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小課堂 | 簪花小楷/蠅頭小楷

2021-02-19 書法課堂

《書法小課堂》欄目:每日整理書法相關小知識,以期點滴進步,學海無涯,共同提升自我書法底蘊。

簪花小楷是小楷的一種,小楷是楷書的一種,簪花小楷以柔美清麗著稱,深得古代女子的青睞。

關於「簪花小楷」,有兩種說法:

1、夏書紳發明的楷體

夏書紳,〔清〕字縉華,號麗笙,浙江嘉興濮院人。父鳳銜酷嗜碑帖,於晉、唐法書無不臨摹,工篆刻,直逼秦、漢。

嘗手鈔宗譜,亂離時他物非所惜,獨奉譜以行。

2、有說是晉衛夫人所創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

晉人鍾繇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說:「碎玉壺之冰,爛瑤臺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充分肯定了衛夫人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的特色。這實際上是對鍾繇書法風格的繼承,但在鍾繇瘦潔飛揚的基礎之上,更流露出一種清婉靈動的韻味。唐代韋續則曰:「衛夫人書,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治浮霞。」連用三組美麗的形象來比擬其書法。

顧名思義指像蒼蠅頭一般大小的楷體漢字。

晚年的書法家,很少有人會堅持書寫「蠅頭小楷」,一個是因為心境,大家都經過了多半輩子,早就心平氣和了,二來是因為隨著體力的下降,老眼昏花,精神大不如從前了。上述書家,文徵明以八十六歲的高齡還堅持痴迷於小楷,真的難得。清·錢泳《履園叢話·畫學·畫中人》:「年八十餘,尚能作蠅頭小楷。」

【終】

相關焦點

  • 練習小楷前, 蠅頭小楷 簪花小楷區分,
  • 如何練成一手好看的簪花小楷
    衛氏家族世代工書,都是書法名家。衛夫人的書法既有家學淵源,又得鍾繇妙傳,其楷書字體娟秀,較之隸書相比有極大的不同,成為推動楷書成熟的一大助力。她的字由鍾繇的扁方體變為細長,清秀靈動,宛如插花的舞女翩翩起舞,故有「簪花小楷」之譽。唐人韋續稱其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沼浮霞。
  • 看點 | 衛夫人的「簪花小楷」,適不適合初學者練習
    她的字由鍾繇的扁方體變為細長,清秀靈動,宛如插花的舞女翩翩起舞,故有「簪花小楷」之譽。唐人韋續稱其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沼浮霞。」衛夫人《名姬帖》簪花小楷以柔美清麗著稱,深得古代女子的青睞。衛夫人的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在鍾繇瘦潔飛揚的基礎之上,流露出一種清婉靈動的韻味。後人贊其書法:「碎玉壺之冰,爛瑤臺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
  • 小楷書法史
    蔡襄書法藝術較全面,行、草、楷都很有造詣,正楷端重沉著,行書溫淳婉媚,草書參用飛白法,尤以小楷為上乘。蘇軾說:「君謨小字,愈小俞妙」,朱熹稱他的小字為宋朝第一。此書小楷有千餘字,但縱觀全帖無一倦筆,頗有二王楷法。字字勁實端嚴,橫逸飄髮,既靈活又沉著,是蔡襄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作。
  • 衛茂漪:王羲之老師的「簪花小楷」
    衛夫人與王羲之母親為中表親戚,成為「書聖」王羲之的書法老師。永和五年,卒,時年七十八,葬於浙江嵊州。衛夫人家學深厚,她的族叔衛灌擅長隸書和章草,從兄衛恆、丈夫李矩也擅長書法,衛夫人又師從楷書宗師鍾繇(yáo),形成自己「簪花小楷」的娟秀風格。 她不僅書法技藝高超,也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所以在書法史上地位崇高。
  • 順著書法作品了解小楷書法史
    蔡襄書法藝術較全面,行、草、楷都很有造詣,正楷端重沉著,行書溫淳婉媚,草書參用飛白法,尤以小楷為上乘。蘇軾說:「君謨小字,愈小俞妙」,朱熹稱他的小字為宋朝第一。此書小楷有千餘字,但縱觀全帖無一倦筆,頗有二王楷法。字字勁實端嚴,橫逸飄髮,既靈活又沉著,是蔡襄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作。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蘇門四學士」之一。
  • 對,這就是最全的小楷書法史!
    蔡襄書法藝術較全面,行、草、楷都很有造詣,正楷端重沉著,行書溫淳婉媚,草書參用飛白法,尤以小楷為上乘。蘇軾說:「君謨小字,愈小俞妙」,朱熹稱他的小字為宋朝第一。此書小楷有千餘字,但縱觀全帖無一倦筆,頗有二王楷法。字字勁實端嚴,橫逸飄髮,既靈活又沉著,是蔡襄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作。
  • 這就是最全的小楷書法史!
    蔡襄書法藝術較全面,行、草、楷都很有造詣,正楷端重沉著,行書溫淳婉媚,草書參用飛白法,尤以小楷為上乘。蘇軾說:「君謨小字,愈小俞妙」,朱熹稱他的小字為宋朝第一。此書小楷有千餘字,但縱觀全帖無一倦筆,頗有二王楷法。字字勁實端嚴,橫逸飄髮,既靈活又沉著,是蔡襄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作。
  • 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鐘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準。
  • 文徵明66歲大作《小楷千字文》,掌握好這些字,助你書法突飛猛進
    王世貞對文徵明的小楷給予高度的讚揚,其小楷可以說是名動海內外。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千字文》自問世之後便備受世人推崇,無數名家臨摹此帖,而文徵明曾以小楷、行書、隸書、草書4種字體書寫過《千字文》,尤其是他的《小楷千字文》法度嚴謹、靈動十足,堪稱是寶藏
  • 精緻的「五體投地」小楷書法
    喜歡刷小視頻的朋友來說,可見會經常看到這樣一組畫面,一位高度截肢的男子,趴在那裡寫書法,其筆下小楷,不但有古香古韻,入晉唐,而且還有一種蕭散簡遠的意境,這位大哥不是別人,正是「趴書」大家楊文彪。一場意外,讓他高度截肢,沒曾想卻催開了他的書法人生,讓他在書法是世界裡暢遊,逆襲為一名書法家,尤其是他的小楷,晉唐味足,尤其有鍾繇的神韻,從他的經歷上看,堅持就能夠成就人生,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他的書法吧。
  • 夫子為何只讓她寫簪花小楷?
    餘簾是書院的三先生,表面上只有洞玄境界,平時的修行就是日復一日的用簪花小楷寫字,如此安靜、淡泊的女孩卻還有一個不相稱的身份,歷代最年輕的魔宗宗主林霧。岐山大師曾經點化過剛剛離家的蓮生,此時的蓮生也就是剛成婚的年齡,而蓮生和林霧有師徒之誼,那麼餘簾比蓮生差一個輩分,蓮生又明顯比岐山小不少,所以餘簾距離百歲還是有不少距離。
  • 吳餘慶《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小楷欣賞
    吳餘慶《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小楷,明代,來源為元代李升維摩說法圖合璧卷。 吳餘慶(1385-1462年),明朝書法家。尤其精於書法,楷、草、篆、隸,均有造詣。朝廷凡金銀寶冊、鐵券浩敕、御製詩文,均敕令餘慶手書。他的書法被書家評價為「楷如美女簪花,草如瑞雲飛空,流水赴壑。」時稱四大書法家之一,其家鄉棠陰「承恩坊」三字,據傳是他的真跡。
  • 精英匯·微雜誌 | 『​徽風京韻』李婉:蠅頭小楷寫清心
    書法多體兼攻,初以顏真卿、歐陽詢開蒙,繼學二王,後漸臨習秦漢碑銘。近幾年尤喜小楷,對鍾繇、王寵、文徵明小楷書體百臨不輟,行草書對《聖教序》、二王手札、孫過庭《書譜》多年心追手摹,研習從未間斷。在努力提高自己書法藝術水平上,更注重加強字外功的修養,對中國古代一些文學典籍、詩詞歌賦及書法理論的經典篇章深入研讀,不斷提高對傳統書法的把握和理解能力,增強「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意識與理念。
  • 「運斤成風」路橋區五人小楷書法作品展開展
    9月11日—10月10日,由路橋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主辦,路橋區文化館、鄭聰賓書法名家工作室承辦的「運斤成風」路橋區五人小楷書法作品展在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正式展出。
  • 秀美小楷書法《大悲咒》
    秀美小楷書法《大悲咒》本篇分享的是,王愛蘭女士(長慧居士)為病榻中的恩師--96歲的普陀山首座道生長老祈願法體安康,而至誠懇切寫下的小楷《大悲咒》書法作品
  • 他是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也是書法名家,寫出了「清朝最美小楷」
    小楷,顧名思義,就是「楷書之小者」,始創者為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小楷在用筆精細程度上要求更高,字雖小,但要求結構更加舒展開朗,這無疑就很考驗書家的功力。林則徐《無量壽經》將小楷寫得美輪美奐的書法名家,歷朝歷代都有,其中的代表人物當屬鍾繇、王羲之,以及寫出天下第一小楷《靈飛經》的鐘紹京。
  • 清代大書法家倪承璐,小楷書法《孝圖序》欣賞,翰逸神飛立異標新
    明清兩代的館閣體要是不嚴肅的說,就是小楷書法繁衍體,若是細細觀察明清時期的小楷書法,就不能發現,此時的小楷書法遠沒有鍾繇、鍾紹京的字體那麼的靈妙自然,而是多了幾分刻意的呆板。縱使這樣仍然不失他固有的魅力。今天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學小楷書法的問題。
  • 書法史上的「一代完人」,小楷天下無雙,將書法與人格完美融合!
    民國帶天啟二年,有三個人為同科進士,他們不僅成為了後來明朝的重臣,同時也是書法史上不世出的書法奇才,在中國書法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就是王鐸、倪元璐和黃道周。在書法上黃道周在有名一代,很少有能與之比肩!其小楷更是天下無雙黃道周是能夠將人格與書法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他為人剛正不阿,不入流俗。其書法亦是古而不怪,雖然個性強烈,但是絲毫不離古人道統!
  • 冷門《蘭亭》之王澍:他將天下第一行書臨摹成了小楷
    因其刻苦用心,王澍書法在當時已經非常出名,自言「自入京華,淹留一十四載,以紙素索書者,踵接於門」。王澍這件小楷《蘭亭序》,字徑1釐米大小,大膽的用小楷來書寫這件行書經典。是在祝允明《蘭亭序》及文徵明蘭亭序補圖之後的跋文內容。很容易被人忽略。作品的末尾有署名「虛舟」,鈐私印「虛舟」「若林之印」,可以採信此為王澍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