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18時17分,支援北京抗疫21天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8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團隊,乘坐G69次高鐵抵達武漢,凱旋。
從今年1月至今,李豔教授帶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團隊,和新冠病毒短兵相接。他們把實驗室當戰場,一次次與病毒「親密接觸」,鏖戰武漢本土,馳援白山黑水,守衛京畿平安,打遍全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各大「主戰場」。
聞令馳援再出發
6月19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緊急「戰疫令」再度傳來——迅速徵調一支20人左右的核酸檢測隊伍,支援北京。
對於這道「戰疫令」,科主任李豔此前已有心理準備。6月11日以來,北京新發地的新冠疫情日趨緊張。6月17日,一直關注北京疫情的李豔受上級指派,通過網絡視頻培訓方式,為北京同仁做了《快速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效率》的專題培訓。
在武漢抗疫的4個月裡,李豔帶領的這支團隊,歷經戰火考驗,早已錘鍊出超凡的「獵毒」能力。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如何檢測、確認病毒尚屬未知。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尤其是分子診斷水平處於全國檢驗界領先地位李豔和團隊,每天前往最早收治不明原因肺炎的武漢金銀潭醫院,採集分析病毒樣本。他們最終確認的核酸檢測法,被寫入國家衛健委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1月20日,李豔帶著團隊緊急聯繫試劑盒生產廠家採購試劑。21日凌晨接到試劑後迅速開展試劑的性能評價,在全國醫院中最早開始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截止目前,李豔帶領團隊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驗量近20萬例居全國醫院之首。隨著武漢疫情的好轉,李豔受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調派,先後對黑龍江、吉林兩地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網絡培訓,並在5月赴吉林10天實地指導當地開展疫情防控。
國有難,召必應,戰必勝。李豔帶頭應戰,一支強悍的核酸檢測醫療隊迅速組建起來。18名隊員專業涵蓋醫學檢驗、分子檢驗、病原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其中高級職稱5人,博士7人,碩士5人。所有人具有PCR檢驗資格,均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三四個月。
6月20日下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助理沈滌非和檢驗科分子病原實驗室組長汪明帶領的首批15人醫療隊,攜4臺螢光定量PCR儀、7臺全自動核酸提取儀、1臺滅活孵箱,及4千人份核酸提取及檢測試劑、1萬份(套)配套耗材和大量防護物資共計50箱物資,搭乘高鐵火速抵達北京。
展現抗疫的「武漢速度」
6月23日18點30分,隨著首批236份樣本送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隊接管的北京醫院藥學部P2實驗室開始檢測,湖北醫療隊抵京後首次核酸檢測任務順利開展。
48小時內,汪明帶著團隊就將一個本不具備能力和資質的實驗室,成功改造為可以做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在接到標本的4小時內,即出具檢驗結果——短時間內,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核酸檢測醫療隊向北京同行完美展現了抗疫的「武漢速度」。
「出發時我們考慮周全,儘量帶齊各類儀器設備和耗材,就是要跟新冠病毒搶時間,為北京疫情防控早做貢獻。」22日晚抵京後隨即投入工作的李豔表示。
在北京醫院全力配合下,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隊48小時內完成實驗室內部改造、設備安裝與調試、流程優化等工作,21日上午實驗團隊完成內部評估,預實驗並取得滿意結果,22日晚上接受北京市臨檢中心組織的基因擴增實驗室專家現場(遠程)評審,23日中午完成中心組織的盲樣檢測,下午正式啟動第一批北京市臨床樣本檢測。
李豔介紹,在實驗室流程再造中充分借鑑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武漢經驗」,出發前醫療隊都製作好了全套院感控制流程的標識。實驗室在改造中,按照生物安全和核酸擴增實驗室要求布局,汙染區和清潔區路線清晰,有效保證生物安全,避免交叉汙染,最大限度地確保檢測工作人員的安全及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檢測能力從1500到10000
在李豔帶領的團隊抵達前,北京醫院單日核酸檢測能力在1500人次左右。對應北京市「加快核酸檢測,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要求,遠遠不夠。
為儘快提升檢測能力,李豔向武漢求助:醫院緊急採購2套核酸檢測設備發送到北京。6月25日,兩套設備安裝完成後,這個P2實驗室單日核酸檢測能力達到4000人份。同時經過不斷的設備配置和流程優化,北京醫院的檢測能力提升到6000人次,單日最大檢測量達到1萬餘人次。
而經過科研團隊的持續科研攻關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病毒獵手」團隊已能做到13分鐘快速提取核酸,高質量PCR擴增確保檢測質量,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間從6小時縮短至3小時。這一套快速檢測技術和管理經驗,也被完美複製到北京醫院。
在支援北京的日子裡,來自武漢的「病毒獵手」們每天戴著雙層乳膠手套、N95口罩、防護鏡、一次性鞋套、連體防護服、隔離衣等,重複著「標本核收、生物安全櫃內進行核酸提取、準備試劑、通過螢光定量PCR儀進行基因擴增、實驗數據審核、發布報告」等工作流程。一整套檢測完成,隊員們全身又悶又熱。
「我們的隊員沒有任何抱怨。武漢抗疫期間,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人民義無反顧支援武漢。這是我們回報恩情的方式。我們幸不辱命,圓滿完成任務。」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助理沈滌非表示,醫療隊抵京後即成立臨時黨支部,帶領隊員們勇挑重擔,圓滿完成支援任務。
和病毒短兵相接,把實驗室當戰場,用武漢經驗提高檢測速度、保障檢測質量,跑贏疫情——面對新冠疫情,李豔帶領的這支病毒獵手團隊踐行著自己的諾言:「一生所學,盡付現在!」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靜、張銳 通訊員 杜巍巍、楊岑)
[ 責編:張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