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北京就像與老朋友重逢」(我在中國當大使)——訪馬來西亞駐華...

2020-12-09 中國青年報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近照。 海外網 謝明攝

在馬來西亞,鄭和五訪馬六甲的故事廣為流傳,華人社區遍布全國,走在街頭常常可以看到中文招牌……作為隔海相望的近鄰,馬來西亞與中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的中國情緣,是中馬好鄰居、好夥伴的生動寫照。努西爾萬近日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表示,「我很高興到中國,我在吉隆坡時就交了很多中國外交官朋友,來北京就像與老朋友重逢。」

「女兒想回北京」

在拉惹·拿督·努西爾萬看來,中國在馬來西亞人的生活中從來不是抽象符號,「馬來西亞人口中大約1/4是華人,他們中有人的先輩甚至600多年前就來到馬來西亞。他們帶來的中華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成馬來西亞獨特的『娘惹文化』。」

努西爾萬出生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當地有很大的華人社區。兒時的他常常到華裔朋友家做客,品嘗中式家常菜、聽粵語歌、看香港電影。努西爾萬和中國的緣分,當時就在他心中埋下了種子。

這顆種子,伴隨努西爾萬的外交官生涯,悄然成長為參天大樹。同中國人打交道、交朋友,給努西爾萬留下了太多難忘記憶。他至今無法忘記,25年前他初訪北京時一位幫助過他的賓館服務員。當時努西爾萬住在賓館14樓,有一次房卡突然失效,路過的賓館服務員為了幫他換新房卡,滿頭大汗上下跑了兩趟。這雖是件小事,卻讓努西爾萬深深感動。

從這位賓館服務員身上,努西爾萬看到了普通中國人的敬業和熱心,千千萬萬這樣的普通勞動者預示著中國不可估量的未來。「自那次後我來過中國20多次,親眼見證了中國尤其是北京的發展。」努西爾萬說。

到中國當大使,不僅讓努西爾萬的中國情緣日益加深,還在他的孩子身上有了新延續。跟努西爾萬一起常駐中國的,還有他不到6歲的女兒。因為閒暇時間要陪女兒「打卡」遊樂園和商場的緣故,努西爾萬一家深深融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用手機軟體打車、在淘寶買玩具、尋覓「網紅」餐廳。由於疫情影響,努西爾萬說,今年初暫時回國的家人短時間內無法回中國,但「女兒在家鬧著要收拾行李,迫不及待想回北京」。

用中文為武漢加油

疫情的阻隔讓努西爾萬一時無法和家人團聚、也錯過了小兒子的降生,但努西爾萬說堅守崗位是特殊時期大使的使命。努西爾萬表示,他在防疫期間肩負著三重使命:一是保障在華馬來西亞公民的健康與安全;二是促進兩國抗疫合作;三是為兩國在後疫情時代的合作鋪路。

留在中國,努西爾萬見證了中國的抗疫戰爭,也為中國抗疫加油鼓勁。努西爾萬去年10月曾到訪武漢,對這座擁有「九省通衢」美名的城市有一份特殊好感,「武漢有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有1000多萬人口的巨大市場,還有好吃的熱乾麵」。

今年2月,努西爾萬錄製了一段為中國抗疫祈福的視頻,並發布在馬來西亞旅遊局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上。他在結尾處用中文說的那句「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打動了無數中國網友。在努西爾萬看來,中國之所以能成功控制住疫情,得益於中國各級政府應對疫情的快速響應、中國人民對防疫措施的嚴格遵守。

馬中兩國的守望相助,讓努西爾萬感觸良多。當中國疫情告急,馬來西亞人喊出了「中國,馬來西亞挺你」,1800萬雙醫護手套馳援中國;當馬來西亞發生疫情,中國醫療專家組緊急送去抗疫經驗。在馬期間,有當地民眾認出中國專家組後遠遠豎起大拇指,喊出「謝謝」……如今,中馬兩國攜手走出疫情的陰霾,率先推動社會經濟復甦,便是雙方同舟共濟、相互支持的結果。

在中國市場看到機遇

攜手抗疫的特殊經歷,為中馬深化合作創造了必要條件,開闢了新前景。對「後疫情時代」的兩國合作,努西爾萬滿懷期待。

熱衷於為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代言」的努西爾萬,對兩國經貿合作前景充滿信心。努西爾萬表示,2020年上半年,東協已取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協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僅次於越南。2020年上半年,中國從馬來西亞的進口額同比上漲2.6%,超過340億美元。

從當前中國提出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努西爾萬看到了新機遇。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國內大循環的加速形成,中國市場消費力將進一步增強,有利於馬來西亞增加對華出口。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馬合作的重要方向。「我很高興看到東海岸鐵路項目復工。」努西爾萬說,馬中雙方從政府到企業都非常重視「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他認為,基礎設施建設的「硬聯通」只是互聯互通的第一步,規則和標準的「軟聯通」將有力推動商品的無阻礙流動,從而提高生產率、減少流動成本、維護全球產業鏈穩定。

對如何促進馬中民心相通,努西爾萬也有獨到見解。他認為,「娘惹文化」是兩國人文交流的歷史明證和寶貴資源,未來加強兩國人民相知相親大有可為。在努西爾萬看來,推動兩國文學作品互譯是一個重要方向。自1889年以來,包括四大名著在內的100多部中國書籍已經被翻譯到馬來西亞,「如今中國在人工智慧、電商、科技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希望未來有更多反映當代中國的文學作品翻譯介紹到馬來西亞」。(海外網 毛莉 張六陸)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9月07日 第 08 版)

來源:海外網

相關焦點

  • 「愛在北京大街小巷遛彎兒」(我在中國當大使)——訪義大利駐華...
    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近照。  海外網 付勇超攝    13世紀下半葉,帶著對東方古國的未知與好奇,馬可·波羅歷經艱辛,長途跋涉來到中國。他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傳回歐洲,在西方掀起了第一次「中國熱」,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交流。沿著先行者的足跡,中意一代代友好使者繼往開來。    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際擔任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是兩國關係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
  • 「我在中國當大使」喬治亞駐華大使:我是半個北京人!
    近日,喬治亞駐華大使阿爾奇爾·卡嵐迪亞(Archil Kalandia)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古老文明與現代化歷程深深吸引著喬治亞人,越來越多的喬治亞學生學習中文。他期待兩國以經貿合作為先導,未來探索更多的合作機會,不斷為兩國人民創造實實在在的好處。
  • 嚴肅會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拿督扎伊努賓葉海亞
    嚴肅會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拿督扎伊努賓葉海亞 2015-04-22 11:24:32   來源:安青網
  • 俄駐華大使用中文為武漢加油,老朋友通過日報客戶端致謝
    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10日,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發視頻,用中文為武漢加油。11日,在看到以上視頻後,傑尼索夫的中國老朋友、前駐俄羅斯使館公使周曉沛十分感動,特通過北京日報客戶端向傑尼索夫表達致謝。傑尼索夫2013年就任俄羅斯駐華大使,是個「中國通」,對華友好,在眾多場合都曾力挺中國。他為人謙和親切,還有一個中文名「錢益壽」,這是當年中國同行——周曉沛大使給他起的。
  • 文旅東協|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歡迎大家...
    9月17日上午,2020年東協(貴陽)「一帶一路」文化旅遊交流周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正式開幕,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致辭。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前排左一)在2020年東協(貴陽)「一帶一路」進出口博覽會上與展區企業親切交流努西爾萬大使表示,2020年對於中國-東協數字經濟意義非凡。
  • 【我在中國當大使】駐華大使@你:來!為進博打Call
    在上海如期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引發全球關注吸引投資的絕佳場所、展示中國開放的平臺、助力經濟恢復的契機……多國駐華大使通過「我在中國當大使」欄目紛紛發聲為進博會打Call,講述他們心中的進博「關鍵詞」。
  •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東博會的明天將更加美好
    (東博社記者/黃昀昀)11月27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開幕。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到展館巡展時稱:"我認為東博會的明天將更加美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帶來的貿易自由化、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破除等,都將對東博會大有裨益。"
  • 委內瑞拉駐華大使:非常感謝「老朋友」中國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記者許詠政、白潔)「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拉美地區最早接收到中國物資和技術支持的國家之一,我們非常感謝中國。」委內瑞拉駐華大使菲利克斯·普拉森西亞5日在於北京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今年春天,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曾遠赴委內瑞拉,深入一線,與當地官員及醫療專家交流抗疫經驗。普拉森西亞表示,無論是中方派遣的醫療團隊、捐贈的醫療物資,還是委方向中國企業採購的物資,都大大幫助了委內瑞拉人民。「委中友誼源遠流長,中國對我們的人道援助幫助我們實現了目前良好的疫情控制情況。」
  • 專訪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
    本期「小潮帶你看九八」邀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來到演播室,一起來聽聽他對廈門、對廈洽會的感受與期待。主持人:請問您之前參加過幾次廈洽會呢?印象如何?拉惹•拿督•努西爾萬: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廈洽會。我去年剛到任,之前還沒有機會訪問廈門。廈洽會組織井然有序,讓人印象深刻。
  • 多國駐華大使:2020年,中國「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_新聞頻道_中國...
    在多國駐華大使眼中,這一年,中國完成了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0,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控制疫情。  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塞利姆·貝洛爾塔亞向中國表示感謝,尤其是那些在湖北和武漢一線抗擊病毒的中國醫護人員。  伊朗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克沙瓦爾茲扎德認為,從中國政府採取的抗疫措施可以看出,為保護中國人民和國際友人,中國竭盡全力。  2020,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韓方明會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諾希萬·再納阿比丁
    7月14日下午,韓方明會長在學會適園辦公室會見前來參觀高孝午《和樂》雕塑作品展的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諾希萬·再納阿比丁。嘉賓合影韓方明會長對大使閣下積極推動中馬關係發展表示讚賞,並希望其牽頭馬來西亞智庫機構與察哈爾學會開展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中馬兩國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與發展。
  • 中尼友好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
    中尼友好有如珠峰一樣堅固——訪尼泊爾駐華大使馬亨德拉·巴哈杜爾·潘迪 2020-12-11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萬隻羊是我們的真心誠意」——訪蒙古國駐華大使圖布辛·巴德爾...
    「3萬隻羊是我們的真心誠意」(我在中國當大使)——訪蒙古國駐華大使圖布辛·巴德爾勒「雪中送炭難」「患難見真情」,蒙古國捐贈的首批1.2萬隻羊11月12日從內蒙古二連浩特啟運湖北的現場,飄揚著這樣的標語。
  • 貝寧駐華大使訪瓊 賞本土民歌品海南文化
    莫德令 攝中新網海口1月7日電 (張茜翼 莫德令)「友誼的光·海南的心——歡迎貝寧駐華大使西蒙伉儷訪瓊音樂會」6日晚在海口舉行。音樂會上,海南本土音樂與西方古典音樂互相交融、碰撞,別有一番韻味。一個半小時的音樂會中西結合,內容豐富,既有歌劇《夜鶯與玫瑰》《每逢那節日到來》《我親愛的爸爸》、京胡獨奏《虞歌 劍舞》、古琴曲《酒狂三醉》《天涯問天》,還有海南儋州調聲《竹林情歌》、海南民歌《五指山,五條河》《久久不見久久見》。藝術家們精彩的演繹為觀眾帶來一場美妙的藝術享受。貝南共和國駐華大使西蒙·阿多韋蘭德(左四)伉儷和表演者合影。
  • 緬甸資深外交官吳盛溫昂:我在緬甸等待老朋友到來
    「2000年,我到北京緬甸駐華大使館任職。這是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會見我的留影。」  「2001年,我在駐華大使館舉辦『紀念緬甸獨立53周年』慶祝活動。這是當時活動的掠影。」  ……  在一面特殊的照片牆前,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在認真地解說著,每一張照片都承載著他深情的回憶。
  • 「我在中國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有10%秘魯人祖籍中國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到中國當大使是他外交官生涯的「高光時刻」,他覺得「既驕傲又開心」,希望抓住一切機會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在中國的生活一點都不會無聊」路易斯·克薩達和中國的故事,早在2018年他擔任秘魯駐華大使前就已埋下伏筆。
  • 泰國駐華大使:泰國和中國相知相通
    泰國駐華大使:泰國和中國相知相通 2020年08月03日 09: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希望與海南展開更多務實交流合作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  希望與海南展開更多務實交流合作  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尤夢瑜  曾四次訪瓊的馬爾他駐華大使卓嘉鷹是海南的老朋友,既參加過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也曾到三亞參加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一次次對話了解中,卓嘉鷹看到海南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馬爾他和海南雖然相距甚遠,但都屬於島嶼型經濟體。
  • 「愛在北京大街小巷遛彎兒」(我在中國當大使)
    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近照。海外網 付勇超攝13世紀下半葉,帶著對東方古國的未知與好奇,馬可·波羅歷經艱辛,長途跋涉來到中國。他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傳回歐洲,在西方掀起了第一次「中國熱」,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交流。
  • 多國駐華大使紛紛為中國點讚!2020年,中國究竟有多了不起
    在年末到來之際,各國駐華大使也紛紛對中國表示感謝,紛紛為中國點讚;在他們口中,我們也見識到了外國友人口中的「了不起中國」。其一,中國率先控制疫情,並為多國提供救援幫助。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表示,中國在抗疫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對湖北、武漢一線抗擊病毒的中國醫護人員表達了高度讚揚,對中國也表達了強烈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