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女子用1句話解決問題,誕生一成語

2020-12-22 國學大觀園

很久之前,在網絡上就流行一句靈魂拷問,女生問男生:「你媽和我同時落水,你先去救誰?」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是思來想去,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需要高情商才能解決,如果碰到一個「鋼鐵直男」,多半家裡的榴槤就要用來跪著使用了。

一邊是不愛她,一邊是不孝順,即使你不會遊泳,她都得說假如你會。聰明的人會說:「我救離我最近的那一個」,滑頭的人說:「先救父母,然後殉情」,老實的則支支吾吾,無法給出答案。

事實上,這雖然是一句假設,一句玩笑,但是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兩難之事。一邊是國色傾城,一邊是榮華富貴;一邊是做好人不留名,一邊是做壞事卻被人永遠記憶。人生,其實就是在解決不同的矛盾,轉化各種的問題,在這過程當中,才慢慢地走向理智和成熟。

古人們也曾面臨如何去抉擇的難題,比如「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到底如何選擇?《左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子用一句話解決,從此還誕生出一個成語。

公元697年,鄭國國君鄭厲公雍糾一起信步閒庭,忽然之間鄭厲公就唉聲嘆氣起來。雍糾就上前一問究竟,鄭厲公就等著雍糾來問,於是故作苦惱地說:「你看小鳥整天都那麼歡樂,而我活得還不如一隻鳥啊!」

這句話是很有深意的,因為雍糾的嶽父祭(zhài)足把持朝政,鄭厲公很顯然是傀儡國君,這自然心裡極為的不爽,此時跟雍糾這麼一說,很顯然是想探明雍糾的立場。

雍糾聽到這句話,急忙拜倒,表明了自己是和鄭厲公站在一起的。鄭厲公也許諾給他高官厚祿,於是他二人就謀劃出這樣一場陰謀:決定把祭足騙到郊外,然後用毒酒將其殺掉。

事情謀劃成功,雍糾回到家中卻是心神不寧,因為這畢竟是殺害嶽父的事情,而且嶽父也並不是等閒之輩,而是把持朝政的權臣,稍微有一點閃失就會有性命之憂。雍糾的妻子雍姬看出了丈夫的焦慮,於是就問到底是咋回事。

雍糾哪裡肯說,這是要謀害妻子的父親,還把事情告訴妻子,這不是找死嗎?但是在雍姬的軟磨硬泡之下,雍糾還是吐露了實情。

雍姬聽完後很是心慌,後來想了一下說:「父雖親,但既已嫁夫,就當從夫」,於是二人就洗洗睡了。第二天雍姬找到了自己的母親,隨後就問母親這樣一個問題:「父親和丈夫,哪一個更重要?」

母親知道女兒問得必有深意,於是回答:「當然是父親重要!」女兒忙問原因,母親說:「未嫁之女,父有定而夫無定;已嫁之婦,有再嫁而無再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底下任何沒有血緣關係的男人都能成為你的老公,但是你的親生父親就只有一個。

雍姬聽完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找到自己的父親祭足把雍糾想要謀害他的計劃講述出來。祭足聽後勃然大怒,好傢夥自己的女婿要害自己,這還得了,於是將計就計前去郊外赴宴,在席間反殺了雍糾。鄭厲公的事情敗落,他趕緊跑路,而後的太子忽又當上了太子,歷史上稱其為鄭昭公。

雍姬這名弱女子,在面對「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先救誰」的靈魂拷問的時候,給出的答案是父親更加的重要,因為這件事,後來就誕生出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人盡可夫,我們現在的解釋是行為不檢點、不守貞潔的女子,但是事實上,這句成語背後卻暗含一個悲傷的故事。其最開始的含義,並非帶有奇淫的色彩,而是就事論事,闡述了事物的本質。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人盡可夫」或者是「人盡可妻」的,我們都是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之中選擇自己的靈魂伴侶,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的老公或老婆,每一位單身男女,都有可能成為我們一生相守的對象,這便是這句「人盡可夫」的真實含義。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而在那個要求女子三從四德夫唱婦隨,與丈夫共同進退的年代,她們遇到這個問題該如何自處呢?然而在那個時代就有一位女子遇到了這個問題,她不但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還留下了一段佳話,「人盡可夫」這個成語便是出在名為雍姬的姑娘身上,她的故事可以概括為「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 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
    雍姬一聽,大驚失色,左右為難,不告訴父親,父親就會面臨滅頂之災;告訴了父親,自己的丈夫肯定難逃一死。雍姬思慮在三,一般人確實拿不定主意,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一邊是有養育之恩的父親,一邊是同床共枕眠的丈夫。親爹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由此誕生一成語,這個成語就是「人盡可夫」。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做出一個抉擇,從此誕生一成語
    現代男性經常會碰到女朋友的一句靈魂拷問:「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先救誰?」這是一道「送命題」,實在難以給出滿意答案。而在春秋時期,由一位女子率先做出這個抉擇,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她選誰?鄭莊公在位時,放任祭仲獨攬大權,以至於鄭莊公死後,祭仲甚至能指定新的繼承人。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咋選?此女用一句話解決,自此誕生一成語
    如果把事情告訴父親,那麼丈夫必然會被父親處置,如果不說,那麼父親也必死無疑,為此她就陷入了兩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她決定先回娘家一探虛實。於是她先把丈夫伺候就寢,然後穿上外套鬥篷帶著丫環回到了娘家。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女子做出這樣的選擇卻被罵千年,由此還誕生...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大家好,此刻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成語的由來。可以說這個成語現在是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來形容不檢點的女子,這點就不細說,大家也都懂的。可是在古代,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關於孝道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 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女子這樣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個成語
    這個問題若問到哪個 男性的小朋友的頭上,回答起來都是很吃力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是把上面的那個問題放在一個女子的面前,看看她是如何選擇的?一邊是自己深受的丈夫,另一邊是疼愛自己的父親.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女子叫雍姬,父親祭仲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人,深受鄭莊公的器重,雖然她是個女子,可是父親對她卻是百般寵愛,而她的夫君雍糾也非常的優秀,婚後感情生活甚是幸福恩愛.
  • 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由此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一般都是和夫家一起居住,但女性地位低下。出嫁後不僅要溫順賢惠,還要侍奉公婆,所以說婆媳矛盾才會根深蒂固。除了婆媳關係以外,古代的翁婿矛盾也不少。曾經有一個女子面臨千古難題,老公和親爹必須死一個兒,女子的選擇被罵了千年,並且由此誕生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此女做出選擇後被罵千年,意外造就一成語
    古往今來,我國男性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母親和女友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是曹禺在《原野》中的一句話,想必他也不會想到,這句話涉及範圍這麼廣,惹來廣大男性的痛恨。其實,這種選擇題在古代就曾出現過,女子要在父親和丈夫兩者之間做選擇,做出選擇後卻遭到謾罵,甚至因為這一舉動誕生一詞語。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點透,從此誕生一成語
    想法是好的,但是具體實施計劃的人選卻讓鄭厲公犯了愁,選個生面孔吧,勢必會引起祭仲的警戒心,甚至連面都見不到;如果選個祭仲的身邊人,又不太把握,萬一人家將計劃洩露出去,豈不是把自己也賣了?最後,鄭厲公挑來挑去,最後選中了一個叫雍糾的大夫,為何?因為他是祭仲的女婿。(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
  •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咋選?女子的選擇被罵千年,還誕生一成語
    鄭國就是春秋前期比較囂張的一個諸侯國。 對鄭國跟周天子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去找點有關史料,這裡由於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所以只交代下這一背景。鄭國之所以敢這麼囂張,跟一位名臣脫不開關係,那就是祭仲,也叫祭足。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咋選?她的選擇被謾罵千年,還多出一成語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個問題:如果女朋友和媽媽同時掉到水裡了,你會先救哪個?這個問題想必是讓不少男同胞焦頭爛額的了,不管怎麼選擇都仿佛不合適。而在我國古代歷史中也有著一個十分類似的故事,一個女子需要在父親和丈夫之間做出選擇,只能活一個,這該咋選?
  • 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救誰?千年前一女子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
    「人盡可夫」是一個很出名的成語,現在很多人都用它來形容那些行為不檢當,和所有男人都可以上床的放蕩女子。不過,這個成語的本意,其實是指一個女子,人人都可以當她的丈夫,但父親是骨血的關係,只有一個,所以丈夫不能和父親相比。而且,在這個成語背後,還有一個關於「父親和丈夫只能救一個選擇救誰」的故事。
  • 父親和丈夫只能選一個,怎麼辦?她卻能巧妙解決,因此誕生一成語
    而也就自然而然的演化出了女子在家從父,嫁夫從夫,夫死從子的社會觀念。而在這種社會形勢下生長的女性,從小就被束之閨閣,不近世俗。而在她們的觀念中,家庭也就是自己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東西。在未出嫁時,討好自己的父親,以期望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一個好的婚事。出嫁之後,便盡力討好丈夫,維持家庭。而在古代,有一位女性面臨丈夫與父親的艱難抉擇,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丈夫和父親必須死一個,怎麼選?此女選擇受讚揚,還創造了一成語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段子,說的是情侶在戀愛期間,女孩幾乎都會問男朋友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和你媽媽同時掉進了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如果回答先救女朋友,就意味著不孝;如果先救媽媽,那女朋友估計也會跑了。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對於一個女人而言父母、丈夫和孩子,都是自己一生中最親近的人。如果非要將其中一個人排除在外,相信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抉擇。在封建社會,由於男人的地位比女人高,所以很多女人都屬於非常卑微的處境。無論是父親還是丈夫亦或是兒子,都可以凌駕於女人之上。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你選誰?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丈夫和父親只能活一個,女兒雍姬詢問母親,誕生了一個成語 據《左傳·桓公十五年》中記載,在春秋時期社會動蕩,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國家統一,其實早已暗潮洶湧
  •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解決,從此多出一成語
    愛情和親情哪個分量更重?相信這個問題對於現代人而言很難回答。正如情侶間那個永恆的問題「母親和女友掉水裡先救誰?」,手心手背都是肉,任何男同胞都難以在其中做出抉擇。不過,在階級分明的古代封建社會,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顯然簡單得多。
  • 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因為她的一個選擇,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
    如果將歷史的悲劇全部歸咎於一個女子的頭上也是不公正,誰都不願在丈夫和父親之間被迫做選擇。雍姬琴瑟和鳴的婚姻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女子,她叫雍姬。雍姬的父親祭仲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去嫁給雍糾作為妻子。雍姬和她的丈夫雍糾無話不談,經常會推心置腹的說一些心裡話,二人琴瑟和鳴,生活好不快活。
  • 成語人盡可夫的由來,古代女子面臨選擇,親爹與夫君只能選一個
    人盡可夫這個成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單純的按照字面意思來說,似乎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她的丈夫。真的是如此嗎?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古代與現階段的人盡可夫有著很大的區別。來回折騰一番,他們決定殺掉其中一個人來讓皇位的順序繼承符合自己的心意。而這個時候旁邊一個女子聽到了這件事情大為吃驚,因為要殺掉的那個人極有可能是自己的丈夫,也有可能是自己的父親。女子左右鍵來回折騰,折騰來折騰去,也不知道該幫誰。
  • 父親與丈夫僅能活一個,女兒難以抉擇,母親只用4個字令她豁然開朗
    這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除了「母親與妻子掉進水裡先救誰」,還有「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選擇誰」。這個終極難題,歷史中還真的有人遇到過,而她的選擇被議論了千年,對錯卻仍未有定論,還因此誕生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人盡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