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2020-12-14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據《大公報》報導 民進黨當局「新南向」政策接連潰敗,今年對東協出口將難逃負增長,創下連續三年衰退紀錄。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自2016年底實施所謂「新南向」政策,在「新南向」18個地區中,東協和臺灣貿易往來度最高,是臺灣第2大出口市場。不過除實施首年外,臺灣對東協出口是連年衰退,其中今年前10月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出口佔比由2013年的高點19.0%,下滑至15.4%;但對大陸的出口佔比,從2016年的40.1%,累計今年前10月已上升至43.6%。

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0月,大陸對臺灣出口482.12億美元,自臺灣進口1613.43億美元。亦即今年前十個月,臺灣對大陸享有的貿易順差就高達1131.31億美元。

臺財政部門對此解釋稱,因為近年來受全球貿易爭端幹擾等影響,導致對東協出口連續2年下降。今年因疫情衝擊,才使累計今年前10月對東協出口創同期新低。此外,臺灣今年前10月對整體「新南向」地區的出口也衰退6.4%。然而,島內網友對此解釋顯然不接受,紛紛批評「疫情影響?那為何對大陸出口卻一直攀升?」「假博士(蔡英文)的謊言再一次被無情拆穿!」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副院長李振廣教授表示,當前臺灣經濟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實際上與兩岸經濟的高度相互依存有著密切關係。如果沒有大陸市場及大陸給臺灣帶來的巨額順差,臺灣經濟狀況將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從臺灣當局「新南向」效果可以看出,試圖與大陸脫鉤,離開大陸市場,對於臺灣經濟而言前景並不美妙。

他進一步指出,今天的亞太地區正在通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進行新一輪的經貿秩序整合。如果臺當局繼續升高兩岸對抗,並試圖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鉤,可以肯定的是,臺灣經濟將被孤立。對於臺灣經濟民生而言,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趨勢。何去何從,請民進黨當局三思。

國民黨孫文學校北院院長林定芃表示,民進黨當局推動「新南向」純粹是意識形態作祟,只是為了「反中」。這種違反經濟規律的舉措必然招致潰敗,此路根本行不通。事實也證明,「新南向」無法取代大陸對臺灣經濟的貢獻。他指出,出口貿易是臺灣地區生存發展的命脈,蔡當局若一意孤行抱美國大腿,甘當「印太戰略」馬前卒,導致兩岸經貿反轉向下,臺灣經濟將面臨一個非常危險的困境。他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為了一黨之私將臺灣老百姓推向險境。

相關焦點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臺財政部門26日發布統計顯示,今年前10個月,臺灣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創下新低,依存度由2013年的高位19.0%下滑至15.4%;而對大陸的依存度則上升至43.6%。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數據說明,蔡當局「新南向」陷入歧途,無異於緣木求魚,妄言與大陸「脫鉤」更是完全行不通。
  • 兩岸經貿不能脫鉤 臺灣搞「新南向」一敗塗地
    作者 朱穗怡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去年1月至11月,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竟聲稱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其言下之意,即「大陸經濟依賴臺灣」。這真是好笑。如果在兩岸經貿往來中,大陸依賴臺灣,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為何還要搞所謂「經濟脫中」?為何還要搞以疏遠大陸為目的的「新南向」政策?
  •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與大陸「經濟脫鉤」失敗,蔡英文又會有什麼新動作?
    作者:淺陌審稿:萬裡一直以來臺灣地區和大陸在經濟方面都有著較密切的交流合作。但是民進黨當局一直試圖阻礙兩岸關係的融合與發展。蔡英文在她的第一任期時,就試圖讓臺灣地區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同時民進黨當局出臺了很多措施優惠,鼓勵臺商和臺企在與東南亞地區加強聯繫。
  • 王建民:「新南向政策」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
    華廣網12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深入分析臺當局「新南向政策」指出,「新南向政策」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蔡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目的不是單一的,不只是經濟的,而是多元的、多面向的,包括了政治、對外關係、經濟、文化等多種考慮。經濟上「脫中遠中」,為實現「臺獨」創造條件是蔡當局首要的戰略考慮。蔡英文執政主軸是圍繞如何建構、維護「臺灣-國家」,即「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這一「臺獨」體制與目標進行的。所有兩岸政策論述、兩岸關係發展以及兩岸經貿往來與涉外戰略等等,都是以這一主軸為最高原則。
  • 臺當局要認清現實了!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臺灣對外貿易為何實現逆勢增長究其原因,兩岸之間密切的經貿往來是關鍵。大陸多年來一直向臺灣釋放合作信號,是臺灣重要的經濟交往合作夥伴。而新冠疫情後,大陸經濟在二季度率先恢復正軌,大量進口原材料,為臺灣企業出口創造了良好機遇。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因為跟大陸搞「脫鉤」,原本像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莫要讓臺灣經濟成了「新南向政策」的「炮灰」
    莫要讓臺灣經濟成了「新南向政策」的「炮灰」 2020年12月22日 09: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1106期】這一結果再次引發了關於民進黨當局「力推」的所謂「新南向政策」對臺灣經濟影響的討論和思考。  針對此次騷亂,緯創公司一再強調其為「犯罪」事件,而不是因為勞資糾紛所引發的「罷工」,並始終強烈否認曾經剋扣工資,堅稱他們每月都是根據合約按時向勞務中介公司支付所有款項,用以支付工人薪資。
  • 蔡英文「新南向」見「成效」:連續3年倒退
    據數據顯示,臺灣對東協的出口持續下降至較低水平,僅達到432.3億美元,達到歷史新低,這樣看來,民進黨當局已經連續三年在東協出口上呈倒退趨勢。然而更加困擾的是,民進黨當前出口對東協的依存度反而降低,對大陸的依存度升高,這反映出臺灣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完全行不通,要想與大陸「脫鉤」,保持距離,不依靠大陸發展,這根本不現實。
  • 或許,這就是蔡英文口中的「兩岸經濟脫鉤」?
    導讀:近日,我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針對臺灣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數字發表言論稱,那是一組「令人感到興奮的數字」。據悉,臺灣地區2020經濟最新增長預測由臺灣「主計總處」做出,該機構在最新的預測之中大幅上調了相關數值。
  • 脫鉤是假議題,臺灣疫後經濟更需大陸,更應深化兩岸經貿合作
    他說,近期美國官員接連訪臺,民進黨當局向外表示,臺美之間創造近年來最緊密的關係,對外釋出臺美間有望達成BTA甚至是FTA的訊號,同時強調,臺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要逐步脫鉤,但蔡當局的主張卻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 中新時評:ECFA不能停、兩岸可「脫鉤」?這是南轅北轍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題:ECFA不能停、兩岸可「脫鉤」?這是南轅北轍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新冠疫情正改變全球經濟體系面貌,各經濟體都評估其衝擊,籌謀協調應對。當此轉折時期,臺灣內部發出了令人困惑的信號,一面欲使兩岸經貿、社會往來「脫鉤」的措施及言辭紛至沓來,另一面卻疾呼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不能停。典出《戰國策》的成語「南轅北轍」,講述車夫欲駕車向南入楚卻一路奔北的寓言,賢臣季梁以此規勸魏王——行動與目的不可背道而馳。民進黨當局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處理兩岸關係的言行,與此若合符節。
  • 跟大陸「脫鉤」?臺灣慘遭「3連敗」
    但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民進黨當局所推行的「新南向政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臺灣對東協出口額不斷下滑 「新南向政策」失敗 據統計,目前臺灣對東協的出口額在不斷下降,甚至創下歷史新低。實際上,這已經是臺灣連續3年在東協出口方面呈現下滑的趨勢。倒退的趨勢顯示出了臺灣對東協出口的依賴程度在不斷下降。
  • 兩岸關係再不改善,臺灣可能出現經濟鐵鏽區?
    昨天上午,參加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的臺灣陸委會前副主委、島內知名經濟學者林祖嘉以《東亞經濟整合與兩岸經濟合作》為題,在臺北會場發表演講,向民進黨當局發出以上呼籲和警示。臺GDP增幅將從2%掉到1.6%林祖嘉首先簡單介紹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與CPTT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形成後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 雄評|「兩岸脫鉤」?若沒大陸,臺灣前10個月出口將是-3.4%
    蔡英文當局整天喊著「減少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甚至還叫囂「兩岸經濟脫鉤」,可實際上,她被經濟數據狠狠「打臉」。今天,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廈門舉行。有學者談及今年臺灣經濟表現時指出,臺灣今年1至10月的貨品出口成長3.4%,貿易順差達478億美元。
  • 生聊|兩岸脫鉤?若沒大陸,臺灣貿易瞬間逆差 出口馬上轉負數
    蔡英文當局整天喊著「減少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甚至還叫囂「兩岸經濟脫鉤」,可實際上,她被經濟數據狠狠「打臉」。今天,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廈門舉行。有學者談及今年臺灣經濟表現時指出,臺灣今年1至10月的貨品出口成長3.4%,貿易順差達478億美元。
  • 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 「脫鉤論」?哪來的勇氣
    據臺灣《旺報》分析稱,如今連歐美國家都因新冠疫情影響而無暇顧及生產與出口,而臺灣地區今年的出口數據卻格外「亮眼」,民進黨當局應該思考這一成績的由來。作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大陸堪稱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對島內經濟起到強有力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