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20-12-16 河北日報

河北日報訊(記者曹智)近日,在沽源縣大石砬村,藍藍的天空下,松林蒼翠挺拔,紅牆在積雪的映襯下顯得色彩濃烈,田地裡則是一望無際的銀白,整個村莊猶如一幅油畫一般。

儘管天氣寒冷,71歲的衡長明仍然經常到金蓮花種植基地轉一轉:「這300畝是今年新栽植的,你看,它們長得多好。有了它們,俺們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收入了。」

「隨著扶貧工作隊生態扶貧不斷發力,大石砬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7年的2800元提高到2019年的9120元。2019年全村脫貧出列。以前村裡窮,少有女子願意嫁過來。2018年以來,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9名大齡男村民娶了媳婦。」省林業和草原局駐該村第一書記田建輝介紹。

2017年,省林草局的駐村幹部來到該村。4年來,村裡造林3600多畝,惠及貧困人口297戶、639人,人均增收2000元;實施樟子松嫁接紅松項目,村集體增收20多萬元;利用省林草局支持的花卉項目資金,與沽源縣億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900畝富硒金蓮花產業園;爭取到中幼林撫育項目資金100萬元,增設護林員崗位79個,人均年增收4200元。

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標準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要求,生態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全省累計安排62個貧困縣省級以上林業草原投資達132.9億元,佔同期總量的61.52%,超過資金安排比例不低於40%的目標,累計安排10個深度貧困地區縣專項資金62.6億元。

為做好生態扶貧工作,我省先後印發《關於扶持發展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意見》《貧困地區貧困村村莊綠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林業生態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林業草原生態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對生態扶貧工作進行部署,將各項任務分解納入到年度工作計劃。

張家口市明確要求林業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帶動貧困人口參與人數不低於20%;2018年,隆化縣成立隆化潤民造林專業合作社,成員中貧困戶佔比88%,除了勞動收入,年底每個貧困戶能得到500元分紅……狠抓生態工程建設助推精準扶貧,太行山綠化、「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和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工程不斷向貧困地區傾斜。2016至2020年,62個貧困縣共完成營造林1895萬畝,超額完成2016至2020年貧困地區營造林1000萬畝的目標。結合重大生態工程,我省還在貧困地區構建了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精準脫貧模式,最大限度吸納貧困人口參與造林工程,幫助他們成功脫貧。

為進一步鞏固貧困地區生態扶貧成果,發揮特色資源優勢,我省通過重點扶持和積極推動名優經濟林、林下經濟、花卉苗木等產業項目,全力助推貧困地區林草特色產業脫貧。

2016至2020年,全省林果花卉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安排貧困縣6000萬元。截至2018年底,全省貧困地區經濟林總面積發展到1800萬畝,建成121個觀光採摘基地和高標準現代林果示範園區。2019至2020年,繼續支持62個貧困縣新發展經濟林27.48萬畝,提質增效面積達到77.7萬畝;新增林下經濟經營面積75.82萬畝,生態產業帶動效應不斷提升。

林子多了,貧困群眾的工作崗位也多了。

近日,在雞澤縣徐莊村村頭,千餘畝示範林裡,樹木粗壯結實。「自從種了樹,環境變好了,工作也有了,家門口上班,一年工資上萬元!」負責管護的徐莊村村民胡金梅激動地說。

今年60歲的胡金梅2013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儘管能拿到低保,她還想著趁身體不錯找個工作。前兩年,村幹部找上門來,給她介紹了生態護林員的工作,工作地點就是村東1200畝綠化林,工作是種樹、澆水、管理。有了這份工作,胡金梅重新煥發了青春。她經常早早就到林地幹活兒,越活越精神。

近年來,我省穩步擴大生態護林員選聘規模。2016至2020年,中央財政共安排我省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10.9421億元。今年,我省在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由2016年的2.3萬人,增長到5.1萬人。隨著護林隊伍規模逐年擴大,森林和草原保護力度不斷加強,脫貧效果也十分顯著。

針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與貧困地區高度耦合的實際,我省也在不斷加大生態補償類資金支持力度。2016至2020年,結合天然林保護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我省積極向貧困地區共安排生態補償類資金30億元。2019年,新增的省級公益林60萬畝全部安排到貧困地區,進一步提升了生態扶貧質量。

相關焦點

  • 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2020-12-1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近日,在沽源縣大石砬村,藍藍的天空下,松林蒼翠挺拔,紅牆在積雪的映襯下顯得色彩濃烈,田地裡則是一望無際的銀白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河北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生態扶貧讓環境優日子美 河北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標準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的要求,生態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 美了生態 富了百姓——金昌市推進生態扶貧工作綜述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金昌市林草局立足林草工作實際,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與開發式扶貧有機結合,持續推動扶貧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脫貧致富與可持續發展相促進,探索了林草產業扶貧、生態護林扶貧、生態補償扶貧、造林務工扶貧等脫貧致富新路徑,進一步拓寬了群眾致富路線,讓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
  •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駐平江縣金安村扶貧工作隊交出「漂亮答卷」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右二),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群(左一)前往平江縣三陽鄉金安村,實地調研駐村扶貧工作。紅網時刻5月1日訊(記者 李璐 通訊員 陳穎昭 萬佳)4月28日下午,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前往平江縣三陽鄉金安村,實地調研駐村扶貧工作,看望慰問結對幫扶困難群眾,並出席環保企業扶貧捐贈儀式暨脫貧攻堅工作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群一同前往。四月維夏,千山濃綠。
  • 生態環境美起來!
    生態環境美起來!接舉報後,西安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執法人員依法查處該公司環境違法行為,並給予處罰,同時對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2020年,高新環保鐵軍堅持鐵腕執法,打造生態環境最嚴執法區,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嚴重汙染環境的行為。
  • 正寧縣三嘉鄉生態扶貧實現扶貧增綠「雙豐收」
    正寧縣三嘉鄉生態扶貧實現扶貧增綠「雙豐收」每日甘肅網8月14日訊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彭曉龍、尤小龍)去年以來,正寧縣三嘉鄉關川村依託地處支黨河流域的優勢,投資600多萬元,以關家川「十裡荷花灣」為景觀帶,升級改造「飛瀑流川」「翠屏曉月」等景點,大力發展避暑、養生、休閒生態旅遊。
  • 雲南維西:「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
    「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維西縣城不僅變大了,而且變得美麗迷人了。」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李女士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城保和鎮。像李女士一樣,廣大遊客深切感受到維西縣依託革命老區紅色資源,以「歷史紅」引領生態綠、環境美、產業興帶來的發展變化。歷史紅,凝聚黨心民心。
  • 抓住科技扶貧「牛鼻子」東華大學助力生態文明新農村建設
    令人驚喜的是,在東華大學「科技扶貧」的幫扶下,垃圾和汙水汙染這個困擾農村發展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鹽津縣脫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窮帽子」,正走出一條天藍山綠、水清人美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教授團隊千裡調研「把脈」 開出綠色「藥方」  「雲南有很好的生態環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們手裡受到破壞。」
  • 義務植樹添新綠 生態扶貧暖人心
    11月25日上午,李清與西青區委、區政府、區政協一行共計100餘人赴中建科工天津公司綠色廊道項目調研並開展冬季扶貧植樹活動,中建科工北方大區副總經理毛良濤、中建科工天津公司總經理歐陽漢雄等人參加。
  • 菏澤高新區:水環境整治讓生態更美營商環境更優
    轉機發生在今年9月,我市投入治汙資金30.8億元,下大力氣開展黑臭水體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市黑臭水體治理辦公室彭聃告訴記者:「我市對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1條黑臭水體,包括南關溝、220邊溝城區河道等進行了系統治理,改造提升內容主要包括對河道內外汙染源控制、行洪能力的保持與提升、駁岸新建與改造、景觀綠化以及常態化水質監測等。」
  • 安徽環境科技集團赴潛山市西河村開展扶貧慰問活動
    安徽環境新聞網訊  近日,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會長單位——安徽省環境科技集團股份公司在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會長、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方降龍帶領下赴省鹽業集團對口幫扶的潛山市塔畈鄉西河村,為該村70歲以上老人帶去重陽節祝福並就脫貧攻堅工作與駐村扶貧隊、村兩委進行座談交流。
  • 兩會茶座|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讓「環境美」成為江蘇最打動人心...
    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再出發,如何讓美麗江蘇的顏值更加「美」起來,讓老百姓更好享受藍天淨水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 十年高原植草 力士綠哈達行動助力生態扶貧
    然而隨著氣候的變化、生產生活的影響,高原的生態也急需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幫助。近日,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及聯合利華力士品牌聯合發起的力士·綠哈達行動在西藏雪域江南——林芝開啟2020年見證之旅。力士·綠哈達行動自2011年起已經步入第十年,在西藏地區累積種植牧草超過一千萬平方米,不僅有效改善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等問題,還讓當地近一萬五千名農牧民通過參與行動持續增收,開創了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共贏的公益模式。
  • 大美鹽城:吹響生態環境高質量協奏曲
    調綠髮展底色,同步推進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品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正加快成為生動現實。2019年,鹽城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智慧和汗水奮力書寫建設「強富美高」新鹽城的環境答卷,讓這份綠色答捲成為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註!數據無聲,印證有力。一組組數據,把年度答卷書寫得更加生動。
  • 【今日頭條】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
    二、2019年重點工作進展與主要經驗做法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在水環境質量方面。
  • 馬山縣:實施「石漠化治理+生態旅遊+扶貧」弄拉模式
    2008年6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把這一區域以弄拉屯命名建立了「弄拉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保護區管理處,是目前南寧市石灰巖石山植被和生態環境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2008年12月,以新一代的弄拉能人李榮光發起,當地農民自願以耕地、山林承包經營權量化入股的形式,自發成立了旅遊專業合作社,把生態保護和發展生態旅遊助農增收結合起來,給「弄拉模式」(「山頂林,山腰竹,山腳果藥,山坳糧桑」)未來的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引起了中央、自治區、南寧市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河南:生態扶貧助力脫貧攻堅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做好生態扶貧「四篇文章」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餘紀雲介紹,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生態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匯聚各方力量,全力做好「生態補償扶持、生態工程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生態產業發展」四篇文章
  • 懿興生態種植「扶貧花」,開滿排頭鄉團結村的農業致富路
    這片由湖南華懿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管理的基地,不僅多次得到紅網、湘潭在線、湘潭市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報導,更是多次接待了各級部門領導的蒞臨指導一、 產業扶貧見成效, 各級部門齊關注01- 上級部門肯定扶貧成效 -
  •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茶在花園中、花在茶樹下」的獨特景象,真正實現了茶樹生態有機的生長環境,為有機綠色食品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二)參與「萬企幫萬村」產業扶貧情況  脫貧攻堅以來,公司積極響應縣委、政府號召,按照縣脫貧摘帽指揮部統一部署和要求,積極參與該縣「萬企幫萬村」產業扶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