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全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

2020-12-14 瀟湘名醫

逾百項的術前測評、100多道手術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腦神經核團組織內精準植入刺激電極、從上萬種組合方案中挑選最佳的術後程控模式……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對待每一位適合植入腦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必經的流程。近日,飽受帕金森病困擾6年的趙爹爹,通過這一MDT診療模式植入腦起搏器,成功阻斷了「被漸凍的人生」,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爹爹遭遇「沉默殺手」帕金森

73歲的趙爹爹6年前被確診為帕金森病。剛開始他只是左腳有些抖動,隨後,兩隻腳都不聽使喚,走路出現明顯的拖步,四肢也逐漸僵直仿佛「被凍住了一樣」。儘管一直吃藥控制,但藥效維持的時間越來越短,幾乎失去自理生活能力。

趙爹爹還患有前列腺增生,每晚需要起夜十餘次。由於身患帕金森病,每次都需要依靠家人的幫助,這讓趙爹爹飽受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折磨,對生活喪失了希望。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謙學教授介紹,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被稱為「沉默殺手」或「不死的癌症」。開始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如雙手震顫,肢體僵直,到後來慢慢發展為無法行動、不能自理,最終只能坐在輪椅上或臥床度日。

帕金森病目前病尚無根治方法,在全過程中需要多學科聯合治療。在帕金森早期,神經內科醫生可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症狀。但隨著4至5年的藥物「蜜月期」結束,多數患者會像趙爹爹這樣病情持續進展,抑鬱、焦慮、睡眠障礙、疼痛等症狀逐漸出現,即使加大藥量也無法達到更好療效。隨著醫學進步,多學科合作(MDT)通過外科手術行腦深部電刺激,成為帕金森後續治療的較好選擇。

湖北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

近期,在成功救治多例帕金森患者的基礎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了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團隊由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精神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專家組成,能夠為患者精挑細選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最終達到減量用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趙爹爹慕名求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帕金森病MDT團隊。神經外I科劉寶輝副教授牽頭MDT團隊,對高齡且同時患友高血壓、血管硬化、腦梗死、腦萎縮、腎結石、前列腺增生等多種基礎疾病的趙爹爹開展了細緻測評。在確診其患原發性帕金森病後,還結合其身體狀況、伴隨症狀等,進行包括藥物反應、運動及非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認知功能、情緒心理等百餘項術前測評。根據測評結果,MDT團隊為他制定了詳細、精準的腦起搏器植入方案。

劉寶輝介紹,植入腦起搏器後,通過埋植於胸前的脈衝發生器向植入在大腦特定靶點的電極發放弱電脈衝,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可以有效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狀的異常腦神經信號,從而消除因帕金森病導致的震顫、僵直和運動遲緩等運動失能症狀。

大腦裝上「起搏器」 再也不「顫」了

7月17日,在陳謙學教授的指導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帕金森病MDT團隊為趙爹爹實施腦深部電刺激手術。經過上頭架、掃描、計劃、手術鑽孔、安裝設備、監測等等百餘個精細的手術步驟,在微電極記錄儀的監測下,劉寶輝副教授通過腦立體定向儀精準定位手術靶點,將如針一般粗細的腦深部刺激電極植入「米粒」大小的丘腦神經核團處,並用導線連接到左鎖骨皮下的腦起搏器上。

在5天的術後恢復內,MDT團隊又從上萬種組合方案中挑選出最佳的術後腦起搏器程控模式。7月23日上午9時30分,趙爹爹顱內的腦起搏器正式開機。短短幾分鐘後,他雙腿震顫、四肢僵直的症狀得到極大緩解,整個人立即輕鬆自如了。當天,趙爹爹就可以自己起床獨立上廁所,再也不用麻煩別人了。

陳謙學教授介紹,腦起搏器是腦深部電刺激療法(DBS)的俗稱,是中國自主研發一種直接作用於神經中樞的人工裝置。腦起搏器並不破壞大腦結構,是一種可逆、可調節的治療方法。腦起搏器植入後通常能持續工作20-30年,現已成為帕金森患者藥物「蜜月期」結束後首選的成熟治療方式。

【來源: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在漢組建 「老帕友」植入腦起搏器獲新生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鄒亞琴) 逾百項的術前測評、100多道手術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腦神經核團組織內精準植入刺激電極、從上萬種組合方案中挑選最佳的術後程控模式……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的湖北省首個帕金森病MDT團隊對待每一位適合植入腦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必經的流程
  • 武大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揭牌成立
    武大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揭牌成立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5:07 來源:中新網湖北 武大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揭牌成立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8日電 (馬芙蓉 楊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17日揭牌成立,該中心集結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精神衛生中心、麻醉科、PET中心、影像科、康復科等7大學科醫療資源,將實現對帕金森病的系統診療與全程管理。
  •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按下復工「快捷鍵」 完成3例帕金森病手術
    3月19日上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帕金森病患者王某在家人和醫護人員的鼓勵下,進入手術室。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主任、王某的主治醫生王俊告訴記者,這是該院今年進行的第3例帕金森病手術。王俊在為患者做術前檢查。今年71歲的王某是澧縣人,2012年確診為帕金森病。「四肢顫抖、僵硬,運動遲緩。」
  • 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在漢成立
    12月17日下午,湖北首家「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揭牌成立。揭牌儀式上,多位曾經飽受病痛折磨的「帕友」上臺分享救治經過。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被稱為「沉默殺手」或「不死的癌症」。
  • 齊魯醫院李衛國團隊開展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帕金森病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李衛國教授帶領帕金森病外科治療團隊一天內完成兩例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病例。為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手術團隊制定了嚴格的腦深部電刺激(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操作流程。
  • 上海德濟醫院正式掛牌上海帕金森病研究聯盟成員單位
    』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研究,上海德濟醫院以加入上海帕金森病研究聯盟而感到自豪。」上海德濟醫院院長郭輝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據介紹,上海德濟醫院位於普陀、寶山、嘉定三區的交界,周圍老齡人口眾多,而帕金森病正是德濟神經內科門診量排名第一的疾病。郭輝教授表示:「上海德濟醫院以臨床神經醫學為重點,神經學科的整體規模和床位數量在上海市位居前列。我院將藉此契機,推動帕金森病的診療走上新的臺階,造福周圍百姓。」
  • 和平醫院劉紅: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領跑者
    5個小時的行程,從凌晨5點半出發,到達和平醫院時已經是上午十點半。她們緊緊張張掛號,拿到號時,一看是35號,李某的心涼了半截。原來,由於上午診治人員較多,最多只能看到30號。劉紅主任了解到她們的情況後,立即寬慰到:「沒事,就算我不下班,不吃飯,也要幫你們把病看了」。李某和母親的眼睛裡蒙上了一層水霧。
  • 【知帕不怕】帕金森病的前世今生——帕金森病的由來和帕金森患者的權利
    詹姆斯·帕金森的父親約翰·帕金森是他們家族四代外科醫生兼藥劑師的第一人,詹姆斯·帕金森16歲就開始在父親的診所裡做學徒,20歲又在倫敦醫院做了半年的實習醫生,26歲的時候他與當地絲廠廠主的女兒瑪麗·戴爾結婚,因為父親患有痛風,詹姆斯·帕金森逐漸接替了父親的工作。
  • 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精準診療聯盟在蘇成立
    12月20日上午,由蘇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和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牽頭組建的「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精準診療聯盟」(簡稱PD聯盟)正式成立,以進一步規範江蘇省及周邊地區帕金森病和相關運動障礙疾病的診治及管理。
  • 南京腦科醫院成立 「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
    11月6日,由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指導,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正式成立,中國帕金森診療培訓基地同時啟動。這也是南京市首家,江蘇省第二家帕金森專病的「一站式診療中心」。 全國每年新增10萬病例,男性略高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人民醫院、第三醫院參與組建的國家援鄂抗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參與組建的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獲此殊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發布儀式並頒發獎牌和證書。他說,廣大醫務人員在抗疫鬥爭中白衣為甲、逆行出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要學習好、宣傳好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風範,以偉大抗疫精神激勵幹部群眾團結一心、頑強奮鬥,創造新的歷史業績。
  • 臨沂打造帕金森病 「旗艦智慧醫院」
    記者從臨沂衛計委獲悉,臨沂帕金森協會聯合濟南腦科科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了腦立體定向手術,為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創造了生命奇蹟,曾經被困在輪椅上的他們獲得了新生。為此,臨沂市也將聯合濟南腦科醫院開展帕金森多學科、異地聯合診療模式,打造臨沂市首個帕金森病治療的 "旗艦智慧醫院 "。四年前,52歲的楊喜豔大叔得了一種怪病,左手沒勁兒,不能幹活。
  • 武大人民醫院「病毒獵手」團隊:實驗室就是我們的「戰場」
    7月11日下午18時17分,支援北京抗疫21天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8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團隊,乘坐G69次高鐵抵達武漢,凱旋。  從今年1月至今,李豔教授帶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團隊,和新冠病毒短兵相接。
  • 【招募】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治療帕金森招募志願者
    【招募】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治療帕金森招募志願者 2020-04-13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首個帕金森中西醫一站式診療中心落地上海新華醫院 減小運動...
    圖說:上海首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新華醫院 採訪對象供圖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更好地規範和管理帕金森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小運動併發症對患者的影響,上海首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今天落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新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振國說:「對帕金森患者而言,哪怕是多爭取一天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種勝利。」
  • 帕金森病=帕金森症候群?
    06 十月 星期二 健康謠言 :帕金森病=帕金森症候群?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症候群都可以表現為動作遲緩,但是不能完全等同,區別在於:前者一般沒有特別原因,且病程多呈持續緩慢加重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公立醫院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肖紅軍(左),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李十月(右)參加「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院長訪談」。記者柯志剛 攝 訪談嘉賓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 王高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 肖紅軍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 李十月 「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有5%—10%的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能自我修復,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會慢性化,
  • 700人連夜請戰 武漢協和醫院組建「榮譽抗疫軍團」待命出徵河北
    人民網武漢1月11日電 1月10日,根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為支援河北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醫院」)迅速組建起「協和醫院援冀重症醫療隊」。
  • ...30年堅守一線保健康——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專家胡克教授
    中國青年網武漢3月12日電 (記者 潘佳秀子 通訊員 於文蓁 杜巍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專科II科主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新冠肺炎11病區主任胡克教授,從2019年12月中旬至今,已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奮戰近百天。胡克教授。
  • 謝林:帕金森病的營養防治
    謝林:帕金森病的營養防治 2020-12-21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