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錢江晚報】;原標題:【緊急提醒!浙江常吃的這種海鮮被查出毒素超標】
昨晚,舟山嵊泗縣市場監管局發出消費警示,近期,嵊泗縣東部海域赤潮頻發,受赤潮影響,嵊泗縣海洋與漁業局定量抽檢東部鄉鎮海域養殖貽貝發現貝毒素超標,嵊泗縣市場監管局在該縣中心農貿市場攤位定性抽檢野生貝類「毛娘」也發現貝毒素陽性。
嵊泗縣食安辦特此發出消費警示,食用貝毒素超標的貝類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提醒廣大群眾近期不要採集、購買養殖貽貝和野生貝類「毛娘」等海產品。
貝類毒素主要由海洋中的有毒藻類通過食物鏈傳遞給藻食性的貝類等生物,並在其體內蓄積形成的有毒高分子化合物。貝類毒素危害較大,包括麻痺性貝類毒素(PSP)、腹瀉性貝類毒素(DSP)、神經性貝類毒素(NSP)和健忘性貝類毒素(ASP)。貝類毒素危害具有突發性和廣泛性,由於其毒性大、反應快、無適宜解毒劑,給防治帶來了許多困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嵊泗厚殼貽貝養殖面積超1.5萬畝,佔全縣總養殖面積的70%以上。2019年,嵊泗縣厚殼貽貝產量超過8萬噸,產值達5億元以上。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