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比傳統起搏器小93%,僅膠囊大小,重量也只有2克,這一黑科技就是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公司的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Micra。雖然這款產品在前兩屆進博會上就格外受關注,但是當時還沒有那麼多「心動」故事。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Micra經導管植入式無導線起搏器作為一款已經在國內獲批上市半年的產品,得到了許多一線醫生的推崇,據悉,目前已經有近千位患者受益於無導線起搏。
上市半年已惠及千人
在美敦力公司舉辦的「無形守護,全線放心」中國起搏新時代媒體訪談會上,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湯寶鵬教授表示:「我國心律失常患者人數超過一千多萬,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通常指每分鐘心跳在60次以下,如此的心跳頻率將無法保證心臟在日常活動或正常運動時輸送足夠的血液到人體各器官。心臟起搏器能幫助患者改善心臟功能,使心臟有規律地泵血,保證患者各大器官的血液需求。無導線起搏獨特的機制,讓患者避免了手術複雜、行動不便、術後感染風向高等問題。」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秘書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劉興斌教授介紹說:「Micra獨特的創新制符合新時代居民健康訴求和未來國家醫療發展需要。一位14歲小姑娘的手術讓我特別印象深刻,Micra消除了她對於手術留疤、影響活動等困擾,在勇敢的接受完手術治療後良好的體驗讓她幾乎忘了自己是個病人,當她說出自己的夢想是『長大也要當一名醫生,用黑科技救死扶傷!』,讓我十分感動。其實不僅花季的少女,作為家庭支柱的卡車司機、辛苦一輩子想安享晚年的老人,他們都應該享受心跳如常的自如生活,無導線起搏療法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看著這些患者恢復健康快樂生活,讓我們從心底感到高興。」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吳立群教授表示:「在保留了上一代Micra VR全部優勢的情況下,可以適用於更多的心動過緩患者,讓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感受先進的科技。Micra AV的最核心科技是在其中的指甲殼大小的加速度傳感器。這個加速度傳感器不但能夠精確感知到自身的活動,而且能感知心臟司令部要求心臟跳動的頻率,非常智能。借『國九條』政策的東風,Micra AV於今年9月份,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內的博鰲超級醫院順利完成國內首次臨床應用,這意味著國家在面對新時代挑戰時,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依然堅定,對於引進全球創新科技推動我國醫療水平提升和創新療法可及的初衷從未改變。」
猝死可預防
起搏器能夠監測心跳的節律,當心臟漏跳或者跳動過慢時,就會發出矯正的電脈衝。植入性起搏器發展至今越來越可靠,此前其弊端在於電池壽命短,需要替換,而替換時有可能讓心臟發生感染,另外,植入了心臟起搏器的患者還不能夠接受MRI檢查。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顯示,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源性猝死,位居全球之冠,如果發病後沒有任何處理措施,1小時內就可能死亡。
面對各種問題,器械巨頭們也在持續進行產品的更新升級。與第一代Micra相比,新一代Micra內部有一個三軸加速傳感器,通過傳感器可以感知心房的物理收縮,進而起搏心室,從而實現房室順序性起搏。它具有11項革命性算法,模擬心臟本身的信號傳導,實現心房心室信號同步。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壓力的增大,心源性猝死事件頻發。專家建議,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每年都要做一次定期檢查,包括心電圖、胸片以及心臟彩超,提前發現一些可以儘早預防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猝死。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是指示猝死風險的關鍵,即EF值。這是心臟將血液「射」向全身的一個標準,EF值越高越好,正常人EF值大於50%,EF值低於50%,說明心臟收縮無力,發生猝死的風險更高。
據美敦力進博會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當Micra起搏器聚焦心跳過緩治療時,心動過速這一極易引發猝死的疾病就需要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來應對。
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宿燕崗教授表示:「長期高血壓的患者,有心力衰竭或心梗史的患者,更要定期複查心臟超聲和測定EF值,如果EF值過低,建議遵循醫囑,必要時接受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治療。此外,已經出現過室性心動過速,發生過室顫以及家人發生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接受ICD植入之後,會時刻監測患者的心率,一但發生快速性心律失常事件,ICD會自動進行合適的治療,比如抗心動過速起搏,必要時進行電擊除顫,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心率,可以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範潔教授表示:「我曾接觸過的一位心律失常患者,在心梗後發生了惡性心律失常,且在支架術後3個月心超顯示的EF值依然很低。為了避免惡性心律失常再次發生造成猝死,患者最終植入了ICD。就在幾個月前,ICD放電多次將患者的惡性心律失常轉復為正常心律,數次挽救了這位患者的生命。這位患者是一位普通的電工,他說這個ICD就像他隨身攜帶了一位醫生把他的心臟電路修復好了。」
3T 核磁兼容起搏器問世
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老齡化人群越來越多,接受起搏治療的心律失常患者逐漸增長,由於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齡在65~70歲左右,正是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骨關節疾病的高發年齡,中國數據顯示,接近一半的起搏器和除顫器植入患者具有磁共振(MRI) 掃描的真實需求。但MRI檢查時強大的磁場會對起搏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因而長期以來,磁共振檢查是大多數傳統起搏器和除顫器植入術後患者的禁區。該領域長期缺乏醫療解決方案,為了滿足患者緊迫的臨床需求,為更多患者提供診療機會,美敦力推出了首個3T&1.5T MRI 兼容經靜脈起搏器Astra MRI SureScan和首個3T&1.5T MRI兼容ICD Evera MRI系列除顫器。
今年10月,國內首批3T MRI兼容植入式心臟起搏器Astra和首批3T MRI兼容植入式除顫器Evera MRI在國內成功植入,標誌著國際領先的3T MRI兼容技術在中國正式投入臨床使用。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表示:「新一代兼容3T 磁共振起搏器和除顫器的問世,讓患者能夠兼得起搏療法和磁共振檢查的益處,解除了患者術前術後的後顧之憂,為患者將來的生活和醫療診斷提供了全面的保障,讓患者磁共振放心、療效放心、生活放心。我們醫院最近植入的首批3T MRI兼容起搏器Astra,不僅具備3T MRI兼容功能,還能提供超長壽命,預估壽命約18年,將給患者帶來更好的體驗。3T MRI兼容的Evera MRI也能夠更智能的放電,減少猝死的發生。」
美敦力大中華區心臟及血管業務集團副總裁林松表示:「美敦力續寫心律失常領域『進博故事』。Micra從展品到商品,從意向到植入,新的展品雙腔象徵著深耕中國市場的又一證明,『進博效應』醫療領域不斷溢出,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實踐突破和力度創新,讓眾多像美敦力這樣的跨國企業看到了中國堅持開放共贏的態度,也堅定了美敦力繼續紮根中國、深耕中國、造福中國的決心。」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