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權力的遊戲》到《黑暗物質三部曲》,奇幻文學改編的艱難之路

2020-12-10 迷影人生

提到《黑暗物質三部曲》可能不知所以的人乍一聽會覺得一頭霧水,但是如果提《黃金羅盤》許多影迷朋友就很熟悉。

作為當年集結了妮可·基德曼、愛娃·格林、丹尼爾·克雷格等一眾男神女神的年度奇幻大作,《黃金羅盤》從拍攝階段就深受眾多粉絲的關注。

當然,影片最終呈現出質量水準顯然與其受到的關注程度不成正比。雄心壯志的電影三部曲改編計劃在第一部電影商業失敗後就戛然而止。

自新世紀伊始的《指環王》三部曲開始,好萊塢對於奇幻文學作品的改編熱衷程度就一直居高不下,而與之同時期改編上映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更是將好萊塢對於奇幻文學的改編推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可並不是所有的奇幻文學電影改編都能擁有《指環王》或者《哈利波特》那樣的好運氣。

只拍了兩部就潦草收場的《波西傑克遜》系列,改編了三部之後不知所終的《納尼亞傳奇》系列,被製作方寄予厚望的《龍騎士》、《最後的風之子》等等,包括我們今天要提的英劇《黑暗物質》之前的電影版《黃金羅盤》,這一連串的失敗和教訓,使得奇幻文學電影改編幾乎成為了好萊塢電影的一大雷區。

對於由JRR託爾金開創「盎格魯—撒克遜」奇幻文學類型而言,電影有限的體量和敘事空間幾乎成為了奇幻文學改編的致命缺陷。

為什麼呢?因為這一類奇幻文學往往採用架空世界觀和平行世界的創作模式,通過系列作品逐步勾勒和刻畫出真實可信的故事背景,使故事主人公在一個和現實世界有所聯繫同時又充滿幻想色彩的世界中開展歷險。

小說少則數十萬字多則百萬乃至千萬字的體量給予了創作者幾大的創作自由和施展空間,使得書本上的故事可以不受時間與成本限制進行天馬行空、精彩絕倫的情節構想。

但是將文學轉換成電影之後,原本作為書本故事的巨大優勢(不受任何限制的情節構想和思想描摹),卻瞬間轉變成了劣勢。

如今的好萊塢大片大多遵循兩個小時到兩個半小時的電影時長,要想在兩個半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裡實現對成百上千萬文字的完全還原,顯然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很多奇幻文學作品還擁有成千上萬年的架空世界歷史背景。

所以在進行文學改編和創作電影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會對原作故事中一些紛繁浩雜的故事情節刪繁就簡,使之符合電影的敘事模式和發展節奏。

其實,對於許多在看電影之前從來沒有讀過原著小說的觀眾們而言,對原著小說故事情節刪繁就簡如果成功得當,不僅不會降低電影的整體觀感,反而有助於觀眾加深對電影的理解和感受。

可壞就壞在,許多電影編劇和導演一方面想要吸引更多的路人觀眾,另一方面又要滿足許多原著小說鐵桿粉絲們對改編電影的期望。

在對原著小說進行改編刪減的過程中首鼠兩端,導致電影成片冗長而乏味,既沒有繼承原著的優點,又沒有展現出改編的深度和廣度,結果最後是兩邊都不討好。

而奇幻文學改編電影同時還面臨著投資資金上的困境。

在大投資的奇幻類型電影製作過程中,即便製作方投入超出遠超一般電影的拍攝資金,也常常會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

特效場景製作、後期的畫面渲染、人體捕捉技術……這些都需要電影製作方投入高昂的費用。所以,根據奇幻文學改編的電影大多無法實現對原著中一眾天馬行空場景的完全還原,很多精彩絕倫的故事場面因為拍攝成本的原因,也常常會被排除在電影最終劇本之外 。

即便一部奇幻類型電影擁有良好甚至是豪華的製作班底,擁有大量的拍攝資金,先進的製作技術,也同樣有可能會遭遇巨大的失敗,虧的血本無歸。

當年迪士尼斥巨資拍攝《納尼亞傳奇2》而虧的血本無歸的慘痛教訓至今依舊曆歷在目。

在這樣的綜合考慮之下,好萊塢在接連的失敗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停止了對奇幻類型電影的製作。

但奇幻文學這種擁有廣泛受眾的文學體裁,又怎麼可能會因為在改編電影創作上的磕磕碰碰而停止影視化之路。

既然電影改編創作的風險過於高昂,且敘事空間緊張而有限,那麼為什麼不將之以電視劇的形式進行呈現呢?就這樣,《權力的遊戲》作為奇幻文學在電視劇改編之路上的問路石橫空出世。

美國奇幻文學作家喬治·R·R·馬丁承接託爾金所開創的風格,以更為黑暗和殘酷的方式去打造《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其極具寫實性和現實意義的故事情節使得小說作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書迷,同時也讓故事越講越長。

2005年,在該系列第四卷《群鴉的盛宴》出版後,馬丁已經被冠上了「美國的託爾金」的稱號。此後,《冰與火之歌》由四部曲擴展至六部曲,並最終確定將以七部曲收官。

《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巨大的商業發展空間很快便吸引了好萊塢以及電視劇巨頭HBO的注意。

但要將原著小說巨大的體量濃縮成為了兩三個小時時長的電影精華實在是不容易,而需要付出的巨大風險和代價同樣也不是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所願意承受的。

最終,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原本躍躍欲試的一眾好萊塢電影巨頭最終還是沉默了。HBO成功拿到了系列小說的影視改編權,並於2011年推出了依託《冰與火之歌》原著進行拍攝的美劇《權力的遊戲》。

後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在短短八年時間裡,《權力的遊戲》系列電視劇成為了HBO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為HBO贏得全球範圍內數以億計的觀眾。

在《權力的遊戲》劇集不斷創造收視效益的同時,相關衍生品的版權和銷售也使得電視劇的商業收益得到了井噴式增長 而在收益不斷增長的另一頭,則是《權力的遊戲》系列電視劇節節攀升的製作費用。

《權力的遊戲》在第一季的製作成本就已高達600萬美元一集,在第五季時攀升至800萬美元一集,第六季則上漲至1000萬美元一集,到了最終季第八季時,劇集的單集製作成本已然達到了1500萬美元,6集總製作成本超過1億美元。

《權力的遊戲》的最終落幕帶來的是同類型電視劇作品的缺失,使得整個歐美電視劇市場形成了一個空缺,而這樣的空缺顯然不會持續太久。

在BBC和新線影業的聯合開發下,新版的《黑暗物質三部曲》電視劇第一季很快上線。

許多奇幻粉絲迷們心中一定存在著一個疑問———《黑暗物質》能否走出電影版失敗的陰霾,成功實現自我重塑,成為下一個《權力的遊戲》?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黑暗物質》相比《冰與火之歌》對中世紀的魔幻重塑,無疑有著更加深邃的故事主題。

小說運用基督神學與《聖經》中的諸多思想理論、人物典故,巧妙構思出了一個具有反宗教崇拜和神學信仰的反叛故事。同時作品中還用帶有魔幻和奇幻色彩的故事情節,結合工業革命下對科技力量的崇拜,展開對人性善惡和世界本源的探討。

同時,系列故事中也充滿了對善良與正義的堅持,對友誼與愛情的描摹,對親情與命運的反覆抉擇……這些豐富感情故事線再小說中的貫穿,也同時使得系列小說帶有青春成長小說的色彩。並且故事的結尾巧妙暗合基督教神話故事亞當與夏娃,使整個故事同時還具有某種寓言上的啟示意義。

當年的《黃金羅盤》電影改編自系列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北極光》,而這一次的電視劇依舊會從這部系列首作開始。

故事將會從小女孩萊拉意外獲得守護神並遭遇邪惡組織抓捕開始,吉普賽人、女巫、北極熊、精靈等諸多物種在故事中的故事常常會讓人在故事之初會有種看《納尼亞傳奇》的錯覺,然而《黑暗物質》對工業文明與宗教信仰間激烈矛盾的刻畫,對創世傳說的戲劇演繹,對科幻、魔幻與奇幻的綜合,都使得作品相比兒童文學性質的《納尼亞傳奇》有著更加深邃而豐富的閱讀體驗。

新線影業當年對電影版的失敗開發,使得當年早已確定的電影系列後續計劃長期擱淺,這一次在聯合了BBC繼續開發製作之後,新線採用了全英國演員陣容,大量使用了在BBC影視劇和近年英劇中頻繁出現的人氣演員。最驚喜的莫過於「X教授」詹姆斯麥卡沃伊在劇中的出場。

另外,在導演和編劇挑選上,劇版的《黑暗物質》相比原先的電影版也有了更加成熟的決策。多個導演和編劇的分工合作無疑大大減輕了劇集在敘事和人物塑造上可能會出現的同質化現象。

從劇集播出後的反饋效果來看,豆瓣評分7.7,中規中矩,奇幻文學的改編之路還很曲折,想達到《權力的遊戲》那種聲勢,還需在後續劇集中做出改變。

相關焦點

  • 《黑暗物質》這可能是年度最佳的奇幻電視劇
    來自美劇天堂mk6080.com《黑暗物質》就像萬花筒,在這個奇幻世界中,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各類不同的元素摻雜一起,搓成一團,在屏幕中碰撞開花。倘若我國講究文體兩開花,那腐國算是追求多點開花的典型了。小說正是以平行世界為骨架,創作出的奇幻文學。在《黑暗物質》中,主體世界是一個融合了奇幻、科幻、童話、懸疑、宗教,以及略帶點工業革命後,蒸汽朋克色彩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主要矛盾同中世紀如出一轍,依舊是科學與宗教之爭,自由與專制之辯。其故事,同許多兒童文學一樣:一個天生異質、承擔天責的孩子,追隨自己的宿命,裹挾在歷史潮流之中。
  • 美劇《黑暗物質三部曲》:CG特效其實是一種「人工合成」
    《黑暗物質三部曲》(後簡稱「黑質三部曲」)改編自英國作家菲利普·普爾曼的同名小說,「黑暗物質三部曲」包括《黃金羅盤》、《魔法神刀》、《琥珀望遠鏡》,作為奇幻作品,與同樣產自英國的
  • HBO奇幻劇《黑暗物質》第二季回歸,規模宏大的奇幻冒險,必看!
    《黑暗物質三部曲》劇集版的捲土重來,挾著重量級演員與質感保證的BBC製作,一舉洗掉觀眾對於電影版本《黃金羅盤》的差勁印象。劇集版本主角包括了新《X戰警》的詹姆斯·麥卡沃伊、在《金剛狼》裡面大放異彩的達芙妮·基恩、以及在《路德》裡飾演高智商罪犯的露絲·威爾森,三位的精彩對手戲都將這部奇幻故事改編的作品層次拉升到新的高度,就算沒看過原著也能融入劇情。
  • 「一美」主演《黑暗物質三部曲》第二季將開播
    「一美」主演《黑暗物質三部曲》第二季將開播 時間:2020.07.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Tiffany
  • 「小狼女」奇幻大劇《黑暗物質三部曲》第二季來襲!
    作為電影版《黑暗物質》以外的電視劇版,故事講述了在異世界中,一系列兒童失蹤事件正在陸續發生,而擁有守護精靈的萊拉·貝拉奎亞在尋找失蹤朋友過程中,發現了父親追尋的神秘物質及黑暗真相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中,所有的人類均擁有被稱為守護精靈的動物同伴,這些動物是人類靈魂的具象體現,萊拉·貝拉奎亞成長於英國牛津的約旦學院,在她前往倫敦尋找被拐賣而失蹤的朋友羅傑過程中,發現一系列兒童失蹤事件與神秘物質「星塵」有關,而隨著線索的展開,她還發現了涉及到阿斯瑞爾勳爵和瑪莉莎·庫爾特的危險秘密,這個秘密與自己息息相關。
  • 《指環王》《黑暗塔》《巫師》,8部頂級魔幻大劇,誰能成功
    ,成為了魔幻題材最合適的載體,《權力的遊戲》系列的成功是最好的證明。而在《權遊》正傳完結之後,究竟哪一個魔幻大劇能夠取代它的位置呢,最新的幾部,《黑暗物質三部曲》第一季不溫不火,《美國眾神》越加走上下坡路,《獵魔人》第一季質量也令人不敢恭維,那麼下面這8部未來的魔幻大劇,哪一個才能成為新的爆款呢?1、劇版《指環王》。
  • 丹·瓊斯的「中世紀三部曲」,是真實版的《權力的遊戲》
    《金雀花王朝:締造英格蘭的武士國王與王后們》(以下簡稱《金雀花王朝》)曾長期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空王冠: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的崛起》(以下簡稱《空王冠》)被視為真實版的《權力的遊戲》,這兩部比小說更精彩的歷史著作,同屬知名歷史學家丹·瓊斯所著「中世紀三部曲」。
  • 《魔戒》一部童話故事,如何成為現代奇幻文學的開山之作
    本文為你解讀是世界奇幻文學的經典之作,《魔戒》三部曲。說到《魔戒》,許多人可能先看過電影,然後才讀的原著,倒不是因為原著默默無聞,實在是因為電影名氣太大,上映之初就大獲熱捧,得獎無數,時至今日更是當之無愧的銀幕經典。然而,真要論歷史地位,原著可一點也不遜色。
  • 章劍華長篇紀實文學《世紀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
    開幕式還舉行了長篇紀實文學《世紀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首發式。    《世紀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是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繼《大江之上——長江大橋建設三部曲》之後新創作的又一部長篇紀實文學力作,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被列為「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 從「文學」到「遊戲」,《指環王》系列何時可以完成這個轉變
    前言由託爾金創作的「指環王」系列小說,被譽為西方現代奇幻史詩的鼻祖。指環王系列作品澎湃壯麗的背景,奇特而豐富的人物,帶領了歐美乃至全世界奇幻創作類型的發展及延伸。我們所熟悉的西方奇幻代表:飛龍、精靈、地精、巫師、魔法等等設定幾乎全來自於託爾金所著的《指環王》。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
    《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是美國HBO電視網製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第五季定於4月12日晚9:00在HBO開播權力的遊戲第一季(又名冰與火之歌)全十集[正統看點] HBO奇幻史詩巨作,超燒腦權力之爭,奇幻色彩堪比霍比特人[隨片福利] 奇幻值爆表,記人名防痴呆,勾心鬥角指數達歷史峰值[適宜人群] HBO瘋狂劇迷,權力的遊戲死忠粉,奇幻史詩劇愛好者,燒腦劇鐵桿粉 簡介: 《權力的遊戲》精彩看點: 超燒腦奇幻史詩巨作,各方勢力為奪鐵王座展開瘋狂殘暴的權力之爭
  • 權力的遊戲片頭曲創作揭秘!
    作品名稱:Main Title - Game Of Thrones 中文譯名:權力的遊戲主題曲 推薦星星: 作曲:Ramin Djawadi(拉民·賈瓦迪) 演奏:Ramin Djawadi(拉民·賈瓦迪) 《權力的遊戲》是美國HBO電視網製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電視劇。
  • 奇幻英劇終於迎來回歸!BBC聯合HBO每周一集追不夠
    《黑暗物質三部曲》第二季His Dark Materials season 2劇集改編自菲利普·普爾曼的小說《黑暗物質三部曲》系列。其中包括《黃金羅盤》《魔法神刀》《琥珀望遠鏡》。所以,接下來多重世界的穿梭,也將成為《黑暗物質三部曲》的一大看點。在《黑暗物質三部曲》第一季的結尾,萊拉就通過父親阿斯炸開的一條通道,走向了新的世界。
  • 遊戲電影化之路上的艱難前進者們!
    影視化成功後帶來的利益是龐大的,小說如此,遊戲也如此,於是乎一批批的影視人與遊戲製作者開始強強聯手,開始試圖把遊戲從電腦屏幕上搬到大銀幕裡去。然而可惜的是,改編自遊戲的電影,十之八九最後都淪落個很不好的結局,今天就說一說那些改變之路上或成功或失敗的作品們!
  • 最前線 | Netflix將翻拍《三體》英文系列劇,《權力的遊戲》主創...
    近年來著名奇幻劇集《權力的遊戲》的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D▪B▪威斯(D▪B▪Weiss)將為《三體》英文系列劇集操刀,擔任編劇和監製。 兩位DB對此說:「劉慈欣的三部曲是我們讀過的最宏大的科幻系列小說, 從我們所在的淡藍小點到遙遠的宇宙邊緣,故事帶領讀者踏上了⼀段從20世紀60年代直至時間盡頭的旅程。
  • 黑曜石曾在2005年拒絕把《權力的遊戲》改編成遊戲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已經落幕,但隨著Target「洩露」Bethesda新作一事,相關話題卻在遊戲界重新燃起了熱點——順便,關於這一「洩露」事故,Target發言人已對Fobes表示:「這不是真實的產品,我們對於此事引起的困惑深表歉意。」不過這句「闢謠」完全沒提到Bethesda一側的可能性。
  • 是時候,再刷一遍《指環王》三部曲!
    《指環王》三部曲播出時間:3月30日至4月1日(周一至周三) 13:30由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語言學家J·R·R·託爾金創作的《指環王》,毫無疑問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奇幻文學作品之一,不同版本已售出超過一億五千萬冊。
  • 奈飛要拍《三體》英文版,《權力的遊戲》編劇加盟
    財聯社9月2日訊,昨夜全球科幻迷迎來爆炸性新聞,據多家外媒,全球最大流媒體平臺Netflix(奈飛)和《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遊族集團共同宣布,將拍攝《三體》劇集。作者劉慈欣本人和英文版譯者劉宇昆將擔任該片製片顧問,並將由《權力的遊戲》編劇David Benioff 、Alexander Woo與D.B.Weiss負責本劇的劇本改編。《三體》作為「史詩級的科幻巨著」,被本次負責英文版改編的編劇稱:「劉慈欣的三部曲是我們讀過的最具雄心的科幻系列,帶著讀者從上世紀60年代一直到時間的盡頭,從我們淡藍色星球的生命到遙遠的宇宙邊緣」。
  • 遊族的《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在研發方面,遊族豐富的SLG研發經驗也為這款遊戲的品質提供了基礎保障,而騰訊強大的代理能力也必將能為《權力的遊戲:凜冬將至》的未來市場成績保駕護航。《權力的遊戲》IP與遊戲作品具有高契合度因具有知名度和潛在受眾範圍優勢,全球IP更適合改編成遊戲作品,而《權力的遊戲》在影視、文學作品中頻頻出現的遊戲元素,賦予它遊戲改編的天生優勢。
  • 好萊塢最有權力作家榜公布,再也不敢嘲笑作家了
    除了已經廣為人知的J.K.羅琳(《哈利·波特》系列)、史蒂芬·金(《閃靈》、《肖申克的救贖》等)和喬治.R.R.馬丁(美劇《權力的遊戲》)之外,撰寫《五十度灰》的E.L.詹姆斯,驚悚小說《火車上的女孩》作者寶拉·霍金斯,《噪反三部曲》和《怪物來敲門》的作者派崔克·奈斯成為榜單上的三位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