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平頂山博物館看「鷹城」名字的由來

2021-02-07 王亞朋
平頂山市又叫「鷹城」,這個別稱雖然沒有叫多少年但已經被市民廣泛接受,平頂山本身是不產「鷹」的,為什麼叫「鷹城」呢?說起平頂山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礦,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規模開發平頂山煤田,行政區劃幾經變更,1957年由葉縣、寶豐縣析置平頂山市,以環繞市區北面的山峰皆為平頂得名。平頂山建市也才60多年,是一座新興的城市,如果有完整的歷史也更多的是煤炭發展史,叫「煤城」似乎比叫「鷹城」更貼切。但有些歷史是被塵封在地底下的,當它被打開時,一切都會被全新定義。平頂山有相當一部分歷史是寶豐共享出來的,比如平頂山建市後寶豐把自己的四大名鎮之一滍陽鎮劃給了平頂山。滍陽鎮這塊神奇的土地充滿了歷史也成就了現在的新城區,可惜1964年白龜山水庫建成後,古鎮中心的位置被水庫淹沒,一分為三,現在還叫著的滍陽鎮不過是薛莊而已。「滍」這個字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指在平頂山魯山、葉縣一帶的沙河。遠古的應龍氏協助黃帝在這裡打敗了蚩尤而得名「滍水」,滍陽因位於滍水的北岸所以叫滍陽。應龍氏的「應」與滍陽第一次聯繫在了一塊兒,細思這段歷史久遠的已經說不出準確的年代。時間一轉到了周朝,武王伐紂滅了殷商,厲行周禮,分封諸侯,它將第四子封於應國,也就是現在的寶豐、魯山、郟縣、襄縣、平頂山一帶,都城就在滍陽鎮。因為是武王的兒子所以是地地道道的姬姓諸侯。我們說的應國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在那個年代「應」和「鷹」是一個字,他們以「鷹」為圖騰。但是應國後來就在歷史長河中被淡忘掉了,一直到1979年有人在北滍村西南取土燒磚,發現了一批青銅器才正式揭開了這段塵封的歷史。1986年5月的時候,在應國墓地1號墓中,出土了一件具有族徽意義的珍貴文物——玉鷹,這是一件重新定義平頂山歷史文化的文物。1987年,在平頂山建市三十周年之際,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將「鷹城」作為平頂山市的別名,以紀念這一地區曾經出現過的輝煌燦爛的古應國文明,並將玉鷹的形象作為市徽鑲嵌於城市雕塑中。




應國墓葬出土的文物大多都進了平頂山博物館,所以想要最好最直觀的了解這段歷史就要走進平頂山博物館。




平頂山博物館專門為古應國的文物設置了一個展廳,就叫「應國印象」。是整個平頂山博物館的靈魂。




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鎮館之寶白玉線雕鷹,它可能是當時諸侯王的一個配飾,具有圖騰和族徽的意義。放在這裡也凸顯了「鷹」在平頂山的地位。



開篇就講了歷史,公元前11世紀的時候,應國是被分封的第一批諸侯國,算來已經有三千多年了。








「鼎」和「簋」既是食器又是權利的象徵,像天子一般都是「一言九鼎」,九鼎八簋是最高配,而應國墓多都是五鼎四簋,算來頂多算個卿大夫級別,所以應國並不算是很大的諸侯國。其都城就在原滍陽鎮的西南,現在已經被淹在了白龜山水庫下面。








提起商周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銅器,青銅時代是人類生產文明大發展的時代,應國存在於西周和東周的春秋時期,同樣掌握了非常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術,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飲酒需執器,酒器往往在商周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應國也不例外。說明當時的釀酒工藝應該已經相當成熟,飲酒是身份的象徵。








在應國墓中出土的酒器相當精美,比如這件盤龍扭蓋盉,是一件三足的酒器,用來溫酒或調和酒水的濃淡,三足之下可以生火加熱。身上有數不清的紋飾,蓋上螺旋紋而起一個小獸眺望遠方,後有龍形把手,前有一個形似烏龜頭的出酒嘴。




還有這件「匍」鴨銅盉,和上面的盤龍扭蓋盉作用相同,但為四足,同樣製作精良,平頂山博物館放置的這件為仿製品,真品在河南博物院。







前面也說過,「鼎」和「簋」雖然是炊具或者食器,但也是權利的象徵,所以古代銘文大多也刻在「鼎」和「簋」上用來記錄事件。應國墓中就出了很多帶有文字的「鼎」和「簋」。



專門對著這件「封虎鼎」上的文字看了半天,在沒有解說的情況下一個字也沒有看懂,說明二三千年前的文字和現代漢字之間還是有很大代溝的。




「柞伯簋」可能是西周早期最早的體育賽事獎盃了。整篇銘文大意是說,在某年八月庚申日的早晨,周王在宗周舉行大射禮,柞伯射十支箭,都射中了靶心,周王賜給他紅銅十塊,柞伯用這些銅材做了這件用來祭祀周公的簋。相當於現在我們比賽得到的獎盃!這件文物同樣收藏於河南博物院,平頂山博物館這件為仿製品。






在應國墓中也出現了很多並不是應國的青銅器,「鄧公簋」就來自於相互交好的鄧國,揭示了應國與其它諸侯國之間有頻繁的雙邊關係,通過政治聯姻等加強政治同盟。





應國也經歷過兩次婦人執政的特殊時期,其中的應姚氏執政還被寫在了應姚簋中。



在西周樂器演奏是件很嚴肅的事,「樂」常常和「禮」並列到一塊兒,應國墓中出土有成套的編鐘和磬,說明分封制之下的古應國,同樣恪守著很嚴格的周朝禮樂之制。






古人是有信仰的,特別是統治階級,要對天神等進行祭祀,前面提到的很多器具在實用的基礎上其實也充當有祭祀的角色,但都沒有面具這麼明顯。它既誇張又神秘。







是「國家」就要有國家機器,特別是東周時禮崩樂壞,諸侯爭霸,軍備還是少不了的,應國的軍隊配備有精良的兵器和車馬,可惜最後還是被爭霸的楚國所滅,應國也就此隕落。



出土文物中除了青銅器、玉器之外還有一些陶瓿,它們是最基礎的原始瓷,雖然並不光鮮,但是「資歷」夠老,為研究周圍區域的陶瓷發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實物樣例。



為什麼平頂山被稱為「鷹城」,平頂山博物館裡的文物和應國的歷史就是答案,再加上雄鷹搏擊長空的拼搏精神,也正是平頂山這座新興城市快速發展所必需的,「鷹城」這個名字承載厚重歷史,奮勇拼搏前行。


圖文原創:王亞朋

微信:17737555707


行走中原—郟縣山陝會館

行走中原—郟縣博物館

行走中原—魯山花瓷博物館

大美寶豐—大博瓷畫

相關焦點

  • 平頂山,這隻「鷹」要展翅高飛,你怎麼看?
    洛陽將成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帶動和引領豫西地區經濟發展。平頂山這隻鷹說:我不服,我要飛,逐鹿中原!(為什麼被稱為鷹城呢?西周時期這裡是武王宗室應侯的封地應國,應國以鷹為圖騰,因此平頂山又稱鷹城)平頂山,位於河南省中部,面積7882平方公裡,總人口552萬,下轄兩市四縣四區,是一座傳統型工業城市。為什麼說她是一座傳統型工業城市呢?這裡原煤儲量高達100億噸,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煤田。
  • 如果,平頂山不叫平頂山
    提示:點擊↑"最鷹城"免費訂閱,平頂山人都在看那麼問題來了,小夥伴們,如果讓你再給平頂山起一個名字,除了「鷹城」,你會叫它什麼呢?千年古都,歷史悠久。春秋時為應國,古典漢語應「鷹」通假,應國以鷹為圖騰 寺香山寺
  • ...李英平|平頂山日報傳媒集團|鷹城|白鷺洲|禹舸|平頂山
    記者 張鵬 攝鷹城廣場,人們在櫻花樹下漫步拍照。記者 李英平 攝黃紫兩色的三色堇裝扮市區。記者 李英平 攝長安大道上的西湖印象在夜色中美輪美奐。記者 禹舸 攝車輛從建設路西段盛開的紫玉蘭樹下經過。淨聆松風:3月15日拍攝於鷹城廣場。果紅翟:拍於新城區溼地公園湖光花園。上善若水:拍攝於新城區溼地公園。A~秋思:拍於新城區。一個表情:拍於白龜湖市民廣場附近。
  • 樂遊天下|鷹城音韻
    CCTV-15音樂頻道《鷹城音韻》9月14日21:49首播9月15日08:19重播應國故地,古韻沉雄;中原明珠,鷹擊長空。在鍾靈毓秀的中原沃土上,平頂山,北依嵩嶽,南眺江淮,承秦嶺之脈,牽滍汝之水,攬中原之氣,擎平壇之風。平頂山市為古應國所在地。在古文字中,「應」與「鷹」為同一個字,應國先民又以鷹為圖騰。因此,平頂山又稱鷹城。今天我們來到平頂山,這座古地新城,位於河南省中部,它是中國曲藝城、中國唐鈞基地。接下來,我們一同走進平頂山,細細體會它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
  • 遊河南第二站——「鷹城」平頂山
    大家好,上期小編帶大家領略了「蓮城」許昌的魅力,這期就帶領大家開啟「鷹城」平頂山之行,感受兩個不同風格城市的味道。一、歷史文化西周時期平頂山市為武王宗室應侯封地應國,應國以鷹為圖騰,因此平頂山又稱鷹城。
  • 南水北調,中原鷹城——平頂山學院
    平頂山學院位於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節點城市平頂山市,平頂山市別稱「鷹城」,因而平頂山學院也被一些人戲稱為「鷹院」,當然學校正式的簡稱為「平院建校之路1959年,河南省正式建立平頂山師範學校,經過停辦、改建等一些波折,於1973年定名為平頂山市師範學校。但是學校目前仍然只是一所中專,無法滿足平頂山地區的對於教師的需求。
  • 巾幗楷模代表先進事跡感人心 / 「冬日暖陽」溫暖老人 / 南陽張冬雪尋找鷹城好友魏鳳琴
    南陽張冬雪尋找鷹城好友魏鳳琴曾一起在新疆工作,失聯近30年□記者 高紅俠 「我想在有生之年找到多年前的好朋友魏鳳琴。」昨天,家住南陽市西峽縣縣城的七旬老人張冬雪致電本報熱線求助。今年76歲的張冬雪是西峽縣的一位退休教師。說起那段姐妹情,她娓娓道來。
  • 8名專家學者「鷹城行」 建言獻策文化建設
    人民網平頂山4月18日電(智泓)平頂山近日舉行「文化名家鷹城行」活動。香山寺2002年被列為鷹城外八景之一,2016年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博物館館藏豐富讓人嘆平頂山博物館是平頂山規模宏大、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綜合性公益文化設施,也是全市第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館藏文物數量多、級別高、精品多,其中一層二層是以鷹城文化歷史為背景的我市文物陳列展覽區域。
  • 「鷹城杯」河南省第八屆講解員講解大賽在平頂山圓滿落幕
    本屆大賽由河南省文物局主辦,河南省博物館學會社教專業委員會、平頂山市文物局、平頂山博物館承辦。自今年9月講解大賽啟動,各地市積極組織選拔,從全省參加初賽的400餘名講解員中評選推薦出100名進入複賽。10月底,又組織專家對100名複賽選手的視頻進行集中評審。
  • 中原鷹城平頂山的2020年一季度GDP出爐,甩開寧德,直追大慶
    河南省地處我國中部,自古被譽為中原地帶,省會鄭州近些年發展也是突飛猛進,在鄭州帶動下,全河南省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上圖為鄭州,而平頂山作為我們河南省內著名城市,近年來也是奮起發展,古時候我們平頂山乃應國的首都,因為應與鷹諧音,因此現在又被叫做鷹城,素有中原鷹城的雅稱,那麼GDP流行的今天
  • 平頂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2020高考地理試題平頂山難哭一票人
    據說今天地理試題難哭了一大批人,還出現了一個平頂山,那麼這個平頂山是什麼意思呢?是哪裡的山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平頂山是什麼梗 平頂山介紹 河南省轄地級市,別名鷹城,   原標題:平頂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2020高考地理試題平頂山難哭一票人   平頂山是什麼梗?
  • 平頂山:建設全國轉型發展示範市 爭當中原更加出彩樣板區
    平頂山融入全國發展大局,在奮進的新長徵中確定了「建設全國轉型發展示範市,爭當中原更加出彩樣板區」的戰略定位,把轉型發展的境界、格局、標杆推向新高度。建設全國轉型發展示範市,就是要緊緊圍繞國家賦予的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農業「兩區」建設任務,以產業轉型為牽引,全面推動城市轉型、生態轉型、文化轉型、社會轉型,努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闖新路、作示範。
  • 全域旅遊,打造鷹城新品牌——平頂山聚力打造文旅名城系列報導之一
    僅2019年,我市就舉辦文化旅遊宣傳推介交流活動100餘場次,初步確立「老家河南·樂享平頂山」形象品牌。今年4月14日,市委宣傳部邀請8名省內知名文化和媒體專家學者蒞臨平頂山,舉行為期3天的「文化名家鷹城行」建言獻策暨集中創作活動。專家學者們盛讚鷹城厚重文化,紛紛為文化發展獻計獻策。
  • 平頂山新增一所大學,佔地面積2000畝,這一縣或將有新發展
    說到河南,很多人會很熟悉,但說到平頂山,大家可能就沒那麼熟悉了,平頂山是河南地級市,19年GDP達到2972.6億元,這樣看來,這裡似乎有相當的經濟基礎,但即便如此,這樣的經濟發展條件在河南省乃至全國都不是很突出,因為它的發展相對低調,整體上比較沉寂,對於這樣的城市,他還有一個稱號叫
  • 河南平頂山:命名一批特色文化基地
    中共平頂山市委宣傳部日前做出決定,命名平頂山市鷹都曲藝創作研究中心等12個單位為2019年平頂山市特色文化基地。,擦亮鷹城文化名片,湧現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文化基地。河南墜子《義薄雲天》由市文聯推薦選送的平頂山市鷹都曲藝創作研究中心,以曲藝傳承為主要特色。
  • 壯美70年丨鐵塔銀線織錦繡 喜看鷹城盡光明
    平頂山,別名鷹城。20世紀50年代,隨著煤炭的大規模開採,平頂山這塊沉睡的土地也跟著甦醒過來,1957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平頂山市,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崛起在中原版圖上。為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電力決策者的目光隨之也投向了這裡, 近70年眾志成城,近70年春風化雨,能徵善戰的平頂山電網人櫛風沐雨,乘勢而上,用智慧和汗水,走出了一條築夢之路,為平頂山電力事業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平頂山電網已從安裝在寺溝小井的125千瓦柴油發電機組發展為有27座統調電廠、634萬千瓦裝機容量,以4座500千伏變電站為支撐點,18座220千伏、89座110千伏變電站覆蓋全境,全社會用電量
  • 平頂山——沒落的中原小深圳,到底混成了什麼樣?該何去何從?
    平頂山是河南一個普通地級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人口五百多萬,市區人口一百多萬,面積7882平方公裡,在國內其實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地級市了(許昌也四千多平方公裡)。曾經是河南的經濟特區,豫D的車牌序號彰顯著這座河南省建國以來第四座地級市的昔日榮光,但現在隨著煤炭的式微,平頂山在省裡地位並不高,受重視程度明顯大幅度降低。
  • 平頂山美食如此多,外國人來鷹城怎麼表達對美食的喜愛
    說起大平頂山的美食,掰著手指頭也數不過來,首先想到的是燴麵和餄烙面,然後是攬鍋菜和豆腐菜,還有美味的羊肉湯、滷肉、燒雞、牛肉等等。每次說到這些美食的詞語,腦海裡便浮現出了這些美食的畫面,熱騰騰,面津道,蔥花飄香,讓人垂涎欲滴。
  • 平頂山西部大開發!凌雲路向西焦店鎮、西高皇、七礦等地均在列!
    一個重要的原因,無疑是塌陷區,不過……雖然是塌陷區,最後還是有大佬接下了:筆者手機隨便做了下,大家先湊合著看哈,啥意思?這是第二個片區,也就是平安大道至湛河這一大片,從凌雲路向西擴建,沒去過的人可能不知道,建設路北除了凌雲路旁邊繁華點,向西開始一直到西環,那傢伙荒涼的厲害,城市西進還必須發展這裡。
  • 圖說丨河南平頂山:大美鷹城 宜居宜業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感受鷹城美景,享受舒適生活。圖為夏天傍晚,漫天晚霞倒映在湛河裡,異常美麗。禹舸 攝市民在格桑花叢中鍛鍊 李英平 攝鷹城遠眺(攝於鷹城廣場) 彭程 攝藍天白雲映襯著市標 張鵬 攝市民在平頂山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白龜湖畔遊玩 禹舸 攝經過改造後,新華區湛北路街道文園社區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