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腦洞大開的問題,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眾所周知,古新世接替恐龍時代的一個時期,經過1.4億年的「苟且偷生」,哺乳動物們終於擺脫了恐龍的壓制,有了發揮的空間。那麼,在這個哺乳動物崛起的關鍵時刻,將人類所有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投放到古新世,能不能讓地球永無高智商生物呢?我認為是不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在開始我們就說了,古新世是恐龍時代結束後的一個全新的時期,它開始與距今6500萬年前,結束於距今5300萬年。在這1200萬年中,由於沒有了恐龍的約束,其他的動物有了發育的空間,像古嚙齒類、有蹄類的哺乳動物開始了空前的發展,並且演化出了多個分支,為以後哺乳動物的多樣性提供了先決條件。
如果說在這個時間節點,將我們人類所有的核武器引爆,會發生什麼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迄今為止人類引爆的最大的核彈爆炸後的場面。1961年10月30日上午11時32分,一架載有超級核彈的飛機在新地島上空投放了該核彈,該核彈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核彈,它是由前蘇聯製造的,出廠時投放的當量為1億噸TNT炸藥的當量,但是考慮到安全問題,在投放前,前蘇聯將該核彈減為5000萬噸TNT炸藥的當量。該核彈被投放後,直接在4300米的高空爆炸,爆炸直接導致了陸地上400公裡範圍內一切被摧毀,方圓800公裡內的居民窗戶全部被震碎,甚至造成了方圓4000公裡內的所有高頻通訊設備失靈。根據當時科學家的推斷,這次大爆炸直接導致了歐亞大陸被平移了9mm。
這僅僅是一顆超級核彈的威力,如果將全世界的核彈在古新世全部引爆的話,地球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絕大部分的生物會在這次災難中滅絕,同時地球的上的各大大陸板塊會強迫移動造成板塊碰撞,地震、火山噴發、核輻射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即使大爆炸是毀滅性的,陸地依然存在,海洋依然存在,而且海洋中孕育了大量的生物。因此,即使大多數的生物滅絕,也不會是所有生物的滅絕。既然還存在,這些倖存的生物就會經過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後,剩下可以適應環境的那一部分,剩下的這一部分則會慢慢的再次進化,就像最早的藻類那樣,慢慢的演化成各種不同的生物。
在某個時間節點,依然會有哺乳動物出現,而哺乳動物中會有一支脫穎而出,成為高智慧的生物,但是,那個時候演化出的高智慧生物就不一定是人類了。
當然人類現有的武器除了核武器還有生化武器,比如毒劑。即使再將現在人類所有的毒劑武器(包括農藥、介子等)投放在古新世,海洋的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79%,如此多的海水也足以稀釋這些毒劑了,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有第一次大爆炸後倖存的生物再次滅絕,但是也不會使所有生物都滅絕。
其實,這一點從恐龍大滅絕就能看出,作為三疊紀末期到白堊紀主流的生物,恐龍統治了地球約1.6億年,但是,在6500萬年前,所有的恐龍滅絕,必定是遭遇了一場大災難,但是即使這樣,哺乳動物、植物不是照樣生存下來了嗎?
因此,將人類現有的所有的殺傷性、危害性武器投放在古新世,只是加速了優勝劣汰,並不會導致所有的生物死亡,既然有生物倖存,生物就有再次繁榮的那一天,而高智慧生物終將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