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廈萬千,不如書房一間,小天地大世界!

2020-12-16 騰訊網

書房是個美妙的地方,無論外界如何喧囂,進入這個小小空間,宛如到了一片淨土。

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圖書館太大,小小書房便足以撫慰我們疲憊的心。

其實,要論書房的精緻有品位,中國人的傳統書房絕對是數一數二。

茶香墨韻,書裡芳華,書房骨子裡的風雅,換一刻悠然。

一 桌 一 椅 一 方 幾

一 窗 一 屏 一 天 地

書房在古代又叫書齋,是專門用作閱讀、寫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

《書齋說》裡講:書齋宜明朗、清淨,不可太寬敞。

中國人的書房講究的不是空間大,而是明淨,使心舒暢,太寬敞反會損傷目力,很有意思。

對於書房的裝飾,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得好:「宜簡不宜繁」。

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幾,一燈一人一卷書,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唐代劉禹錫雖只有一間簡陋的書房,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誰都願有這樣的書房,吟詩作畫,彈琴對弈,歡欣會友,不亦樂乎。

對於書房的陳設,中國人的骨子裡一直都有很深的紅木情結。

因為木頭既有複雜的紋路記錄時光的變化、歲月的記憶,又有溫和敦厚的品質天性,貼合中國人的心性。

所以只需在書房裡添置一張木桌、一把木椅,一方木幾,闢一扇木質鏤花的窗,搭上屏風、竹簾、帷幕,就是不張揚的心安處。

亂花迷人眼,唯大道至簡。

文 房 裡 讀 萬 卷 書

方 寸 間 行 萬 裡 路

《說文解字》中說:齋,潔也,即書齋有高潔清雅之意。

古人覺得身入書房,心神俱靜、陶冶性靈,如同齋戒一般。

和外國人的張揚相比,中國人的書房則講究內斂,除了陳設至簡,甚至還有諸多文人將其築於山林水濱,或隱於郊野,獨享人間清歡。

古有陸遊,將他的「老學庵」築於鏡湖之濱,開門臨水,啟窗見山,心遊神馳,好不自然,「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今有梁實秋,將書房修於半山腰。

即使不在山中,許多文人也會在書房周邊植樹種花,以襯清幽。

紀曉嵐就曾在「閱微草堂」的前院種滿藤蘿,後院栽滿海棠,春天海棠花開,滿屋盈香,夏季藤蘿委地,一陣陰涼。

林黛玉的「瀟湘館」更是「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繞階緣房」,如詩如畫、清新脫俗、雅致清幽。

靜在屋外,也在屋內。

文人們都會在書房栽上一些小花小草,仿佛將山水間的幽靜帶到眼前。

書房又稱「芸窗」、「芸館」,是因為古人常在書房用芸草幫書防蟲,芸草就是七裡香,於案頭擺上一盆,清新怡人。

古人還喜歡在案頭上擺放菖蒲,盆養的菖蒲生於水中石頭之上,無需泥土,稱為「石菖蒲」,其俊秀卓然的氣韻正合文人寧靜致遠的夢想。

書房因靜而遠,喧闐神氣散,一靜百慧生。

文 房 之 清 供

墨 客 之 雅 玩

談到書房不得不說「文房清供」,它既是指書房用具,也是文人雅客賞玩之物。

雖說中式書房要求簡約雅靜,卻不意味著簡單,大大小小的文房雅件,體現了中國文人獨有的生活情趣。

每個雅件,都是通向五官五感的精神享受。

書房是一個人氣質養成的地方。

從書房名號、整體布局到每個陳設的細節,都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靈魂的馨香。

古樸靜雅的書架案臺、木質鏤花的門窗屏風,古樸生香的文玩雅件……

願你也有個書房,總是在不經意的細節裡,打動著人心、驚豔了歲月、也溫柔了時光。

* 文章轉自:網際網路,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

相關焦點

  • 作家馮驥才的文學世界:擁有一間書房曾是奢望
    前不久,他的新書《俗世奇人》(叄)、《書房一世界》出版了。《書房一世界》立體書封。作家出版社供圖《書房一世界》收錄了77篇文章,因為書出版時,馮驥才正好77歲。他說,寫到差不多的時候,覺得自己得停住了。如果不停住,可能得寫兩三百篇,「有價值的東西太多了。」
  • 書房 | 撫慰一顆疲憊的心
    在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讀書生涯中,書房既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點,更是他們尋找自我的歸途。「百間朗朗」、「插架三萬」,乃藏書家氣派,卻不是讀書人平常可得。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燈一人一杯茶,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即文人的書房。
  • 校友佳作|韋興菊:書房
    相信每一位喜歡閱讀的朋友都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記得有一回,我們幾個高中同學到一個叫陸明的同學家去玩。當時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家裡竟有一間單獨為他而留的書房,有一壁大柜子,裡面裝滿了書。這使我驚訝不已,在農村,人們都忙於生計的窘境下,這裡居然還有精神的一隅。
  • 米家小檯燈?填滿一間書房需要哪些好物?
    就算剛搬家的時候想的如何斷舍離,要空曠開闊的環境,也不免在這一年裡,逐漸螞蟻搬家似的的將一間房子填滿。從疫情爆發開始,我越來越多的時間給了書房,甚至還有幾次就徹底在書房過了夜。其實仔細算一算,說是一天24小時,但是就算不加班,從早上出門到晚上回家,上下班路上加午休也差不多要12、3小時,睡覺7小時,做飯吃飯洗漱收拾家2小時,留給一個成年人,真正能夠放鬆的時間,其實也就2小時了。
  • 最好和最差的書房,從王守仁的「陽明洞」到乾隆爺的「三希堂」
    一間書房不論多麼簡陋哪怕是個草堂,只要裡面住的是詩聖,一樣會被叫做「杜甫草堂」。所以,雅居不只是房子本身的雅致,而是裡面住著雅士。北京的「十七間半」為什麼天下揚名?還不是裡面出了個曹雪芹先生。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條件最好的書房和條件差到極點的書房。以下純屬個人見解,我們只管信口胡說,絕不對古人負責。明朝出了個聖人,十來歲時人家就立志要做聖人,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 一間書房讀書會 | 著名樂評人王俊,與你聊聊深圳音樂的「前世今生」
    深圳在發聲,中國在傾聽每一個閃亮名字的背後都有一段破繭成蝶的追夢故事每一首唱響時代的歌聲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前世今生本周六(1月4日)15:00著名樂評人王俊踏歌而來與你相約「一間書房讀書會」解讀深圳40年的城市音樂密碼回溯音符背後的歌聲傳奇!
  • 廣廈萬千 住有所居夢想圓
    圖|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  從「你一間,我一間,筒子樓裡冒黑煙」  到「小高層,電梯房,城鄉廣廈千萬間」  自廈門建立經濟特區以來,我市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市場更加規範、保障更加到位,城鎮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 我想有個小書房,喝茶讀書日月長
    物道君語:書房就是黃金屋。在這個時代,龐雜的信息、紛擾的俗事、錯雜的人際,無一不在蠶食我們內心最後一點寧靜。每當此時,我總想有間小書房,可以治癒疲憊身心,安放靈魂,度過悠長的歲月。這書房窗明几淨,是生活的別處,流淌著溫柔的時光。願你也有這個小書房,喝茶讀書日月長。
  • 有個「書房」才算家
    張新文讀小學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挺奇葩,要求我們每個孩子都要有個書房,晚飯後,他還跑到我們學生家檢查,看看書房布置得怎麼樣了。那時的農村,都是土坯建的房子,條件好的,有三大間的房子,除了正中間的堂屋外,那就是父母佔據著一間,剩下的一間就是孩子的了。那年月,孩子多,都擠在一起,放幾張床都困難,哪裡還有空間建書房呢?我們雖然兄妹多,但是兄妹排行我最小,我讀書的時候,他們有的工作了,有的去了縣城中學讀書,相對來說,建書房我是有優越感的。
  • 馮驥才的書房:去到這裡寫作,都是因為心言難抑,非寫不可
    馮驥才 文學報書房,作為一個異常獨特的物質空間與純粹自我的心靈天地,處處折射出作者隱秘的精神世界。讀懂一間書房,往往就讀懂了一位作家——我兀坐在書城中,忘記了塵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 書房裡的慢時光
    一百六十多平米的大房子,梳妝室、娛樂室、陽光房、電腦房……一應俱全,看得我們交口稱讚。不過,我老覺得這麼精美的房子好像缺少了什麼。回到我的「蝸居」後才想起來:缺了間書房。我問同事,那麼多房間,為什麼不布置一間書房?她反問:電腦和手機上那麼多東西,還不夠看嗎?還要書房幹嘛?我一時語塞。  她的話也許不無道理,仔細想想,我到過的朋友、親戚、同事家中,無論房子大小,有書房的,貌似真的不多。
  • 上有天堂,下有書房
    但對我來說,我寧願將這句話改為『上有天堂,下有書房』。」讀到這段話時,我頓了一下,繼而特別開心。雖然我讀書無所得,但對「上有天堂,下有書房」這句話卻深有同感,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對一間書房的喜愛程度,可能並不亞於嚴歌苓的朋友莊信正。我對一間書房的渴望,大概是從求學時代開始的。
  • 給我的書房命名「九分書房」
    作者 | 千卷花萼樓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曬曬書架# 九分書房處理完民國燈的訂單,才有空檔整理一下書桌。能擺到書桌上的,大概也是備受恩寵之書,但數量只有藏書的九牛一毛,哦,何不就叫它「九分書房」。這個名字突然從我腦海裡蹦出來。何為九分?總不能叫「九牛書房」、「九一書房」或「九毛書房」吧,我大概是把「九牛一毛」簡化成了「九分之一」。書房不及書庫,房也不要變庫,庫裡藏書有九分之八是可以的,但是常用之書,大概九取其一,這一成的閱讀或相見,則不算懶,更算不得上勤。
  • 小戶型擴容,臥室與書房兼併,溫馨又寬敞
    房屋的面積小但是又想擁有比較齊全的功能房,很多的人跑來問觀察妹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觀察妹的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家裡的一間房子裝修成兩個小房間,布置不同的功能區域。觀察妹先為大家介紹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房子裡,用置頂的開放櫃就能將一間房子裝修成兩個小房間;第二種是用移動推來門將房間裝修成兩個房間。將定製的置頂的開放櫃放在房子的二分之一的地方,對半分成兩個房間,一面可以打造成書房,一面可以作為臥室。
  •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020-06-16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乾隆的書房什麼樣子?永遠停留在1799年,停用最後一天的樣子
    都說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是文人雅士的理想,究極根源,大抵是因為在書房這個空間裡,一角一落,一書一器,都能投射出主人的志野情趣。 最早的文房概念可以追溯到漢唐時期,經過宋元幾朝的更迭普及,終於在明清時期迎來繁盛。
  • 107㎡小複式,陽臺打一圈柜子改成書房,居住的智慧都藏在裡面了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套107㎡日式風格小複式,業主在客廳裝推拉門,陽臺打一圈柜子,分出一間書房,雖然只是一套普通的住宅,卻隱藏了超多居住智慧,值得學習!客廳客廳的裝修化繁為簡,大部分留作功能區。書房原本的封閉式陽臺與客廳間裝一扇玻璃推拉門,靠牆打一圈L型隔板,搖身變為一間獨立的小書房。一面牆做成洞洞板的設計,將空間利用到極致,此外在書房與餐廳間也開了一扇小窗,增強不同空間之間的感情交流。
  • 在書房,把靈魂安頓好
    《書房一世界》,是馮驥才以書房為書寫對象和精神核心的散文集,兼顧書房的前後左右與人生的四處奔走,展現的是他獨特且純淨的精神世界。一篇一篇文章慢慢地讀來,就像走進馮驥才的書房翻閱他的藏書,聽他講述各個物件的前世今生,有一種闖入秘境的快意。閱讀的間歇,手撫光潔紙面心生欣喜,是別樣的體會與感悟。
  • 日式花園——方寸之間自有天地,盡顯萬千世界!
    一花一世界——方寸之間自有天地枯山水中,以石為山,以砂為水、為海、為雲、為霧……春夏秋冬,四季輪轉,巋然不動,不凋、不零、不變……水闊天長、青山永在,仿佛時空都靜止了,永恆之意浮現於心;心怦怦然,似有小怕,覺世界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