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啦!中草藥植物系列——烏蕨 、全緣鳳尾蕨

2021-02-12 江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陵齒蕨科 Lindsaeaceae 烏蕨屬 Stenoloma

別 名:大葉金花草、小葉野雞尾

植物形態:根狀莖密被褐色的鑽狀鱗片。葉近生,披針形,長20~40cm,寬5~12cm,四回羽狀;羽片15~20對,互生,卵狀披針形,下部的三回羽狀;末回小羽片倒披針形,有齒牙,其下部小羽片常再分裂成具有1~2條細脈的短裂片。孢子囊群頂生於1~2條細脈上,1枚或2枚。

分布生境:省內各地常見。生林下或灌叢中陰溼地,海拔200~1900 m

藥 材 名:金花草

藥用部位:全草

採收加工:四季可採,夏秋較佳。洗淨,曬乾或鮮用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溼。用於感冒發熱,咳嗽,扁桃體炎,腮腺炎,腸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農藥中毒;外用治燒燙傷,皮膚溼疹

Pterisinsignis lupulina Mett.exKuhn

鳳尾蕨科 Pteridaceae 鳳尾蕨屬 Pteris 

                    


別 名:雞腳蓮、井口邊草、巴牆草

植物形態:根狀莖斜升,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簇生;葉片卵狀長圓形,長50~80cm,寬20~30cm,一回羽狀;羽片6~14對,線狀披針形,基部楔形,全緣,長16~20cm,下部的羽片不育,寬約2.5cm,有長約1cm的柄,各羽片相距4~6cm,中部以上的羽片能育,寬1~1.5cm,僅有短柄,頂生羽片同形,有柄。孢子囊群線形,著生於能育羽片的中上部;囊群蓋線形,灰白色,全緣。

分布生境:資溪等地有分布。生山谷中陰溼的密林下或水溝旁,海拔250~800m

藥 材 名:全緣鳳尾蕨

藥用部位:全草

功效主治:清熱利溼,活血消腫。用於痢疾,咽喉腫痛,瘰癧,黃疸,血淋,熱淋,風溼骨痛,跌打損傷。         

 

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江西試點工作自2012年啟動,《江西省中藥資源植物圖鑑(草本類Ⅰ)》記錄及保存了此次普查工作部分成果,該圖鑑共收錄江西省草本類藥用植物資源227種,圖鑑分三部分內容:蕨類植物門、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藥用草本類植物的別名、形態、分布生境、藥材名稱、藥用部位、採收加工、功能主治等。

相關焦點

  • 蕨類植物|鳳尾蕨的鑑賞與栽培
    鳳尾蕨是花卉市場和電商平臺上最常見的蕨類植物,其原因是名字帶鳳尾蕨的植物非常多,品種繁雜,往往形態差異很大,經常讓花友困惑,其實原因是鳳尾蕨科是蕨類植物門蕨綱薄囊蕨亞綱中的一科鳳尾蕨科(Pteridaceae)全科有10屬,我國有2屬,分別為鳳尾蕨屬(Pteris
  • 鳳尾蕨:混亂的身份
    什麼都叫鳳尾蕨鳳尾蕨是花卉市場中常見的觀賞植物,屬於蕨類植物,耐陰,又一定程度耐旱
  • 民間中草藥:陰石蕨
    藉此平臺與大家分享中草藥的辨別及功效,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今天與大家分享的中草藥是--陰石蕨。陰石蕨別名:白毛蛇,白毛伸筋,老鼠尾,石蠶,白毛骨碎補,石巖蠶,土知母,牆蛇,石蚯蚓,飛線蜈蚣等。為多年生草本。根匍匐狀,呈長圓柱形,肉質肥厚,外披銀灰色鱗狀毛茸。
  • 科普啦!中草藥植物系列——扇葉鐵線蕨、單葉雙蓋蕨
    鐵線蕨科 Adiantaceae 鐵線蕨屬 Adiantum植物形態: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學名:單葉雙蓋蕨Diplaziumsubsinuatum(Wall.exHook.etGrev.)Tagawa蹄蓋蕨科 Athyriaceae 雙蓋蕨屬 Diplazium
  • 蕨盆景,絕對美!
    蕨類植物我國蕨類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蕨類植物分布於大江南北,沙漠荒原都有它的蹤跡。。蕨類有陸生、石生或附生之分,少數為水生或沼生。除少數作為切葉材料或盆栽觀賞外,多數還未被開發利用。室內條件一般較乾燥、陰暗,且要求能耐粗放管理的種類,可以選擇蜈蚣草、腎蕨、烏蕨、鐵角蕨、全緣貫眾和大葉井欄邊草等。
  • 【棲霞山·植物百科】金星蕨:落楓丹葉舞,新蕨紫芽拳
    ,聚集了眾多的中草藥及珍貴植物,其中蕨類植物更是隨處可見,也是最不起眼的。但是蕨類植物卻一直被譽為是自然界的奇蹟和活化石。(之前介紹過貫眾,戳這裡可以看:【棲霞山·植物百科】貫眾:動人資色不須多)(金星蕨)金星蕨,也叫水蕨菜、白毛蛇、毛毛蛇、篦子草。屬於薄囊蕨綱水龍骨目金星蕨科金星蕨屬,是薄囊蕨綱中世界廣泛分布的大科之一。
  • 常見蕨類植物類群的印象(三)——碗蕨科
    先來看看碗蕨科各成員的形態。碗蕨科各屬的代表植物。孢子囊群生在裂片之間的缺刻處,在小脈頂端而不在葉緣,孢子囊群不傾斜,多為杯狀。該屬常見的種有一回葉的邊緣鱗蓋蕨、虎克林蓋蕨,二回葉粗毛鱗蓋蕨(也有三回)、二回邊緣鱗蓋蕨,三回葉的華南鱗蓋蕨(Microlepia hancei),四回葉的熱帶鱗蓋蕨(Microlepia speluncae)。
  • 蕨之美——來自3億年前的植物
    現代生存的蕨類植物,除了世界上唯一倖存的桫欏是木本外,其他都是草本。蕨類植物沒有花,也沒有果實和種子,是以孢子來繁殖的。它大致可以分為松葉蕨、石松、木賊(以上為擬蕨類)和真蕨(真蕨類)4個綱。《詩經》中所述「陟彼南山,言採其蕨」,記載了商代末年伯夷叔齊採蕨首陽山的傳說,共同鑄就了蕨類植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特異的文化符號。「何州有隱逸,河山富薇蕨」,採蕨成為方外之人追求解甲歸田的象徵;「處處兒童採蕨,紛紛幽鳥營窠」,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嚮往。蕨類植物這個非常古老的類群,在適應極度陰暗環境、極度汙染環境、極度乾旱環境等方面具有眾多獨特的適應機制。
  • 蕨之美
    它大致可以分為松葉蕨、石松、木賊(以上為擬蕨類)和真蕨(真蕨類)4個綱。蕨類植物的地下莖年年能隨處長出葉子來,嫩葉上部捲曲著,外面被有白色的茸毛,古時叫它為「拳菜」或「蕨拳」。葉子漸漸長大,葉柄上生有深綠而美麗的羽狀複葉。野生在山地的蕨樸素而茁壯,主要依靠它那葉子背面的褐色或黃色的孢子散落在潮溼的地方,經過繁雜的過程,發育成為新的蕨。
  • 蕨又稱蕨菜、虌、蕨萁、龍頭菜、鱉腳、山鳳尾、如意草、荒地蕨、松耕藏、三叉蕨、蕨兒菜、貓爪子、高沙利、鱉《本草綱目大全-菜部》
    「釋名」 蕨菜、虌、蕨萁、龍頭菜、鱉腳、山鳳尾、如意草、荒地蕨、松耕藏、三叉蕨、蕨兒菜、貓爪子、高沙利、鱉、蕨貓草、粉蕨、山甲萁、烏糯葛萁、狼萁、如意菜、小金毛狗脊、甜蕨、米蕨。「生長環境」生於海拔200-1200m的山地林緣、林下草地及向陽山坡。「分布地域」全國各地。「採集儲藏」夏秋採,洗淨,鮮用或曬乾。「各家論述」《食療本草》:"補五臟不足,氣壅經絡筋骨間,毒氣。"
  • 蕨類植物——鳥巢蕨
    冬春花卉:風信子、瓜葉菊、長壽花、蝴蝶蘭、君子蘭、報春花、百合、雛菊、蟹爪蘭、水仙花、豬籠草室內觀葉植物:綠蘿、吊蘭、文竹、大葉傘、鵝掌柴、金錢樹、紅掌、白掌、豆瓣綠、合果芋、朱蕉、夏威夷椰子、魚尾葵、散尾葵、富貴竹、棕竹、幸福樹、滴水觀音、喜林芋、馬蹄蓮、竹芋、粗肋草、發財樹、虎尾蘭、牡丹吊蘭
  • 炎熱的夏天,有它的地方就有清涼--蕨
    院子裡都會長蕨,有自個冒出來的,比如海金沙、鳳尾蕨、翠雲草等;有主人和我們種的蕨,比如腎蕨、蘇鐵蕨、鱗毛蕨、狗脊蕨、莢果蕨,像筆桿一樣密集挺立的木賊也是蕨。 蕨類基本四季常鮮,「智商不夠」的孩子才會春夏秋冬一樣的衣裳,其他靈泛世故的花草樹木,通過換衣花招或者脫個精光,各種伎倆適應氣候和環境。因此以為蕨類植物傻笨就錯了,蕨修煉的是另種淡定的高超技謀,是深藏功名的得道高植。
  • 微景觀植物,造景,狼尾蕨(背景利器)
  • 蕨類植物——鹿角蕨
    冬春花卉:風信子、瓜葉菊、長壽花、蝴蝶蘭、君子蘭、報春花、百合、雛菊、蟹爪蘭、水仙花、豬籠草室內觀葉植物:綠蘿、吊蘭、文竹、大葉傘、鵝掌柴、金錢樹、紅掌、白掌、豆瓣綠、合果芋、朱蕉、夏威夷椰子、魚尾葵、散尾葵、富貴竹、棕竹、幸福樹、滴水觀音、喜林芋、馬蹄蓮、竹芋、粗肋草、發財樹、虎尾蘭、牡丹吊蘭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文:花木君蕨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高等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陸續介紹了許多國家級珍稀瀕危蕨類,比如桫欏、玉龍蕨、光葉蕨、水蕨等國家Ⅰ級保護珍稀瀕危蕨類植物,還有對開蕨、天星蕨、蘇鐵蕨、七指蕨、扇蕨、貫眾、中國蕨、鹿角蕨等國家Ⅱ級保護珍稀蕨類植物,並對其分布和保護現狀作了簡單介紹。
  • 中藥材:鳳尾草
    藥材名稱:鳳尾草別名:雞腳草、金雞尾、井口邊草、井邊鳳尾、井欄草、鳳尾蕨
  • 鳳尾草功效與作用
    【名稱】鳳尾草【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拼音名】Fènɡ Wěi Cǎo【英文名】Chinese Brake Herb, Herb of Chinese Brake, Herb of Huguenot
  • 精靈之約•健康上植︱探秘蕨類園內的藥用植物
    園內引種的蕨類植物有水龍骨目、真蕨目、膜蕨目等10目,40科,100餘種,並以鱗毛蕨科、金星蕨科、鳳尾蕨科、水龍骨科等為主要展示種類。蕨類園依託假山、蔭棚、景牆等各種獨特空間,以附生、嵌植、地栽等多種栽植形式展現蕨類植物,打造了一個獨特微妙的蕨類世界。不但如此,在蕨類園內還隱藏著不少藥用植物呢!
  • 民間中草藥:烏蕨(大葉金花草)
    ----烏蕨是真蕨目鱗始蕨科烏蕨屬植物。植株高達65釐米。根狀莖短而橫走,粗壯,密被赤褐色的鑽狀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