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增肌減脂這個話題,是在高一的時候。當時我們一群男生特別迷NBA,有事沒事就愛聊球星的那些事。記得那時買了一本最新的《扣籃》雜誌(應該不少NBA球迷粉絲看過),當時的封面是「大鯊魚」奧尼爾,最早對於奧尼爾的印象就是一個大胖子,但新賽季的他一身的腱子肉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這時班上一位「資深」球迷站出來說話了:「他這叫做』肌脂轉換『懂嗎?有專門的教練給他訓練,首先他必須讓自己拼命長胖,然後通過專業的訓練,把脂肪訓練成肌肉。」當時年幼無知的我,對此深信不疑。(捂臉) (´Д`)
「把脂肪轉換成肌肉」是健身界廣泛流傳的概念,類似的理論還有「肌肉長時間不練就會變成脂肪」。隨著我接觸健身的時間增長,並學習了運動生理學等學科之後,就知道了所謂的「肌脂轉換」其實是無稽之談。這個概念既沒有相關文獻支持,更沒有任何實驗依據。但在民間卻有著相當一部分「擁躉」,時至今日我還時常在健身房裡聽到先增肥再練肌肉這樣的說法。
肌肉和脂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活性化合物,在生物課上我們大多都聽過脂肪實際上叫做甘油三酯。而肌肉的組成是肌原纖維。肌原纖維是一種儲存了不同種類蛋白質的杆狀細胞,包括了肌凝蛋白和肌原蛋白還有其他分子,比如氮,這些物質可以使肌肉產生力量。總而言之,肌肉和脂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組織,它們之間也無法相互轉換。
現在我們知道了」肌脂轉換「只是一句謠言,但這種說法通常會演化出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增肌減脂能同時進行嗎?「我的建議是你最好把重心放在其中一個目標上,因為這兩個過程的作用原理基本上是相反的。
正如我最早的幾篇推送裡所說的(在我們公眾號的歷史文章裡搜索」體重增減的奧秘「即可閱讀),減脂是通過熱量赤字實現的分解代謝,方法是每日攝入的卡路裡低於每日消耗的,這樣身體就會消耗脂肪來供能。
而增肌是一個合成代謝的過程,這時每日攝入的卡路裡要多於每日消耗的,尤其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再加上抗阻力訓練,身體便會將蛋白質合成新的肌肉組織。所以我們通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同時增肌減脂的。
但是有沒有不通常的情況呢?還真有!但是比起單獨減脂或單獨增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曾有研究提出,最有潛力在熱量赤字階段進行增肌的人,是體重超重和毫無訓練經驗的人。
①因為超重的人身上有更多的脂肪,他們有更充足的能源儲備,在減脂時可以更好地保留住肌肉。
②至於某些毫無訓練經驗的人,即使是最小程度的鍛鍊都能夠充分刺激到」沉睡已久「的肌纖維,同樣能達到增肌的效果。
以上這樣的結果就容易造成」脂肪轉化成肌肉「的假象,但這其實只是在減脂的同時增肌了。小夥伴們,你們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