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會形成自己的小習慣,例如啃指甲、用手指去繞頭髮,並且這些小習慣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基本上長大後也會有這些習慣。
啃指甲是兒童三到六歲時一種常見的動作,孩子常常以此來緩解自己焦躁和不安的情緒,但事實上現在依舊有很多成年人還擁有這種習慣。說實話,長期啃指甲先不說動作不雅觀,自己的指甲受到啃咬也會受到破損,不美觀。
近日,一位寶媽分享了自己的煩惱。她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啃指甲,以前覺得孩子還小,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到了孩子讀書的時候,她發現孩子只要是做作業,他都會有意無意的開始啃指甲。
寶媽以為這應該只是孩子思考時的下意識動作,但隨著日積月累她發現,孩子好像無論做什麼都會啃指甲,已經成為了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易導致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指甲卻是滿目瘡痍。
這時寶媽才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針對孩子啃指甲的行為實行獎懲政策,即不啃指甲達到一定天數就可以獲得獎品,反之則會受到懲罰。剛開始,孩子為了獎品拼命忍耐,但是幾天過後還是沒有辦法改變這個習慣,而且因為之前的忍耐現在一下子爆發,反而變本加厲。
醫生也表示,如果孩子經常性地出現啃指甲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看醫生,不要放任形成不良的習慣。而從小喜歡"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認為:逃不過2種結局。
01長期"咬指甲"會出現的問題:
生理問題眾所周知,我們的手由於要經常接觸不同的東西,所以或多或少都會沾染細菌。而且手指甲更是藏汙納垢的最佳場所,有時候無論怎麼清洗也避免不了有漏網之魚。因此,啃指甲的行為一定是會給自己帶來病菌的,尤其是在手上不清潔的情況下,這樣下來人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容易生病。
心理問題有些人啃指甲是為了緩解自己心理上焦躁不安的情緒,但是經常啃指甲的孩子會更經常的產生這種情緒,並且會形成內向、敏感的性格。而且啃指甲這個動作本身就不雅觀,有時候下意識的動作很有可能會引起同齡人的嘲笑,引發孩子自卑的情緒。
02那麼,父母要如何糾正孩子啃指甲的這個壞習慣呢?
1、告訴孩子啃指甲的危害
首先父母可以通過實際例子或者真實的圖片案例來告訴孩子啃指甲的危害,讓他們的心中有所顧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修剪指甲,在剛開始的時候發現指甲有變長就及時修剪,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孩子啃指甲的欲望。
2、多陪伴和關心孩子
如果孩子啃指甲只是為了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情緒,那父母不如多陪陪孩子,讓孩子通過另一種方式把這種不安的情緒釋放出來。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孩子啃指甲的行為,作為父母一定不能去嘲笑或者進行諷刺,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陪他玩遊戲給他講故事等等。
3、及時就醫。
如果家長採用方法都沒有效果的話,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治療,讓醫生根據孩子的狀況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家長再配合實施,同時給予幫助。
總而言之,孩子有經常性地出現啃指甲的行為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處理。如果已經出現,從孩子身上找出主要原因,對症下藥,相信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