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叄泉
2020年熱詞"打工人"走進人們的視野,大家在調侃其中含義的時候卻也不停地推動了勞動人民的社會含義。而在今天,我們又憶起一部紀錄了一位"打工人"的過往人生的片子,名為《含淚活著》。
【圖】紀錄片《含淚活著》海報
影片歷時10年之久,拍攝了一位80年代末進入日本"非法打工"的丁尚彪用用了15年的光陰,在無數次的辛酸淚中和家人兜兜轉轉最終團聚的故事。
影片流入日本後,百萬觀眾熱淚盈眶,紛紛肅立,在他們眼中,丁尚彪是一位平凡堅韌的"中國打工人",更是一位偉大又勇敢的父親。
01 勇敢少年,不想服輸
丁尚彪出生在一戶普通人家,從小家境就極為普通甚至是貧困,中學畢業後,因為家庭情況的原因,他被組織調往了貧苦的安徽。
年輕人從來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或者是落後,丁尚彪沒有說過退縮放棄,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原先老家,離開了護佑自己的家人親朋,去往了貧困的安徽。
初到安徽,丁尚彪和兩位夥伴看到破敗不堪的毛坯房和髒亂差的環境,周圍人生地不熟,他們神色一變,蹲在角落裡哭泣,覺得看不到人生的未來。
但是年輕人從來不服輸,"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丁尚彪覺得人生的字典裡不能有"服輸"二字。他不停地幹活,任勞任怨,不辭辛勞,很快這位"寡言少語埋頭幹"的年輕人被評為縣優秀知青代表。
為了改變命運,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孩開始自學英語,開始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命運總是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丁尚彪的努力很快就有了答案,他遇到了人生知己,往後無數日子裡相依為命的妻子——陳忻星。
【圖】丁尚彪同妻子陳忻星
陳忻星也是一位有志氣的上海知青,她與丁尚彪在命運的驅使下,很快就相戀相愛直至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事與願違,兩人被分隔兩地,丁尚彪為了能夠伴隨妻子共度逝父之痛,他想盡一切辦法回到了上海和妻子相見。
很快,兩人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取名丁晽。丁尚彪由此開始漸漸步入中年,儘管他已經過了花樣年華,還是仍舊不服輸地繼續學習著。
02 男人的頂天立地
34歲的丁尚彪再一次做出了決定,他要去日本工作。
一個沒有任何日語基礎的男人就這樣踏上了去往日本的飛機,他透過機場的窗子,看到自己妻子含淚送別的神情,於心不忍又難以放棄這個改善生活的決定,他忍著淚和妻子揮了揮手便上了飛機。
初到日本,丁尚彪一天打兩份工,隻身一人在東京打拼,所掙取的錢財大部分寄回了中國給家裡還清債務。
熱愛讀書的心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指引著丁尚彪前進仰頭面對著生活給予的所有困苦。他來到了北海道的阿寒町,這個貧苦的地方打著好招牌吸引中國人前來。但丁尚彪和其他人很快就發現了這裡的不好,他們決定連夜逃離這裡的學校。
【圖】丁尚彪在阿寒町的證件
"逃學成功後"丁尚彪重新回到東京,但這一次,他卻失去合法滯留資格,成為了"非法打工人"。
學習之路的斷裂,丁尚彪心有不甘又無從改變,他就在那一刻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到了女兒的身上。
他馬不停蹄地尋找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地打著工資微薄的苦工,每天省吃儉用,零星的流水全部寄回家裡給女兒保證讀書費用。
在15年的打工生涯裡,丁尚彪沒有請過一天的假,沒有過工作勞累的抱怨,他總是滿懷著希望,一刻不停地工作著,為了家人,堅韌勇敢地在這個語言不通生活艱難的異國他鄉活著。
03 老天不負有心人
丁尚彪勞苦半生,勤勤懇懇,終於隔著萬裡同妻子陳忻星一起把女兒送上了美國的留學之路。這個時候,丁尚彪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他卻放棄了回國機會,繼續留在日本打工掙取女兒的生活費。
在日本的數十年時間裡,丁尚彪依舊沒有放棄學習,他考了五個技術資格證書,在工作上也逐漸走上正軌。
日子漸漸長了,慢悠悠地鑽過了歲月的縫隙。妻子陳忻星在多次地被拒籤證下終於有機會去往美國看望女兒,而這中間的轉機,才恰好被安排成了夫妻的再次相見。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夫妻二人見面之後千言萬語凝在喉頭,只能紅著眼睛牽著手漫步在東京的路口。
【圖】丁尚彪夫妻二人時隔多年再次相見
相聚的日子比流水飛快,也比流水短暫。丁尚彪和妻子再一次分別在機場,兩個分別多年的有情人早就已經過了深情的年紀,青白相間的髮絲之間飽含著他們長久的愛和希望。
2004年,丁尚彪年過半百仍舊不停歇,因為女兒求學的原因回到了上海,但是這個老人卻依舊抱著信心繼續工作。
回國前在日本海關,工作人員盯著他的護照,感慨萬千,這個在日本勞苦半生非法打工的中國人,沒有因為任何不公艱難,逃過稅款,也沒有任何個人的違法記錄,這對當時心浮氣躁的社會來說,難能可貴。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影片收穫了眼淚也收穫了無數人對丁尚彪的尊敬。
04 平凡即偉大
怎樣去評價丁尚彪的一生,許多人看到了他的堅貞和果敢,埋藏在這個一生勞碌奔波的男人身上的,也是一個父親的深沉悠遠的愛。
丁尚彪在女兒定居美國之後,和妻子陳忻星來到了美國。"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邁的丁尚彪再次選擇了工作。
【圖】丁尚彪一家
年邁的他開始向美國賓館投簡歷,因為女兒的勸說,執拗的他不甘放棄,終於用行動感動了當時的廚師長並且得到了一些打雜的零碎活。
儘管年老,儘管踏實肯幹,丁尚彪也同樣在語言、人際關係上受到了不少的欺負,但這個男人卻好像並不會讓生活抹去自己那顆永恆的決心。
他的好人形象從不停的善意相助到不肯罷休的踏實工作精神,很快就得到了不少的尊敬和喜愛。
【圖】丁尚彪在美國賓館工作
最後他甚至還獲得了大蘋果獎,是紐約市對服務業人士最大嘉獎,這為後來他又不停變換的工作裡收穫到了不同的讚譽和驚嘆。
丁尚彪還是"不服輸",他慢悠悠地開始寫稿子給雜誌社投稿,用他顫微的雙手和零碎的英語留下很多關於他人生的回憶和對後輩的建議。
回顧他一生的過往,我們既感動又欽佩。社會裡太多太多不乏志氣的年輕人,他們也如同年輕時候的丁尚彪勇敢果斷不服輸,但是又在很多時候忘記了人生的來路和內心的初衷。
但丁尚彪卻做到了,磕磕絆絆的異鄉生活,這個男人從少年直到老年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人生,他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作為愛家守義的丈夫,更作為一個愛女深沉的父親,他平凡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