表示,延遲退休政策不會拖太久,越晚實施未來空間會越小,早點實行可以小步慢走、循序漸進,根據意見進行調整。此外,隨著人口逐步老齡化,未來養老預算對於財政收支的壓力日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