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為了應對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旋即引發社會熱議。

  與其他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明顯偏低。美國、德國、英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或之前就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定為65周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出壓力的通用做法,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背後,同樣存在著深刻的人口因素原因。

  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快速上漲,使得養老金支出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9年,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撫養比約為24%,即每100名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供養24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據預測,這一撫養比到2035年將上升至約49%,對養老金體制產生極大的挑戰。

  我國居民的預期壽命不斷延長,如果退休年齡不隨之推遲,會造成勞動力資源的浪費。當前,我國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年份總和比創立之初多出10年,與此同時,2018年我國健康預期壽命達到68.7歲。維持原狀意味著,許多退休職工在具備充分勞動能力的情況下退休,造成了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長,降低了勞動力總量的有效供給時長。隨著我國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輕人正在推遲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如果不推遲退休年齡,勞動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工作年限,減少勞動力總量的供給。

  目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細則還未明了,由此產生的爭論中,最大的焦點集中在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的影響。反對者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減少本可以騰出的就業崗位,造成年輕人的就業困難。多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青年人對延遲退休持反對態度,對自身就業前景的擔憂是主要原因。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其他發達國家的延遲退休政策造成了失業率的上升。同時,反對者還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降低企業創新能力,壓縮有能力年輕勞動力的職業上升通道,甚至不利於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還有研究認為,退休老人是幫助年輕一代撫育子女的重要力量,延遲退休會對提升生育率產生負面影響。

  即便如此,我們仍需從長遠的角度視之。首先,延遲退休是緩解養老金壓力的最優選擇。達到國民福利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是兩難的問題。始於2009年的歐債危機拖累歐洲的經濟增長直至現在,與其人口老齡化和高福利制度密不可分,政府不得不長期舉債來維持高額福利支出,從而走到破產的邊緣。我國處於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我國從2016年起將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率從20%降至19%後,去年5月後再降至16%。降低企業繳費率會使得養老金統籌帳戶的收入大幅減少,人口老齡化又增加了支出,要達到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就必須調整養老金的支付,延遲退休年齡是權衡之下較為合理的選擇。

  其次,為新增勞動力騰退就業崗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對我國未來勞動力的供需測算可知,勞動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是就業難問題的根源。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度轉型,科技革命助推產業結構升級,這使得勞動力的需求結構發生較大變化,對中低端勞動力產生較大衝擊。一方面失業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就業困難;另一方面大量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入「搶人大戰」。唯有提高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讓大學教育跟上知識創新的步伐,才能建立推動經濟增長的人力資源格局,也只有保持經濟活力,才能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利有弊,關鍵在於設計更合理的延退方案。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啟動或實施了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為我國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方案有利於及時評估次生風險,並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也有利於提高民意接納程度,分攤改革成本,降低退休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要注重延遲退休方案的靈活性,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不同地區制定差異化、彈性化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適當下放決策層級,允許地方政府、用人單位適度調整退休年齡細則,並根據不同群體進行差異化的選擇。此外,可利用經濟槓桿設置不同退休年齡的獎懲機制,設定法定退休年齡範圍,對不同年齡段退休的群體按照一定比例扣減或增發養老金,同時兼具靈活性和引導性。發揮延遲退休政策的正面效果更需要落實相關配套政策,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多渠道提高養老金積累,也要加快完善失業人員再就業、退休人員返聘、大學生創業等就業支持體系,提高勞動力有效供給。

  (作者:楊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權威解讀來了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 楊舸: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_理論_中國西藏網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其他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支出壓力的通用做法,我國「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背後,同樣存在著深刻的人口因素原因。  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快速上漲,使得養老金支出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9年,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撫養比約為24%,即每100名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供養24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 人社部: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越來越近——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你會受影響嗎?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你會受影響嗎?其中有人擔心,看到很多人在談退休年齡推遲,三四十歲的人們很擔心,等到他們退休還有二三十年,到時候會不會又推遲了,未來甚至推遲到80歲?A:按照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參保人員在職時履行繳費義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即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個人身份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年齡規定是明確的,即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表
    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但近年來,隨著一些地區老齡化社會的加劇,各地養老保險的收支情況差異較大,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有所增多,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8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文件明確,在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基礎上,建立中央調劑基金,對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進行適度調劑,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 延遲退休如何延?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專家這樣說
    來源:經濟日報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長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實施積極人口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提高退休年齡已成為世界各國社保改革進程中一項普遍改革手段。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法定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20
    人們茶餘飯後經常設想等我退休了我要去週遊世界,等我退休了我要回農村享受田園生活,等我退休了我要去幹喜歡的事。在辦理退休領養老金時也有一個重要條件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那麼法定退休年齡究竟是多大?  社保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 延遲退休會不會讓年輕人就業更難?官方回應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焦點一: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 延遲退休如何延?對年輕人就業有影響嗎?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 韓秉志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但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 專家預測:漸進式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漸進式延遲退休實施越來越近 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越來越近——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
  • 延遲退休會不會讓年輕人就業更難?權威部門回應六大焦點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 延遲退休話題受到高度關注,專家: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經濟日報12月21日消息,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如何延?是否會影響就業?記者就此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退休什麼時候實施?
    延遲退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有的人希望能早點退休,能安享晚年,而有的還想繼續工作,這樣才顯得有價值。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延遲退休會正式落實,人社部也發布消息稱會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那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意思?方案什麼時候實施?為大家整理漸進式延遲退休時間表如下: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要考慮哪些問題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由早前的「研究制定」到「實施」,討論多年的「延遲退休年齡」漸行漸近。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是上世紀50年代初確定的,距今已經近70年了。從人均預期壽命、老齡化進程、養老負擔等方面看,適當延遲退休年齡,應是大勢所趨。但同時也要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勞動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大齡、低技能的勞動者就業困難,非常渴望能早點享受退休待遇。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規劃目標。五年前,"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從五年前"出臺政策"到今天"實施政策",這是一個從決策到實施的過程。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咋就業?
    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二胎」政策放開後,我國的出生率「不增不降」,實際出生率與估計數字相差近千萬,這也意味著我國將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年青人少,年老人多,這時就要面對勞力不足的難題,延遲退休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但是這項政策要實施,還有許多問題和矛盾,這也是廣大人民最關心的事。按照國家有關退休的規定,男性到55歲即可退休,女性到50歲即可退休。現場初始化這個年齡也是考慮到了老年人的勞動能力和就業問題。
  • 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二胎「失策」人口老齡化加劇,延遲退休已成定局,老年人如何就業「二胎」政策放開後,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增反跌」,實際人口出生數與預估人數相差近千萬現如今很多企業都將招聘年齡設定在45歲,這已經讓那些即將退休的人感到絕望了,如果延遲退休政策實行這些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位48歲網友說:「45歲公司不要,50歲工廠不要,55歲工地不要,要是延遲退休我該如何就業?」
  • 延遲退休要循序漸進穩步走好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將成定局。適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一種正常的公共管理措施和社會現象。我國老年化趨勢正在加速推進,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在去年底達到1.76億,已形成延遲退休的自然條件。而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長,若退休年齡不延遲,就意味著勞動者工作年限的縮短,易造成人力資源浪費。可見,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就是社會發展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