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子人怎麼練出形意拳真功夫的!

2020-09-21 熱愛就請繼續前行

其實真傳的形意主要就是單操,至於什麼套路根本不用練,重點是五行拳,它是所有拳法的母拳,但不能自學的,因為那裡有很多小動作,如果師傅不親身示範,你自己是琢磨不出來的!都知道形意有三層功夫,其實五行拳每一個拳法都有三種練法,這三種練法就是三個發勁方法,共有十五練法,這個秘密恐怕現在知道的人不多,因為這是形意的秘密,並不是練明勁練的一定時候就自然會暗勁和化勁了。

形意的步伐主要是雞形步,也就是要時刻分虛實,而在技擊中則多用雞形和蛇形步。所以說形意並不是無遮攔的硬打,它的很多理論和太極雷同,但訓練方法比太極更科學,也就是先練剛,再練柔,最後練化。形意技擊關鍵在於鉤挫與束展,它主要也是借力打力。

如果大家能好好研究一下太極圖,相信一定能收穫很多的!真正能達到一個三體式站在那,一般人推不動、拉不動、抬不起他的胳膊來的人則更少更少。試想,人家一個三體式站在那,你推不動人家,拉不動人家,抬不起人家的胳膊來,你拿什麼去和人家動手?何況郭雲深先師,他一個三體式站在那,五六個小夥子各持一棍用力杵在他的腹部,他丹田一沉,腹部一彈能把五六個小夥子扔出丈外。

形意拳以三體式為基本,而郭雲深先師把前人的五.五步雙重三體式改為三.七步單重三體式。有功夫的形意拳家站對了三體式,應該是一般人推不動、拉不動、抬不起他的胳膊來,才算這位老師真有形意拳的樁功,若連這個基本樁功都沒有,別的都談不上。

形意是一門優秀的實戰武術,非常的狠毒,但今人多練不得法。其實真傳的形意主要就是單操,至於什麼套路根本不用練,重點是五行拳,它是所有拳法的母拳,但不能自學的,因為那裡有很多小動作,如果師傅不親身示範,你自己是琢磨不出來的!都知道形意有三層功夫,其實五行拳每一個拳法都有三種練法,這三種練法就是三個發勁方法,共有十五練法,這個秘密恐怕現在知道的人不多,因為這是形意的秘密,並不是練明勁練的一定時候就自然會暗勁和化勁了。

形意的步伐主要是雞形步,也就是要時刻分虛實,而在技擊中則多用雞形和蛇形步。所以說形意並不是無遮攔的硬打,它的很多理論和太極雷同,但訓練方法比太極更科學,也就是先練剛,再練柔,最後練化。

郭雲深先生的崩拳

眾所周知,形意拳以三體式為基本,而郭雲深先師把前人的五.五步雙重三體式改為三.七步單重三體式。

深州當地形意拳界的朋友說,郭先師的家馬莊離深州有一公裡,他打著崩拳來趕集。試想這個半步崩拳打對了,初學者無論多棒的小夥子也打不了二十下準坐在地上,而郭先師打著崩拳由馬莊到深州去趕集市,說明郭先師的腿部勁力之足,耐力之久,是一般人不能相比的。

郭先師一個崩拳打遍南北七個省未遇對手,說明他身經百戰,和不同的對手打,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又有過人的功夫和膽量,所以百戰百勝。郭先師所具備的功夫和實戰經驗打人的技術,都是我們後人無法和他相比的。如他打李奎元,李奎元擅用腳踢人,據說能踢斷碗口粗的木樁。而當李奎元和郭先師比武時,剛要起腳,郭先師手已到他身上,李奎元只覺郭先師輕輕一划,就被騰空摔出丈外。李奎元立即拜師。當郭先師打某寺僧時,某寺僧力大無窮,把磨盤從門外搬到門裡院中而面不改色,某寺僧讓郭先師把磨盤再從院裡搬到門外,郭先師說:不用不用,我兩拳你要不吐血,我就認輸。

結果是兩拳就讓和尚口吐鮮血,跪地拜師。郭先師因公誤殺地頭蛇而坐牢,在牢中天天練虎撲撞牆。當三年後刑滿釋放,縣太爺錢錫彩請他吃飯,席間問郭先師三年牢獄之苦,功夫退了沒有,郭先師說沒退。縣太爺說您展示兩下,郭先師站起身來,到院中一走,見院內有影壁牆一面,郭先師說:「我可以在影壁牆上試試功夫嗎?」縣太爺說「可以,可以。」郭先師一個虎撲撞在影壁牆上,只覺影壁牆忽而一動,便又一加力,影壁牆應聲譁啦倒地。

縣太爺拉著兒子錢硯堂當場拜師。試想郭先師有如此功夫,哪位武術家能禁得住他這一下呢?又如郭先師聽說北京董海川功夫過人,便趕到北京,找老鄉程廷華介紹和董先師比武,程廷華不肯,再三,郭先師急了,一個崩拳衝程廷華打去,程先師急忙躲閃,郭先師一拳打在門框上,把門框打斷,誰有郭先師這樣的功夫。

因此,我認為郭先師一個崩拳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原因是,有過人的樁功,有過人的崩拳爆發力,有過人的實戰經驗,和過人的膽量。得到神拳李老能的真傳,造就了一代宗師。

相關焦點

  • 形意拳的說手與實戰
    形意拳的真功夫指克敵制勝的實際功夫,達到真功夫的境界, 傳統武術大多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聯,有著深厚的內涵,沒練過的拳術咱不好直言,但形意拳是這樣,內中陰陽相合,一氣貫穿,在改變氣質的同時,身體的筋骨也會變得強壯,耐得住擊打;全身的合順性,整體的爆發力會高出普通人很多,這就是實戰需要具備的素質。
  • 形意拳:中華真功夫尋根永濟
    形意拳主張簡潔樸實,結構嚴密,勁法精巧.其動作沉著,穩健,身正,步穩.因其要求"六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胯與膝合、手與足合",故形意拳初名心意六合拳.因姬際可所創,又名際可拳.其在流傳過程中,又衍生了其他名稱:形意拳、行意拳、五行拳、心意拳、六合拳等.
  • 形意拳比太極拳厲害,門徒沒有太極拳多,不會收徒弟!
    太極拳宣稱太極推手能把人推得人仰馬翻,螺旋纏絲勁能甩開幾名職業橄欖球員的包夾,抖勁能讓人還沒近身就倒地。自稱有很多絕招,就是不用這些絕招跟人比劃切磋。太極拳不能打是真實寫照,那麼以前的太極拳厲害不厲害呢?
  • 同樣是內家拳,為何太極比形意受歡迎?
    現在形意拳練習者甚少,完全不及太極拳這麼熱鬧。形意拳沒有太極拳那麼花哨漂亮,不容易招收徒弟。再者,形意拳拳師有尚雲祥、郭雲深、孫祿堂、薛顛等等很多,他們並沒有像太極拳那樣搞出個陳氏太極、楊氏太極等分支出來,也沒有像陳家溝那樣把某個故居當成形意拳發源地。
  • 形意拳的奧秘就在練出脊椎骨,身子懂了才是真懂了
    、大腿根裡裹、坐胯頂懸、背圓胸含、沉肩墜肘,很多人知道這麼練,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練,我知道了。知道了這個道理,也知道太極拳怎麼練了。等把功夫練上了身,換勁也知道怎麼換了。天下大道至簡至易,原來如此。形意拳也好、太極拳也好都是以拳助道。當然,如果你由道入拳,則進步神速,因為拳與道是一個東西。但是多數的朋友談不上修道悟道,都是從學拳架子開始,就有個練對還是練錯的問題。如何檢驗?是不是身體越練越健康?氣度越練越寬宏?道德越來越高尚?越來越年輕?
  • 形意拳七步功夫及習藝須知
    形意拳有七步功夫:一學會,二習熟,三求穩,四靈巧,五神似,六奧妙,七無窮。練拳一途不可急遽,不可躐等,應按步就班,努力去練,日積月累,乃見功夫,乃見真功夫,自然達於奧妙無窮之境。第一要心界開活,第二要按照規距,第三要有恆不懈。
  • 形意拳如何練出抖絕勁?
    形意拳發勁稱之謂抖絕勁,務要全身放鬆,身體高度的協調統一,全身的勁力集中一處的整撼力,也稱暴發力,參考觀察騾馬乾完活打滾後混身一抖的勁力。形意發力時,肌肉是由松到緊的,好似全身的散勁頃刻間聚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
  • 武術形意拳--劈拳勁力練法
    本門所傳形意拳的練法是講究以身運氣,以氣催力,通過身體的強化訓練而產生充盈的內氣。需要時靠丹田鼓蕩迸發出內力。內氣越足,發力越大越猛,而且是能剛能柔。剛柔相濟、遊刃自如。不要小瞧了劈拳的一鑽一劈,就是用這兩個式子,本門的傳人一代一代練出了拳家夢寐以求的丹田內功。有了這個內功(內氣),既強壯了體魄,也增加了技擊和抗擊打能力,很是寶貴。
  • 形意拳內勁練法
    內家拳主指內勁,外家拳主指外勁,形意拳是內家拳,以內勁為核心。其內勁的練法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一內氣:(真氣)的練法:不論練什麼姿勢都要咬緊上下門牙,舌抵上顎.用深呼吸。試手者用形意拳手法將對方打的跌倒於床上。在這裡用的不是死力,而是巧勁,內勁。要求步起人起,步落人落。雖然把對方操倒,但對方身上卻不疼,如果疼則說明勁敷激用的不對,能打倒以後,還要進一步練習打得脆,進身快,不拖泥帶水,兩者互換練習,每日操練。②活樁的練法;打死樁有一定功底後,就可以練操活樁。
  • 形意拳實戰
    形意拳技擊的技術問題二:腳下的根形意拳特別講腳下的根,步到人飛,腳下無根哪行?這根怎麼出來的?形意拳平時的站樁、打拳練就了三角形的穩定的人體站位形態,架子再低,更妙。至於運動不靈,這就是功夫了。平時下式子(就是低架子)打拳,習慣了這種形態,日久天長,動作一樣能快、能靈,功夫也就出來了。等你低式子能與高式子一樣靈活時,再去與高站位的人動手,大佔便宜。形意的功夫出在腿上,下式子打拳也是很主要的一項。不獨形意,其實好多傳統武術都有這個要求。
  • 形意拳拳譜,步法靈敏多變,化勁無人能敵
    首先那些武術掌門都是自封的,是他們自己給自己掛了個金字招牌,也是他們親手把招牌摘下來給人踢壞的。然後要區分,大師們和武術根本沒關係!他們都沒下苦功練過,甚至對武術都不明就裡,被打敗的是他們,而不是武術本身。搏擊確實比較實用,練起來也「見效快」。
  • 馬保國輸了,形意拳不能打?錯!近代形意拳實戰如何高效速成的?
    對付形意套路黨馬保國綽綽有餘!同為形意拳,一個能打,一個挨打。看來老馬練錯了。不是形意拳不能打,而是老馬沒練對頭!形意拳練習者現狀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拳一年打死人」。這句話就是說形意拳出功夫快,效率高。
  • 原來練形意拳具有這麼多好處
    形意拳具有一定的健身價值形意拳不僅可使人的肌肉、骨骼和力量得到鍛鍊,並且對人的呼吸、消化、心血管循環及神經等系統都大有益處。長期堅持練習,可使這些器官的機能明顯地得到改善和加強,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肌體的抵抗力,愉悅神經,調節心理,讓人感覺到高興和滿足,把壓力和不愉快化作煙雲而遠離身體。
  • 從傳統武學內家拳「形意刀」和「形意槍」淺談形意拳之「橫拳」
    這兩年,有些人標新立異,非要考證形意拳橫拳的「橫」是蠻橫不講理的「橫」!衲子要說,這完全是對於形意拳的誤解和曲解。形意拳心正、意正、氣正、形正,至正至剛,講求的是儒家的溫良恭儉讓,是道家的陰陽之「道」,是佛家的大慈悲心懷,怎麼又會出來一個什麼蠻橫不講理的「橫」?這簡直是對於形意拳的詆毀和污衊!橫拳屬土護脾,土生金而克水。
  • 尚雲祥的形意拳
    先生傾一生精力,專攻形意,享有"鐵腳佛"等美號。形意拳經過三百多年的傳播和演變,至今不論文字轉抄或頭授受,都有許多差異。這裡談談尚雲祥先生是怎樣教練形意拳有。因先生對形意一生為斷探索練習,故各個時期所教又略有不同。限於篇幅,僅擇先生晚年所教的一些既平凡又有特色的技法來談談,或許有益於同好。站三體式是為了強身,打好技術基礎,故先生特別注重站樁,並藉以考驗人。
  • 形意拳柔練法
    凡練形意,入門首須站樁,或為另外,還有一個初練拳術的方法問題。一般人皆奉行入門先習明勁的準則,可惜練時忽略了一個意氣問題,而現在一般老師也不作過多強調,故而不少人始終在明勁階段徘徊。真正練明勁之法,先站三體式片刻乃至半個時辰自感神氣圓滿,勁力通達,然後開架練拳。練時松中出力,自然舒和,以不憋氣,不使用拙力為要。
  • 形意拳的秘訣
    此言正中要害,我確實也為此苦惱。老師父對我講,你要把身子折曲起來勁才能拔上來,你現在身子是展的。都是稍節上的力氣,根本沒有根上的勁。後來我隨老師父學習了兩年多。從他那裡我才算真正懂得了形意拳。現在感到如果還是跟著第一個師父,可能一輩子也練不出什麼來。跟老師父後,他教我的訣竅就是坐住身子。每次我行拳或站樁時,他總要託著我的臀部,讓我往裡收,身子往下坐。
  • 淺談傳統武學形意拳五行第一拳是掌非拳的母式「劈拳」
    形意門裡有很多東西都看似不合理,出拳擰裹鑽翻,初學出拳要多彆扭有多彆扭。然而,恰恰這「看似不合理」和「彆扭」,共同構成了形意拳。形意拳之劈拳,是五行拳的第一拳。形意拳五行拳的橫拳是「母拳」,然而,練習形意拳都要從劈拳開始練習。這是因為按照陰陽五行原理,劈拳潤肺,只有通過練習劈拳,才能先把肺葉打開,才不會「炸肺」。
  • 形意拳發力模式,形意拳科學訓練-典傳筋骨開發
    形意拳的發力模式所以形意拳練拳,一定要練出整體勁,也就是全身胯、肩、肘、肋、脊柱、內臟,等等關節一瞬間,協調作戰,全力以赴。2、形意拳發力模式:形意拳之整體勁整體勁,顧名思義,就是整個身體發力、用勁,想要練出整體勁其根本就是整個身體協調如一,非常考驗對身體關節的控制力。
  • 一位中醫博士學習形意拳的練功體會
    正在此時機緣巧合的在網絡上看到尚派形意拳第三代傳人張金濤老師的文章和視頻,感覺豁然開朗,當時就判斷張老師是真正有真功夫、有傳承的人。隨即就關注了老師的微信眾公號和抖音,並添加了老師的微信。那時就萌發了跟隨張老師學拳的念頭,但是身在外地,苦於諸多條件的限制,一直沒有遂願。光陰似箭,日月如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