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瓷茶壺

2020-12-26 瀟湘晨報

何俊

一把青瓷茶壺,造型端莊,釉色清瑩,紋樣雅致,壺上刻有四個醒目的隸書字體:「病解相如」,右上一行小字:「贈光簡賢弟」,左下落款:「瞻岵贈,甲寅仲春」。這手有把有嘴的小茶壺,雖比不上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但曾祖父六十多年一直視如珍寶,收藏在他書櫃裡,更捨不得用來沏茶。

1914年春,在叔衡公(學名瞻岵)的引薦下,我曾祖父何光簡考入了省立一師。他二十三歲,小叔衡公十五歲。因是同鄉,又是族兄同輩(何姓族譜為「啟」字輩),兩家世交,同窗契友。這年春天,叔衡公因出天花,病倒在床(那時還沒有疫苗)。曾祖父為其請醫買藥,熬藥服侍。經過半個月細心護理,叔衡公終於病癒。為感謝族弟招呼照顧,叔衡公特意買了一把上等青瓷茶壺送給曾祖父,感謝之情盡在壺上刻的「病解相如」四字上。

1916年,曾祖父在省立一師畢業,時已二十五歲。為照顧他年近古稀、身體每況愈下的父親,辭別革命回家成婚後,曾祖父就在鄉間辦私塾教書。1925年5月,高祖父病逝。叔衡公特地從長沙趕回草衝悼念族叔,與我曾祖父久別重逢,悲傷至極。後急返長沙,臨別再三囑咐曾祖父在家教書種地,老實做人,踏實做事,莫去地方搭撥(指當鄉、保長之類),將來革命成功,再來共事……諄諄教誨,感人肺腑。當時地方力推曾祖父任鄉、保長職務,曾祖父牢記叔衡公教導,作田種地,教書育人,不與地主官僚同流合汙。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翻身解放。我父親從《何叔衡生平事跡》看到叔衡公英勇跳崖犧牲的消息,告知。曾祖父聽到這一噩耗,久久不語,眼裡滿含淚花。他從書櫃中捧出青瓷茶壺,撫摸字跡,放聲痛哭:「叔衡兄!可悲可痛!可歌可泣!」幾日茶飯不思。

春來秋去,青瓷茶壺,無聲陪伴。晚年的曾祖父老態龍鍾,身體漸漸衰老。臨終時,他懷抱青瓷茶壺對我父親說:「傑伢子,我快不行了,要去陪叔衡鬍子了,叔衡公送的這把茶壺你要好好保存下去,你們要繼承叔衡公『踏實做人做事』的教導,不圖做什麼官,耕讀傳家,勤勞致富,守法善為……」1976年,曾祖父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八十六歲。

這就是我父親常給我們講的一把青瓷茶壺的故事。我想,曾祖父的那把青瓷茶壺,不僅是一把普通茶壺,而且是一股精神源泉,一座傳統家風,一種前進力量,在我家潛移默化,如春雨潤物細無聲。

我奶奶勤勞善良,與人為善,吃虧是福,周圍十裡,有口皆碑,甚至在叔衡公後代回家為父整理遺物時,毫不猶豫地捐出了這把珍貴的茶壺,享年九十有三。母親美麗能幹,通情達理,恰得苦,霸得蠻,勤儉為家。我父親十八歲時,慈父見背,煢煢孑立,寒窗苦讀,為人正直,事業有成,從教41年,桃李滿天下,先後多次評為市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黨員。現退休後他老人家70多歲還在寧鄉七中擔任關協工作,為學校整理資料,參加學校基金會管理工作,發揮餘熱,永不停歇,如春蠶蠟燭,奉獻不止。父母吃盡多少苦,硬是把我們姊妹送進了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常教育我們,要愛國,要感恩,遵紀守法,盡心報國,要弘揚「踏實做人做事」的家風。老人家以身作則,俯首甘為孺子牛,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我們雖在平凡工作崗位,但都是愛崗敬業,誠信友善,踏實做事,守法善為,不忘弘揚優良傳統家風。

每年清明等假期,我們回草衝老家,必帶著我們的子女去沙田的杓子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何叔衡故居瞻仰。在今天改革開放的太平盛世,我們家及後代,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優良家風,踐行叔衡公「踏實做人做事」的家風,遵紀守法,與時俱進,做出更大成績。作為城發的一員,我也將為城市的建設、城發的優品腳踏實地,努力加油,添磚加瓦。

——緬懷無產階級革命家何叔衡公,懷念曾祖父。感謝我父親提供的素材。

(作者:何俊 長沙市城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是一把小茶壺 I’m a little teapot
    打開APP北方關注我是一把小茶壺 wǒ shì yī bǎ xiǎo chá hú I’m a little teapot打開APP我是一把小茶壺wǒ shì yī bǎ xiǎo chá húI’m a little
  • 最容易泡茶的工夫茶壺
    茶壺是更容易的泡茶用具茶壺衝泡茶葉,一樣可以把茶葉香氣滋味激發出來。說起茶壺,可能腦海裡浮現的是「阿慶嫂」手裡的那個大大的提梁茶壺。古代茶壺比現代燒水的壺還大得益於陶瓷生產技術的提高,南方最先擁有了小巧玲瓏又精緻優雅的小茶壺。於是就有了一人壺,二人壺,四人壺。
  • 不同的茶怎樣選擇不同的茶壺?
    而茶壺在整個泡茶的過程中不僅僅是一種盛茶的工具,也構成了中國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具有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器皿。今天就來說說怎麼選茶壺。茶壺種類其實蠻多的,僅從材質上說,就可以分為陶質茶壺、瓷質茶壺、玻璃茶壺、金屬茶壺等。陶、瓷、玻璃用的人最多。
  • 陶瓷大師陳石玄根:一家三代見證龍泉青瓷變遷史
    中新網麗水12月27日電 (記者 邵燕飛 通訊員 姜愛華)望著櫥窗裡的作品,陳石玄根陷入深深地回憶中,這些櫥櫃裡的作品見證著他們一家人辛苦創作的歷程,也有他們創造出一個個奇蹟的見證  陳家是真正的青瓷世家,祖輩陳福財在清末宣統年間就開始燒制青瓷。到民國時期,陳石玄根的父親陳裕行製作的青瓷在海內外已頗有名氣。
  • 「龍泉青瓷展示角」落戶韓國首爾 講述青瓷故事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12月8日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展出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龍泉今年啟動海外「龍泉青瓷展示角」推廣計劃,以青瓷為媒,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青瓷展示角」成為推廣落地的第一站,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方式,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旅貿易。
  • 青瓷中國
    儒學的厚重平和與青瓷文化內涵的高度契合,使得青瓷成為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物質載體。  一、早期青瓷的發展  早期瓷器以浙江地區為主要產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夏商瓷器起源到秦漢陶瓷風格的統一;二是成熟青瓷的產生至唐代制瓷業的普及。
  • 專注傳統青瓷手作 熹谷文化全面助力青瓷文化傳承
    專注傳統青瓷手作 熹谷文化全面助力青瓷文化傳承 2020/10/07 19:07 來源: 瀏覽:1815
  • 一個安徽男人,為了讓年輕人喝茶不麻煩,他做了一把「電梯茶壺」
    也因為這個獨創的設計,這款創新茶壺,獲得了兩項專利權。茶品浸入、過濾與分離在一壺之內輕鬆實現,茶湯濃了淡了,隨時旋轉,掌控自如,稱之為小白和懶人們24小時的貼身茶藝師,一點也不過分。除了濃度之外,和普通茶壺不同的是,這款茶壺的內膽可以拆卸,清洗時用水一衝即淨,為人們節省更多的時間。而且貼心地採用304不鏽鋼濾網,輕鬆隔絕茶渣,讓飲茶的體驗感再進一步。為了解決傳統茶具,沒辦法實時保溫的弊端,徐結根的茶具必須可以加熱。
  • 龍泉青瓷寶劍賦
    (以「青瓷雋永,寶劍輝煌」為韻)蘇紹康    青瓷雋永,寶劍輝煌。引龍泉之靈氣,曜吳越之烈光①。陶釉含章,其質溫如潤玉;鋼鋒積勢,其威冷若秋霜。已而柔剛相濟,今古同芳。傳國之珍泰美,承天之祜綿長。柄刻璇璣,代有樞庭魁士;窯容戊己,普存麟德坤綱②。
  • 《青瓷》經典語錄
    即黑冰之後,青瓷可以說是王志文老師的又一經典塑造。這部由張國立和王志文首度合作的作品,用冷峻的寫實筆法對官商之間偽善的關係進行辛辣的展現,是迄今為止中國電視屏幕上少有的。青瓷經典語錄《青瓷》算是一部比較冷門的劇集,網上資源又極度稀缺,但兩位老戲骨用樸實、自然的語言詮釋了一句句經典。
  • 茶壺裡的茶鏽要怎麼處理?追壺人:6點要記牢!
    紫砂壺是喝茶最好的器具,有這麼一句話,說每個愛茶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一把紫砂壺。紫砂壺嚴格意義上來說,每一把都不同,並不是說紫砂壺是手工製作,不可能每一把都一模一樣,而是因為紫砂要養,不同的人養出的紫砂不同,所以每一把紫砂壺都是有個性的。
  • 青瓷和宋徽宗
    倫敦大威德基金會藏宋汝窯盞託 青瓷是消極,退淡,冷遁的。 他們是鍊金術士,把道教的精神,物質的至美和統治者的理想煉在一起。而青瓷在面前了,你還是覺得遠,它從哪裡來呢,可能是人跡罕至,飛塵不到的地方。 青瓷帶著一種佛像上的表情,入了他們的色空觀。唐三彩,元青花,明琺瑯,一時才俊,但是只有青瓷能得到文人的垂青。可能是因為這一幫人身體孱弱,他們一向只在虛無和衝淡中感到自在。他們不喜歡鮮明的熱辣的形象。
  • 青瓷鑑寶、開窯儀式、創意大獎賽……上虞推動青瓷文化「飛入尋常...
    12月10日,以「傳承青瓷文化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旨的2020年上虞越窯青瓷文化主題活動在紹興上虞曹娥江畔正式拉開序幕。弘揚越窯青瓷文化,更要讓越窯青瓷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據了解,今年的越窯青瓷文化主題活動包括第二屆全國越窯青瓷研發暨陶瓷創意大獎賽、堅守與創新—越窯新顏迎新展、越窯青瓷鑑寶專場活動、「走進千年古窯,尋夢瓷器起源」對話活動、第二屆全國越窯青瓷研發暨陶瓷創意大獎賽頒獎典禮,以及越窯柴燒龍窯開窯儀式等,將為廣大市民呈現一場時間與空間對話、文化與藝術交融的精神盛宴。
  • 世界最大的鑄鐵茶壺通過世界紀錄認證
    據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官方權威發布「世界最大的鑄鐵茶壺」通過世界紀錄認證並頒發WRCA世界紀錄認證證書載錄WRCA世界紀錄全球資料庫位於中國山西省晉城市南村鎮「中國南村冶鑄文化廣場」內的「天下第一壺」鑄鐵茶壺雕塑由中國山西省晉城市南村鎮人民政府籌資運用傳統鑄造工藝一次性澆鑄成型的鑄鐵茶壺
  • 零基礎學茶道—全網最全茶壺材質講解!
    上一節我們對茶具做了基本的了解,今天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不同材質的茶壺。茶壺,是一種泡茶和斟茶用的帶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種,主要用來泡茶。關於茶壺的材質,首先科普一點小知識:中國四大名陶,是指江蘇宜興紫砂、雲南建水紫陶、廣西欽州坭興陶和重慶榮昌安富陶。
  • 翡翠青瓷的奧秘
    翡翠青瓷的誕生不在於攫取世俗的好奇眼光也不在於建構虛擬的時空而專注於與您邂逅的當下的悸動
  • 傳承青瓷文化 共創美好生活 2020年上虞越窯青瓷文化主題活動啟幕
    南方網訊 12月10日,以「傳承青瓷文化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旨的2020年上虞越窯青瓷文化主題活動在紹興上虞曹娥江畔啟動。2020年上虞越窯青瓷文化主題活動發布會現場據了解,今年的越窯青瓷文化主題活動包括第二屆全國越窯青瓷研發暨陶瓷創意大獎賽、堅守與創新—越窯新顏迎新展、越窯青瓷鑑寶專場活動、「走進千年古窯,尋夢瓷器起源」對話活動、第二屆全國越窯青瓷研發暨陶瓷創意大獎賽頒獎典禮,以及越窯柴燒龍窯開窯儀式等,呈現一場時間與空間對話、文化與藝術交融的精神盛宴
  • 【青瓷寶劍節】第九屆中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文化旅遊節開幕
    市委書記蔡曉春致歡迎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季柏林主持開幕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鐘鳴、市政協主席邵戌汛、市委副書記蔣世懿等出席開幕式。 黃志平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代表中共麗水市委、麗水市人民政府對文化旅遊節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處州十縣好龍泉」,龍泉是著名的中國青瓷之都、寶劍之邦。「麗水三寶」中龍泉就有「兩寶」,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是麗水文化最為璀璨的明珠。
  • 跑遍全國各地回收古代青瓷碎片,鄭州一「瓷醫」近30年修復青瓷360...
    完整青瓷瑰寶難尋,一些「發燒友」只好把目光轉向了青瓷碎片的修復,他們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時光的痕跡。  在鄭州,正有這樣一位做瓷器活的人。近30年的「淘瓷」和修復之路,讓他放棄了中醫職業,踏遍祖國各地,只為多尋找一片古代的青瓷片,他想把修復青瓷的事業做到極致。
  • 價值百萬元純金茶壺不翼而飛,監控畫面中發現驚人細節……
    在安保嚴密的展館內,2名嫌疑人將這套黃金茶壺盜走,次日竟然重返作案現場清理痕跡,隨後開始高速公路大逃亡。 10月21日,廈門思明警方對外通報這起涉案物值超百萬元的會展中心展廳特大盜竊案—— 竊賊如何在密室中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