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工人丁尚彪,在日非法打工15年,勞苦半生感動千萬日本人

2020-12-15 文史天下觀

作者:叄泉

2020年熱詞"打工人"走進人們的視野,大家在調侃其中含義的時候卻也不停地推動了勞動人民的社會含義。而在今天,我們又憶起一部紀錄了一位"打工人"的過往人生的片子,名為《含淚活著》。

【圖】紀錄片《含淚活著》海報

影片歷時10年之久,拍攝了一位80年代末進入日本"非法打工"的丁尚彪用用了15年的光陰,在無數次的辛酸淚中和家人兜兜轉轉最終團聚的故事。

影片流入日本後,百萬觀眾熱淚盈眶,紛紛肅立,在他們眼中,丁尚彪是一位平凡堅韌的"中國打工人",更是一位偉大又勇敢的父親。

01 勇敢少年,不想服輸

丁尚彪出生在一戶普通人家,從小家境就極為普通甚至是貧困,中學畢業後,因為家庭情況的原因,他被組織調往了貧苦的安徽。

年輕人從來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或者是落後,丁尚彪沒有說過退縮放棄,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原先老家,離開了護佑自己的家人親朋,去往了貧困的安徽。

初到安徽,丁尚彪和兩位夥伴看到破敗不堪的毛坯房和髒亂差的環境,周圍人生地不熟,他們神色一變,蹲在角落裡哭泣,覺得看不到人生的未來。

但是年輕人從來不服輸,"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丁尚彪覺得人生的字典裡不能有"服輸"二字。他不停地幹活,任勞任怨,不辭辛勞,很快這位"寡言少語埋頭幹"的年輕人被評為縣優秀知青代表。

為了改變命運,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孩開始自學英語,開始了"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命運總是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丁尚彪的努力很快就有了答案,他遇到了人生知己,往後無數日子裡相依為命的妻子——陳忻星。

【圖】丁尚彪同妻子陳忻星

陳忻星也是一位有志氣的上海知青,她與丁尚彪在命運的驅使下,很快就相戀相愛直至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事與願違,兩人被分隔兩地,丁尚彪為了能夠伴隨妻子共度逝父之痛,他想盡一切辦法回到了上海和妻子相見。

很快,兩人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取名丁晽。丁尚彪由此開始漸漸步入中年,儘管他已經過了花樣年華,還是仍舊不服輸地繼續學習著。

02 男人的頂天立地

34歲的丁尚彪再一次做出了決定,他要去日本工作。

一個沒有任何日語基礎的男人就這樣踏上了去往日本的飛機,他透過機場的窗子,看到自己妻子含淚送別的神情,於心不忍又難以放棄這個改善生活的決定,他忍著淚和妻子揮了揮手便上了飛機。

初到日本,丁尚彪一天打兩份工,隻身一人在東京打拼,所掙取的錢財大部分寄回了中國給家裡還清債務。

熱愛讀書的心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指引著丁尚彪前進仰頭面對著生活給予的所有困苦。他來到了北海道的阿寒町,這個貧苦的地方打著好招牌吸引中國人前來。但丁尚彪和其他人很快就發現了這裡的不好,他們決定連夜逃離這裡的學校。

【圖】丁尚彪在阿寒町的證件

"逃學成功後"丁尚彪重新回到東京,但這一次,他卻失去合法滯留資格,成為了"非法打工人"。

學習之路的斷裂,丁尚彪心有不甘又無從改變,他就在那一刻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到了女兒的身上。

他馬不停蹄地尋找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地打著工資微薄的苦工,每天省吃儉用,零星的流水全部寄回家裡給女兒保證讀書費用。

在15年的打工生涯裡,丁尚彪沒有請過一天的假,沒有過工作勞累的抱怨,他總是滿懷著希望,一刻不停地工作著,為了家人,堅韌勇敢地在這個語言不通生活艱難的異國他鄉活著。

03 老天不負有心人

丁尚彪勞苦半生,勤勤懇懇,終於隔著萬裡同妻子陳忻星一起把女兒送上了美國的留學之路。這個時候,丁尚彪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他卻放棄了回國機會,繼續留在日本打工掙取女兒的生活費。

在日本的數十年時間裡,丁尚彪依舊沒有放棄學習,他考了五個技術資格證書,在工作上也逐漸走上正軌。

日子漸漸長了,慢悠悠地鑽過了歲月的縫隙。妻子陳忻星在多次地被拒籤證下終於有機會去往美國看望女兒,而這中間的轉機,才恰好被安排成了夫妻的再次相見。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夫妻二人見面之後千言萬語凝在喉頭,只能紅著眼睛牽著手漫步在東京的路口。

【圖】丁尚彪夫妻二人時隔多年再次相見

相聚的日子比流水飛快,也比流水短暫。丁尚彪和妻子再一次分別在機場,兩個分別多年的有情人早就已經過了深情的年紀,青白相間的髮絲之間飽含著他們長久的愛和希望。

2004年,丁尚彪年過半百仍舊不停歇,因為女兒求學的原因回到了上海,但是這個老人卻依舊抱著信心繼續工作。

回國前在日本海關,工作人員盯著他的護照,感慨萬千,這個在日本勞苦半生非法打工的中國人,沒有因為任何不公艱難,逃過稅款,也沒有任何個人的違法記錄,這對當時心浮氣躁的社會來說,難能可貴。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影片收穫了眼淚也收穫了無數人對丁尚彪的尊敬。

04 平凡即偉大

怎樣去評價丁尚彪的一生,許多人看到了他的堅貞和果敢,埋藏在這個一生勞碌奔波的男人身上的,也是一個父親的深沉悠遠的愛。

丁尚彪在女兒定居美國之後,和妻子陳忻星來到了美國。"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邁的丁尚彪再次選擇了工作。

【圖】丁尚彪一家

年邁的他開始向美國賓館投簡歷,因為女兒的勸說,執拗的他不甘放棄,終於用行動感動了當時的廚師長並且得到了一些打雜的零碎活。

儘管年老,儘管踏實肯幹,丁尚彪也同樣在語言、人際關係上受到了不少的欺負,但這個男人卻好像並不會讓生活抹去自己那顆永恆的決心。

他的好人形象從不停的善意相助到不肯罷休的踏實工作精神,很快就得到了不少的尊敬和喜愛。

【圖】丁尚彪在美國賓館工作

最後他甚至還獲得了大蘋果獎,是紐約市對服務業人士最大嘉獎,這為後來他又不停變換的工作裡收穫到了不同的讚譽和驚嘆。

丁尚彪還是"不服輸",他慢悠悠地開始寫稿子給雜誌社投稿,用他顫微的雙手和零碎的英語留下很多關於他人生的回憶和對後輩的建議。

回顧他一生的過往,我們既感動又欽佩。社會裡太多太多不乏志氣的年輕人,他們也如同年輕時候的丁尚彪勇敢果斷不服輸,但是又在很多時候忘記了人生的來路和內心的初衷。

但丁尚彪卻做到了,磕磕絆絆的異鄉生活,這個男人從少年直到老年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人生,他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作為愛家守義的丈夫,更作為一個愛女深沉的父親,他平凡而偉大。

相關焦點

  • 中國男子在日非法打工15年,即將回國時,無數日本人挽留不舍
    在備受日本人歡迎、感動無數中日觀眾的《含淚活著》紀錄片裡,來自中國的丁尚彪如此說。丁尚彪如今的生活和過去對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但提起他的名字,不少人還是會由衷感到敬佩。丁尚彪,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男人。但他卻做了一件事,讓中國男人的魅力通過熒幕被更多人知道。
  • 《含淚活著》:上海丁尚彪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島國一億人
    在千萬的上海男人中,有一位上海漢子用自己的十幾年一日的忍耐和努力感動了無數日本人,成為無數人學習的榜樣。青年時期多受磨礪丁尚彪,一個普通的上海男人。丁尚彪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在青少年時期,丁尚彪被安排來到淮北農村,成為了知青。
  • 打工人丁尚彪:為家庭日本打黑工15年,紐約新冠疫情中寫下遺囑
    曾經因《含淚活著》這部紀錄片而感動中日兩國人民的「打工人」丁尚彪,因一篇在紐約疫情下寫的遺囑再次引起大家的關注。今年,顛簸半生,已經是美國公民的老丁已經65歲,在美國繼續打工十年後剛剛退休。01、留學夢破碎,成為黑戶在《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這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幅「眾生相」。當年赴日留學的人裡,既有高幹子弟也有普通學生,既有才過九歲的小留生,也有年已三四十歲的老留學生。而上海知青丁尚彪,就是那個35歲才到日本的老留學生。
  • 《含淚活著》記錄華人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了無數人
    《含淚活著》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繼《小留學生》之後再次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 影片記錄了在日中國人丁尚彪及其家人十年的心淚歷程。
  • 在日本打黑工15年,生活用品靠撿,他憑一堆納稅單,獲日本人尊敬
    旅日華人張麗玲曾耗費10年時間拍攝了一部名叫《含淚活著》的紀錄片,片中講述的是一個在日本打了15年黑工的中國父親,他為了家人,一個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擔,他高尚的品格與長久以來的堅持,贏得了日本人的尊敬。
  • 在日本打黑工15年,日用品靠撿,他憑一堆納稅單,獲日本民眾尊敬
    換做一般人這樣的生活穩定而又和諧,可能就會認命了。可是丁尚彪卻不一樣,雖然他現在已然生活穩定,但他還是想去闖。好在妻子與女兒也都支持他的決定。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了上海,隨著中美、中日建交,赴美赴日留學的熱潮吹遍了中國大地。
  • 含淚活著:一位中國父親在日本的15年「黑戶」人生
    當然,這個故事不是我發現的,是一位叫張麗玲的華人導演,耗時10年跟蹤拍攝而成的一部紀錄片。這部叫《含淚活著》的紀錄片,曾經在日本引起轟動,感動無數日本人。而這其實是一部講述一個中國人在日本打工的故事。當時廠裡19個人去讀的,只有丁尚彪一個人最終順利畢業。然而,丁尚彪很快又發現一個問題:由於年齡和精力等各方面原因,他已經不可能去考大學,圓一個自己的「大學夢」了。時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大地上,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掀起了一股風潮:去國外打工。而當時最多上海人去的地方,就是日本的東京。
  • 《含淚活著》丁尚彪成日本黑戶,為妻女豁命,他選擇做拼命打工人
    這部紀錄片真實地記錄了丁尚彪一家人艱難的十五年:經歷了十年動亂,知青丁尚彪和妻子返城回到上海,學業中斷,身無一技之長,令他在這個充滿變革的社會裡舉步維艱。在朋友的鼓勵下,丁尚彪於1989年6月飛往彼岸的日本,開始了求學創業之路。在北海道的阿寒町,他和一眾同胞為了未來努力學習,最後卻不得不迫於生計逃離這裡,成為一名非法滯留者。
  • 打工人,打工魂!「街訪」大同「打工人」,你今天加油了嗎?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晚上好,各位大同的打工人! 最近,「打工人」這個詞火了 不僅有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上流傳
  • 聊聊中國的「打工人」
    最近、中國のネットを賑わしているワードがある。それは「打工人」。日本語に訳すならば「ワーカー」または「働く人」といったところだろうか?
  • 你好,打工人!
    嗯哼~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我們要悄悄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 心中要有信念,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
  • 中國遊客最愛的一蘭拉麵出事了!日本警察帶走了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和店長!
    警察調查中發現大阪有包含社長、店長、勞務負責人共7人涉嫌助長非法勞動的嫌疑。為了防止再有打工超時的情況發生,對於外國留學生打工採取打卡制。其實在日本生活,難免少不了需要打工,而因為籤證種類的不同,限制也有所不同。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打工人;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被網友不斷的進行調侃與自嘲,成為2020年最流行的詞語之一。無論你是那個社會階層,通俗地說,呢都是打工人,只是服務對象不同而已。2.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庚子年,毫無預兆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整個社會開始時候的緊張與慌亂,儘管後來有所控制,但它的影響太大了,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受到影響,有些行業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大量的新行業湧現,但疫情帶來的失業率的上漲,工作機會喪失等問題不斷出現,房貸、車貸、醫療費、教育費等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
  • 想去日本打工的朋友,打工三年回來的人眼中的日本是這樣的
    我是從日本打工三年回來的。因為在國內屬於月光族,根本攢不下什麼錢,周圍有很多小姐妹都選擇出國掙錢,我也加入了這個隊伍。出國打工掙錢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攢下錢,不像在國內一樣,每個月的工資都花光。而且日本的工資比國內要高出不少,我在日本三年除了正常的工作還在外面有兩份兼職,其中一份兼職是中餐館刷盤子,還有一份兼職是在後臺配酒和飲料。主要是日語基礎不太好,這兩份兼職不太需要和人交流。所以我的工資基本上沒動,兼職的工資就夠我的生活費了。我所在的工廠是在名古屋附近的春日井市,主要是給豐田汽車製造配件,這裡一共有6個國家的人,工作相對是比較輕鬆的。
  • 這屆「打工人」太難了,藝術家從未忘記「打工人」
    2020,打工人火了。「早安!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如果說「社畜」、「搬磚」是對庸碌生活的直接控訴,「打工人」一詞則更多夾雜著一絲無奈和自嘲。2020,讓我們格外看清了生活的殘酷真相,不得不坦然接受作為一個小人物的最終「宿命」。
  • 上班8年,廣州「打工人」也不夠交首付!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早些年提起打工,網際網路的記憶庫裡,必然要被翻出的那個在監獄裡戴著手銬,倚著座位,談笑風生的男人——竊格瓦拉。 猝不及防的是,近期,「打工人」話題火了!
  • 打工人是什麼梗,你我皆是新時代的打工人!
    類似從日本傳來的「社畜」,樸實有力的上班代名詞——「搬磚」,這些詞精準有力地描述出社會工作者的狀態,不分工種,不分性別、地域、年齡,是一種籠統的群體名字,它用起來顯得有力,自豪。我要Work,Work,Work。
  • 打工人是什麼梗?打工人語錄合集!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緊接著這個因為是形容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的一群人,於是網際網路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隨著時間的流逝,打工語錄不斷被網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發起了打工語錄。我們後來就看到了一些比較經典的語錄說: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 火遍全網的「打工人」是什麼梗?請千萬別做愛情裡的「打工人」!
    仿佛一夜之間,「打工人」刷屏了。「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早安,打工人!打工累嗎?累。但是我不能哭,因為騎共享單車的時候擦眼淚不安全。早安,打工人!今天去看牙醫,牙醫問我:年紀輕輕的牙齒怎麼磨損這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