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一出生就好像白紙一般,什麼都不懂,往往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養成一些壞習慣。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糾正,這將伴著孩子一生,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可能也會有一定的影響。經常"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家長別不在意
小梅有一個兒子,他獨立自主,學習能力也特別強,完全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完全不用父母操心。但是,他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咬指甲。一開始,小梅並不在意,但是久而久之,他發現兒子變本加厲,最後把手指咬的血淋淋的也不為所知。後來小梅查閱網站得知這可能是身體缺少某種元素而造成的,便買了一堆補藥強制孩子吃,但是沒有什麼顯著的效果。再後來,小梅發現了一個問題,兒子在生人面前比較膽怯,不敢說話,一緊張就更不敢說話了,別說表現自己了。經過詢問得知兒子患有焦慮症,而"咬手指"這一明顯的表現已經向小梅展示了一定的信息。
01經常"咬指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①經常咬指甲的孩子,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孩子天性活潑,喜歡到處玩耍,空氣中、設施上都有許多細菌,難免雙手會沾滿細菌。俗話說"病從口入",孩子咬指甲這一習慣會把細菌帶進身體裡,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②經常咬指甲的孩子,會有一定的心理問題。
孩子們在緊張、焦慮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反應,例如哭鬧、表現緊張等。咬指甲也是一個很明顯的症狀。如果得不到一定的舒緩,最後可能會影響性格,造成不可逆轉的事情。
02經常"咬指甲"的孩子的兩種結局
1、容易抑鬱、焦慮
孩子之所以會咬指甲,無非是因為他們正處於焦慮情緒中,而處於無法緩解的一個狀態下。經常焦慮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生活質量的下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定程度下會增大心理疾病的發生,例如:焦慮症、抑鬱症。
2、造成表達、溝通的困難
當孩子們出現不知道該表達什麼或者溝通困難時,易於緊張,進而會產生一定的不良情緒,從而通過咬指甲的方式以緩解這些不良情緒。如果家長不及時解決孩子的這些問題,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產生自閉症,造成嚴重的後果。
03如何改正孩子"咬指甲"的習慣
1、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
就好像大人有菸癮,小孩有糖癮,通過轉移注意力,是可以慢慢戒掉的。同理,父母要在工作之餘,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可以通過親子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達到忘記咬指甲的好處。
2、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
溝通困難也有可能對孩子造成焦慮緊張,進而咬指甲。所以家長應該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例如:每天和孩子交談,談論一下一天中遇到的趣事。鼓勵孩子主動去溝通,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3、禁止暴力制止孩子咬指甲
孩子都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讓他做的,他越要做。如果你暴力制止,有可能會帶來反作用。這不僅達不到改正咬指甲的壞習慣,可能還會引發孩子對家長的牴觸心理,甚至引發一系列的後遺症。
結語:孩子的壞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朝一夕積累而來的,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孩子的一舉一動往往表現的是他們最真實的反應,一旦發現不好的行為舉止,便要用科學的方法及時制止,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登峰談育兒,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