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當大使」喬治亞駐華大使:我是半個北京人!

2020-12-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喬治亞駐華大使阿爾奇爾·卡嵐迪亞近照。 海外網 付勇超攝

喬治亞位於大小高加索山脈之間的狹長地帶,素有「上帝的後花園」美譽。西部的海濱、北部的山區、中部的草原和谷地,複雜多樣的地形讓不到7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分布著18個氣候帶。獨特的自然風貌和地理位置賦予喬治亞更多東西方文明交融發展的機遇。作為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節點,喬治亞通達歐亞兩大洲,繁忙的商業活動加上喬治亞自身的豐富資源,推動了多種文化在此交匯融通。

近日,喬治亞駐華大使阿爾奇爾·卡嵐迪亞(Archil Kalandia)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的古老文明與現代化歷程深深吸引著喬治亞人,越來越多的喬治亞學生學習中文。他期待兩國以經貿合作為先導,未來探索更多的合作機會,不斷為兩國人民創造實實在在的好處。

「學中國文化是很美好的事」

阿爾奇爾·卡嵐迪亞與中國的緣分始於20年多前。那時,在喬治亞提比里西大學讀書的他第一次聽說中國,就對這個擁有悠久歷史、豐富文化的東方國家產生了濃厚興趣。

「14年前,我第一次來中國,在北京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原本用英語接受採訪的大使「話風」突然一變,用地道的京腔告訴我們,「我是半個北京人!」長期在中國工作生活的經歷讓卡嵐迪亞有機會近距離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學習中國歷史文化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語言文字是打開文化大門的鑰匙。身為漢學家的卡嵐迪亞十分看重中文學習,「如果不會中文,你很難理解中國文化中的一些現象。」2019年2月,喬治亞政府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正式賦予漢語第二外語的法律地位,「喬治亞有很多來自中國的教授。」卡嵐迪亞表示,很多喬治亞學生來中國參加交換項目,既學習中文也接受相關的職業教育。

對語言學習的重視源於中格兩國同樣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自古以來,喬治亞就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典型代表。由33個字母組成的喬治亞文字是地球上流傳至今的古老語言。「喬治亞學生在中文學習方面很有天賦。」卡嵐迪亞表示,中文學習在喬治亞很受歡迎。

在卡嵐迪亞看來,喬治亞的「中文熱」不僅僅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更是中國文化的吸引力。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所孕育出的戲曲、書法、繪畫、詩歌等,具有獨特藝術風格,令人心馳神往。

喬治亞的中國「劉茶」

在喬治亞,有一種茶葉叫作「劉茶」。這一特殊名稱源於100多年前到喬治亞創業的一位中國人。

1893年,中國茶藝師劉峻周帶領12名茶工攜帶大量茶籽、茶苗,從廣州港出發,歷經3個多月的海上顛簸,抵達喬治亞的巴統港並開展茶葉種植。經過數年的辛勤勞作,劉峻周終於培養出適應本地氣候、品質優良的中國茶新品種。為紀念他的貢獻,喬治亞人將當地紅茶稱為「劉茶」。

「每次我回到喬治亞都會給朋友們帶一些中國茶葉。」在卡嵐迪亞看來,茶葉不僅是中國的特色農產品,更是中國與喬治亞兩國人民友誼的見證。

同樣見證兩國人民友誼的,還有一款新晉「網紅」產品——喬治亞葡萄酒。

「酒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飲品,更是文化傳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據卡嵐迪亞介紹,喬治亞有著數千年的葡萄種植歷史,是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製的古老國家。「我相信在未來中國會成為喬治亞第二大甚至第一大葡萄酒進口國。」大使滿懷信心。

歷史上,作為東西方貿易樞紐的喬治亞,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在古絲綢之路上。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印有「喬治亞生產」標籤的蔬菜、茶葉通過中歐班列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

「喬治亞是連接亞歐兩大市場的橋梁。」阿爾奇爾·卡嵐迪亞表示,「我們正在抓住每個機會擴大喬治亞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的責任感

中國有句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喬治亞人常說:「只有在紮實的地基上,才能建成堅固的房子。」

在卡嵐迪亞看來,快速增長的社會財富、突飛猛進的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建設成就只是表面現象,中國的成功深深植根於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民族精神。「中國人對於如何建設國家、保持團結、放眼未來的心態令我非常驚訝。」

長期在中國工作生活讓他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許多中國人,也擁有了更多與眾不同的體驗與思考。在被問及對中國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是中國人的責任感。」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驚豔世界,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喜迎八方來客,卡嵐迪亞見證了中國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在他看來,中國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國家的頂層設計、有效的社會治理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人民始終充滿歷史使命感,萬眾一心、攻堅克難。

在分析思考中國發展經驗、道路的同時,卡嵐迪亞大使也扮演著中格兩國文化交流的使者。「我會推薦喬治亞人來中國旅遊,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也來感受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速度。」他表示歡迎中國遊客到喬治亞走走看看,探索兩國更多的合作機會。

原標題:「我是半個北京人!」(我在中國當大使)

——訪喬治亞駐華大使阿爾奇爾·卡嵐迪亞

海外網 王法治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1月10日 第 08 版)

相關焦點

  • 喬治亞駐華大使:格中成為互利合作的典範
    來源:海外網喬治亞駐華大使阿爾奇爾·卡嵐迪亞近照。 海外網 付勇超攝近年來,喬治亞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呈現蓬勃發展勢頭。2018年,喬治亞向中國市場出口了695萬瓶葡萄酒。 中國是喬治亞葡萄酒的第三大進口國。逾40家喬治亞紅酒館已在中國各大城市開門營業,包括北京、上海、烏魯木齊、蘭州、麗水、義烏、諸暨等。此外,喬治亞駐華大使館的主要優先事項之一就是加強雙邊文化聯繫。喬治亞擁有豐富的歷史和傳統。
  • 「我在中國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有10%秘魯人祖籍中國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到中國當大使是他外交官生涯的「高光時刻」,他覺得「既驕傲又開心」,希望抓住一切機會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在中國的生活一點都不會無聊」路易斯·克薩達和中國的故事,早在2018年他擔任秘魯駐華大使前就已埋下伏筆。
  • 【我在中國當大使】駐華大使@你:來!為進博打Call
    在上海如期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引發全球關注吸引投資的絕佳場所、展示中國開放的平臺、助力經濟恢復的契機……多國駐華大使通過「我在中國當大使」欄目紛紛發聲為進博會打Call,講述他們心中的進博「關鍵詞」。
  • 「愛在北京大街小巷遛彎兒」(我在中國當大使)——訪義大利駐華...
    他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傳回歐洲,在西方掀起了第一次「中國熱」,極大地促進了東西方交流。沿著先行者的足跡,中意一代代友好使者繼往開來。    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際擔任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是兩國關係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
  • 「中東歐使節話合作」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我見證了中國一個個貧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於希、趙波、武維納):5日,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達裡奧·米海林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成功讓8億人實現脫貧,是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克羅埃西亞願與中國和各國共同努力,深化國際合作特別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
  • 「駐華大使看兩會」「感謝中國援助烏拉圭抗疫」
    本期來聽聽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如何關注今年兩會。————————————「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們與中國並肩抗疫。我們對中國提供抗疫物資援助表示感謝。」在兩會召開之際,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接受海外網專訪時表示。
  • 烏拉圭駐華大使:我對中國經濟復甦充滿信心
    人民網北京6月19日電(趙健、亞瑟夫)「謝謝!」「Xie Xie」……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Fernando Lugris)的微信朋友圈裡,常常出現這些字眼。新冠肺炎疫情在拉美蔓延之時,烏拉圭收到了來自中國各地的捐贈。
  • 「來北京就像與老朋友重逢」(我在中國當大使)——訪馬來西亞駐華...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近照。 海外網 謝明攝在馬來西亞,鄭和五訪馬六甲的故事廣為流傳,華人社區遍布全國,走在街頭常常可以看到中文招牌……作為隔海相望的近鄰,馬來西亞與中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的中國情緣,是中馬好鄰居、好夥伴的生動寫照。
  • 今晚19:40,駐華大使親臨,喬治亞、蓬萊產區深度對話|雲酒夜話
    來源:雲酒頭條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在世界葡萄酒中,蓬萊與喬治亞是兩大明珠。中國同喬治亞的傳統友誼始於古「絲綢之路」時期, 中格友好交往史上湧現出許多佳話,兩國文化也有很多的交融,葡萄酒更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喬治亞葡萄酒也因此被譽為「絲路明珠」。蓬萊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蓬萊葡萄酒產業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在中國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譽。
  • 「愛在北京大街小巷遛彎兒」(我在中國當大使)
    「來北京後學會喝熱水的好習慣」作為出身於外交世家的資深外交官,方瀾意曾在義大利駐俄羅斯、美國、西班牙、沙特等國使館任職,「四海為家」是他生活的常態。儘管此前從未在華長期工作,但他對中國並不陌生。「我在大學時就學過中國歷史,也曾到中國旅遊。」方瀾意說,「雖然我算不上『中國通』,但我對中國很熟悉。
  • 竟吸引尼泊爾駐華大使慕名而來……
    11月12日,在市場領導的陪同下,尼泊爾駐華大使及義烏外事辦領導一行蒞臨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孵化區,別卡速喬治亞紅酒博物館參觀考察。 喬治亞文化推廣大使伊小軍親自接待了尼泊爾駐華大使及義烏外事辦領導一行,並且為其講解了喬治亞葡萄酒文化和別卡速葡萄酒,各位來賓在聆聽中表示更加了解世界葡萄酒的發源地—喬治亞
  • 盧安達駐華大使:「中國是我在亞洲的第一站」
    來源:海外網盧安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近照。 海外網 付勇超攝作為一名資深外交官,盧安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曾擔任盧安達駐南非、美國和肯亞等國大使。2019年底赴華任職是他首次常駐亞洲國家。基莫尼奧日前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中國是我在亞洲的第一站,我非常興奮能來中國工作。」對基莫尼奧來說,來中國當大使是一種特殊而珍貴的體驗。令人驚嘆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情友好的人民、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他終於實地感知來華前常聽到的「中國的巨大發展」,而對中國的了解越深,基莫尼奧對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的願望就越強烈。
  • 駐華大使突然「被撤職」!就因為買不到中國疫苗?
    多家阿根廷媒體24日報導稱,因「採購中國疫苗不力」「在洽談採購的關鍵時刻去海南島度假」,阿根廷將撤換駐華大使克萊科勒爾。阿根廷新聞網站「Infobae」24日稱,克萊科勒爾接受該媒體採訪否認相關指責,稱他沒有離開北京去海南島度假,「也沒有人告訴我必須回阿根廷」。還有阿根廷媒體認為,該事件和政府內部矛盾有關,是「政府的外交醜聞」。
  • 【中東歐使節話合作】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我見證了中國一個個貧困...
    5日,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達裡奧·米海林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成功讓8億人實現脫貧,是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克羅埃西亞願與中國和各國共同努力,深化國際合作特別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
  • 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我見證了中國一個個貧困村莊的溫暖脫貧故事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於希、趙波、武維納):5日,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達裡奧·米海林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成功讓8億人實現脫貧,是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克羅埃西亞願與中國和各國共同努力,深化國際合作特別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
  • 「中國市場對丹麥非常重要」(我在中國當大使)
    丹麥駐華大使馬磊近日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表示,他上任後高度重視推動丹中兩國文化交流與民心相通,未來,他有信心助力兩國關係繼續向前邁進。童年就跟中餐館「結緣」2020年9月,馬磊正式出任丹麥駐華大使。儘管東亞事務並不是馬磊之前外交工作的主要方向,但中國對他而言一點也不陌生。「我第一次嘗試外國餐廳,既不是義大利披薩店,也不是美國漢堡店,而是一家中餐館。」
  •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聲明:美國駐華大使將於10月初離任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事關中美局勢的突發重磅新聞:美國駐華大使館最新聲明確認,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將於十月初卸下其美國特使職位並離開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聲明截圖及全文如下:大使於上周與川普總統通話確認了這一決定。布蘭斯塔德大使和家人於2017年6月抵達中國。在美國大使館本周一舉行的一場內部全體大會上,布蘭斯塔德大使感謝了美國駐華使領館員工所做的所有辛勤工作。「我最為自豪的是我們為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為我們在美國的社區帶來切實結果所做的工作。我們的目標仍然是為美國家庭帶來有意義、可衡量的結果。我們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我們將繼續爭取更多。」
  • 中國非洲研究院舉行第二屆「大使講壇」 塞內加爾駐華大使發表主旨...
    圖為第二屆大使講壇主會場 張哲 攝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第二屆「大使講壇」日前以線下線上方式舉行。塞內加爾駐華大使馬馬杜·恩迪亞耶應邀在講壇主會場發表主旨演講。講壇主會場設在北京。圖為塞內加爾駐華大使馬馬杜·恩迪亞耶作主旨演講 張哲 攝恩迪亞耶大使在作主旨演講時表示,2020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
  • 歐洲「土特產」集體亮相北京 多國駐華大使傾情推廣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 題:歐洲「土特產」集體亮相北京 歐盟多國駐華大使傾情推廣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德國啤酒、法國甜點、比利時巧克力、盧森堡起泡酒、克羅埃西亞甜品……來自歐洲的「土特產」23日在北京「集體亮相」,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歐盟駐華代表團9月23日在北京舉辦「歐洲風情街」活動,集中展示歐盟28個成員國的風土人情。
  • 美駐華大使:感謝中國幫助,望向前同行
    4月3日,美國駐華大使在使館官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中英文公開信《向前同行》,感謝中國幫助。全文如下: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截圖向前同行上周, 川普總統與習主席就COVID-19全球大流行進行了非常好、富有成效的電話會談。另外,周末時,我與鄭澤光副部長談了關於我們兩國打擊COVID-19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