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說到阿濟格的手下巴爾通,也在秘密探訪李自成的行蹤。
再說那個方獻廷,鬼鬼祟祟地混在在大順軍中間,終於被他查到了李自成隱藏在夾山寺的準確消息,就又寫了一封密信,派人送給阿濟格,請他火速派兵來圍攻夾山。他以為自己立功的機會到了,心裡好不高興!可是他七等八等,等了一個多月,也沒等到阿濟格的一兵一卒。方獻廷奇怪了,大將軍不是口口聲聲要抓李自成嗎?我告訴了你李自成隱身的消息,你怎麼又不派兵來呢?
方獻廷哪裡知道,他第一次寫的密信已經到了李過的手中,送到阿濟格那裡的信,完全是相反的意思,是說李自成確實已經死了,而且說吳三桂正在跟大順軍密謀。阿濟格的眼睛正按照他的信中所說,在緊緊地盯著吳三桂呢。
他的第二封密信,還沒有出石門,送信的人就在亂軍中被殺了。
由於大順軍幾次與清軍發生大戰,他的那幾百號人馬,死的死傷的傷,能動的只剩下幾十號人了。
他業已探明,郝搖旗在夾山寺周圍布下的500身強力壯的僧兵,目的就是保護李自成。他這幾十號人,還沒等衝到李自成的面前,就已經被人砍成爛泥了。
為今之計,他只有等,在離夾山寺20裡的一座小山上,他盼眼欲穿,希望阿濟格的大軍能突然出現在自己的跟前。
也算這小子有耐性,那天他還真等來了一隊人馬,雖然這支隊伍穿著大順軍的服飾,可他認出坐在馬上的,竟是靖遠大將軍手下的第一猛將巴爾通。
巴爾通怎麼突然之間來到石門了呢?
原來他也學乖了,全軍換上大順軍的服飾,又花錢收買了幾個當地人當嚮導,才在嚮導的幫助下,避過李過的軍隊,抄小路來到石門。
他以為李自成一定在石門縣城內,大順軍的主力都在前方,對抗靖遠大將軍的大軍,後方兵力一定空虛,憑手下2000精兵,一定能拿下縣城,活捉李自成。
他見有幾十個從山上衝下來,擋住他的去路,當下大驚,忙勒住戰馬,拔出腰刀準備往前衝。
方獻廷的高興勁兒就沒法說了,等了那麼些日子,今天終於被他等到了。他急忙奔下山來,攔住馬頭,大聲喊道:「將軍請留步!」
巴爾通一看是方獻廷,氣也就不打一處來。心想我挨了大將軍兩巴掌,這兩巴掌就賞給你吧!想著便跳下馬來,也不分青紅皂白,上去就「啪啪」兩巴掌,怒道:「你不是平西王的人嗎?怎麼會在這裡?」
方獻廷終究在悍將,在滿人的面前,自然低了一等。這可真冤死了,臉上火辣辣的,被打了個滿臉開花,弄得他莫名其妙,連忙說道:「屬下奉平西王之令,暗中追查闖賊的下落。」
巴爾通問道:「那你查到沒有呢?」
方獻廷說道:「我早已經查到了,並且寫了信,報告阿濟格大將軍呀!」
巴爾通吼道:「你報的是什麼信?你說李自成確實已經死在九宮山,可現在,湖南的大順軍和明軍聯手,到處跟我們作對,你怎麼解釋?」
「將軍之言差矣!」方獻廷分辯道,「我可不是這麼說的,我說李自成在九宮山沒死,他現在躲藏在夾山。」
「你信上明明說他死在九宮山,現在又來狡辯!」巴爾通吼叫著逼上前去,方獻廷一連後退了好幾步,他怕再挨兩巴掌。
方獻廷也納悶了,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信的內容會來了個相反?莫非是信在途中出了問題?可現在再分辯也沒什麼用了,只好向巴爾通報告:「將軍,我已探得李自成就隱藏在夾山寺。」
巴爾通道:「這回你可不要再撒謊了?」
方獻廷道:「絕對是真,是我親眼所見。」
巴爾通道:「要再有假,我就要你的腦袋!」
方獻廷道:「卑職願以性命擔保,李自成就躲在夾山寺,現已出家為僧!」
巴爾通皺起眉頭問道:「他躲在夾山寺中就行了,為何要出家為僧?」
方獻廷說道:「這個,卑職就不太明白了!」
巴爾通道:「快帶路,我們去抓李自成!」
方獻廷道:「不行!你帶的人太少了。他們防守很嚴,僅僅在夾山寺,就有500僧兵,而且寺院周圍駐紮有軍隊,人數不下兩萬人。如果我們就這麼過去,不但抓不到的,而且會打草驚蛇,得想個妙計才行。」
方獻廷心想,這些滿清人也真是的,你以為說抓就能抓到嗎?你以為李自成是那麼好抓的嗎?他道:「容卑職再去偵察一下,然後我們再來商量個好計策。」
「好,你快去,不得誤事。」巴爾通揮了揮手。
方獻廷離了巴爾通,只帶了兩三個人往夾山寺而去。剛到山腳,就發現那樹林裡有三三兩兩的和尚,不知在幹什麼。他一路躲躲閃閃,避開和尚,竄到山腰的一個凸起的小山上,睜大眼睛朝夾山寺看,看見大門口有人站崗,寺院外還有人遊動。心想他們防備確實很嚴,幸虧沒有冒冒失失地來,要不然,不但抓不到李自成,恐怕連小命都要丟在夾山上,得回去好好跟巴爾通商量一個辦法才行。想著,便悄悄地溜下山去。
方獻廷以為自己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卻有一個人把他盯上了。誰呢?是程六妹!李自成當了和尚,程六妹就一直沒有下山。她寄居在山上的一戶農家,每日裡顯得心事重重。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是因為李自成嗎?是因為我的心被李自成栓住了嗎?同時她也有一種擔心,像李自成這麼個人物躲在這裡,夾山就不會太平,所以她一直留在山上。
這天,她正在那戶農家的門口走來走去,無意中看見有個人站在山腰的一座小山上,鬼頭鬼腦地朝夾山寺瞭望。奇怪了,這身影怎麼有點熟悉?會是誰呢?他在那裡幹什麼呢?得弄個明白。想著,她便飛快地往山腰跑,躲在一棵大樹後,等著那個人下來。
過了一會,那個人下來了。程六妹細細看時,不覺一驚。此人正是那日打劫百姓的「大順軍」,程六妹曾經跟他交過一次手,所以認得。這個人來這裡幹什麼?還那麼鬼鬼祟祟的!看來,這人有可能是清軍的探子,夾山寺不會太平了。
卻說方獻廷剛離開,巴爾通手下的一個將領就說道:「將軍,此人雖是平西王手下的人,但出現在此刻,我們不得不防呀!朝廷對投降的漢將,向來都是防備的。」
巴爾通一聽有道理,使了一個眼色,就將方獻廷手下那幾十號人殺了個精光。沒多久,方獻廷回來了,看著滿地的屍首,心裡很不是滋味。心想:一心投靠滿清,誰料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想歸想,但他還是將夾山寺的情況,向巴爾通湘西說了:「夾山寺的防備很嚴,但估計並沒有太多的兵力,多數是一些和尚,不過,這些和尚可不能小看,個個武功了得。原來駐紮的周圍的軍隊已經離開,但是,據我派出的探子報告,說有幾路大順軍殘部正往這邊趕來,所以我們的行動必須宜早不宜遲……」
巴爾通問道:「那你想怎麼樣?」
方獻廷想了想說:「我手下本來還有數十人,加上將軍的人,實力不比他們低。可惜他們沒有死在賊寇的刀下,反倒成了將軍的刀下之鬼。」
巴爾通也有些懊惱方才的魯莽,說道:「將軍請息怒,就當他們都是為大清盡忠的,回去後我會奏明靖遠大將軍,予以封賞!」
方獻廷的心情這才好過了些,說道:「我們晚上動手,先派幾個人去村子裡放火,引開他們的注意,我帶幾個人潛入寺院,暗中動手,將軍再帶人強攻夾山寺。我們來個裡外合擊,我就不相信抓不住李自成!」
巴爾通點頭道:「好,就按你說的辦,晚上打他個出其不意!」
夜幕降臨在夾山,黑沉沉的山嶺,像一頭張開血盆大口的巨大猛獸,又像是一座好像隨時都會把人沉下去的無底深淵。山風的呼叫聲顯得悽厲,間或還有幾聲餓狼的嚎叫,令人毛骨悚然。在山裡的十幾戶人家,早已家家關門,熄燈安寢。只有夾山寺仍然亮著燈火,成了「黑暗中的光明」。
在黑暗中,有幾個黑影沿著禪房的牆根急步而行,然後縱身跳上了屋頂。領頭的,就是方獻廷。他是來執行刺殺李自成的計劃的,巴爾通則率清兵攻打夾山寺,兩人約好裡應外合,務必將李自成殺死。
方獻廷上了屋頂,來了個倒掛金鐘,用口水沾溼手指,捅破窗紙,朝裡面望去!
禪房內,靠牆邊有一張小桌子,桌子上有一盞油燈,油燈旁放著幾本經卷!
智化禪師坐在蒲團上,靈悟法師站在他身後,手裡拿著一串佛珠。李自成盤腿坐在智化禪師面前的蒲團上。
智化禪師看著李自成,問道:「這些日子你想得怎麼樣了?心情好些了麼?」
李自成道:「大師,這些天我一直在回憶著過去。從我投軍,到率兵,到一路徵戰,到打進北京,到退守陝西,到逃向湖南,一直到夾山寺……」
智化禪師又問:「你都想明白了一些什麼嗎?」
「沒有。」李自成坦誠地說,「我在苦苦思索,我當年揭竿起義,也是想造福於萬民,可為什麼會事與願違?那麼多人戰死疆場,最終卻落得這樣的一個結果!」
智化禪師道:「阿彌陀佛,奉天果然有禪心!世間萬惡,殺孽最大,若心存善念,則應以善念為重,萬不可再造殺孽,方能造福於萬民。」
李自成點了點頭,道:「大師所言極是。是不是只要我拋下一切塵事,誠心出家為僧,就不會死那麼多人?」
李自成仰頭看著智化禪師,眼中有淚光。
智化禪師說道:「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切因果,皆在你一人身上,無數殺孽,皆因你一人引起……」
禪房的屋頂上,又跳上來一個人。(欲知後事,請關注我,繼續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