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奧秘就在練出脊椎骨,身子懂了才是真懂了

2021-02-13 尚派形意拳

形意拳發力幾個組成部分

 1、腿的蹬踩反彈如同彈簧。形意拳站樁,很重視腿功的練習,下盤越穩,功夫也好。舉個例子,跳高運動員,在最後起跳的那一步,就是用的蹬踩反彈作用力,和我們練拳用的是一個勁力。打拳以地為身,大家仔細體會下,打拳時腿的蹬勁,和前腳的突然剎車反彈,所組成的勁力感覺。

2、腰胯尾閭的抖動如同大海翻浪。腰胯的抖動,催動脊背的翻浪,如滔滔浪湧,連綿不段,乾脆利落,使其達到骨動柔不拘,開如弓崩弦斷之境界。俗話說的獅子抖毛之功。

3、腰脊擰彈滾翻如同滾珠。我們練拳時的每一拳一腳都是由腰軸的轉動和劃圓而產生的,卷放到極點,既是蓄髮,如小臂出拳似擰繩,腰脊轉動如同上了發條,所以身體轉動應似滾珠。

4、後背發力如爭牽。後背是整體力傳遞的重要一環,頭與足相爭,前腿與後跨相爭,所以說。前手打人,後背使勁。就是這個道理。

5、出手如同鏈子錘。練拳時三節出現一點僵力都不對。要節節鬆柔,節節貫通,卻不能把胳膊當木棍去練流星錘,那樣勁力是不能練到梢節的。

6、整體螺旋如同觸電。腿、腰胯、腰脊、後背、到手,形成了一個整體骨架。由腿的蹬踩、腰胯的轉抖、形成脊椎擰轉蓄勁的那種全身之力擎於一掌,一觸即發的螺旋震力,類似觸電之感覺

 形意拳的奧秘就在練出脊椎骨

形意拳要求思想上做到膝蓋內扣、大腿根裡裹、坐胯頂懸、背圓胸含、沉肩墜肘,很多人知道這麼練,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練,我知道了。就是奔著脊椎骨去的,或者說衝著尾椎骨去的。下三路做到了尾椎骨就撅起來了,全身做到了脊椎骨就活了。老師傅說形意門練的就是脊椎骨這條大龍。

 想想太極拳也一樣,轉來轉去都是在晃這條大龍。練完了溜達也是如此,帶著這個意思,撅尾椎骨,晃脊椎骨,從腳跟把意思連到手上連到全身,就是個整勁。脊椎骨是發動機,尾椎骨是開關,胳臂腿是發動機連著的四個軲轆。練的時候從根到梢,把勁練整,所以要慢,慢才出功夫。打得時候梢引根隨,講究一個快!

 《逝去的武林》中尚雲祥說李仲軒練得不整,告訴他練根節,以根推梢,慢慢出功夫。打是梢節先出,身子追上上梢節,講究的是身法。練與打強調的都是一個整勁,沒有整勁就練錯了。然後以五行拳為體,強健五臟練出功能,把筋膜練齊,通過雷聲接引整合到一塊,就都齊了。老師傅們晚年站樁打坐,因為身上有了,守住內功就行了。

 太極拳慢慢打也是這個意思。知道了這個道理,也知道太極拳怎麼練了。等把功夫練上了身,換勁也知道怎麼換了。天下大道至簡至易,原來如此。



 由來拳心即道心——脊椎骨到修行的道場

拳道一體的就是內家拳。形意拳也好、太極拳也好都是以拳助道。當然,如果你由道入拳,則進步神速,因為拳與道是一個東西。但是多數的朋友談不上修道悟道,都是從學拳架子開始,就有個練對還是練錯的問題。如何檢驗?是不是身體越練越健康?氣度越練越寬宏?道德越來越高尚?越來越年輕?

 有練太極拳的朋友問我,怎麼自己練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感覺到腰能立起來?更別說後面的真陽發動了。我想,可能是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脊柱正直。我說過脊柱是煉精化氣的關鍵,內家拳要求頭頂懸、坐胯、脊柱正直,這是一整套的東西,但是你沒練出來就不會有體會,很容易就忽略過去了。

形意拳對脊柱的要求更是幾乎苛刻,沒這個東西不光是出不來功夫,還容易把自己練出毛病來。一上手就練太極拳的,由於她的動作總是盤來盤去的,自己不時刻注意著,很容易就失去了正直,這樣氣血就沒法運化。其實站樁是矯正姿態的重要手段,為什麼說拳在樁裡?站得直溜溜的神意練拳,化了腦子就好辦了。

 所以,無論站樁還是行拳,還沒達到所謂化了腦子這個境界的,要時刻關注這自己的脊柱,從頭頂到海底始終是一條直線(特殊姿勢除外)。其實這裡頭有個內功修煉的不傳之秘,頭頂和海底是人很重要的兩個地方,脊柱在她們中間,連著全部神經,這一整套人體生命的功能系統就像發動機一樣源源不斷地提供動力。

 尾椎骨上頭有一塊,腎氣足就立起來了。你要是腎虛,自然就駝腰。所以啊,年輕人沒腰的有的是,我一看就是性慾無度。要善自珍重。你的腰立起來了,下一步就是兩腎如湯煮、兩耳似火燒,丹田裡有了東西了。這時候你就覺得自己身體裡有了真東西,只要你善自珍重,這個本事會越來越大。體現在力量上,想用的時候那是千鈞之重。不用的時候一如常人,沒來由你摟著女人把人家的肋骨弄斷。都在一心耳。我之前說動手前要謙讓,那更是個秘密。

 站樁呢,我說過要往舒服裡頭去站,而且只要你站對了,就會越來越舒服。比如之前說的腰板挺起來了,兩腎如湯煮、兩耳似火燒,然後就是前胸後背後腦連在一起如沐春風,好像泡在熱水澡裡似的那麼愜意。老爺們腎功能這時候就厲害了,晚上睡覺你會始終感覺到一柱擎天,身上精力旺盛,這時候就要登堂入室了。

 到了這個程度很多人世間的享受你都沒興趣了,因為哪個也比不過你身體裡的樂趣大,這時除了站樁、打拳,沒事時候可以打打坐,效果和站樁時一樣的。很多人的智慧將得到開發,對武術、對人生的看法會改變,思維越來越深邃,欲望越來越平淡,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很多以前看不明白的事如今都了若掌中。

 這就是道家的所謂修命了。因為人思想性格上的大多數毛病都由身體上的疾病而來,你的身體修好了,思想健康了,智慧開發了,就可以悟道了。如果在這個時候你悟了,也即所謂性命雙修。再往更高層次的形而上道體修煉,你就知道怎麼辦了。說句閒話,無論身體上多少變化,乃至出了功能,都非究竟,不可執迷。

如果此生機緣不夠未能悟道,只是往這拳道一體的路上堅定走去,你會達到世間法的最高境界。自然,這個世間法的所得部分由你先天命運所定,部分地會因為你暗積陰德而增加,因為在這之後你一定會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之士。所謂厚德載物,必然會有福報。你的人生會越來越順暢和自信,最終健康高壽自主而去。

歡迎關注抖音「形意拳張金濤」,發送最新的練功視頻及教學視頻,每周二、六定期直播教學活動,敬請關注,聯繫電話:13853193763

相關焦點

  • 形意拳的秘訣
    尚氏形意拳---通過力學原理指導實戰技擊,通過人體經絡感知身體勁力的節節貫穿,通過易經之理指導拳術之思想,正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老師父對我講,你要把身子折曲起來勁才能拔上來,你現在身子是展的。都是稍節上的力氣,根本沒有根上的勁。後來我隨老師父學習了兩年多。從他那裡我才算真正懂得了形意拳。現在感到如果還是跟著第一個師父,可能一輩子也練不出什麼來。跟老師父後,他教我的訣竅就是坐住身子。每次我行拳或站樁時,他總要託著我的臀部,讓我往裡收,身子往下坐。
  • 形意拳「懂勁知法」者才是上乘功夫
    所有這些都與形意拳所追求的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及「無處不有、無時不然、觸之自應、不思而得」的技藝相去甚遠。因之運用招僥倖贏人,實乃形意技法的下乘之作。 勁法系形意拳特殊的「勁」「意」的運用。特別是尚派形意始祖尚雲祥先生之女尚芝蓉教練形意拳時,「著重練功找勁」,練的是「形神合一、渾元一氣」之功,找的是「六合完態、體用一源」的「真勁」。
  • 形意拳中抻筋拔骨的奧秘
    人體中的「筋」有二種特性,第一種是韌性,有拉力,在兩根骨頭向外支撐時會產生張力;這種張力可以使我們的骨格在重力的作用下互相牽引、拉住、綁定,讓人體的筋和骨形成一個架子,這就是我們把形意拳中站三體式的理由,練習形意拳通過二十法來校正姿勢,再通過發力練習使筋肉產生彈力,而這種彈力就是我們所說的
  • 老輩子人怎麼練出形意拳真功夫的!
    其實真傳的形意主要就是單操,至於什麼套路根本不用練,重點是五行拳,它是所有拳法的母拳,但不能自學的,因為那裡有很多小動作,如果師傅不親身示範,你自己是琢磨不出來的!都知道形意有三層功夫,其實五行拳每一個拳法都有三種練法,這三種練法就是三個發勁方法,共有十五練法,這個秘密恐怕現在知道的人不多,因為這是形意的秘密,並不是練明勁練的一定時候就自然會暗勁和化勁了。形意的步伐主要是雞形步,也就是要時刻分虛實,而在技擊中則多用雞形和蛇形步。所以說形意並不是無遮攔的硬打,它的很多理論和太極雷同,但訓練方法比太極更科學,也就是先練剛,再練柔,最後練化。
  • 形意拳門之野馬奔槽論
    其實蹦起來高舉雙拳是假的,下邊要命的是暗腿,這個形你最終要練到。手腳打法互換,才是真正的奔馬。內家拳,絕對不是現代武術教出來的,手腳齊到方為真。你雞鴨魚肉加啤酒,練練提肛,它不便秘才怪。古人的身體飲食習慣與今人不同,很多古人的好東西,要真正的行家辯證地繼承,不只是要懂拳,更要懂中醫,懂人體科學。
  • 形意拳「撲著身子打人」,一寸和一丈一個勁頭
    對這些似乎不大好理解的問題,我想就個人所知、所學,並結合形意拳譜試著解釋一下,不當之處,敬請識者批評指正。  《李述》說「掄著胳膊打人不是形意拳,形意拳是撲著身子打人,猶如虎豹竄出去一丈是這個勢頭,略微一動也是這個勢頭。」
  • 奧秘在這裡:懂勁前練的是操,懂勁後練的才是拳
    不少人就是抱著多學架子的認識來學拳的 。沒有或者很少交流 練拳的心得體會,解讀太極理論 ,切磋推手等。 陳小旺說,練太極拳就是練丹田,通任督脈。拳套裡的不同姿勢可以打通不同部位的經絡。你的拳場就應該明明白白表明 目的是養身健體練丹田通經脈,是從著熟而悟懂勁」。 百花山------李亞萍成為楊氏太極第六代傳人,她的拳場遍及北京。
  • 一位形意拳高手的體悟心得
    我將自己練的給他看。老師父講,你身子沒坐下去,勁還有身上綁著,看著勁大,實際不行。用不上。此言正中要害,我確實也為此苦惱。老師父對我講,你要把身子折曲起來勁才能拔上來,你現在身子是展的。都是稍節上的力氣,根本沒有根上的勁。後來我隨老師父學習了兩年多。從他那裡我才算真正懂得了形意拳。現在感到如果還是跟著第一個師父,可能一輩子也練不出什麼來。
  • 風雲生 你是否真的懂形意拳的外三合
    我曾經收購一本書的複印件,叫《形意拳術秘訣》,作者高降衡,據說是郭維漢的弟子!書裡的形意拳體系,核心為丹田六合!而後來的形意拳,核心為三才六合!以前的文章裡,也有人評論說,不喜歡我說泰森什麼的,其實,按形意拳外三合作為技術標準,去衡量一些形意拳領軍人物和泰森,實際上首先領軍人物手腳不合,而泰森典型的肩胯,肘膝,手足都是合的,也就是說,練職業拳擊的泰森反而是外三合,而形意拳敢稱為領軍人物的一些人,在大談筋骨同時,反而是沒有做到外三合的!諷刺吧?
  • 尚雲祥的形意拳
    我們似乎明白,又不真懂。也知道形意的槐蟲步,是它的特點之一。也知道"打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的道理。認為利用身體向前衝的慣性,再加上手臂的發力,打上就能有效,有效就是不落空唄!根據這個道理,為了加大身體的前衝力,所以才要"消息全憑後足蹬"吧!至於為什麼叫腳打?又為什麼叫踩意?卻捉摸不清。
  • 形意拳實戰
    形意拳平時的站樁、打拳練就了三角形的穩定的人體站位形態,架子再低,更妙。至於運動不靈,這就是功夫了。平時下式子(就是低架子)打拳,習慣了這種形態,日久天長,動作一樣能快、能靈,功夫也就出來了。等你低式子能與高式子一樣靈活時,再去與高站位的人動手,大佔便宜。形意的功夫出在腿上,下式子打拳也是很主要的一項。不獨形意,其實好多傳統武術都有這個要求。
  • 形意拳的真東西
    形意拳發人必須要挨緊了對方,腳踏中門,在對壘的一瞬間感覺自己身上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感覺無論從哪個方位都可以將對方發出,自己感覺越舒服,對手就會越彆扭,自己越感覺舒服,佔的主動就越大,發對方就會越遠,發人靠的的是有利的技巧,如果和對手接觸感覺彆扭,說明佔的方位不對。
  • 形意拳如何練出抖絕勁?
    形意拳發勁稱之謂抖絕勁,務要全身放鬆,身體高度的協調統一,全身的勁力集中一處的整撼力,也稱暴發力,參考觀察騾馬乾完活打滾後混身一抖的勁力。形意發力時,肌肉是由松到緊的,好似全身的散勁頃刻間聚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
  •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和形意拳
    氣血筋骨膜是後天的東西,根子都在先天一氣上,返了先天歸了真,這些後天所謂的功夫自然都會出來,何須鹿頭上再尋角?好比嬰兒出了娘胎自然會慢慢長大,需要你給他打激素催長嗎?天道循環就是如此。我們是成人,逆反回真從新來過,再用拳法規矩把需要的功能引領出來,這就是內家拳的本來面目。
  • 形意大成拳分力奧秘:孫祿堂彎弓射虎拳照解析
    形意大成拳分力奧秘:孫祿堂彎弓射虎拳照解析
  • 總想拿擂臺技類比拳術的|存而不用,以弱示強,才是形意拳的章法
    可以說形意拳的形式因人而異的,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也不是毫無顧忌,就可不講究任何章法的隨心所欲,否則24法豈不是等於擺設。形意拳的動作是要歸結到意上。這個意是什麼?搞懂了這個意,就搞懂了形意拳的來龍去脈。間接的你就對動作有了把握,這個把握並不是動作的表面規範,而是這個動作所代表的深層含義。這個含義的歸根點在於勁(發力)。
  • 說說形意拳的認識論,順帶提一下老三拳
    這一點你一定要弄明白,這是掌握形意拳的關鍵。這個方法掌握不了,你就練不好形意拳。下文我再穿插著講一下,如果你還不明白,我也就沒辦法了。練好形意拳的前提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同時還要掌握一個正確的認識方法。你在練好形意拳的同時,也在把形意拳練壞,能理解吧。隨著練習的深入,掌握的越多,同時你掌握不了的也越多。換句簡單的話就是你懂的越多,你不懂的也就越多。
  • 內家拳的不傳秘密!!!終於找到了
    崩拳為什麼和其它五拳不同,是半步?出前腳走半步是先下手。打崩拳得象得神經病,腦子一激靈渾身一抖、一炸翎子拳頭已經到肉了。打崩拳不是用胳臂,而是用身子。還用想拳頭怎麼出去?身子到拳頭就到,親上對方嘴,看著對方眼,沾上了馬上就回來。
  • 武術形意拳--劈拳勁力練法
    本門所傳形意拳的練法是講究以身運氣,以氣催力,通過身體的強化訓練而產生充盈的內氣。需要時靠丹田鼓蕩迸發出內力。內氣越足,發力越大越猛,而且是能剛能柔。剛柔相濟、遊刃自如。不要小瞧了劈拳的一鑽一劈,就是用這兩個式子,本門的傳人一代一代練出了拳家夢寐以求的丹田內功。有了這個內功(內氣),既強壯了體魄,也增加了技擊和抗擊打能力,很是寶貴。
  • 通過《逝去的武林》裡的幾段話談談真實的形意拳
    形意拳難看,因為拳架既不是用於表演也不是用於實戰,它是用來出功夫的。拳架出功夫可以舉一例,練形意拳總是擠著兩個膝蓋,磨著兩個脛骨軸,一蹲一蹲地前進,用此打人就太糟了,兩腿總並在一塊,只有挨打的份。其實擠膝磨脛的目的,是練大腿根,大腿根有爆力,比武時方能快人一籌,這是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