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一名教師的趣味日語選修課PPT中現歧視女性言論,三峽大學對其作停課處理,並開啟全面調查。
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該PPT頁面將日語五十音的讀音、字形與歧視女性的內容相聯繫。例如「你想用刀子逼迫一個女人還能幹什麼呢?……所以讀me。」
9月30日,有教育專家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涉事教師的教學違反「倡導平等、尊重」的基本師德倫理。也有專家表示,語言是複雜的,不同態度的人對於言論的界定持有不同看法。該教師的言論是否錯誤,需要由第三方專業的機構進行判定。
網傳截圖顯示,有該校的學生表示已經退課,希望老師課件能正常一點,不要把低俗當樂趣。疑似涉事老師在群聊內回應學生質疑稱,「形象記憶法最大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想記住的。」
三峽大學官微通報稱,涉違反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問題。學校高度重視,教務處已對其作停課處理,相關部門已展開全面調查。
如何看待涉事教師的言論?
9月30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向澎湃新聞表示,很顯然,這名教師的教學是違反師德倫理、規範的,不屬於自主教育權的範疇,也非趣味、創新。教師擁有教育自主權,但是教學內容不能突破基本的底線。熊丙奇認為,涉事教師所講的內容,帶有明顯對女性的歧視,學生對此進行舉報,是正確的。
「倡導平等、尊重,是教育的基本教育倫理。以惡俗的方式解讀發音,違反基本倫理。」熊丙奇表示。
同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澎湃新聞,語言是複雜的,關於語言是否低俗、如何界定,不同的態度的人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
儲朝暉表示,教學方式儘可能生動形象是沒有問題的,但生動形象之外,是否在語言上有超越倫理的內容,「需要有第三方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士來判定,不能只看指責涉事教師這一方的說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