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融合科技樣本調查:美團與區域性銀行深度合作收效幾何

2020-12-26 中國電子銀行網

所謂聯名信用卡,概括而言,是網際網路公司與有發卡資質的銀行開展合作,面向該平臺用戶發行的、擁有網際網路平臺定製化權益(包括特定商品消費折扣、現金紅包等獎勵)的信用卡。

隨著零售轉型日益迫切,越來越多區域性銀行將信用卡業務視為重要的突破口。

然而,缺消費場景、缺獲客流量、缺客戶粘性、缺客戶經營能力,無形間制約了區域性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拓展步伐,也激發他們與眾多大型網際網路電商機構開展深度合作。

記者獲悉,美團與青島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等12家區域性銀行合作發行的「美團聯名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突破1000萬張。

「在選擇合作銀行初期,我們內部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案,一是與大型銀行合作,通過導流等服務實現流量變現,操作起來相對簡單;二是與大量區域性銀行在獲客、風控、運營、系統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賦能後者實現持續成長。」美團聯名卡相關業務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最終美團選擇了後一種方案。

然而,要通過發行聯名信用卡與深度合作促進區域性銀行零售業務拓展步伐走得更快更好,絕非易事。

一家城商行信用卡人士指出,他們發展信用卡業務超過5年,但發卡量始終徘徊在數萬張且用戶活躍度不高,一個原因是缺乏足夠豐富的消費場景,二是銀行內部缺乏足夠數據洞察用戶消費需求同時,完善分期業務的風控體系。

「金融科技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家網際網路機構金融業務主管向記者表示,藉助大數據與智能科技,網際網路機構可以在發卡、激活、促活(提高用戶刷卡活躍度)、盤活生息資產、分期業務風控等各個環節與銀行開展深度合作,有效賦能信用卡各項業務環節的客戶運營能力與資產風險管控能力。此外,通過金融科技賦能,信用卡的盈利周期正在持續縮短。

記者多方了解到,這與網際網路機構客群特徵存在密切關係。比如美團的主要客群是三四五線城市的年輕人,消費需求旺盛但時常囊中羞澀,更喜歡選擇信用卡分期業務盤活個人資金周轉,無形間提升信用卡生息資產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刷卡客單價較低但消費頻率偏高的客群,正成為信用卡機構眼裡的「新藍海市場」。近日,平安銀行聯合京東推出的「平安銀行京東白條聯名信用卡」。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俞如忠對此表示,雙方圍繞白條用戶,藉助金融科技能力深度定製、聯合共建,實現功能權益升級。

銀聯數據顯示,在信用卡客群結構中,35歲以下且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客戶,生息資產佔比超過65%。

科技賦能空間廣闊

所謂聯名信用卡,概括而言,是網際網路公司與有發卡資質的銀行開展合作,面向該平臺用戶發行的、擁有網際網路平臺定製化權益(包括特定商品消費折扣、現金紅包等獎勵)的信用卡。

隨著金融科技普及,如今聯名信用卡的職能不僅在於為信用卡機構創造場景與獲客,在發卡、激活、促活、盤活生息資產、分期業務風控等方面都有巨大的科技賦能空間。

「要讓金融科技有效提升上述業務操作效率,難度不小。」前述網際網路機構金融業務主管指出。比如在發卡環節,美團可以通過自身場景(外賣APP、美團點評APP等渠道)實現流量導入與獲客,從而迅速擴大發卡量。但到了激活環節,銀行人員需面籤激活,金融科技如何賦能信用卡提升操作效率,就必須先指出以往激活環節的痛點。

記者了解到,以往銀行客戶經理可能需要跑大半個城市,只為給激活一張信用卡。因此美團嘗試藉助LBS(基於用戶位置)算法技術,對有待激活的用戶所在區域進行網格化規劃,從而優化銀行客戶經理的上門路徑,讓他們跑一個區域,能一次性激活多張信用卡。目前,青島銀行引入這項LBS算法技術,人均激活率達到15件/天。

此外,美團還嘗試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將待激活用戶的消費偏好進行標籤化處理,幫助銀行更好了解用戶需求,進而給予相應的聯名卡優惠消費權益,提升用戶激活率。通過內部數據梳理發現,外賣或餐飲消費頻率較高的用戶的激活率,比外賣(餐飲)頻率偏低的用戶高出2-3倍。

相比而言,科技在「促活」方面的挑戰更大。同盾科技金融雲事業部總經理李偉東表示,「未來信用卡市場可能是存量市場的博弈,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變得更加重要。要留住一個用戶,如何利用大數據與智能科技做好交叉銷售,變得尤其關鍵。」

以往,信用卡促銷活動很可能「雷聲大雨點小」,未必能持續激活用戶刷卡活躍度。因此不少網際網路機構通過大數據與智能技術進行「復盤」,結合用戶消費特徵尋找用戶刷卡活躍度曇花一現的深層次原因並加以改善,作為銀行提升客戶經營能力的一項參考依據。

「當信用卡機構為提升生息資產客群犯愁時,美團聯名信用卡沒有類似煩惱。」這位美團聯名卡負責人表示。因為公司主要客群是三四五線城市年輕人群,他們消費需求旺盛卻時常囊中羞澀,容易選擇分期業務「周轉」資金。

但是,如何通過大數據風控技術確保分期業務資產質量安全,無形間考驗金融科技的含金量。比如圍繞信用卡套現風險,美團內部通過大數據跟蹤用戶信用卡套現頻率——若用戶大部分刷卡都用於套現且連續數月之久,他們直接建議銀行將這類用戶列入「黑名單」,此外若用戶反覆操作「套現還款」,他們會提醒銀行要注意「養卡」風險——因為信用卡代持中介正通過這種方式提升自身信用記錄,最終套取一大筆信用卡套現額。

一家城商行信用卡人士告訴記者,當前信用卡部門已將網際網路機構反欺詐智能技術視為重要的風控輔助工具,因為他們在數據積累分析處理方面的經驗,比信用卡機構更豐富。

「試水」雙贏模式

記者多方了解到,要與大型網際網路機構開展聯名信用卡深度合作,不少區域性銀行還得先邁過自己這道坎。

一家農商行零售業務部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此前他們也與多家大型網際網路機構協商開展聯名信用卡深度合作以加快零售業務拓展步伐,但由於銀行主要技術系統掛靠在省聯社,而後者對推進這項業務興趣不高,導致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外,不少區域性銀行還存在信用卡業務技術系統底子薄弱、人員配置不齊等問題,導致大型網際網路機構所提供的眾多智能科技與大數據技術無法落地。」一家西部地區城商行零售業務部門人士坦言。

記者多方了解到,不少網際網路機構因此採取聯合辦公與員工派駐等方式,幫助信用卡快速搭建囊括眾多智能技術的網際網路信用卡運營體系,還採取多種方式實現科技賦能,比如美團與通聯金融合作,向合作銀行提供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信用帳戶核心及外圍系統,實現數位化、嚴風控、大數據、輕運營、快審批等特點;此外,銀行在開放申領信用卡入口後,經常會遭遇黑產攻擊(黑產人員會利用非法軟體,短時間內大量地向銀行發送申領信用卡需求,以此套取銀行各項發卡福利「薅羊毛」),美團則幫銀行搭建智能化的防火牆技術,抵禦高密度的黑產攻擊。

「其實,我們內部也有相應的合作銀行準入門檻。」多家網際網路機構金融業務主管介紹,所謂準入門檻,主要是他們在合作銀行所在區域擁有較高的客戶群體與交易活躍度,才能通過深度合作聯名信用卡賦能後者破解零售轉型難題。

「我們內部也有過討論——各家合作銀行的技術底子與信用卡業務所需的資源支持不一,若按統一比例收費是否壓低自身投入產出比。但我們最終認為,只有做到一視同仁,才能聚攏更多合作銀行資源並實現彼此雙贏。」前述美團聯名卡負責人坦言。隨著信貸逾期收費、商戶合作、生息資產構成信用卡業務的三大主要收入,美團可以藉助自身優勢創造大量生息資產客群,縮短聯名信用卡盈利周期,鞏固深度合作模式的雙贏格局。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市場部總經理李幸儀則認為,隨著用戶年輕化,應用場景化,支付無卡化,實卡虛擬化,以及信用數據化,聯名信用卡的職能還將出現新的擴容——即圍繞持卡人打造全場景、泛生活的金融生態與數位化場景服務,持續提升用戶全生命周期運營能力獲取新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王煊

相關焦點

  • 再下一城 哈爾濱銀行美團聯名信用卡今日上線
    來源:金融界網站剛剛宣布累計發卡量突破千萬大關的美團聯名信用卡正在加速業務進程。 11月5日,哈爾濱銀行美團聯名信用卡正式上線。黑龍江、重慶、瀋陽、大連等地用戶均可通過美團app在線申請該卡,開通並刷卡消費即可在終身免年費的同時,享受叫外賣每日首單立減6元,最高直減540元;日常刷卡消費筆筆抽紅包;美團平臺通用現金抵扣券隨心兌等多項特色權益。
  • 哈爾濱銀行美團聯名信用卡正式發行
    11月5日,哈爾濱銀行美團聯名信用卡正式發行。 黑龍江、重慶、瀋陽、大連和其他地方的用戶可以通過美團應用程式在線申請該卡。 開卡刷卡後,終身免收年費,外賣第一筆訂單每天減少6元,最高直接減少540元; 日常刷卡消費筆筆抽紅包; 美團平臺一般現金抵扣券可免費兌換等特殊權利。
  • 青島銀行在全國城商行信用卡市場中樹起標杆
    2018年青島銀行極具前瞻性的試水「網際網路+金融」的信用卡業務策略,憑藉開創性「純線上」信用卡發卡模式,僅用兩年時間青島銀行信用卡業務實現飛速發展,穩居全國城商行前列。在行業競爭飽和的背景之下,青島銀行信用卡如何取得了核心競爭優勢,實現快速增長與突破?美團首家合作銀行,首創「生活消費場景卡」2018年9月,青島銀行信用卡正式上線。
  • 兩年發了1000萬張信用卡!我們發現了美團聯名卡成功的秘密…
    美團選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金融之路,才有了這段「天作之合」。「這確實不是一件可以掙快錢的事。」用美團金融內部人士的話說,站在今天來看,這條路仍然長久且艱辛,不過,這也是最適合美團在金融上發力的「法寶」。從發卡、激活、活躍、生息,四個大的業務環節與銀行密切合作,美團開啟了另一本金融科技的故事。
  •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戰略合作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數位化轉型實踐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以技術驅動信用支付未來發展。  對於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有關人士表示:「華為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和智能終端科技能力,將助力我行信用卡業務的數位化轉型,深入推進金融科技戰略,深耕信用支付領域,更精準、高效地滿足未來信用卡用戶對於個性化、智能化產品及服務的新需求。同時,我們將以金融科技賦能信用卡生態鏈中的商戶、消費者、合作夥伴和內部組織,打造中信銀行信用卡的金融科技『新名片』。」
  • 中信銀行信用卡數位化轉型:科技制勝,信守溫度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是中信銀行信用卡加速推進金融科技賦能與數位化轉型的最新舉措。  此前在8月6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百行徵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信貸生命周期數據產品、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及圖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開展戰略合作。  隨著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焦點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跑馬圈地漸成過去時,行業正在朝著精細化、智能化、生態化的方向發展,而唯有依託金融科技快速推進數位化轉型,才能在未來佔據一席之地。
  •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在深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數位化轉型實踐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以技術驅動信用支付的未來發展。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張明、華為中國政企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劉維明等雙方高層出席了籤約儀式。
  • 中信銀行信用卡攜手合作夥伴啟動數字金融「生態市場」
    魯網12月1日訊  近日,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一周年沙龍在深圳舉行,作為本屆技術沙龍的主辦方,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邀請了來自華為、中興、紅帽、江融信、長亮、天陽宏業、畢馬威等七大核心合作單位的高層代表,以及銀聯、Visa、萬事達卡等三大銀行卡組織高層,對於金融數位化轉型、金融核心自主創新的技術新趨勢展開深度研討
  • 中信銀行信用卡2019上半年發卡規模和交易量穩步增長
    2019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重視消費場景生態建設,運用跨界合作場景為用戶提供多維產品解決方案;堅持以金融科技引領創新,不斷夯實自有平臺建設,以優質的服務打造客戶極致體驗。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積極探索布局「金融+文娛」領域,攜手閱文集團首發閱文起點聯名卡;深化與騰訊合作,發行「騰訊視頻聯名卡」,聚焦海量視頻會員的經營;完善「金融+商旅」布局,豐富與阿里的合作模式,發行「飛豬聯名卡」;完善「金融+商超」布局,挖掘聯盟夥伴線下場景等,進一步鞏固中信信用卡在商旅、商超市場的領先優勢。
  • 銀行發力全渠道零售 聯名信用卡時代已開啟
    信用卡業務已經成為銀行金融零售轉型的關鍵點之一,在金融科技的滲透下,信用卡行業也邁入了數位化運營時代。 隨著跨界融合的不斷深入,銀行信用卡生態也在尋找新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多的銀行牽手金融科技企業不斷地推出「聯名卡」或「聯盟卡」。 銀行的信用卡運營正在從傳統的「跑馬圈地」向「精細化經營」轉變,其服務也不再只靠流量,而需要在獲客、風險管理和客戶經營層面全鏈條的數位化服務。
  •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今天,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數位化轉型實踐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以技術驅動信用支付未來發展。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張明、華為中國政企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劉維明等雙方高層出席了籤約儀式。
  • 無界開放,中信銀行信用卡攜手合作夥伴啟動數字金融「生態市場」
    11月24日,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一周年沙龍在深圳舉行,作為本屆技術沙龍的主辦方,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邀請了來自華為、中興、紅帽、江融信、長亮、天陽宏業、畢馬威等七大核心合作單位的高層代表,以及銀聯、Visa、萬事達卡等三大銀行卡組織高層,對於金融數位化轉型、金融核心自主創新的技術新趨勢展開深度研討
  • 中信銀行信用卡:打造金融科技「新名片」
    中信銀行是這其中的代表性銀行,其8月27日公布的2020半年報也揭開了信用卡金融科技落地的典型路徑:一方面主動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推動信用卡自主研發突破新高度;另一方面,信用卡向數位化深度轉型,主動調整策略激發消費者線上需求,並通過多舉措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可以說,信用卡的數位化轉型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帶來的困境。
  • 中信銀行2019年報披露:信用卡加速數位化轉型 多個指標可圈可點
    解密信用卡行業高質量發展樣本來源:輕金融 作者:李靜瑕銀行業曾流傳著一句話,「不做零售銀行,銀行業就沒有未來」;而如果不做好信用卡,零售銀行轉型也沒有未來。擁有典型逆周期、高收益率特徵的信用卡業務,不僅是各家銀行發力零售業務的必爭之地,也是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 2020銀行信用卡中心排行榜
    2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Young卡、星座守護信用卡3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龍卡雙幣種信用卡4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金穗信用卡、環保信用卡5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郵儲銀行信用卡中心鼎致白信用白13上海銀行信用卡中心年輕無界主題信用卡14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簡約白信用卡、美麗女人信用卡15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興業行悠白金信用卡
  • 科技創新篇|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對接客戶體驗新需求 挖掘科技應用...
    數據化理念催生新科技應用深度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引入數據化理念,實現了信用卡業務的數位化經營決策,將人工智慧技術全面應用於日常業務。「科技金融的銀行」戰略託起數字科技金融生態體系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自2018年開始制定科技3年發展規劃,圍繞「科技金融的銀行」戰略,確立了「智能化」、「數位化」為核心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中臺戰略,持續優化構建適應新時期業務發展的數字科技金融生態體系
  • 科技賦能,信用卡業務進入「精耕細作」時代「星特寫」
    在消費時代,每人持有多張信用卡的現象並不少見,在一線城市,信用卡業務已經趨近飽和,並出現一定程度的偏離本源和風險控制問題,信用卡市場需要告別「跑馬圈地」模式,更加精耕細作。另一方面,由於消費下沉、粗放管理導致業務滯緩等內外因素,區域性銀行以信用卡業務為突破口的零售數位化轉型才剛剛開始。在這其中,科技賦能的力量逐漸顯現,成為助力區域性銀行轉型的絕佳動力。
  • 深度盤點:中國信用卡發展史也是一部銀行科技進化史
    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信用卡中心,它們「獨立」於總行之外,是商業銀行現代化經營的探路者;它們沒有網點,是線上化運營的急先鋒;它們早早地實現數位化、自動化的作業流程,是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歷程中的特殊「樣本」。如果回溯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到,它與個人徵信、消費信貸、移動金融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 信用卡「存量競爭」時代 需打破「發卡火熱、發卡落寞」怪圈
    據介紹,該聯名信用卡發行旨在,在商業銀行借道金融科技,聯合發力全渠道零售的大趨勢下,發力行動支付市場,加速布局線上消費場景。除交通銀行外,近期平安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在多個消費領域深挖客群,推出聯名信用卡。此外,美團與多家中小銀行發行聯名信用卡,並不斷擴大合作銀行機構,業務範圍覆蓋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41個地級以上城市。
  • 中信銀行信用卡榮獲「傑出信用卡創新獎」與「卓越信用卡」兩項大獎
    本次榮獲以上兩項大獎,是業界及用戶對中信銀行信用卡優秀的金融創新能力,和卓越的產品服務的重要肯定。後疫情時代數字經濟的潛能不斷得到釋放,銀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更加強勁,網際網路科技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加快銀行業的生態重塑。如何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效能,實現消費場景創新,滿足現代用戶對於便捷、智能、安全的金融服務需求成為了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