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參觀《清明上河圖》作者:琚向東

2021-02-07 黃金埠之窗

參觀《清明上河圖》

文| 璩向東

上海之旅期間,我們於7月9日在上海世界愽覽會中國科技館觀賞了《清明上河圖》。

上海世博會中國科技館展廳內長約二十餘米的巨大電子屏幕上,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動態的《清明上河圖》。全圖景觀從右到左,從城外到城內,讓觀者看得有滋有味。

春寒料峭,嫩綠新發,疏林薄霧,農舍酒家,阡陌縱橫。開始,只見二人執鞭趕著一隊馱炭毛驢逾小橋、越疏林茅舍匆匆向城內進發;沿曲徑而來的一騎數僕護衛著頂插楊柳細枝、四垂遮掩的轎子從郊外踏青歸來,其前導一騎受驚狂奔,馭者慌忙追趕,附近人畜均作出各自不同的反應。

此開卷處的郊野氣氛,引人入勝。

畫卷進入到中段的汴河部分。

「宋家汴都全盛時,萬方玉帛梯航隨。」  汴河,就是當時為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提供漕運,供應城中生活必需品的河道。河上舟來船往,運輸繁忙。靠岸的船隻搭著跳板正在卸貨………

大概是因為我生長在故鄉河信江岸邊,小時候看慣了江面上揚帆搖櫓或拉縴呼號的各種船隻的緣故,對船情有獨鍾。這幅畫裡的船令我驚嘆!

我先去汴河邊上的客船喝口茶,消消暑。

走進客船的船艙裡,四面有窗,桌椅床鋪一應俱全,基本上就是當時的鐵達尼號配置了。推開窗戶向外看看周邊的船舶和風景,喝著茶吃著點心,好不愜意。忽然,河中的客船上傳來大聲呼叫:「停一下,停一下,我們這個船要控制不住了!」   怎麼回事?只見虹橋上和河邊的人也一齊驚呼:「啊,要碰上了……」   原來這隻客船將從虹橋下穿過,水流太急,客船失控,船夫們緊張慌亂,呼喊叫喚。

船夫和橋上及河邊人的呼喚叫喊,牽動人心。看熱鬧的人群,翹首爭睹著這個驚險的場面。橋上有些熱心的善者不顧個人安危,跨越到拱橋的欄杆外,一手拉住欄杆探出身子大聲喊叫:「趕快眠桅!趕快眠桅!」  並揮舞著另一隻手指揮著客船順利通過了。多謝我國那時(十二世紀)就有了領先歐洲七百多年的 「可眠桅」 等等先進技術,多謝熱心善者的指揮,終使此客船有驚無險、逢兇化吉了!

北宋張擇端以寫實的手法,將這些船舶的體形與所屬的可眠桅杆、鐵錨、平衡舵、櫓梢和頂篷等設置,包括船工操作形態,筆法極為細緻真實,甚至連船上的釘鉚方式或纜繩的結扣系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給後世研究者留下了詳實的圖像資料。

畫中最精彩處莫過於如此對舟船過虹橋的描繪了!

我竊以為,這精彩的描繪並非一般的風俗畫,而是作者以清明點題,捨棄了清明的無關緊要的細節,其本意並不在於渲染清明佳節掃拜墳墓時田野如市、遍滿園亭等等風俗和遊樂,更無意歌頌海晏河清的昇平景象,而旨在揭示遠離故土,既不能返鄉掃墓,也不能參與汴京清明遊樂的船工與縴夫,仍在汴河上像往日一樣要逆水行舟、冒險搶渡的真實情景。其實,就是這些被視為卑賤的勞動者為汴京庶眾運來了賴以生存的食糧給用,他們正是維繫京師繁華的基本動力。

《清明上河圖》中段的虹橋部分,畫家利用河岸橋梁的高低曲折,引導欣賞者不斷轉移視點,或仰或俯,成為流動轉折的視覺引導。

請看,畫面上一座大型的木拱橋橫跨河上,將兩岸街市相連。其橋無柱,橋身上下兩層拱骨相貫,互為承託,遂伸展成大跨度的飛橋,宛如一道雨後彩虹。虹橋上的車馬騎乘,南來北往。推獨輪車的和騎馬的、馱著米袋的騾子,正要上橋;挑擔的、拉客的、攤販的,使本來很寬的橋面變得狹窄起來。

巜清明上河圖》的下段城樓部分出現了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之街景,極為生動,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過了虹橋,汴河轉向上方蜿蜒流去。汴京城中官府衙門、民居宅院、作坊店鋪,屋宇錯落,林林總總。酒樓店鋪,百肆雜陳;招牌幡幔,目不暇接;飲食百貨,應有盡有。各類商店經營著羅錦布匹、沉檀香料、香燭紙馬等。此外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百業興隆。街市喧鬧,行人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熱鬧非凡。鼓樓下的駝隊遠道而來,行色匆匆;茶樓酒館中的人輕鬆悠閒……… 此段畫卷充分展示了作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北宋首都汴京的繁華。

明代李東陽在《清明上河圖記》中這樣評價巜清明上河圖》:

 [ 所謂人與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數。而筆力簡勁,意態生動,隱見其殊形,向背之相準,不見其錯誤改竄之際。殆杜少陵所謂 「毫髮無遺憾者,非晝想夜思月累歲積不能到,其亦可謂難矣。」 ]


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風俗長卷巜清明上河圖》,寬24.8Cm、長528.7Cm,絹本設色,是我國古代繪畫史上具有不朽意義的傑出作品。

今觀看將北宋張擇端的巜清明上河圖》搬上銀幕的動態長卷,我領略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汴京(又稱東京)的城市風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深感其反映社會生活和物質文明的廣闊性與多樣性,有著文字難以替代的文獻史料價值。《清明上河圖》把北宋末期工商業發達的面貌,表現得淋漓盡致,是對北宋社會經濟繁榮的讚歌,也是一曲悽涼的輓歌,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 「盛世危圖」,因為圖成不久,北宋淪亡了。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參觀手冊
    《五牛圖》、《伯遠帖》、《遊春圖》等「重量級國寶」悉數登場,其中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更是10年來首次在京城全本展出!這麼難得的機會,當然不想錯過。不過,要想一飽眼福,一定得做好準備功課,別傻傻分不清楚,光看熱鬧~
  • 2020廣州清明上河圖展覽門票多少錢?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廣州展  時間:5月20日—6月4日  地點: 廣州國際媒體港  票價:28元、98元>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重新開展啦!
  • 2020廣州清明上河圖3.0展覽什麼時候結束?
    2020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  時間:2020年5月20日-6月4日>  地點:廣州國際媒體港  票價:28元-98元  購票入口:點擊進入  《清明上河圖3.0》數字藝術展,重新開展啦!2020年5月20日-6月4日,最後倒計時16天,它曾在故宮展出,引發141萬人次參觀,現在購票,還送價值28元的270°球幕影院門票,還沒去看的小夥伴抓緊最後時間!
  •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與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相互印證,北宋都城汴京曾經的輝煌讓無數後人嚮往。《清明上河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成為了國之重寶,家戶喻曉。當我們驚嘆於《清明上河圖》無與倫比的精湛繪畫技法時,不論張擇端是否看到過燕文貴與郭忠恕的畫,但北宋時期繪畫整體極高的水平和前輩畫家們的成就,無疑是張擇端能創作出《清明上河圖》的重要原因之一。
  • 《清明上河圖》高清完整版
    各地公私藏家手中還有許多摹本和偽造本,有人統計,現存《清明上河圖》有30多本,其中大陸藏10餘本,臺灣藏9本,美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最精緻宋本同時,由於西洋畫風的影響,街道房舍,均以透視原理作畫,並有西式建築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鮮麗明亮,用筆圓熟細緻,界畫橋梁、屋宇、人物皆細膩嚴謹,是院畫中極精之作。這個版本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被稱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7]5後世評價編輯作者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圖畫中。
  • 《清明上河圖》的題跋裡暗藏玄機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局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出自宋代畫家張擇端之手,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裡的第一處題跋(上圖),有一條非常有趣的內容:.按向氏《評論圖畫記》云:《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燕山張著跋。張擇端有兩幅作品被評選為「神品」,除《清明上河圖》之外,另外一幅作品名為《西湖爭標圖》。而按照古人的排名習慣,《西湖爭標圖》甚至排在《清明上河圖》之上。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是啥意思?4種意見專家爭執不休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101年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畫,現在屬於國寶級文物,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如果一提起《清明上河圖》的「清明」二字,大家恐怕首先就會想到的是清明節,這個時節要去祖先墳前掃墓,天氣也應該是陰雨紛紛的樣子。
  • 立體書《清明上河圖》:讓大宋風華「躍然紙上」
    大宋風華「躍然紙上」立體書巨製重新詮釋《清明上河圖》2020年是紫禁城肇建600周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還是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故宮博物院藏)發現和研究70周年。《大宋風華:立體》套裝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清明上河圖》為主題進行設計研發,由《大宋風華:立體》、《面面觀》和「收藏集高清《清明上河圖》拼圖」三部分構成。全書以五米的巨幅、原作比例、精準還原《清明上河圖》內容的立體版圖書。
  • 《清明上河圖》全圖展示 觀眾排隊逐釐米賞閱(圖)(1)
    一名觀眾俯身細看《清明上河圖》。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眾人排起長隊等待觀看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據統計,昨天共有8500人參觀武英殿,賞閱了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現場一次次排隊逐釐米賞閱《清明上河圖》看不夠昨天是「石渠寶笈特展」第一天迎客,國寶級書畫集體亮相。早上7點左右,午門門口就開始有觀眾排隊。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黑科技版《清明上河圖3.0》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清明上河圖3.0》實現了新的突破,它不僅保留了作品原本的美學價值,也讓觀眾走進了文物,體驗了文化。」店內人聲鼎沸,小二殷勤招待,屏風後一位歌女輕撫琵琶彈唱,「外賣小哥」託著美食往店門外走,令人置身《清明上河圖》展現的生氣勃勃的汴京日常生活場景。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瀏覽數:576 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歷代以來,繪製過《清明上河圖》之人不計其數。《清明上河圖》的版本大致可以區分為3大系統。分別是:張擇端的真跡、明代仇英的「仇英本」和清代宮廷畫家的「清院本」。 本推文未註明均為張擇端版。
  • 用英語介紹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一幅傳世畫作。It captures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and the landscape of the capital, Bianjing, today’s Kaifeng,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 《清明上河圖》最可能的真相
    ,而是五丈河,由此推翻了以往關於《清明上河圖》的所有討論。 參考閱讀: 第103期 | 古地圖中的《清明上河圖》線索 第118期 | 《水滸》和《清明上河圖》 作 者:吳 斌 《清明上河圖》是著名宋畫
  • 《故事會》[作品賞析]清明上河圖
    富商「哈哈」一笑,說:「我就直說吧,我得到可靠消息,說貴府藏有《清明上河圖》真跡。我這人沒別的愛好,就愛收藏名畫,所以,我想出重金購買這幅《清明上河圖》。」朱廉不禁大驚失色,難道劉舉把秘密說出去了?不應該啊,他早就從父親手中見過這幅名畫,為何先前不說,現在才說出去?想了想,朱廉便定了定心,說:「兄臺別開玩笑,我家怎麼可能收藏名畫?」
  • 故宮石渠寶笈特展開展,除了《清明上河圖》還有這些看點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此次將展出283件古代書畫,不僅包括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還包括這個東晉顧愷之《列女圖》、隋代《展子虔遊春圖》、還有東晉王珣的《伯遠帖》等等,一批國寶都將悉數登場。而其中《清明上河圖》更是10年來的京城首秀。在這一次展出之後,這些國寶又將入庫冬眠,這個休息至少3年,也就是3年內都不會在露面了。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但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幾乎每隔十年才能公開展示一次,能親眼所見真跡並近距離觀賞的機會,實在難得。不過現在有一個機會,能讓你把《清明上河圖》帶回家慢慢欣賞!故宮出版社出版的《清明上河圖》立體書,不僅高清重現了《清明上河圖》全卷,更是用立體結構重新詮釋這幅名畫,讓它以另一種方式生動呈現在我們眼前!
  • 獲得日本人一致好評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值得你一讀
    2.贏得了日本人的一致好評《清明上河圖密碼》靠自己的實力徵服了所有讀者,這種徵服,不僅發生在國內,對於那個推理作家輩出,向來以推理文學著稱的日本,更是如此,《清明上河圖密碼》被他們稱作是「描述北宋時代的野心之作」,甚至還被兩度推薦!
  • 汴梁藝術|河南國際藝術品保稅倉:《清明上河圖》各版本賞析
    說到《清明上河圖》大家都不陌生,它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個版本,分別為:宋張擇端卷、明仇英(款)卷和清宮廷畫家陳枚等5人合繪的《清明上河圖》卷。三件同名作品都是以「清明上河」為題材的風俗畫長卷,描繪了不同時空、地域之下的民俗風情,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繪畫主題和社會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