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會致癌、性早熟,甚至傳給下一代!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

2020-12-23 DrX徐昊醫生

我們先看這則新聞:

8歲女孩婷婷,今年還在讀小學,身高卻已經達到了1米3。對此,家裡人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因為某天給女孩洗澡的時候,媽媽無意間發現年僅8歲的女兒胸部居然發育了。高度懷疑是性早熟,便趕緊帶著她去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女孩雖然只有8歲,但骨齡卻達到了11歲。最終女孩被確診為性早熟,且醫生預測女孩最後的身高應該不會超過1米5。

醫生仔細詢問了女孩父母,並做了多方檢查。最終確定了罪魁禍首,可能就是家裡平時給她盛放食物的塑料飯盒

如果你對生物化學有一定了解,想必已經猜到了是什麼物質導致了女孩的性早熟——塑化劑。

你必須認識的「塑化劑」!

從2017年12月,麥當勞的油條中被檢出塑化劑,再到2018年11月,國內知名白酒「西鳳酒」被檢出塑化劑超標。坊間關於塑化劑的新聞幾乎從來沒有斷過,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塑化劑呢?

塑化劑,通常又被稱作為增塑劑。因為能夠增加塑料製品的韌性,所以在很多塑料製品中都能看到塑化劑的身影。

塑化劑包括脂肪族二元酸酯類、苯二甲酸酯類、苯多酸酯類、苯甲酸酯類、多元醇酯類、氯化烴類、環氧類、檸檬酸酯類、聚酯類等多個族群。

而日常生活中,被使用最多的應該是鄰苯二甲酸二乙己酯(DEHP)。雖然是工業原料,但事實上塑化劑無色無味無臭。

一般人體自身攜帶的免疫功能是能夠對付塑化劑的,但由於生活中我們有太多接觸塑化劑的地方。這就導致日積月累情況下,一些疾病的出現。

塑化劑的覆蓋面你想像不到!

塑化劑的覆蓋面有多廣,你可能想像不到。Dr.X查到一個數據:中國是全球塑化劑第一消費大國,年消耗量超過了300萬噸。

這樣說,你可能還是沒有多麼深刻的概念,我們再來看看日常用品中哪些可能含有塑化劑。

化妝品:最常見的就是在髮膠、口紅和指甲油中添加塑化劑。目前,不少不良企業依然在化妝品中添加使用,所以購買化妝品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品牌與渠道。

各類清潔用品:這些清潔用品包含了洗髮乳、洗面奶和沐浴露、香水等。因為塑化劑本身就是定香劑,所以香味越濃的產品中塑化劑含量可能就越高。

兒童玩具:因為觸及到商業利益,這裡就不詳細舉例那些兒童玩具中含有塑化劑。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大多數國內玩具中,都能找到塑化劑的身影。

各類塑膠袋: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加熱食品時一定要外面的塑膠袋或塑料容器拿掉。

除了上面列舉的這些,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見到的保鮮膜、壁紙、油漆和PVC桌布、窗簾、手機殼等都可能含有塑化劑。

塑化劑的危害有多恐怖?

雖然塑化劑在我們體內能被代謝排出,但長期大量攝入,各類疾病還是會找上門來。

癌症:2017年6月,中科院研究人員選用人類的肝癌細胞HepG2為研究對象,模擬人類日常暴露劑量,對實驗的白鼠進行長期刺激處理。結果顯示塑化劑可能誘發肝癌細胞的炎性反應,從而促進肝癌的發生。

性早熟:由於兒童和青少年身體各項機能還處在發育期,攝入塑化劑後的不良反應比成人危害更大。最為典型的危害就是性早熟,其中對女孩的影響最為明顯。如果女孩在8歲前就出現乳房、腋毛和陰毛髮育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遺傳:塑化劑的危害不僅在眼前,還會遺傳給下一代。由於塑化劑造成的基因毒性,傷害到人類基因,長期大量攝入塑化劑後,會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不育:由於塑化劑的作用和人工荷爾蒙類似,所以長期接觸後會危害到男性的生殖能力,進而導致男性在性發育方面遲緩、精子生成障礙,甚至是不育等。

說了這麼多危害,你可能難以記住。但你應該聽說過三聚氰胺,你要知道的是,塑化劑的危害遠比三聚氰胺高出很多!

如何遠離塑化劑?

想要做到完全遠離塑化劑,這壓根是不可能的,除非我們生活到原始社會中去。但我們可以在平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儘量做到遠離塑化劑。

少用塑膠袋:我們平時裝大部分食品時都會選擇用塑膠袋包裝,但Dr.X的建議是任何能夠直接食用的熟食最好不要用塑膠袋包裝;放在冰箱裡的水果蔬菜也最好不要用塑膠袋包裝。

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用微波爐加熱食品時,千萬不要用塑料製品包裝食品。

塑料杯少用:塑料製品中往往都含有塑化劑,但我們把開水倒入後,塑化劑就很容易被溶解到開水裡。

塑料書皮少用:在給孩子選購書皮時,儘量不要選擇塑料書皮,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塑料書皮裡有沒有塑化劑。如果有塑化劑,想像一下孩子這樣天天接觸,後果是怎樣的?

正規渠道購買玩具:不管是嬰幼兒還是兒童的玩具,在購買時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不要買廉價和來歷不明的玩具,因為這些玩具在質量上很難有保證,我們更不知道廠家在玩具中到底添加了什麼。

Dr.X說

塑化劑的危害看起來很小,但任何東西都怕積少成多。

其實想要避免塑化劑帶來的危害也沒有那麼難,只需要我們平時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夠了。

#健康好文,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這個東西會致癌、性早熟、不育,還會傳給下一代,我們每天都在...
    致癌、性早熟、發育異常,甚至傳給下一代,什麼東西危害這麼大,這個東西就是——塑化劑。是的,這個名字你一定在新聞裡看過或者聽過,但是你卻不一定知道它到底有多恐怖。日前,經過3年的研究,臺灣成功大學教授李俊璋的研究團隊發現,塑化劑進入男性體內會抑制睪固酮分泌,造成睪丸功能低下,導致不育!然而,塑化劑的危害遠遠不止於此,知道真相的你,眼淚會掉下來~~~更要命的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塑化劑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塑料軟化劑,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於工業添加劑。
  • 回力童鞋會導致性早熟?給孩子買衣服一定要看這個標識
    鞋子裡所含的鄰苯二甲酸酯會導致性早熟嗎? 年底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給寶寶置辦新衣物,今天嘟媽就和大家說說這些問題以及在給寶寶買衣服鞋子時需要注意什麼。 1 鄰苯二甲酸酯有什麼危害?
  • 竹筷易發黴、塑膠促性早熟,兒童筷子怎麼挑?
    基於方便性,我曾短暫使用過塑料筷,後來發現這樣不行,孩子接觸塑化劑會性早熟、提早發育,便換成最天然的竹筷。竹製餐具容易很發黴,要常換!我才開始研究筷子材質,免得天天把疾病吞下去。一般來說,筷子分為這幾種材質,讓我來一一介紹。竹筷、木筷竹子跟木頭雖然是天然材質,但正因如此,受到潮溼氣候的影響,竹筷與木筷特別容易發黴。
  • 這些食物孩子吃了會性早熟?
    對於反季節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導致「兒童性早熟」這一說法,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表明有相關性。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杜鴻禕等人2011年發表在《中國婦幼保健》期刊上的反季節水果攝入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研究中[8],收集了105名性早熟女童病例和反季節水果攝入量,最後並未發現反季節水果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
  • 性早熟的「元兇」終於找到了,竟然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性早熟發病率在我國也是呈逐年上升趨勢。在這個大家提心弔膽養孩子的年代,我們竭盡全力地幫助孩子規避一切可能存在的風險。但是關於「吃」的問題,卻是我們無論如何都規避不了的。畢竟,民以食為天。所以,一些傳說吃了會讓孩子「性早熟」的食物就開始讓大家心驚肉跳了。「速生雞」→性早熟?直接看答案:速生雞表示我是無辜的~大家理解的「速生」,就是給雞使用了激素,讓雞快速生長。
  • 中國有上53萬孩子「性早熟」?專家直言:都是父母給慣的
    所以現在我們也可以看見當孩子有什麼需求的時候,基本上父母都會滿足自己的孩子,並且父母現在教育意識也非常超前,他們覺得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並且家長們也希望自己孩子的身體能夠非常健康,所以現在的父母就生怕自己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會比別的孩子更差。
  • 7歲女孩每天看帥哥,卻導致「性早熟」,有多少家長忽略了?
    可與患病率呈遞增趨勢截然相反的是,性早熟兒童的就診率不足三分之一,暴露了我國家長對待兒童性早熟層面的知識短板。到底什麼才是性早熟呢?對孩子有什麼危害或影響呢?下面我們就一一來說:什麼是兒童性早熟?兒童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以前,過早出現與年齡不相稱的第二性徵,並促進體格發育。
  •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 性早熟的症狀和危害
    「我也遇到有的家長,女兒8歲多一點乳房就發育了,那麼到底是正常發育還是性早熟呢?這個就需要做更詳細的檢查和判斷。」於寶生說,比如到了醫院,需要給孩子的性腺發育評等級,看性腺到底發育到何種程度了。另外,可以做骨齡測試,如果有必要,有的女孩子還需要做盆骨的B超檢查。  於寶生告訴記者,即使是性早熟,家長也不要太著急,要跟蹤隨訪,有的發育進展慢的,無需治療。
  • 空氣炸鍋會致癌?快別瞎傳了
    在關於空氣炸鍋的種種傳言中,最常見、也是最嚇人的一個,是「空氣炸鍋長期使用,會致癌」。有報導稱,空氣炸鍋炸出來的薯條,「被檢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含量遠遠超出安全標準,最高的甚至超標兩倍多」。相關報導截圖不得不說,空氣炸鍋這個「鍋」,背得真的冤。
  • 孩子8歲前身高體重猛漲,家長別大意,也許是性早熟的標誌
    醫生發現這名男童的性發育也已經提前,睪丸發育已有6毫升。根據醫學判定,睪丸發育超過4毫升,就屬於性早熟。本以為孩子肥胖是因為胃口好吃得多,肥胖造成的肝臟問題還能理解,可是為什麼會性早熟呢?性早熟的表現家長一般很難發現,因為孩子自己也沒有特別不舒服的表現。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能看出來一些端倪。比如孩子的身高體重突然猛增,皮膚變得油膩且長痘,男孩子長出鬍鬚和喉結,女孩子乳房增大等都是孩子性早熟的標誌。
  • 深圳消委會測試包書皮:5款被檢出可能致「性早熟」物質
    近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的學生包書皮商品比較試驗發現,30款樣品全部符合國家標準,其中評出的五星級包書皮有20款,有5款包書皮樣品被檢出可能會致男孩「女性化」、及可能引發兒童「性早熟」的物質,同時還有4款產品因無必要的標籤標識不推薦使用。比較試驗中的30款包書皮樣品,18款為包書膜,12款為包書套。
  • 10歲女孩長出鬍子,醫生直言:這3種零食再饞也別吃,容易性早熟
    原來姐姐早就發現了,菲菲還因為這個事,被班裡的同學嘲笑,菲菲感到很自卑。也不敢給孩子剃了,會越長越多。姐姐也不想再這樣下去,就領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本想把鬍子弄掉,醫生說,可能是孩子內分泌紊亂了,不建議給孩子把鬍子先弄掉,建議孩子先去做一個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之後,顯示孩子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因此孩子現在才剛10歲就開始長鬍子了。
  • 炸雞,肥胖,塑料玩具……誰是性早熟的罪魁禍首?
    兒童性早熟四大危害 危害一:影響成年身高 由於過早的性發育,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高快速增長,但是同時促進了骨骺過早地融合,骨骺線一旦閉合,長高的空間也就基本消失了。所以性早熟兒童的生長周期會明顯縮短,最終使其成年後的身高比一般人矮。
  • 新學期身高差距拉大、性早熟比例上升 專家建議:少吃多動 及早就診
    不少媽媽為此著急:聽說孩子長太胖,會影響長高,該怎麼辦?更有不少媽媽發現:孩子不僅變胖,才八九歲居然已經開始發育了,小小年紀就要變「熟」,這可如何是好?近日,記者走訪了華山醫院北院兒科,發現整個暑期,性早熟、兒童肥胖等接診量明顯上升,其中,專家門診接診的性早熟兒童超過五成。「以往我們的兒科門診接診的病人五花八門,有看感冒發燒咳嗽,有看哮喘過敏的等等。
  • 夜裡睡覺的一個習慣,導致4歲女童性早熟,身體狀況如同10歲女孩
    上個月,身邊有個90後的寶媽就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原因是她4歲的女兒被查出來"性早熟"。據這個寶媽說,當時醫生拿著報告告訴她,說她女兒雖然只有4歲,可是身體狀況已經和10歲的小女孩差不多了,而且骨齡測出來也有6歲,對於她這個年紀的小孩,這樣的數據是完全不正常的,所以有理由相信,她的女兒是性早熟了。
  • 日本的女孩到底多早熟?一組照片告訴你,網友:三觀盡毀
    但是,我們的這些印象也可能只是局限在影視作品當中,又或者是小說裡,實際上的日本女孩,可能不僅不能稱之為可愛,甚至還可以稱之為「十分早熟」,讓看完照片的網友直接不淡定了,甚至直言:三觀盡毀。不過,大多數日本女孩在學校的時候,的確是穿著校服,襯衫加領帶,絲襪加小裙是標配,樣子十分甜美,十分可愛。
  • 孩子出現性早熟,誰是罪魁禍首
    醫生檢查後,證實孩子發育提前,出現了性早熟的症狀,但因為發現太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即使進行藥物幹預治療,效果也有限。01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個子長得飛快,有的一年就能長10多釐米,還有的女孩子8、9歲就開始胸部發育,甚至出現了月經初潮的情況。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嗎?
  • 近期性早熟兒童人數增加 專家:營養過度是誘因
    「宅家3個多月,沒看她怎麼長高,體重卻增加不少,這幾天說胸部腫痛,是不是長了什麼東西?」前幾天,一位母親帶著6歲的女兒琪琪走進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診室,焦急地向吳美珍副主任詢問。吳美珍詳細檢查了琪琪身體、骨齡、B超、性激素等,告訴琪琪媽媽,孩子有點發育了,就是所謂的「性早熟」。
  • 甲減孩子為什麼會性早熟而又發育遲緩?
    鑑定分析:中華05標準7.5歲骨齡,健康下123基數預測未來身高153至159;骨齡明顯偏小,身高落後嚴重,但性腺發育,正常情況下女孩9歲骨齡以上才會出現,通過進一步檢查確診甲減引起性早熟且骨齡偏小,臨床上是危害極嚴重的疾病,所以孩子出生後囯家已經免費進行篩查,但繼發性甲減有可能不被及時關注,這要引起家長們關注。
  • 「性感女孩」火了,十歲穿比基尼,身材不輸成年人,網友:早熟
    這個年僅十歲的小女孩不僅身材傲人,而且身著比基尼、露臍裝、寬鬆睡衣等性感衣物,並將這些形象拍攝成了照片上傳到了網絡上。看過這些照片的網友雖然由衷地感慨孩子身材很好,但是都為其心理發展感到擔憂。畢竟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10歲的孩子不過是一名小學生,穿著這麼性感的衣物舒適有些"超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