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品牌如何連接用戶?耐克用「簡陋」短片給出優質示範

2020-12-15 CFW時尚

核心提示:在「危機」之中,那些能快速對現狀作出反應並展示品牌溫度的企業,總是能被人印象深刻地記住。對於市場來說,越是特殊時期,品牌越應該加緊努力,向自己的客戶以及利益相關者展示出品牌應有的關懷,向他們證明——這就是最好的品牌會做的事情。

隨著疫情的蔓延,眾多廣告品牌特別是體育品牌,不得不大幅改變了常規狀態下的經營方式。

在「危機」之中,那些能快速對現狀作出反應並展示品牌溫度的企業,總是能被人印象深刻地記住。對於市場來說,越是特殊時期,品牌越應該加緊努力,向自己的客戶以及利益相關者展示出品牌應有的關懷,向他們證明——這就是最好的品牌會做的事情。

世界上眾多的品牌,已經在疫情之中做出了優秀的示範。比如我們今天的主人公:NIKE——北京時間4月10日,NIKE在國內各個社媒平臺推出了自己的最新廣告宣傳片,主打Campaign口號為「哪兒擋得了我們」。

近年來主打「情節向」廣告片拍攝的NIKE,在本次廣告中回歸到了60秒短片的制式。而NIKE在廣告成品的呈現中,也似乎摒棄了過往擅長的高投入大製作路數,沒有刻意的擺拍,沒有光影的渲染,而是將大量職業運動員與運動愛好者居家健身的自拍短視頻進行了混剪,並在片尾恰如其分地點出了Campaign主題。

然而,看似「簡陋」的廣告片製作手法,背後也藏著精心的三條暗線布局。即:

時間線:由冬入春;

場景線:至室內運動再至戶外運動;

情感線:由停滯到復甦。

本廣告的片頭,是從冬天無人的體育場拍起。藍色的籃球場——綠色的人工足球場——紅色跑道的跑場,三組空鏡頭,色彩對比十分鮮明。

隨後,畫面一轉,鏡頭焦點從體育場轉移至了居民樓。

緊接著,廣告片的運動人像開始出現。出鏡對象有在家做平板支撐等運動的帶娃媽媽。

接檔「運動親子檔」的是「健身夫妻檔」。一對中年夫婦在家搭設羽毛球場對壘的場景,頗為吸睛。

隨後,廣告片開始出現硬核健身人群。比如在家繞圈跑馬拉松的:

比如,在家苦練籃球有球訓練的。CBA明星郭艾倫(中)也以「鞋拖短褲」的平民形象出鏡。

再比如,在家顛球訓練的武漢足球明星——中國女足國家隊主力球員王霜。

瑜伽「九宮格」的展示,充分給予了運動人群永不停息的生命感。

正所謂「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影片的場景此時開始伴隨「由春入冬」的時間線發生變化。人們運動的場合,也從室內走向了室外。

注意,轉折點出現在46秒處——接在瑜伽「九宮格」之後的,先是一片綠色田野,當空鏡靜止兩秒後,一位自行車運動愛好者突然躍現於鏡頭正中央。

隨後,大量的室外運動者開始出現。

而廣告最後一個鏡頭,正是一位小朋友在初春的小區裡跳繩運動。至此,廣告片完成了時間線、場景線與情感線三條暗線的切換。Campaign口號「哪兒擋得了我們」在屏幕中央出現,收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廣告片的BGM主題曲也挑選得頗具心思,其所採用的曲目是著名搖滾樂隊The Beatles的《Here Comes The Sun》的翻唱版本。

這首金曲,是The Beatles吉他手George Harrison的一首原創歌曲,收錄在樂隊1970年發行的第十一張,也是最後一張正式錄音室專輯《Abbey Road》中。

這張在搖滾史上舉足輕重的專輯,你未必完整聽過。但這張專輯的封面,相信你一定頗為眼熟:

「太陽出來了,太陽出來了,感覺太陽好久不見,笑容重現人們的臉龐」。

歌詞呼喚春天與陽光的寓意,與NIKE廣告片的內核,也實現了完美的對應。

而在疫情期間,NIKE各個主題宣傳活動,包括之前發動體育明星轉發「Play inside,play for the world」的Campaign,極少對應到具體的產品售賣與宣傳,主旨都是在宣傳抗疫的主旨,這點著實令人欽佩。

此外,這次配合「哪兒擋得了我們」Campaign上線的(英文:You Can't Stop Us)品牌營銷活動,還有Nike攜各界球星發起的「The Nike Living Room Cup」即「NIKE居家杯」。

「NIKE居家杯」的形式,為一位球星率先響應完成挑戰,並將其挑戰視頻發至自有的社媒上,隨後由其他球星接龍,繼續完成挑戰。第一位響應該活動的是葡萄牙球星C羅,他的腹部訓練挑戰視頻於上周末首發在了Instagram上,目前已經收穫了高達3244萬次的驚人播放量。

而在中國區,NIKE也做了與「居家杯」相似的活動,名為「運動合拍」,緊扣其Campaign主題「哪兒擋得了我們」並邀請了王霜為活動宣傳,鼓勵用戶積極上傳視頻與官方互動。

在花樣繁多的社媒活動之外,NIKE也將資源投入到了很多更具實質性的抗疫工作之中。

首先是「資產捐贈」。自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後,NIKE便在其官網上開始更新品牌的抗疫動態,截止目前為止,NIKE已經為相關衛生機構累計捐贈了超過1700萬美元,並於近日開始,通過所屬工廠為一線防疫人員製作防護面罩。

其次是「開放產品」。疫情期間NIKE還將美國地區的NTC Premium服務訂閱費進行了減免,為健身愛好者免費提供居家鍛鍊的指導內容。NTC Premium服務以流媒體視頻內容為主,打通了包括Nike、Nike Running、Nike Training Club等諸多App以及社媒上的主頁或播客渠道,擁有超過185種課程的資料庫,涵蓋了包括減重減脂,瑜伽以及器械訓練等等,單期課程時間從15分鐘到60分鐘不等。

而針對疫情期間大眾的「隔離」現狀,耐克還在其中新添加了諸多有關冥想、運動健康科普以及日常飲食搭配等內容。但如今耐克通過線上免費內容的提供,讓品牌建立正面形象之餘,也吸引了更多的潛在客戶。當危機消退時,這些因免費內容而來的用戶,相信將有相當一部分會轉化為品牌忠實的付費用戶。

在全球抗疫的特殊環境下,耐克的線下業務同樣受到了巨大打擊。在2月初就紛紛關閉了在中國國內的絕大多數門店,如今隨著美國疫情的蔓延,耐克也成為了宣布關閉美國門店的零售大品牌之一。

但,疫情對於品牌是危情,更是機遇。像是這部精心製作的60秒廣告短片,NIKE就通過節奏與鏡頭的掌握,循序漸進,將人們對於春天復甦的渴望,刻畫得淋漓盡致。而那些頂尖的運動員,儘管現在也同樣隔離在家,無法參加比賽,但呆在家裡的球星同樣可以通過品牌與大眾產生新的「連接」,為世界抗疫事業貢獻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耐克,出高跟鞋了!」這幾個「新奇產品」,你見過嗎?
    TEXT EVERYTHING「立足用戶體驗 分享真實評價」誇張的營銷千篇一律,有趣的產品萬裡挑一。這期我們來聊聊有趣的產品設計,俠哥搜集了一些「趣味與美貌並存」的創意設計,一起來看看。1、耐克,出高跟鞋啦?!
  • 用內容,構建品牌與用戶間的「引力場」
    在12月9日舉辦的騰訊廣告內容新勢力大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欒娜同樣用星空做比。「在內容群星閃耀時,構建品牌與用戶持續連接的引力場」,她提到企業應該重視內容營銷的作用。對於廣告主來說,她的這句話可以作為參考——當越來越多的投放費用向「效果」「增長」或「即時轉化」傾斜,它起到的作用如流星般瞬間耀眼;但是,大概沒有企業只期望曇花一現。
  • 耐克推出「NFC 球衣」,帶科技元素的周邊有何加成?
    帶 NFC 晶片的 NBA 球衣耐克與 NBA 聯手推出了全新的球衣系列 Connected Jersey,這款球衣最大的特色就是加入了 NFC 晶片,利用耐克的 NikeConnect 技術,球迷可以通過與球衣的互動來獲取與 NBA 相關的資訊,獲得個性化的穿著體驗。這是耐克將科技元素融入到產品體驗的又一次嘗試。
  • 耐克將推出「NFC 球鞋」,但似乎是一個雞肋的存在
    還記得耐克在去年 NBA 賽季推出的「NFC 球衣」嗎?只要用智慧型手機輕觸球衣下方的 NFC 晶片,就可以實時瀏覽對應 NBA 球隊和球員的數據、球賽精彩片段,甚至是球員靈魂深處的私人歌單。聽起來有一丟丟的炫酷。
  • 耐克尋找品牌認同的基石
    對耐克來說,營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知名度,而是要讓品牌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目的是從中找出基本元素,看這些元素如何透過營銷,在品牌建設與維護的歷程中形塑出熱愛耐克的消費者。耐克是獨特的,因為它是唯一將炫酷科技品牌列為「競爭者」的運動品牌。它之所以做得到這點,是因為它在用數位化戰略重塑運動、重塑自己的生意、重塑品牌營銷。
  • 運動品牌「搏命」2020
    持續2個月的新冠疫情,還在發揮火力,漸漸鎖住運動品牌的兩大命脈,一是線下零售店的營業額、二是體育大賽帶來的銷售紅利。仔細一看,國內和國際運動品牌應對疫情的方法並無多大差異,轉戰線上、打折去庫存,只是國內再多一個「全員微商」,這些方式尚且能夠止渴。只是面對不知何時能結束的疫情,對體育消費擁有長期信心,成為品牌們的通用回復。
  • 萬字案例|耐克,中國經驗如何引領全球?
    讓熱愛連接編者按萬字案例,每月一篇。本篇聚焦耐克(NIKE)全球增長及中國發展。除了零售業,其他希望更加接近消費的品牌也將有所啟發。耐克用了 15 年成為行業第一,隨後 33 年一直不敗。是什麼令耐克不斷領先,同時又面臨哪些瓶頸?本篇案例以體驗思維的分析框架,從人、價值、可持續三個緯度帶來解析。
  • 耐克的這支廣告,依舊超燃!
    而是在於耐克將「just do it」的精神,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細微之處,給予受眾群體觸電般的認同感。並且通過這種長期的宣揚和傳遞,耐克的廣告已經成為了一種品牌文化,在不斷地向我們傳遞品牌精神和體育精神。
  • 讓棒球走進1億家庭用戶,MLB中國的「出圈」之道
    從今天開始,MLB美職棒大聯盟2021賽季正式開打,觀眾也可在騰訊視頻、百視通IPTV和有線電視等平臺收看到全球頂級棒球賽事直播,MLB中國用實際行動驗證了棒球的新起航。過往無論業界還是市場對於棒球都曾抱持觀望態度,如今隨著體教融合加快,優質的用戶群體,跨界精準的營銷動作,讓行業從最初的「高冷」到紛紛給出最接地氣的合作方式,幫助棒球「出圈」。是什麼原因讓大家走到一起?
  • #228特別新聞# 「 疫情期間!在家亦能逛耐克 」
    耐克中國區剛剛上線全新手機程序「Nike APP」集 SNKRS 限量發售、官網賣場及線下活動於一身更會不時為你推送專屬優惠福利和贈禮如果說 SNKRS 是我們入手限量球鞋的「專屬神器」那麼 Nike APP 則將 SNKRS 與NIKE.COM線下服務整合到一起
  • Keep 運動品牌「新」故事|GymSquare
    而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的2020,Keep抓住直播的機遇,推出了單車直播課。Keep希望通過這樣的新式交互方式,為用戶帶來家庭場景下更好的運動體驗,也以此增強用戶的黏度。要知道美國做同樣事情的公司Peloton,上市一年,估值已經達到200億美金,是疫情前的兩倍多。
  • 文章頻道 - 可口可樂告白罐,星巴克接頭暗號,盤點品牌「重啟武漢...
    除了普通市民在默默支持武漢,與此同時不少品牌也推出走心的創意,祝福這座英雄的城市。不妨看看這些品牌,是如何為武漢發聲的?點擊查看項目詳情罐身整體設計頗有創意,一罐一詩句,句句走心;還融入了熱乾麵、櫻花等,將上海、河南等多個城市與武漢用「心」符號連接,以此解鎖其它城市告白武漢場景:玉蘭花在想櫻花、燴麵掛念著熱乾麵……武漢,一起以愛前進,才會越來越好。
  • 「汽車人」長安馬自達:百萬用戶時代的「價值三重奏」
    100年前的廣島,馬自達創始人松田重次郎立下了「以工業貢獻世界」的偉大理想與「傾一生事一事」的人生格言,這也決定了馬自達品牌此後100年的技術價值觀:一切圍繞駕駛者,從人的感受出發(以人為本),追求發自內心的駕乘愉悅。從創馳藍天到e-SKYACTIV X汽油壓燃發動機,持續探求理想燃燒,壓榨盡每一滴有限的燃油的能量。
  • 大咖說|疫情下,品牌如何保持「彈性」
    數位化對當今稍微有點Sense的管理者和營銷人而言,已經不再新鮮,隨著很多線下轉線上,線上線下整合的營銷認知逐漸深化,模式日漸成熟,數位化被列入不言而喻,CMO們必須去進行的變革議程。那2020的疫情對品牌營銷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說疫情也同樣催生了品牌營銷經濟呢?
  • 耐克推出一款「NFC 球衣」,除了刷手機看 NBA 還能幹啥?
    在美國洛杉磯的球衣發布會上,NBA 總裁亞當·蕭華(Adam Silver)對耐克這款球衣讚不絕口:耐克的球衣定下了最新的標準,能更好地連接熱情的球迷與他們最愛的 NBA 球隊和球員。耐克再一次將籃球賽事帶到新一個層次,這也是聯盟最高科技的球衣。
  • 蘋果+耐克:這塊智能運動手錶,為何總是「香」不起來?
    剛剛年過50歲的他,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如何將Nike這條非常成熟的產品線更新換代,尋找新的增長點。 由於Nike多年來在新領域的舉步維艱,馬克-帕克被不少媒體譏諷為「又一個只會賣鞋的鞋匠。」面對非議,這位性格內向,深諳設計思維的CEO撥通了另外一位行業巨頭的電話,學習取經。 「您有什麼建議嗎?」馬克帕克虛心請教。 「只有一條。」
  • 伊的家受邀出席2020中國品牌博鰲峰會,榮膺「誠信品牌大獎」!
    9月26~27日,作為品質社交電商的優秀代表,伊的家非常榮幸受邀出席2020中國品牌博鰲峰會暨博鰲品牌女性論壇。憑藉出色的產品口碑、專業優質的服務,伊的家榮膺2020中國品牌博鰲峰會的中國行業「誠信品牌」大獎。這是對伊的家始終堅持匠心服務理念,始終堅持精益求精產品理念的高度認可和肯定。
  • 廣告巨頭「W+K」簡史:讓耐克為我代言
    這就是Nike的廣告營銷的成功所在。」—— 史蒂夫-賈伯斯‍‍‍「體育夢工場」是ECO氪體的合作媒體品牌,專注於觀察體育營銷領域的新聞動態,為品牌贊助及合作提供優質內容與深度服務。公司管理層意識到,耐克急需進行戰略方向的調整。通過參考競爭對手銳步,耐克發現,公司不應該只服務少數男性運動員,而是需要擴大品牌傳播模式的接入點,包括女性和所有年輕一代運動健身愛好者在內的廣泛人群,都應該成為Nike的顧客。「Nike想要在電視廣告中擁有一個全新的廣告形象。
  • 我愛耐克這條廣告
    耐克前陣子推了一條廣告,當時我看了沒有什麼觸動。昨天晚上再看一遍,內心忽地柔軟,好像有什麼東西一下子瓦解了。可能廣告跟文學作品一樣,不同心境能看出不同況味。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不妨再看一遍。 疫情這段時間,人們不得不宅家隔離。
  • 「車聯網」或成「物聯網」下一爆發點,AutoBot 布局正當時
    在這樣的行業帶動效應之下,汽車周邊的電子化和智能化產業,也呈現出飛速發展的狀態,布局「車聯網」成為更多品牌瞄準的目標,「浪潮產品獎」預計,在接下來的 10 年中,輻射在汽車周邊的產業都將處於蓬勃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