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幽門螺桿菌,必須做胃鏡嗎?治後如何複查?為你全面總結

2020-12-16 李藥師談健康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發現的能夠感染人類胃部的唯一致病菌,在我國成年人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60%以上,很多朋友出現胃不舒服,就總擔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僅憑症狀,又無法準確確認,想去醫院檢查吧,想起那要深入胃部探查的胃鏡就打怵,其實,對於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就一定要進行胃鏡檢查,是一個很多朋友認識上的誤區。

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一定要做胃鏡

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不做胃鏡,不取樣檢查,怎麼知道幽門螺桿菌感染了我的胃黏膜呢?實際上,胃鏡檢查時,確實可以在檢查的同時,取組織活檢的方式來檢查通過尿素酶試驗或胃黏膜活檢組織染色試驗,來確認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這樣做的優點是直接,準確,但缺點是,需要有創,過程耐受性差,還有可能由於幽門螺桿菌分布密度低,取樣部位偏差等原因,造成假陰性的結果。

但胃鏡檢查並不是確認幽門螺桿菌的唯一方面,在臨床上,我們還有多種方法可以確認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問題。

檢查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最經典,最便捷,成功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同位素標記呼氣檢查法了。通常我們將其稱之為C14或C13呼氣檢查法,這種檢查方法無創、便捷、漏檢率低,是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金標準」。不管是C14還是C13呼氣檢查法,其檢測原理都是類似的,主要是通過幽門螺桿菌能夠分泌尿素酶,分解尿素的特性,通過讓患者服用C14或C13標記的尿素,進入胃內後,尿素酶能夠分解尿素,最終分解產物為氨和被C14或C13標記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終會進入肺部呼出體外,通過檢測呼出氣體中含有C14或C13標記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能夠確認是否身體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通常如果呼氣檢查試驗的測定值超出規定範圍,則可以判定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我們檢驗報告單上一般會註明「HP陽性」。

如果您僅僅想確認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而不存在需要進行胃鏡檢查的相關病症的話,呼氣檢查是更便捷高效的方法。這種檢查方法的優點在於無創,便捷,檢查費用也不高,也不會受到胃內幽門螺桿菌分布位置的影響,但其缺點是呼氣檢查值在臨界點時,難以準確判斷是否存在感染;一部分胃切除術患者,用該方法檢查準確率會大大降低。

除了呼氣檢查法以外,基於單克隆抗體技術的幽門螺桿菌糞便抗原檢查也是準確判斷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之一,該方法推薦應用於尿素呼氣試驗配合欠佳的人員,如兒童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查,這種檢查法的優點是敏感度高,與呼氣檢查法類似,無創,無任何輻射性,簡便易行,但特異性略低於呼氣檢查試驗,通常作為一種備用方法用於兒童、孕婦等特殊群體的幽門螺桿菌檢查。

還有一種常見的幽門螺桿菌檢查方法是血清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查,這個抽血檢查的方式也比較簡單,但抗體陽性只能證明我們感染過幽門螺桿菌,但不能確認是現症感染,因此,一般不將其作為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檢查方式,消化性潰瘍出血、胃 MALT淋巴瘤和胃黏膜嚴重萎縮等疾病患者存在幽門螺桿菌檢測幹擾因素或胃黏膜幽門螺桿菌菌量少的可能性,此時用其他方法檢測可能會導致假陰性,而血清學試驗則不受這些因素影響,抗體陽性可視為現症感染。

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後,如何複查是否治療是否成功?

有的朋友發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同時也確實存在消化道潰瘍等需要根除治療幽門螺桿菌的適應症,這樣的情況下,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治就是很有必要的了,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通常應該經過臨床醫生,結合幽門螺桿菌地區耐藥率,患者用藥歷史等多個方面因素,開具四聯用藥來進行根除治療,通常4種藥物的服藥周期為2周,如果用藥選擇合理,患者嚴格按醫囑的用藥時間、劑量用藥,根治成功的機率還是比較高的。

根治療程完成後,很多朋友想知道根治是否成功了,這時候先別急,如果吃完藥接著去複查,醫生可能會把你趕回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中的抗生素類藥物、鉍劑、質子泵抑制劑(各種拉唑類藥物)的服用,都會對幽門螺桿菌的複查結果產生影響,因此,一般情況下,應該在停止服用上述藥物以後1個月以上,再去複查幽門螺桿菌,複查的時候應當避免使用血清抗體檢查的方法,也不推薦用胃鏡的方法檢查,因為幽門螺桿菌如果分布密度下降,可能也會出現漏檢,最好的辦法還是我們的尿素呼氣試驗檢查法,呼氣檢查法無創便捷,基本不受幽門螺桿菌密度下降影響,是確認幽門螺桿菌根治是否成功的首選檢查方法。

相關焦點

  • 「纏住」無數人的幽門螺桿菌,只能靠胃鏡確認?不,吹一口氣就行
    吹一口氣,幽門螺桿菌就「現形」胃鏡檢查,總結起來就是「難受+有用」。現在要介紹的,是「輕鬆+高準確率」的方法——非侵入性的尿素呼氣試驗(UBT)。只需要吹一口氣,就能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在胃內會分解尿素酶水解尿素,產生二氧化碳。患者通過服用尿素膠囊後,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被同位素標記並被儀器檢測出。
  • 診斷胃病一定要做胃鏡嗎?真實的案例,告訴你答案
    還按照普通的胃炎來治療嗎?醫生又想了想,要不我們做一個胃鏡吧?不,我為什麼要做胃鏡?你們醫生只會靠儀器看病嗎?胃鏡這麼難受,這麼貴!你們醫生想要坑錢吧!那你做個呼氣試驗吧?看看是不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這個檢查不貴,而且無創!那好吧,患者不情願的答應了。
  • 反覆胃痛,你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種胃炎症狀有什麼不同?
    前幾天找消化科的醫生看了看,做了個胃鏡,毫無疑問,就是一個慢性胃炎,非萎縮性,隨後又做了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回報為陽性。 現在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以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年代,工作壓力大、熬夜、飲酒,各種辛辣燒烤食物,這些都是造成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反覆不愈,裡面還可能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同時伴有幽門螺桿菌(HP)感染。 同學問:HP感染後會有什麼症狀,和普通的胃炎有什麼區別,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後果呢?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必須要治療嗎?醫生直言:還要看這幾種情況
    相信在你的身邊,也有很多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很多人就有這個疑問了,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必須要治療嗎?醫生做出解釋。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存在哪些風險?幽門螺桿菌和很多疾病有關,包括慢性胃炎,胃癌,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雖然說幽門螺桿菌有致癌性,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發展成胃癌,發展成胃癌還需要其他一些因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必須要治療嗎?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應該普及嗎?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應該普及嗎? [山東省立醫院李洪光] 中國人的親情與人情,好像只有在餐桌上才能最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 約8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你該如何自保?
    而我眼睛一掃(就沒人誇誇我的眼神嗎)就指出了某個用法抄錯了,這位老公不夠細心啊喂!(也可能是故意的,天蠍座的我細思極恐……)你問我為啥一眼就能看出錯誤,無他,唯熟爾,揮手深藏功與名。有人問我說為什麼要把幽門螺桿菌拿出來單講?當然是因為嚴峻的大背景!我國是胃癌發病大國,全球每年新增胃癌人數近十萬,其中有四萬七千多都是中國人。
  • 中國超半數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不及時根治後果很嚴重
    作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素,幽門螺桿菌困擾著許多胃病患者。數據顯示,中國人感染率高達55%以上,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到底怎樣治療、如何預防這一胃病的「罪魁禍首」?12月11日至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消化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知名的消化學科專家圍繞幽門螺桿菌防治的最新進展廣泛討論。
  • 幽門螺桿菌治好後,真的很容易再感染嗎?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數十種疾病的重要致病原,尤其胃癌,90%的非賁門部胃癌與它有關,因此,及時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預防胃癌的最重要的手段。
  •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快看看你是否也感染了
    這個討論的「主角」正是幽門螺桿菌,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平均感染率已經達到了59%。這就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可能就有一個攜帶者。什麼是幽門螺桿菌?為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這麼高?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症狀和危害?今天,長沙東大肛腸醫院胃腸科醫師餘仁貴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幽門螺桿菌是何方妖孽?
  • 20多歲小夥感染幽門螺桿菌 父母和叔叔均查出陽性 妻子為什麼卻是...
    自己「網診」後,小孫懷疑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去年4月份時買了試紙在家做了個體外的糞便抗原檢測,顯示陰性;去年底胃炎又復發了,小孫到醫院消化科準備做胃鏡,醫生建議,先做個幽門螺桿菌呼氣檢查排查下——結果剛剛達到陽性標準(數值100以上是陽性),101。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小心細菌「口口相傳」!
    更需要關注的是這種病菌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群體感染年輕白領忙於工作因集體就餐、聚餐共用餐具、飛沫傳染等原因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對於幽門螺桿菌,你了解嗎?如何預防、治療?今天小編為你答疑解惑幽門螺桿菌是什麼?幽門螺桿菌(Hp)是導致人類慢性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會破壞胃黏膜,屬於一類致癌物。其進入人胃內酸性環境後生長繁殖,會引起組織損傷,誘導炎症反應和免疫反應。
  • 胃鏡查出「腸化生」,離癌不遠了嗎?
    黏膜炎症是胃癌發生發展中最常見的病理改變,由幽門螺桿菌、飲酒等因素造成持續的炎症導致患者喪失正常的胃黏膜結構,胃腺體受到損傷,久之則出現腸化生、異型增生,甚至出現癌變。長期慢性炎症刺激是發生胃黏膜腸化生的主因。
  • 幽門螺桿菌檢測:陰性和陽性哪個好?3類檢測法有效排查HP
    所以無論是碳13或碳14尿素呼吸實驗,患者做胃鏡的時候,做快速尿素酶實驗或病理學檢查,都應該確保在檢查前四周內沒有口服過以上藥物,以免檢查結果受到影響,誤導我們下一步的治療。幽門螺桿菌陰性好還是陽性好?3類檢測法有效排查HP!
  • 殺滅幽門螺桿菌,「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哪個更管用?
    幽門螺旋桿菌清除起來比較困難,它們藏身於胃黏膜上皮細胞層與黏液層之間,不直接接觸血液系統,又被黏液層、胃酸隔絕屏蔽,很難接觸到。再加上近些年來抗生素的濫用,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單獨服用一種抗生素,根治率只能達到60%左右,而且還容易造成病菌耐藥,加大治療難度。因此,我們推薦2種抗生素聯用。
  • 提醒大家:胃裡有幽門螺桿菌,身體四處會亮「紅燈」,儘早去查
    嗆汋豬腶蕟煬象瑜霋茖猶岕椔偽灲畚柔氌髊躦嶔吳筶摭鎛朶觔孀勻禒愽哄蠎憓瞸檁齺沐漈僗嬈握戨栣搸掿癟嫸漁侘很大一部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並沒有特殊的不適,但如果感染後出現了一系列不適症狀,這個時候,往往提示幽門螺桿菌正在傷害你的胃,甚至可能導致了嚴重的胃病。
  • 哪些人要做胃鏡?多久做一次?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胃痛一定要做胃鏡嗎?除了胃鏡還能有其他的診斷方法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其實,「胃痛」不一定都需要做胃鏡,因為我們的內臟器官的疼痛,定位不一定很準確,有時候你認為是胃痛,其實並不是,而是其他器官的疾病導致的疼痛。例如,急性闌尾炎,往往先表現為「胃痛」,然後轉移到右下腹痛;再比如冠心病,有時候也可能表現為上腹部疼痛。
  •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真的麼?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是一個最常被營銷的「震驚」,讓人頭疼的是,如果你去問醫生、去查資料,似乎這句話是真的,那我們到底該不該震驚呢?可能由於幽門螺桿菌的毒力下降,也可能由於人群在長期流行狀態下產生一定的免疫力,總之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中,有大概80%的人只表現為輕度胃炎,沒有任何明顯的臨床症狀。
  • 怎樣知道胃裡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2種方法大揭秘!
    韲蕜襈禘津刐瓋攛曶世攀鼂乪偨貲氅盞襪磧皂柭屣徥唫桍窘艘莇紉酺歳鍴豕偉憓浲圏燊縈猻望皾銩梤硪萋犋釺戔姏2、非侵入性檢查(1)血清學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患者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檢測的抗體是IgG,反映一段時間內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不能區分患者為現症感染還是既往感染,因此不能用於治療後幽門螺桿菌是否根除的驗證試驗。
  • 胃鏡報告:萎縮性胃炎伴腸化,嚇得半死!醫生說:沒恁嚴重!
    胃鏡報告上寫著:萎縮性胃炎伴腸化,你是不是立刻嚇得花容失色? 你是不是立馬打開手機搜索? 你搜索的結果是不是「癌前病變「? 於是,從此,你便落下個心病:我要得胃癌了啊!蒼天啊!
  •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靠牙膏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吃梨可以治...
    心臟支架真的過氣了嗎?沒這回事。剛剛發布的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除此之外,秋冬季吃梨可治療咳嗽、脫糖電飯鍋蒸飯可降低米飯中70%的糖分、「抗幽牙膏」能殺滅胃裡的幽門螺桿菌等健康類謠言,也紛紛上榜。「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