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口氣就能查胃病」誤導了很多人!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

2021-01-19 騰訊網

「大聖消化道健康」科普

胃鏡檢查現在已經作為上消化道各類疾病的發現和診斷的金標準。特別是能提高早期胃癌、食管癌的發現率。同時在胃鏡下也可做治療,對病人的幫助非常大。

但是對於胃鏡的認識,不少人還存在一些誤區,絕大多數表現在對胃鏡檢查感到畏懼和拒絕。

生活中由於對胃鏡檢查不夠了解,很多患者害怕胃鏡檢查,怕會很痛苦,往往就選擇放棄胃鏡檢查或者選擇一些更簡單的檢查方式。

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在胃十二指腸疾病發病中作用認識的統一,加上一些體檢機構不恰當的宣傳:

比如「輕輕吹口氣,就能查胃病」誤導了很多患者,讓他們陷入一個誤區,以為呼氣試驗就可以替代胃鏡檢查來診斷胃病了。

呼氣試驗可以檢測幽門螺桿菌,而且沒有胃鏡檢查的痛苦,絕大多數患者都會選擇呼氣試驗。但是,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

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試驗結果呈現陰性時,並不等於沒有胃病。

實際上一些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可能並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或由於服用了某些藥物影響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出現假陰性

呼氣試驗陽性也不能判斷是何種胃病。因而,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判斷患有哪種胃病,必須做胃鏡檢查。

事實上,胃鏡檢查帶來的恐懼不是疼痛,主要的不適是受檢者感覺呼不出氣、噁心嘔吐感。

由於胃鏡通過咽部插入食道時的反射,還有患者的恐懼緊張心理,多數患者會暫時憋氣,就像不會遊泳的人掉進水裡一樣,會不自主憋氣。

當患者實在憋不住後呼氣,就會出現噁心,所以胃鏡檢查時患者不憋氣和調勻呼吸才是關鍵。

由於呼氣試驗不能替代胃鏡檢查,患者實在擔心做胃鏡會痛苦,可以進行無痛胃鏡或者膠囊胃鏡檢查。

01無痛胃鏡

無痛胃鏡是在普通胃鏡檢查的基礎上,先通過靜脈給予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劑,幫助患者迅速進入鎮靜、睡眠狀態,在毫無知覺中完成胃鏡檢查,並在檢查完畢後甦醒。

由於患者在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毫無感覺,可以避免患者在痛苦狀態下不自覺躁動引起的機械損傷,特別適合心理緊張、膽怯的患者

如果動不動就感到噁心,看到鏡子就害怕,建議選擇無痛胃鏡;如果怎樣都很難噁心,甚至表演」吞劍「都沒有問題,那可以選擇普通胃鏡。

02膠囊胃鏡

膠囊胃鏡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全新胃鏡檢查技術:

其中以資福醫療的大聖磁控膠囊胃鏡為代表,為國民帶來了不插管、舒適查胃的胃鏡檢查新體驗。

顧名思義,膠囊胃鏡就是一顆形似感冒藥的小膠囊,膠囊內置有可以拍照的攝像頭。

無需插管,只需吞服一顆小膠囊即可查胃鏡」。受檢者吞服膠囊後,醫生就可以通過體外磁控設備控制膠囊在胃裡的位置,從而實現對胃部各個部位的檢查。

膠囊胃鏡查全程無任何不適感,最後膠囊會自行排出體外

膠囊胃鏡不需要插管,不需要麻醉,全程無痛、無創、無交叉感染,改變了人們對於插管胃鏡的恐懼,已經成為全新的舒適胃鏡檢查方式!

*有想了解膠囊胃鏡的,歡迎給我們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呼氣試驗結果越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越重?在線醫生請別亂說
    既然這個菌跟胃病關係緊密,我們就應該多多關注。不過常聽有人說碳13/14呼氣試驗的檢查數值越高就證明體內HP越多,患胃癌的機率就越大,甚至有些在線問診的醫生也會這樣跟患者交代。今天吳醫生就針對這個謠傳來闢辟謠。
  • 闢謠丨碳14呼氣試驗數值越高感染越重?醫生:二者不呈正比例關係
    既然這個菌跟胃病關係緊密,我們就應該多多關注。不過常聽有人說碳13/14呼氣試驗的檢查數值越高就證明體內HP越多,患胃癌的機率就越大,甚至有些在線問診的醫生也會這樣跟患者交代。今天吳醫生就針對這個謠傳來闢辟謠。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胃脹、胃痛、胃酸等都是「小毛病」,自己買點胃藥吃吃就行了。 殊不知,良性的胃病和胃癌,在症狀上是難以劃清的。 尤其是長期有胃不舒服、生活習慣又不好、年紀又大於40歲的人,一定不要自以為是,以免耽誤病情。
  • 「纏住」無數人的幽門螺桿菌,只能靠胃鏡確認?不,吹一口氣就行
    吹一口氣,幽門螺桿菌就「現形」胃鏡檢查,總結起來就是「難受+有用」。現在要介紹的,是「輕鬆+高準確率」的方法——非侵入性的尿素呼氣試驗(UBT)。只需要吹一口氣,就能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單純從檢測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來說,尿素呼氣試驗是可以替代胃鏡的。目前,臨床上的UBT普遍使用同位素碳13和碳14。雖然它們是好兄弟,但應用到檢查上,就「道不同不相為謀」了。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2020-12-21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診斷胃病一定要做胃鏡嗎?真實的案例,告訴你答案
    很多患者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經常抱怨醫生「亂開檢查」今天曾醫生通過一個小例子,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很多患者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經常抱怨醫生「亂開檢查」,我只不過有一點點不舒服,只想開點藥吃,為什麼醫生要給我開一大堆檢查?醫生離開了儀器,還會看病嗎?
  • 「吹氣識病」——(碳13)尿素呼氣試驗
    近日,塔河縣人民醫院新引進碳13呼氣試驗測試儀,該項技術對於早期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感染,預防惡性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什麼是碳13呼氣試驗?碳13尿素呼氣試驗是一種用來檢測幽門螺桿菌的醫學試驗。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可以在胃中生長的細菌,可導致胃炎、消化性潰瘍,並與胃癌密切相關,所以如果能及早檢測出是否感染此菌,並對症下藥,將減少胃腸道炎症和潰瘍等疾病的機會。
  • 別以為自己只是胃病!噯氣、反酸……也可能是胃癌!
    別以為自己只是胃病!噯氣、反酸……也可能是胃癌! 胃癌在消化道腫瘤裡面發病率排名第二,而且在全世界每年新增的100萬胃癌人群中,中國就佔了40萬患者! 注意!
  • 胃部有炎症,就要做胃鏡檢查嗎?4個「怪象」持續出現,別猶豫
    因此也就導致了很多人一日三餐不能正常吃,這些人的腸胃和正常吃飯的人相比無疑要差上很多,而且長期的飲食不規律就會導致他們出現胃痛腹脹噁心的情況,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他們也知道是因為胃不好引起,可能是發生了胃炎。於是常常去藥房拿一些胃藥回家吃就不管了。雖然說不是所有的胃病都需要去醫院做胃鏡檢查,但是也不能如此的敷衍。
  • 胃鏡檢查麻醉劑對身體有害嗎?了解完這3點,大可放心去做
    因為不當飲食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胃病發作的人並不少見,在胃病發作時醫生會讓其做胃鏡檢查。胃鏡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都知道通過檢查能了解胃、十二指腸、大腸、小腸情況,而在檢查前醫生會讓患者喝一杯液體物質,很多人奇怪這杯液體是什麼,是否對身體有傷害?
  • 確認幽門螺桿菌,必須做胃鏡嗎?治後如何複查?為你全面總結
    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一定要做胃鏡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不做胃鏡,不取樣檢查,怎麼知道幽門螺桿菌感染了我的胃黏膜呢?實際上,胃鏡檢查時,確實可以在檢查的同時,取組織活檢的方式來檢查通過尿素酶試驗或胃黏膜活檢組織染色試驗,來確認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這樣做的優點是直接,準確,但缺點是,需要有創,過程耐受性差,還有可能由於幽門螺桿菌分布密度低,取樣部位偏差等原因,造成假陰性的結果。
  • 一滴血查胃病篩胃癌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90元錢就能搞定
    這個方法的全稱叫「胃功能四項檢查」,即只需要一滴血,就能讀取多項指標,綜合診斷出多種胃病,包括萎縮性胃炎、早期胃癌等等。目前煙臺醫大胃腸醫院的胃功能四項檢查正在實施半價優惠,價格僅為90元。  煙臺市消化內科權威、醫大胃腸醫院名譽院長、原煙臺市中醫院、腫瘤醫院院長辛獻運主任醫師介紹,消化道病尤其是腫瘤發病率高、危害大。
  • 胃痛必須要做胃鏡檢查嗎?若出現4個現象,就不要再猶豫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胃部問題,不是胃痛就是消化不良,我們都知道去醫院做檢查是最好的方式,而胃鏡檢查就能夠檢查到胃部的詳細情況,如果胃不好的話,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做胃鏡檢查。但是有的人覺得我只是胃痛,真的有必要做胃鏡檢查嗎?
  • 吞咽困難做胃鏡可以檢查出問題嗎?這5種情況需要做胃鏡
    胃鏡在目前比較常見是一種能知道胃部情況的檢查項目,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不過雖說胃鏡檢查詳細,但並不是什麼人都需要做胃鏡,只有在出現相關症狀才需要做胃鏡檢查。因此有人疑惑在自己吞咽困難時做胃鏡是否能檢查出問題?一般來講看情況。吞咽困難做胃鏡是否可以檢查出問題?
  • 擔心增加患胃癌風險,全家出動查幽門螺桿菌?醫生建議這樣預防
    而說到胃病 說到幽門螺旋桿菌 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 圖片來源千庫網 幽門螺旋桿菌(Hp),一種古老的細菌,主要經口傳播,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質,是我國胃癌的主要病因
  • 多久做一次胃鏡檢查?提醒:這個年齡為分水嶺,每個人都有區別
    所以,對於胃癌而言,最佳的預防就是定期檢查,就目前的臨床檢查手段來說,胃鏡是最佳篩查胃部健康的方式,通過內窺鏡能清楚來到微小病灶、潰瘍等問題。所以,定期篩查味精很有必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齡篩查胃鏡的頻率也不相同。
  • 什麼是膠囊胃鏡,做一次要多少錢,能替代普通胃鏡嗎?醫生告訴你
    膠囊胃鏡的檢查,相對於我們經常接觸的胃鏡來說,在檢查過程中並不會感覺痛苦,而且身體較為虛弱,或者老年人,病情較為危重的人群都可以使用,從而不能做普通胃鏡的患者可以使用膠囊胃鏡來做檢查。而且因為膠囊內鏡是順著消化道一邊蠕動,一邊拍攝的圖片,從而普通胃鏡很難到達的地方,例如小腸,都是可以很好地檢查的。那膠囊內鏡可以替代普通內鏡嗎?
  • 千萬不要等到有「報警信號」才去檢查!!!——消化內科二病區
    因為是極早癌,內鏡下切除術,完全就能夠根治。這是張先生不幸中的萬幸。目前張先生早已康復,只需要定期胃鏡複查即可,幾乎不會影響他的自然壽命。我們幾乎所有的人都曾有過中上腹不適的經歷,通常這是「胃病」在作怪。有時這種不適是由胃炎、胃潰瘍引起,有時是胃運動或者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的。所以,也不要一不舒服,就草木皆兵。一般而言,大多數不適的背後沒有重大的器質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