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都沒聽過!看不懂《信條》沒關係,看懂這座城才重要

2021-01-12 馬蜂窩旅遊網

今年的電影市場,終於在9月有了一絲回溫!指導過《星際穿越》、《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等大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帶著他的新作《信條》為已經沉寂了9個月的世界電影帶來了生機!不過《信條》依然保持了諾蘭一貫的「燒腦」風格,很多人表示不僅電影看不懂,就連影評也要看不懂了!

而且這部神作不僅燒腦,畫面也是一等一的好看!這並不只得益於諾蘭一向為人稱道的出眾審美,更離不開歐洲那些驚豔的風景!今天我們要重點說的地方,就是《信條》裡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座城市,過往,親自到過這裡,甚至知道它名字的中國旅行者都少之又少,而在《信條》之後,這裡很可能會成為大家重點關注的歐洲目的地。

這就是歐洲面積最小的首都之一,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古城——塔林。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古稱「科累萬」,後稱「烈韋裡」,1997年,整座塔林古城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保護目錄。這座古老的小城中,究竟藏著哪些必去之處呢?

林納哈爾

《信條》中出現的基輔歌劇院,真實取景地其實是在塔林的林納哈爾,林納哈爾整片區域,包括一座可以容納5000人的圓形露天劇場、一個冰場、一個小型海港和一個直升機場,最初是作為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帆船比賽場館存在的,而電影選擇在這裡取景時,林納哈爾其實已經破敗不堪了。

劇組花費了大價錢和大功夫,翻新了歌劇院等場館,現在,這裡非常具有蘇聯風情的硬核建築風格,一直被當地人認為是最佳觀景臺,也是探訪小眾風景的遊客們必到之處,拾階而上,還可以從高臺上感受波羅的海海風,俯瞰塔林的城市全貌。

塔林港口

塔林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中葉,在歷史上曾經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樞紐,因此也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自然,塔林的港口也是相當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信條》中的奧斯陸港口,也是在塔林港口取景拍攝的,時至今日,這座港口塔林港依然是波羅的海沿岸最大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作為旅行者,Reidi Tee和Prita海濱長廊是欣賞到塔林港風光的特別之處,而如果有機會從海上看向港口,滿城中世紀建築風格的塔樓等讓人頓生穿越之感!

塔林歷史中心

中世紀的塔林老城非常繁榮,當時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會、宗教階層和封建權貴的聚集地,下城則是商人和手工業者的居住地。如今塔林老城是東北歐唯一保留了完整中世紀風貌的城市,塔林歷史中心所在的老城也被認為是塔林最美的地方之一,建議大家先在這裡的遊客中心免費領取地圖,這樣穿梭在古城中才不會迷路,不然錯綜複雜的中世紀建築真的容易讓人找不到方向。

塔林老城觀景臺

這座觀景臺是拍攝塔林老城「證件照」的最佳位置,而且不收門票,全天開放,想幾點來都可以~觀景臺上可以拍攝到老城西側城牆的幾座塔樓和聖奧拉夫教堂同時入鏡的絕美場景,午後至黃昏,是不容錯過的時間段,太陽順光灑在城牆和老城的建築上,城市公園內大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如果是秋天到此,更加美不勝收。

塔林的整座城市,還有這許許多多值得探訪的地方,這幾處作為代表,還有如在物種展示上非常有特色的的塔林動物園、同樣在《信條》中出現的涅瓦拉尼亞法院大樓等等地方,總之,這是一座既可以聖地巡禮,也可以慢下來,靜靜體會的小城,非常適合作為歐洲眾多大城市之間的調劑,深度漫遊幾天~

相關焦點

  • 看不懂《信條》沒關係,這部把你看哭的科幻片,才是諾蘭的巔峰之作!
    看不懂《信條》沒關係,這部把你看哭的科幻片,才是諾蘭的巔峰之作! 著名大神級導演諾蘭新作 科幻大片《信條》正在影院熱映
  • 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
    《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 諾蘭新作《信條》今日上映,聽看過朋友們說,電影主線劇情並不難看懂,但是想要一遍就把《信條》看通透就不簡單了。那麼如何看懂信條呢?下面小編帶來:電影信條解析。 如何看懂信條 《信條》的難懂,其實   原標題: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
  • 《信條》2020 一部好看燒腦的好片,沒看的或沒看懂的來
    2020年第一部國外的燒腦大片,這部片子燒腦到了新高度,智商和邏輯稍微打個瞌睡的都看不懂,出了電影腦袋「嗚嗚」響,就是沒看懂,這個網友留言說看了5遍才看懂80%的劇情。來我來給大家梳理下。最好看一遍正片在來聽我說說,男主在片子都沒名字,在演員表裡就叫主人公,他是特工,從基輔歌劇院保護目標人物和黑匣子,關鍵時刻一個背包有紅繩掛件的蒙面士兵救了男主一命,可此次任務還是失敗了,男主被俄方暴徒侮辱,吞下劇毒膠囊,便死了過去。可是男主醒來,上司告訴他自殺測試,他通過了。下來他的任務和信條組織有關。
  • 諾蘭《信條》沒看懂?看完這篇文章,解答你心中的所有疑問
    許多看完《信條》的觀眾走出電影院後,仍然是一臉懵的狀態,似乎看懂了,但是又有很多細節沒有搞清楚,本篇文章我就從幾個方面加以解析,認真看完,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穫。
  • 《信條》上映首日,觀眾:做了功課依然看不懂
    由聞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影戲《信條》於本日(9月4日)登岸中國內陸大銀幕,影片放映後,紅星消息記者採訪了多名觀眾及影評人。 有觀眾顯露,做了作業仍然看不懂。 而很多影評人則為影戲打了高分。
  • 電影《信條》TENET你看懂了嗎?諾蘭的,看不懂就對了
    好吧看完評論後,發現真的是自己水平不夠才看不懂,不能怪導演拍的太深奧,這一波觀眾還是很優秀的嘛。在豆瓣尋求安慰後,到貓眼一看畫風完全不同,看來貓眼的各位看官才是認真看劇的人,看不懂得我們都是不好好看劇,中途開小差的人,知道了嗎?不是諾蘭高深,一刷看不懂,意思你需要二刷去了,再不行就三刷、四刷……小爺還不信邪了,不看懂誓不罷休,就算常駐電影院也要啃透BUG。
  • 看完《信條》,我阿巴阿巴……
    最近《信條》超火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呢?我已經第一時間前往電影院鑑賞。鑑於對自己智商的認知,我已經做好了肯定看不懂的準備。萬萬沒想到,電影才過去1/3,本人已經完全LOST。《信條》,又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從電影院出來,我只有一句話: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所以尼爾很早之前就認識了男主角?
  • 沒人能一遍看懂《信條》 這篇解答你的所有小問號
    《信條》海報  8月22日是《信條》媒體場最早的評論解禁時間,當時國內外幾乎所有評論都出奇一致——「沒,看,懂!」今天這部電影正式在國內公映,挑戰大家智商的時候到了。  另外,影片中一些重要信息都是後置的,先拍事件過程,而後在某個人物的一句臺詞中再提示你是怎麼回事,所以第一遍看很難把信息拼圖拼完整。觀影中但凡你走神幾秒,可能前後情節就連不起來了。  如果有人自稱一遍就看懂了,可以試試二刷三刷——會發現越看問題越多。這是一部整體故事脈絡清晰,但燒腦細節可無限回味的電影。筆者已經三刷,也不敢說百分百吃透了這部作品。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諾蘭是誰?《盜夢空間》《記憶碎片》《星際穿越》《致命魔術》《黑暗騎士》的導演啊。
  • 沒看懂《信條》?電影其實還可以這樣解讀……
    相異的表達形式,相通的生命質地,所謂的「懂」或「不懂」,並不是評判一部作品優秀與否的標準,即便捋不清《信條》的前因後果,我們依然能從電影中得到真切的生命體驗。正如唐棣所言,賦予照片曖昧的「敘事性」氣息才是重中之重。《匆匆》,唐棣攝影作品而攝影的這重「敘事性」在電影中獲得極大的延展和解放。是枝裕和的電影作品是深沉靜緩的,相應地,其影片的色調多為暖黃色,大量使用固定鏡頭表現人物微妙的情緒流轉。如果說,一個作者有任何責任的話,「發現」就是他最重要的責任。
  • 從《記憶碎片》到《信條》,諾蘭又來給觀眾做智商按摩了
    沒看過《猜火車》你還沒聽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嗎?這些實力傍身的導演和演員,走向聚光燈的路,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沿著這些過去大紅卻未大紫的足跡,他們才走到世人關注的焦點中。在《盜夢空間》這部集大成作品之前,《記憶碎片》是諾蘭往經典上一次又一次的衝刺和沉澱之作。所以,要看懂明天要上映的《信條》,你真的需要從《記憶碎片》開始補課。這或許是你能看懂《信條》最快的作弊方式。
  • 沒人能一遍看懂的燒腦大片《信條》,這篇解答你的所有小問號
    來源:娛理8月22日是《信條》媒體場最早的評論解禁時間,當時國內外幾乎所有評論都出奇一致——「沒,看,懂!」今天這部電影正式在國內公映,挑戰大家智商的時候到了。看不懂《信條》,絕對不丟人。除非你提前做足了劇透功課,否則諾蘭就沒打算讓觀眾看一遍就能懂。
  • 不要因為是諾蘭就可以吹,電影《信條》真的沒看頭
    他來了諾蘭導演今年帶著他的又一部燒腦神作《信條》來了,講真的看諾蘭電影有點累,真的太燒腦了。就像前面兩部我最喜歡看的電影一樣,《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兩部我不下看了三次上才算看明白了,而這次的《信條》前幾天在網上下載看了一次,直接覺得自已智商不在線上根本就看不懂,前面至少有那幾十分鐘的電影看得我想睡覺挺無聊且無趣。
  • 諾蘭新片《信條》讓觀眾「看傻」 這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近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在國內上映,劇情環環相扣卻讓不少的觀眾沒能看懂,時空逆轉的劇情也是十分的吸睛,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如何,口碑兩極化被稱燒腦大片信條電影解析。我們一起來看看劇情吧。我們都知道諾蘭導演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記憶碎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作品,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的好看,觀眾們也對《信條》十分的期待,而越是期待就越是失望,在看完電影《信條》之後,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劇情燒腦,沒看懂;甚至有網友表示看傻了,不得不說是在挑戰網友們的智商了。
  • 看完徹底懵了!「一遍看不懂」的《信條》刷屏:買票前必須了解這13...
    9月4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動作電影《信條》正式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1,這次,看過影片和沒看過影片的觀眾罕見地沒有為劇透而「吵架」,因為「想劇透也透不明白,看了劇透也看不懂」。
  • 這部電影,燒腦到你完全看不懂!諾蘭:這才叫藝術
    其實也不用我怎麼介紹了,因為這幾乎就是人手必備的一部電影了,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地對他開刀,畢竟這可是最近的爆款,而且還是由大神級別的導演諾蘭來親手執導的,所以很多影評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竊喜,都想著要對《信條》好好的深入分析一下,但是很多人最後還是和我一樣,都止步於此,因為《信條》真的太太難去分析了,說句真的,我是第一次見到這麼沒有邏輯,但是卻又讓人愛不釋手的電影
  • 沒人能一遍看懂?幫你解答《信條》裡所有的小問號
    >8月22日是《信條》媒體場最早的評論解禁時間,當時國內外幾乎所有評論都出奇一致——「沒,看,懂!」今天這部電影正式在國內公映,挑戰大家智商的時候到了。>看不懂《信條》,絕對不丟人。
  • 《信條》太燒腦了!只看一遍可不能完全看懂
    文丨me王@bigfun社區序:9月4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終於上映了,當它定檔的那一刻,我馬上就在影院訂好了票,期待著諾蘭導演的這部新片能帶給我又一輪新奇的觀影體驗。然而,當我在電影院看完這部電影時,很負責任的說,我只看懂了一半。
  • 《信條》沒看懂?來看全方位劇情解析!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剛上映,不少觀眾都大呼沒看懂。素以高智商和燒腦著稱,這部新片的難度絕不亞於他以往的任意一部前作,甚至可能是最晦澀難懂的一部。 這裡主角直接用「主角」來稱呼,因為全片都沒有提到過主角的名字,他只在最後說明自己是「主角」,這同時也對應了諾蘭在電影裡強調的點,「無知」才是最重要的。故事開始於烏克蘭基輔歌劇院的一次間諜行動。解析:故事開始出現的薩塔爾方磚(Sator Square),有義大利龐培古城出土的回文密符,這個方磚,橫著讀,豎著讀都有意義。
  • 刺客信條的劇情,教科書裡都給你劇透完了
    在小編印象中埃及一直是個神秘的國度,導致一些文藝作品對埃及有著各種誇張的演義,直到買了《刺客信條:起源》這張自助遊門票後才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金字塔裡根本沒有什麼複雜的陷阱機關,只是一個巨大的墓穴,所謂的聖甲蟲就是屎殼郎,所謂的吃人肉什麼的就更不存在了。古埃及人崇拜太陽,認為屎殼郎推的圓滾滾的就是太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