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看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吧!
如果你看過《小偷家族》,再去看《海街日記》,你一定心中會浮現這樣一個猜想,「這兩個電影的導演,應該是同一個人吧。」看這兩部電影,會感覺像是在面對著一杯白水,但一口下去,卻讓人不經意,細細品味起來。
這兩部的導演,都是一個叫做是枝裕和的人。除了這兩部,他的作品還包括著名的《步履不停》《無人知曉》。
那種平平淡淡,卻時不時會掀起波瀾,在夏天那種燥熱的環境下顯得更加衝突,但是最後又回歸平靜的日式敘事風格,卻往往能更加的引人入勝,仿佛沉浸入那電影中的世界,活成了主人公身邊的一個人。
但海街日記與以往是枝裕和的電影,卻又顯得不那麼相同,除了他一貫的日式哀傷風下,卻第一次,從頭至尾都會給人以暖暖的治癒感覺。像是夏日裡的一口西瓜,清爽又舒暢。
電影開頭,年輕女子佳乃,在徹夜與男人共眠後,卻在清晨回到了一個老屋,裡面有著另外兩位女性,一個是姐姐香田幸,另一個是妹妹千佳。隨後,電影從細節處,為我們隱晦卻深刻地刻畫出一個,看似溫馨,卻充滿著各自傷疤,卻又不互相傾訴的奇怪三姐妹。
淺野醬的到來,其實是為三姐妹,填補了最後一塊空缺,雖然看似依然是四個被家庭傷害的孩子,但是大姐經歷過爸爸的第一個家庭,二姐見證了第二個家庭的分離,三姐走過了三人離開爸爸後的辛酸。
是枝裕和通過小妹,將四個人拉在了一起,伴隨著家裡最烈的梅子酒,四個人終於,把各自,完完全全敞露在了彼此面前。
而最後,四人在海邊,看著海,看著彼此,相視而笑,連帶著屏幕前一個個的嘴角。電影一轉之前一直為大家敘述著生活的哀傷與坎坷的致鬱風格,他將人世間種種不幸的人生,通過向其中加入一些小小的變化,而將那樣的人生,變得不再那麼不幸。
日本導演對人生這樣的不完美性,有著天然的親和,日本社會總是主張著不為他人添麻煩,其實在這樣的含義之下還有更加深層次的含義。日本的社會崇尚無限責任的觀點,這導致了日本對人所犯很多錯誤,都能夠以人性所包容,而得以原諒。
然而這些錯誤帶來的傷痛,卻是再無法避免的。這樣的日本人,抱著對他人的善意理解,也無法心安理得地將自己的傷痛轉接到他人身上。
於是他們學著,在自己不那麼幸福的人生中,尋找那些,很小很細微的溫暖,讓他們告訴自己,人生值得。也因此造就了很多世人看起來無法理解甚至抨擊的關係,然而卻忽略了那些在這些不正常關係背後的,更加不幸的過往。
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痛苦,也因此有著我們每個人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一個複雜的故事,那些常伴幸福的人生總是恩賜,而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不如人意的地方,然而世間的大多數人,卻只是在這樣的生活裡,時而掙扎,卻也未想過改變。
《海街日記》,與其說是是枝裕和又一部充滿個人風格的作品,不如說是他給追隨喜歡他的人,一份略帶心意的禮物。像是給每一個看過他電影的人,一盒略微苦卻總是能嘗出甜味的黑色巧克力。
這也是是枝裕和,在夏日裡也能給人以最溫馨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