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海關對外通報,根據海關總署緝私局的統一行動部署,在深圳市公安局的協助下,該關開展「使命2020-13」跨境電商走私集中打擊行動,成功摧毀一個利用跨境電商平臺「刷單」走私化妝品、奶粉、紅酒等貨物入境的走私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6名,案值超過6億元。
2020年7月,深圳海關接到一起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線索通報,該關緝私部門第一時間開展摸查,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摸排和調查取證,基本摸清了犯罪團夥的走私流程,決定開展收網行動。
行動當日的凌晨4時,伴隨著大雨,各行動小組按照指揮部要求到達指定地點,等候下一步行動指令。此時店鋪依舊燈火通明,四處可見懸掛的招商廣告,外圍展柜上全是國際大牌的爆款電商產品。在門口處,堆積得像小山的快遞在接連不斷地運來運走,膠帶撕裂的打包聲音此起彼伏。
凌晨5時,抓捕時機已經成熟,隨著指揮部的一聲令下,300名警力分成若干個行動組,迅速衝入既定的抓捕點和查緝點,一舉打掉通過「網購保稅進口」偽報貿易性質方式走私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6名,現場查扣涉嫌走私化妝品、奶粉、紅酒一批,案值超過6億元。
在一處被查處的店鋪前,緝私人員正在對店內涉嫌走私的商品進行清點查扣。據介紹,走私進境商品不僅會對正常市場經濟秩序造成衝擊,售後服務也得不到正規渠道保障,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或消費糾紛,受侵害的往往都是消費者。
經查,涉案公司以明顯低於進口應繳稅款的價格接受境外客戶委託,將本應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化妝品、奶粉、紅酒等貨物,通過製作虛假合同、發票等報關單據,以「網購保稅進口」方式報關進口,在聯繫物流公司辦理清關手續後運至保稅港區倉庫,再製作虛假訂單、支付單、物流單「三單」將貨物化整為零刷單出區回流至深圳、廣州、福建等地貨主。
據了解,海關總署194號公告《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規定,自2019年起提高跨境電商進口限值限額,消費者單次交易限值提升至5000元,年度限額提高到2.6萬元,還進一步增加了正面清單商品種類。值得注意的是,公告規定,消費者(訂購人)對於已購買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不得再次銷售,明確對盜用額度、二次交易、虛假交易進行處罰。
深圳海關特別提醒,跨境電商平臺(企業)要合規發展,對參與製造或傳輸虛假交易、支付、物流「三單」信息、為二次銷售提供便利、未盡責審核消費者(訂購人)身份信息真實性等,導致出現違反海關監管規定情況的企業,將依法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對利用其他公民身份信息非法從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業務的,海關按走私違規處理,並按違法利用公民信息的有關法律規定移交相關部門處理。對不涉嫌走私違規、首次發現的,進行約談或暫停業務責令整改;再次發現的,一定時期內不允許其從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業務,並交由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按規定實施查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王納 通訊員:劉柏輝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