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中國水泥協會企業文化分會
刊頭題字:閻嘉望—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於細節處見真章
——記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建材行業「金牌水泥物檢能手」劉蓉
青春不問西東,歲月自成芳華。憑藉著紮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技能水平,她實現了從學生到水泥技術工人的角色轉換,在幹中學、學中幹,把握工作細節,積累成功經驗,在2020 年全國建材行業「金隅冀東杯」水泥製成工職業技能競賽中,一舉斬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建材行業「金牌水泥物檢能手」雙料稱號,她就是生態水泥富平公司質量管理部物檢班班長劉蓉。
「在建材學校學習的一年時間,主要是跟著老師邊學水泥物理性能檢測理論知識,邊提升實操技能,雖然累,但也很充實。」
2018年,「80後」的劉蓉在陝西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學習矽酸鹽水泥工藝知識同時,積極備戰全國技能大賽,由於初次接觸水泥性能分析,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每天堅持完成一套試卷。面對新的知識領域,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除了每天固定時間進行檢測實操,其餘時間都用在學習理論知識和數據計算上。
「劉蓉腦子靈活,上手很快,雖接觸檢驗工作時間不長,但肯吃苦、又好問,每天都訓練很晚才回去休息……」陝西建築材料工業學校的老師這樣評價道。
連續幾個月的練習,她信心滿滿地參加了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建材類專業職業技能大賽,獲得水泥物理性能檢測中職組一等獎。
「記得當時裝樣,檢測水泥密度時,緊張的手一直抖,還好最後順利完成了所有檢測項目。」這是她第一次登上全國性比賽的舞臺。有了在全國大賽嶄露頭角的初經驗,更加堅定了她走上水泥物理性能分析崗位的信心。
自2019年7月進入生態水泥富平公司以來,劉蓉便紮根在水泥物檢崗位上,從檢測水泥凝結時間、安定性、比表面積、強度等基礎工作做起,細心謹慎地做好每一次試驗,在實踐中不斷磨練意志,努力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為自身能力。
細節決定一切。工作中,她嚴格對照水泥檢測試驗標準要求自己,通過規範操作手法,遵守檢測時間,實現了數據「零延時」「零誤差」,為保證出廠水泥100%合格提供了先決條件。
「剛開始到崗位上,每天要做的樣本分析是在學校的兩倍之多,不過幾個月後就習以為常了。」她克服剛開始工作時的不適應,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從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入手,統一分析工檢測手法,完善每一項檢測細節,把水泥物檢的「粗活」做細做精。在接到2020 年全國建材行業「金隅冀東杯」水泥製成工職業技能競賽通知後,劉蓉主動要求參賽,在保證日常工作節奏不變的基礎上,利用休息時間,逐一針對競賽項目反覆練習標準稠度、流動度等,準確把握操作手法,從初賽、複賽、決賽,她一路自信滿滿,取得了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同時也是陝煤集團建材板塊首個獲此殊榮的一線專業技術職工,被授予了「陝煤集團技能大師」稱號。
「既然決定要走這條路,就要好好學,擺正心態,只要認準了,就能做出成績。」在進入建材學校學習之初,她就以此堅定人生的方向。「踏踏實實,好好幹!」來自父親簡單質樸的囑咐,更加堅定她追隨父親的腳步,在水泥廠建功立業。
「在做成型時,要關注下料漏鬥和試模之間的連接處,按壓器一定要擰緊,不然容易造成砂漿遺漏,影響強度檢測。」「模具刮平速度不能太快,要按標準手法,一定要保持平行勻速。」「檢測水泥凝結時間時,到了臨近初凝狀態,必須5分鐘測一次,時間上一定要嚴格把控。」一年多的工作實踐,她已對水泥物檢各崗位工作細節內容了如指掌,侃侃而談,完全看不出是個物檢「新手」的樣子。《水泥物理性能檢驗技術》是她經常放在手邊的書,閒下來總是習慣性地翻看,雖是些最基礎的理論知識,但在她看來卻是最需要隨時信手拈來的知識點。
「在我看來,工匠精神就是說到做到,做精做細,在專業化、技能化上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同時還要做好『傳幫帶』,讓水泥專業技能人才越來越多,加速水泥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跨越。」劉蓉說。
樂觀向上是她的人生態度,粗中有細是她的工作守則,晉升為班長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統一每個檢測人員的手法,堅持每周進行一次對比實驗,減少每次實驗數據的誤差,強化各類數據的準確度和穩定性,切實發揮物檢在水泥質量管控中的指導性作用。
徵稿啟示
《水泥工匠》是由中國水泥協會企業文化分會主辦的官方微信平臺,主要報導方向是水泥行業人物事跡、企業活動和生產技術等。如果您身邊有讓你感動的人和事,請不吝筆墨,或者將線索提供給我們,由我們派出記者採訪報導。如果您有技術論文,也可以投給我們,我們除了在《水泥工匠》微信平臺刊發外,還將出版紙質文集(正式出版物),無論是評聘職稱還是其他晉級都有效。
小編隨時恭候你的賜稿,我的微信號:1395161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