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些朝代滅亡,在於昏君或世家,為何背鍋的卻是女子與太監?

2020-12-16 馬少伯9

皇帝或君主在古代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幾乎每個人都想坐上那個獨一無二的位子。這就是為什麼為了爭奪君位,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的奪位流血事件。甚至不惜背上弒君、弒父、殺兄等罪名。可見,君位對人的吸引或誘惑是多麼地大。

然而,普天之下或一國之中,君位就只有那麼一個。對於那些既無實力也無機會坐上那個位子的人,為了謀取自己的私利,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接近那個權力中心。因為這些人心中的價值觀就是:皇恩浩蕩,自己無法辦到的事情,可以藉助他人的力量去完成。總想著通過走捷徑,直截了當地破格獲取。

將一塊磁鐵投入沙堆中,磁鐵表面便會粘上一些鐵屑,磁鐵吸引鐵屑,是因為存在磁場。類似地,也會有一些各種意有所圖的人圍繞著那個權力中心,形成一個看不見的「權場」。並且都會在「權場」中沿著半徑向著權力中心作定向移動,越接近權力中心就越好。於是就有了層層「包圍」。包圍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我們中國,有權力就一定有包圍。權力越大,包圍層就越厚。

一個君主周圍,其包圍者不僅有奸臣小人,宮女,太監,虎賁勇士,皇親國戚,文臣武將,還有女人,像妹喜、妲己、褒姒、西施、楊貴妃等等。千軍萬馬,銅牆鐵壁,把一個「寡人」包圍在當中。雖然說「女色亡國」論是不對的,但是壞女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卻不容忽視。

對大多數人來講,尤其是身居高位的皇帝或君主,他們只有好惡,而很難看清真理真相。周圍的人都會憑藉對君主投其所好而得到君主的寵幸,從而獲取其欲得之利益。真正能看清真相的人畢竟是少數,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真正的明主是很少的。權力中心被包圍是不可避免的,所不同的是,君主本人的辨別力、自制力和擺脫力。

所以說,君主是內因,而包圍層是外因。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君主應該對亡國負主要責任。話又說回來,如果君主身邊的人,諸如太監、女人等都是忠良,都能像李世民的長孫皇后那樣識大體、明大義,對君主進行耐心規勸,能像魏徵那樣對君主進行直言進諫,雖然逆耳,確是忠言。那麼,即使君主不是什麼明君,但也應該不會昏到哪裡去。

因此,君主應該要對亡國承擔主要責任,但是,有時候其周圍的太監及女人也是脫不了干係的,也應該要擔負相應的責任。那麼,為什麼歷史上把君主亡國的原因推到女人或太監的頭上呢?

民眾之成見。君主在古代可謂至高無上,其他人都是以仰望的姿態去看他。自然就會給人一種形象美好,地位高大,集智慧、能力於一身,陽剛、積極、進取的印象。人們輕易不願顛覆自己對某事、某人的認知。所以,他們認為,君主之所以亡國,必是其周圍陰柔、奸佞之人迷亂其雙眼、惑亂其心智、誤導其行為所致。

外因易見,內因難尋。在古代,君主具有左右歷史評論與記載的權力。由於信息傳遞很不發達,民眾一般都比較閉塞,很多信息都是政府說什麼就是什麼。更關鍵的是,人們最先看到,也最容易看到的往往是外因,而內因是很難看清楚的,所以,就很容易把外因作為事情發生、發展的原因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交流到這裡,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讀者朋友在評論區留言,或批評指正,或大家一起交流探討,感謝閱讀。

我是馬少伯,關注我,討論更多歷史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出現幾個昏君,加速國家的滅亡。就像現在人們經常所說的富不過三代,越往後的子孫後代就越會敗家,皇帝也是如此。開國皇帝往往是最懂得保持鬥爭精神的,而後面的子孫一代代傳下來,逐漸就變得荒淫無道。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滅亡了?
    縱觀中國古代的歷史,無數朝代的興衰滅亡,當然和處在九五之尊的皇帝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當一個王朝皇帝賢良有德的時候,那個朝代就能夠維持比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時,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
  • 中國歷史上沒有昏君的朝代,但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千百個朝代的興亡,當然與處於九五之尊的皇帝有很大的關係,當一個朝代皇帝賢良有德,朝代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同樣在歷史上,也有一個可以說是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然而,在三百年內,還是走向了滅亡,這又是為什麼?這就是清王朝時期。為何清王朝沒有昏君?客觀地說,導致朝代滅亡的君主,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王氣在此」的陳後主,「何不食肉糜」像晉惠帝這樣智商平平的帝王,另一種就是不務正業的新朝王莽、隋煬帝、明代崇禎等。
  • 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王朝,為何不到300年,便走向滅亡?
    中國經歷了朝代更迭,國祚長久的王朝幾乎都是靠戎馬獲得江山的,可惜的是,他們並不能保障子孫後代的賢能與聰明,因而到後期,這個朝代必將走向衰落。然而為何清朝作為唯一沒有昏君的王朝,12任皇帝都勵精圖治,為何還是讓這個王朝發出腐朽的氣息呢?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了?
    有一個名詞,每當出現在歷史書中,都會屢屢背上罵名,就是——昏君。 昏君固然是一個貶義詞,但聯想到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能夠將明君變成昏君的例子,歷史上也並不是沒有,因此每個朝代的末代皇帝,或多或少都沒背上昏庸無道的罵名,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並不一定。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同時,也免不了出現昏君,遠的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近一些的如宋高宗坑害忠良嶽飛等。 但有一個朝代卻幾乎沒有出過昏君,那就是常常為人詬病的清朝了。
  • 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同時,也免不了出現昏君,遠的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近一些的如宋高宗坑害忠良嶽飛等。但有一個朝代卻幾乎沒有出過昏君,那就是常常為人詬病的清朝了。清朝從1636年皇太極建立大清開始,直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總共276年的時間裡,總共傳襲了11個帝王。其中康、雍、乾三個皇帝自不用多說,功績卓著,完全算得上一代明君。
  • 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王朝,為何不到300年還是走向滅亡?
    這句話聽上去非常有道理,中國的王朝,往往興起在開國興起,衰落於守成之君,最終滅亡在殘暴或者昏庸的皇帝手上,漢末的恆靈二帝,唐代自唐玄宗以後,除去唐憲宗和唐憲宗,基本都不咋地,宋朝任用奸臣的宋理宗,還有明末的崇禎,可以說他們都是導致王朝覆滅的罪魁禍首。
  • 清朝連續六代英主空前絕後,沒有一個昏君:強大王朝為何滅亡了?
    清朝皇帝可以說這裡面沒有一個昏君,最低也保持了一個基本素質。這首先是因為,清朝嚴酷的皇子教育,親王教育有關。清朝皇子們從6歲開始讀書,每天凌晨3點開始到書房,學習滿文,蒙古文,漢語三種語言,凌晨5點開始正式上課一直到下午3點或者5點放學。
  • 我國唯一沒有一位昏君的王朝,為何只堅持200多年還是走向滅亡?
    在古代,百姓們也渴望著一個正直賢明的君主,帶領自己走向平穩安康的生活。 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後,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如果把每位皇帝的從政過程編成史書,那也是厚厚的一本文化財富。
  • 古代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連續六代皇帝都是明君,被後人所稱讚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裡面有著許許多多的朝代,在上學的時候甚至我們都有一個口訣去背誦那些朝代——『夏商周秦兩漢.....』但是每個朝代都有結束的時候,每次都是因為皇帝昏庸無道,有的大肆勞民傷財,及其享樂,最後導致民憤怨起,朝代顛覆,這才又開啟下一個朝代。
  • 此朝代沒有一位昏君,但卻無法存在300年,這是不是跟慈禧有關?
    唐代自唐玄宗之後基本上帝國的建設很一般,宋朝任用了奸臣之後,包括明末時期的崇禎皇帝,這些人都是滅亡朝廷的罪魁禍首。但中國有一個朝代是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王朝,歷經了將近276年,共傳承了12位皇帝,這個朝代就是清朝。清朝時期從順治皇帝開始,到康熙、乾隆、雍正三位皇帝是巔峰,這下人們的生活也算是國泰民安了。
  • 手段絲毫不亞於太監,古代宮女究竟是如何被淨身的?
    太監和宮女在古代都是皇宮中不可缺少的服侍主子的人。可是每日和全國最尊貴的人在一起,難免會引起雙方的猜忌。所以,無論是太監或是宮女,在古代那個男女有別不可互相接觸的年代,在進宮之前都需要淨身。一方面是為了遵循當時的嚴苛的社會輿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障子嗣的純淨與高貴。
  • 古代女子嫁給太監後,獨守空房外還要忍受一件事,大多敢怒不敢言
    畢竟在古代的王朝,各方面經濟都比較落後,很多貧窮人家都吃不飽穿不暖,有的家裡為了維持生計,還會將自己的女兒生氣大戶人家當丫環,男孩兒則會送進宮裡當太監,在那個大環境的趨勢下,有不少人都走上了這條路。皇宮的富麗堂皇是很多人窮盡一生的夢,不管什麼朝代都是權力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讓人最嚮往的地方,因為這裡有著他們平常見不到的富貴和奢華。
  •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不是唐朝
    包括唐朝在內幾乎沒有一個朝代沒有一個昏君的——除了清朝。電視劇當中的清朝那就可以說是有朝12代皇帝個個都是明君了,為啥最後還是不到300年就亡了呢? 總而言之,按照電視劇的這個說法,清朝的皇帝那絕對是可以傳上萬萬年的,為啥還是不到300年就滅亡了呢? 其實大家都知道,電視劇都是有「藝術化」的,與歷史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屏幕上「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在歷史當中是另外一回事,屏幕上殘暴兇狠的皇帝在歷史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 中國古代都是明君的王朝,為何還是不到300年就走向滅亡?
    宋朝也是一樣,1125年金兵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趙構在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南北兩宋加起來享國不到三百一九年。唐代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也只是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但外戚專權,武則天篡位,唐朝開始衰落,安史之亂之後,宦官專權,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滅。
  • 歷史長廊中,唯一未曾出現昏君的王朝,卻為何只書寫三百年歷史?
    然而在這王朝的更迭之中,有很多的亡國之君誕生,似乎每一個朝代都有明君,也有昏君。但是就有這樣一個朝代,雖然只書寫下了300多年的歷史,可未曾出現一個昏君,縱然如此,這個王朝還是比較短命。按道理說沒有昏君的王朝應該世世代代延續下去才對,可怎奈事與願違,到最後還是走向了滅亡,並且成為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這個王朝就是清王朝。
  •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
    中華五千多的歷史中不乏昏君當道,中國十大昏君都有誰?在華夏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中國歷經23個朝代83個王朝,出現過將近500位皇帝。在這些人當中除了一些千古賢君之外,也有不少的昏君,其中最昏庸的十位帝王分別是夏桀、商紂王、周幽王姬宮涅、隋煬帝楊廣、晉惠帝司馬衷、明神宗朱翊鈞、明武宗朱厚照、宋徽宗趙佶、晉惠帝司馬衷、石敬搪。夏桀出生年不詳,姒姓,名履癸,是夏朝末代君主,古代歷史上有名的昏君。
  • 古代宮女進宮前,也要淨身?手段殘忍,不亞於太監
    古時候皇帝了穩固政權選達官貴人的女兒入宮,後來成為帝王選妃的慣例,而平民或者是家中父親官級低下的女子入宮一般都是宮女,古代皇宮裡除了皇帝和妃子只有太監和宮女,太監進宮之前要被淨身,而宮女進宮之前會看身體是否有瑕疵,有胎記一律落選。
  • 原來古代太監是這樣上廁所的,他們夏天穿棉襖的真相讓人心酸
    我想,只要是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古代太監到底是怎麼上廁所的呢?首先,太監全割是從清乾隆時期開始的,以前只割Dan。優於朝代不一樣,對太監的閹Ge方式也不一樣。現在就說說清朝被全割的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他們為何在夏天還要穿棉襖?一個成功的閹GE,就像一個沒有水龍頭的水管,水不再正常流出。而是雜亂無序到處泛濫,因此太監小便是不受控制的,屬於尿失禁的範疇。所以他們不可能像正常N人一樣站著小便,否則會尿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