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唐朝時妓女才被稱作內人

2021-01-10 洞冥事

中國臺灣著名的學者李敖先生在他1979年所寫的《且從青史看青樓》一文中,曾戲謔講道:

「現在人稱自己太太做『內人』,如果這位太太是『從良』了的,倒真名符其實。原來唐朝稱妓女叫『內人』。……現代人向人介紹自己老婆是『內人』的時候,無異同時告訴人自己是『龜公』,是『大茶壺』。兩位男士互相介紹自己內人的時候,就同時是兩隻『龜公』,兩把『大茶壺』。」

讀來讓人忍俊不禁,卻也不禁讓人疑惑:難道書本上影視中講的都是錯的?內人難道真的是妓女的意思,而非自己的妻子?

如果真的如此,想到那麼多男人做了那麼多年的「龜公」,且還是心甘情願自封的,不免讓人哭笑不得。

據李敖先生解釋,此說法本也是有其來歷的。

在唐代的中國俗樂論著《教坊記》中,就曾寫道:「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

唐代詩人張祜也曾在他的詩作中寫道:「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亻差亻差)(suōsuō)軟舞來。」

《教坊記》中的說法很直白,直言妓女又可叫「內人」,張祜的詩作中較為婉轉,但分析來亦是歌伎的別稱。

可以說,寫到這裡,「妓女」的這個解釋已經近乎實錘了。

為何要在這裡說「近乎實錘」,而非完證,我們從同為唐代文學家的黃滔的詩中可窺一二。

在他的《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之三)》中就寫道:「內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時不早求。」在詩中,黃滔將候舍人的文採與南朝著名的文學家江淹相比,大加讚賞,說他的妻子埋怨他為何「當時不早求」。

在這裡,我們可以得知,在唐代時,內人其實依然還是有妻子的含義的,只是如當今「小姐」的稱呼一般,因為當時社會環境的變遷,混入了其他不太雅觀的意味,徒惹人笑。

其實,內人的稱呼早已有之。在《荀子·法行》中即說道:「曾子曰:『無內人之疏而外人之親。』」以「內人」來指代「家人」並與「外人」對比,而妻妾可不就是家人中的一員嗎?

《禮記·檀弓下》中曾記載了一件事:魯國大夫文伯死後,他的朋友和臣屬都沒見有痛哭者,反而是他的「內人」們皆痛哭失聲。

「今及其死也,朋友諸臣未有出涕者,而內人皆行哭失聲。」

鄭玄對其註解道:「內人,妻妾。」

在《孔叢子·記義》中則據此記述道:「今死而內人從死者二人焉,若此,於長者薄,於婦人厚也。」

由此可知,「內人」這個稱謂在最初時確實就是指代的妻妾,而非李敖所述的「妓女」。之所以單講「妓女」,其戲謔的成分要更大一些。

可笑的是,在某大學教授所著的《出口成錯》一書中,卻也因李敖的戲謔之語,就此得出一結論:「這樣說來,如今還有人故作高雅地稱自己的夫人為『內人』,真是天大的笑話!」

卻不知,在這些故紙堆中,誰又成了天大的笑話?

相關焦點

  • 李敖:現代人稱老婆為"內人"說明自己是"龜公"
    1979年的李敖(資料圖)     臺灣著名學者李敖先生在1979年所寫的《且從青史看青樓》一文中說:「現在人稱自己太太做『原來唐朝稱妓女叫『內人'。《教坊記》裡說:『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張祜的詩說:『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傞傞輕舞來。'都特指妓女。」    他又說:「現代人向人介紹自己老婆是『內人'的時候,無異於同時告訴別人自己是『龜公',是『大茶壺'。
  • 「內人」如何從「妓女」變成了「妻妾」?中國詞語實在太博大精深
    學者李敖曾在《且從青史看青樓》這篇文章中指出:現在的人習慣管自己的夫人叫「內人」,其實,這是一種蔑稱。原文為「如果這位太太是『從良』了的,倒真的名副其實。」可見,李敖先生之毒舌。言下之意,竟是將「內人」與「妓女」畫了等號。那麼,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 在古代老婆和內人不敢隨便叫 古詩裡這個詞的意思真想不到
    今天老街說一說老婆和內人這兩個詞,今天我們知道是稱呼自己的太太的詞,但在古代可不是這麼簡單,有的含義說出來嚇人一跳。一、內人 唐玄宗時期的崔令欽寫過一本《教坊記》,記述了開元年間教坊制度、有關軼事及樂曲的內容和起源,其中關於」內人「有如下的介紹: 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亦曰「前頭人」,常在上前頭也。
  • 李敖:「那位江南女子才是我女人中最漂亮的,而不是胡因夢」
    現實就如同一棵開始傾斜倒下的參天巨木,壓得李敖根本無力招架。如今分手已成定局,李敖受不了這殘酷的打擊,在半醒半醉之間,李敖吞下了安眠藥。他希望用死亡來作為這段感情的終結。多虧他的同學發現了這件事,及時把他送到了醫院,這才撿回了一條命,而大難不死的李敖徹底地改變了。沒有一段感情不會結束,與其苦心栽種沒有結果的樹木,倒不如侍弄些嬌豔惹人憐的花朵。
  • 李敖評論三毛、金庸、王菲,一針見血,無可辯駁,畫骨
    ‍李敖,是我國著名的評論家、文學家和批評家,也是在人們眼中一位有風骨的文人。在這裡,筆者想要引用李敖先生對三毛、金庸、王菲,三個不同領域名人的評論,來揭示李敖思想的深刻性。
  • 李敖說:那位江南女子才是我女人中最漂亮的,而不是胡因夢
    不過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抑或是兩者皆有,李敖的感情之路是坎坷不平的。 似乎他的滿腔熱情無處安放,沿途遇到許許多多令人痴迷的景色,他都流連忘返並留下了自己的痕跡,繼而即便離開之後雙方皆是戀戀不忘但又不願重來,直到最後他的靈魂才有處可棲,便是他的最後一任妻子,王小屯。
  • 王小屯年輕時,曾被李敖搭訕: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
    人們對她的熟知是因為她與臺灣著名詩人李敖的忘年戀情。相差30歲的兩人跨越世俗的偏見結成連理,直到生命盡頭。1983年,他們倆初見之時,李敖48歲,王小屯18歲。才從護校放學走出校門的王小屯,在公交車站臺被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搭訕:「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李敖是當時才子,大作家,王小屯很是欽佩他。
  • 李敖與《北京法源寺》
    李敖晚年給人的最大印象似乎就是「狂」。他曾經公開說:「五百年來中國白話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不過李敖的「狂」,確實有「狂」的資本。李敖一生可謂「波瀾壯闊」,至今似乎仍難以完全「蓋棺定論」。這裡,只談談李敖寫的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在他一生的著作中,代表作之一《北京法源寺》是與北京關係最密切的作品,但他此前並未真正到過法源寺,直到2005年李敖70歲到北京參訪才一償夙願。2015年該作由大陸著名導演田沁鑫改編為同名話劇,搬上舞臺後大獲成功。  對李敖逝世,田沁鑫向記者表示「很傷心,但是有心理準備。」
  • 李敖的法源寺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同學口中得知他們對李敖先生《北京法源寺》一書的稱讚和推崇。按李敖先生自己說,此書是他在遭受牢獄之苦時,構想出來的一部小說。出獄之後,由於忙於各種事務,以及自身心理上的求全故障(即最好是好的敵人),所以躊躇下筆,一再耽誤直到下定決心。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每日兩個多小時的奮筆疾書才算完成,並且說「它只是我史詩式小說的一部,我自不打算用一部小說涵蓋所有的主題,所以,它涵蓋的,只在四百個子題之內,但內容也很驚人了」。多麼狂傲的口氣!多麼自信的誠實!
  • 文人悍氣看李敖
    李敖曾經「政治犯入獄」。在白色恐怖下、在黑暗牢房裡、在灰慘生命中,他不悲觀、不失望、不屈服。蔣家冤獄,他耿耿於懷、時時於心。監獄裡不給他提供各類書籍報刊,他便要求好好學習「蔣總裁」全集。獄方一想,好事兒!孫猴子壓在五臺山下終於知道洗心革面了!大力支持!
  • 李敖有話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臺灣省無黨派人士,「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後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創下歷史紀錄,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 李敖生前最後微博推介個人自傳
    李敖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臺灣著名作家李敖18日在臺北逝世,享年83歲。他在大陸出版的最後一本書是簡體版《李敖自傳》。李敖於2月1日發布了生前最後一條微博,內容正是與此書有關:「2018《李敖自傳》簡體版將在一月中旬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全國熱烈發行!」據該書的責任編輯付如初回憶,整個出版自傳的過程中,同李敖的家人、助理和版代進行了密切溝通。「籤合同時李敖先生尚能說話寫字,還給我籤了一本書,上面寫著:『如初一見,一見如初。』拿到的時候我異常欣喜,也深感李敖作為男士、作為作者的風雅有趣。」
  • 李敖祭文——那個可愛的叛逆者,不在了
    很久沒有聽到李敖的消息了,一直知道他患癌,但沒想到走得這麼匆忙。2018年3月18日,被一條推送消息鬧醒——著名作家李敖去世。久久不願相信,遂回想起了與李敖的初遇。那還是2004年,李敖訪問大陸,回到了闊別60年之久的故鄉,電視上鋪天蓋地的胡連會新聞,我第一次知道了李敖這位作家,找來他的書一看,就喜歡上了這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人。
  • 李戡||不只是李敖的兒子
    李敖:很愛很愛你2018年3月,「一生說真話」的李敖溘然長逝,他生前對愛子李戡讚賞有加,甚至用到了「天才」這個詞。李敖曾在電視節目中大嘆,「兒子比我可怕,我只會越來越老,他會超越老爸,指日可待」;在李戡選擇去北大讀書時,李敖在好友陳文茜的節目上給李戡做硬廣「北大的小女生,李戡來了!」
  • 李敖有話說:228和族群無關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臺灣省無黨派人士,「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有《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後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創下歷史紀錄,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
  • 李敖去世了,大白有話說
    今天,又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像霍金一樣停止了呼吸,走向了另一個未知的世界,這個人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李敖。實事求是講,聽到霍金去世,大白內心有觸動,但這個觸動不大。因為我沒看過霍金的書,也不太清楚他的理論,我只知道霍金很牛,其他就知之甚少,所以霍金去世,我也就惋惜了一下,然後這事就過去了。但是,當我在今天得知李敖去世的消息時,我還真是難過了好一會兒。當時我在地鐵上。
  • 李敖近況曝光,「一切都在倒數」!
    記者傅家妤/綜合報導82歲作家李敖罹患腦癌,先前曾傳出免疫力下降導致感染肺炎惡化,經過7天急救才脫離危險期。
  • 李敖和劉家昌,在臺灣的「逗比歲月」
    琢磨來琢磨去——好朋友李敖!因為李敖當時有輛汽車,雖然是二手的,但牌子特別牛氣——凱迪拉克!不過據李敖自己說,這車一般人坐不起的原因不是因為貴,而是因為太耗油。總之,劉家昌偷偷送了李敖一筆錢。李敖:這個名字不好。劉家昌:為什麼不好?李敖:四個男的和四個女的會有什麼戲?至少要有一點點變化。劉家昌:怎麼變化?李敖:四男五女就有變化了啊!他們不是成雙成對了,這不就有問題了,戲也出來了。
  • 李敖李戡專訪:上陣父子兵獨家
    導語:李戡說父親不是名嘴,李敖說兒子過於深沉;李戡表達了自己對父親的崇敬,李敖也展示了對兒子的讚美;李戡的未來充滿可能性,而李敖的底線是兒子不能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