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2020-12-22 海峽新幹線

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

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那麼尤其是面對後續的國際經貿局勢,「新南向政策」將持續是臺灣非常關鍵的戰略,來因應變局的挑戰。

除了要在所謂「新南向政策」上一黑走到底外,蔡英文還緊抱美國大腿,甚至妄圖依靠美國提升臺灣經濟。

蔡英文:我相信透過「臺美雙邊貿易協定」,雙方可以發揮產業互補性,「臺美」的經貿往來也會更深化,帶來更多的商機,創造雙贏發展。

只不過,一味鼓吹所謂新南向及抱美國大腿,並不能為臺灣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和發展前景。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臺灣經濟增長率為-0.73%,比5月預測值大減1.23個百分點,為臺灣經濟17個季度以來首次落入負增長,更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增長水平。而對於民進黨當局一再擘畫的所謂「經濟藍圖」,臺灣年輕人也以實際行動來表明他們並不買單。受迫於經濟壓力,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不敢生」。18日,臺發展部門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結果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推估的結果提前兩年。不利於臺灣經濟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多,民進黨當局卻仍在想著怎樣與大陸「脫鉤」,臺經濟部門1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將把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預告期間為14日,9月1日預告期滿後,規劃於9月3日正式公告。屆時,愛奇藝、騰訊等陸資影音平臺或將被禁止在臺落地。

數據會說話,就在民進黨當局想盡辦法尋求「外援」,千方百計讓臺灣經濟與大陸「脫鉤」時,卻被數據狂打臉:今年上半年,臺灣對全球出口年增率僅0.5%,而對大陸及香港出口年增率則高達9.8%,達668億美元,佔臺灣出口總比率42.3%,創十年新高。也就是說,大陸依舊是臺灣經濟的活水源頭,臺灣經濟的未來發展出路也在大陸市場。臺媒指出,民進黨當局想用壘牆、「脫鉤」等方式左右現實、阻擋大勢,只能是痴人說夢、一廂情願。大陸發展壯大的腳步不會停止,互利合作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若蔡英文不能認清現實,一味地否認「九二共識」,人 為造成與大陸「脫鉤」,只會是逆時代大勢、開歷史倒車,唯一的結果就是壘牆不成、搬石砸腳。

相關焦點

  • 王建民:「新南向政策」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
    華廣網12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深入分析臺當局「新南向政策」指出,「新南向政策」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王建民認為,蔡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目的不是單一的,經濟上「脫中遠中」,為實現「臺獨」創造條件是蔡當局首要的戰略考慮,是配合「脫中遠中」大戰略的對外戰略與對外政策,在某種程度上與日本長期推行的「南進戰略」、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是密切相關的。全文內容如下:近來不少人論及蔡英文當局大力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時,只是簡單地將之歸為分散大陸市場風險的經濟問題,這顯然是片面的。
  • 王建民:RCEP給蔡英文新南向政策帶來壓力
    RCEP主要的成員是臺灣所謂的新南向地區主要的成員國和地區,RCEP籤署以後,臺灣與新南向地區的貿易投資往來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壓力。現在在臺灣不能參與RCEP的情況下,如果臺灣當局繼續走對抗大陸的路線、「臺獨」分裂路線繼續升級,ECFA變數也很大,對蔡英文當局的打擊就更大了。臺灣經濟的活力、邊緣化趨勢可能難以扭轉,就會影響到島內政局,影響臺灣民眾對未來臺灣經濟發展、未來兩岸關係的重新思考。
  • RCEP成功籤署,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還能和誰做生意?
    但是隨著帶頭大哥美國的退出,前者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後者無疑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RCEP的成功籤署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不僅僅是對中國,而是對全世界而言。這裡有必要說美國兩句。川普上臺之後,如同選舉期間承諾的那樣迅速退出了TPP,這可著實擺了其他成員國一刀,盟主都已經退出了,剩下了一群散兵遊勇。
  • 蔡英文「新南向」見「成效」:連續3年倒退
    據數據顯示,臺灣對東協的出口持續下降至較低水平,僅達到432.3億美元,達到歷史新低,這樣看來,民進黨當局已經連續三年在東協出口上呈倒退趨勢。然而更加困擾的是,民進黨當前出口對東協的依存度反而降低,對大陸的依存度升高,這反映出臺灣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完全行不通,要想與大陸「脫鉤」,保持距離,不依靠大陸發展,這根本不現實。
  • 莫要讓臺灣經濟成了「新南向政策」的「炮灰」
    莫要讓臺灣經濟成了「新南向政策」的「炮灰」 2020年12月22日 09: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這一結果再次引發了關於民進黨當局「力推」的所謂「新南向政策」對臺灣經濟影響的討論和思考。  針對此次騷亂,緯創公司一再強調其為「犯罪」事件,而不是因為勞資糾紛所引發的「罷工」,並始終強烈否認曾經剋扣工資,堅稱他們每月都是根據合約按時向勞務中介公司支付所有款項,用以支付工人薪資。
  • 蔡英文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 需多做少說
    蔡英文新當局開始啟動新南向政策,由蔡英文召集臺「行政院長」、臺灣陸委會主委、「文化部長」、外事部長、「國發會主委」等人,召開對外戰略經貿會談;除了討論新南向相關議題之外,重點是通過了「新南向政策綱領」。此一綱領預料將成為今後「行政院」的施政重點,打造臺灣地區和東協國家及地區的新關係。
  •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又翻車 印尼收緊學生赴臺籤證
    「新南向政策」,臺當局「教育部」也順勢推出一系列措施,欲吸引「新南向」國家學生赴臺就讀。然而,這些學生到臺灣後卻接二連三出岔子,不是淪為臺灣工廠的「奴工」,就是失聯,讓外界對「新南向」的質疑聲越來越大,甚至連相關國家政府都看不下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教育部」6月9日證實,印尼政府自2018年第二學期起,「不建議」他們的高中畢業生赴臺就讀「四技」(四年制技術學院)。
  • 王建民:蔡英文拒「一帶一路」 讓臺灣經濟走小路
    然而,海峽對岸的蔡英文當局卻仍負面看待並拒絕參與「一帶一路」,而將「新南向政策」置於首要地位並大力推動,實際上就是不希望臺灣走向對未來全球經濟有巨大影響的「一帶一路」建設之路,將臺灣經濟發展帶離正道、走上小路,讓臺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更趨邊緣化。
  • 兩岸經貿不能脫鉤 臺灣搞「新南向」一敗塗地
    去年1月至11月,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竟聲稱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其言下之意,即「大陸經濟依賴臺灣」。這真是好笑。如果在兩岸經貿往來中,大陸依賴臺灣,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為何還要搞所謂「經濟脫中」?為何還要搞以疏遠大陸為目的的「新南向」政策?
  • "臺灣是棋手"後再發雷語 蔡英文:中美貿易戰證明"新南向"是對的
    中國臺灣網4月11日訊 昨(10)日網上盛傳,臺當局領導人9日接受島內電視政論節目專訪時,竟當場說出「川普是我們的棋子」,引發外界一片譁然。後經媒體查證並核實節目實際播出內容證明,蔡英文當天並未親口說出「川普是我們的棋子」,但她確曾強調:「不要小瞧臺灣,我們也是棋手」。
  • 疫情若趨緩,蔡英文:盼與「新南向」國家更緊密交流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延燒,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表示,希望等國際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她還期勉臺灣學界,不僅取得個人的成就,也協助臺灣有創新的能量、前瞻的視野,持續「超前部署」,創造更好的發展。
  • 印度臺企遭搶劫,重創蔡英文「新南向」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本就困難重重,又遇到此事件的發生,更加讓臺灣投資商對此望而卻步。 畢竟大陸與臺灣之間有著得天獨厚的交流條件,距離近、發展程度相似,再加上都是祖國同胞,在處理問題時更加順手。在不了解當地實際的情況下發布政策,無疑是在自斷出路。所以即便蔡英文鼓勵「新南向」政策,但是當前成效依舊不大。
  • 蔡英文失望了!重要數據出爐,證明臺灣離不開大陸
    自蔡英文上臺後,民進黨當局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面向東南亞和印度的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據《大公報》報導 民進黨當局「新南向」政策接連潰敗,今年對東協出口將難逃負增長,創下連續三年衰退紀錄。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自2016年底實施所謂「新南向」政策,在「新南向」18個地區中,東協和臺灣貿易往來度最高,是臺灣第2大出口市場。
  • 臺「新南向」三連敗 兩岸經濟「脫鉤」行不通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自2016年底實施所謂「新南向」政策,在「新南向」18個地區中,東協和臺灣貿易往來度最高,是臺灣第2大出口市場。不過除實施首年外,臺灣對東協出口是連年衰退,其中今年前10月對東協出口僅43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出口佔比由2013年的高點19.0%,下滑至15.4%;但對大陸的出口佔比,從2016年的40.1%,累計今年前10月已上升至43.6%。
  • 「中介買賣學生」新聞傳出,臺灣教育「新南向」如今只剩一地雞毛
    編輯:化蝶 臺灣在馬英九當政期間,兩岸關係密切,貿易往來,旅遊、文化、演藝等人員交往頻繁,臺灣依靠大陸的市場和資源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其旅遊業和教育業收益顯著。
  • 港媒:蔡英文全方位「脫中」 「新南向」搞過頭了!
    蔡英文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蔡當局「新南向」核心戰略是「脫中」,要把過去數百年臺灣與大陸的連結,轉移到東南亞國家,並全力在追趕進度。除了鼓勵臺灣企業往「新南向」地區發展,補貼東南亞遊客來臺、引進東南亞學生,並規劃對「新南向」國家開放勞動移民,讓移工變成移民。
  • 蔡英文失敗了,「出口」大陸創下新高
    導讀:2016年,蔡英文在臺灣本土鼓吹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對民眾的解釋是臺灣地區不能過度依賴大陸的經濟。當時蔡英文把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宣傳得天花亂墜,幾乎成為了臺灣經濟的「救星」。但是最新的數據顯示,蔡英文所謂的「新南向」已經失敗。
  • 海峽兩岸丨臺灣經濟一地雞毛,蔡英文卻執意做「散財童子」?
    此前,蔡英文為了能夠擺脫和大陸的經濟牽連,提出了一個「新南向政策」,在這個政策下,臺灣經濟不但沒能脫離大陸,還因此受到了打擊。掛狗頭賣牛肉,新南向政策破碎在蔡英文上臺後,曾提出過一個「新南向政策」,企圖通過這個政策加強和西方國家的聯繫,讓臺灣脫離太過依賴大陸經濟的狀態。
  • 蔡英文還想佔便宜?美國絕對要「剝你幾層皮」!
    民進黨妄圖切斷兩岸交流民進黨方面一直將臺灣與大陸的交流看作「洪水猛獸」,民進黨中隱藏著眾多的「臺獨」分子,他們竭力破壞兩岸的和平與穩定。早在四年以前,蔡英文時值第一任期時,就使盡了「渾身解數」,要阻止兩岸之間的順利合作,民進黨以各種方式創造一個「新南向」經濟政策,試圖斬斷兩岸的經貿往來。但時代的進程並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想法而改變,有關數據顯示民進黨花出的錢是完全的「打水漂」,甚至沒有激起一點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