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有一個縣,面積不大卻有不少人文景觀,還有一座「太子靈蹤塔」。其實,這個縣就是山東汶上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於山東濟寧市。汶上縣面積不大僅有877平方公裡,人口78萬,2019年GDP為216億,經濟發展一般。說到濟寧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曲阜等城市,而汶上縣在濟寧的縣市裡名氣並不大,甚至有些山東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外省人知道的就更少了。
其實,汶上古稱中都,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縣,沿用至今。歷史上素以孔孟之鄉、禮儀之邦聞名遐邇,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汶上縣的人文古蹟也不少,尤其汶上寶相寺被稱為「北朝最初名勝,東土第一道場」,寶相寺裡的「太子靈蹤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能是因為比較低調,或者是偏居一隅,很多人對汶上縣並不了解。下面下邊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汶上縣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景點。
太子靈蹤塔
太子靈蹤塔位於汶上縣城西北隅的寶相寺景區,古塔建於熙寧六年至政和二年(公元1073年-1112年),前後用時38年。是由高僧知柔大師親自監造、仿照京師皇家開寶寺靈感塔建造的一座典型的「佛牙舍利塔」。佛塔上半部七層「圭形」窗牖等特徵,佛塔為八角磚塔,樓閣式、仿木鬥拱結構。塔高為41.75米,底座直徑為10米,共13層。塔身東、西、南、北均有券形佛龕,龕內原供奉佛像。北面一層是登塔正門,有螺旋式臺階達於塔頂。五層以上四面闢洞門。塔內設螺旋階梯直達頂層。塔宮面積80平方米,塔宮深處供奉釋迦牟尼真身佛牙。
賈柏遺址(「中華第一針」出土地)
汶上賈柏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50米,總面積約22.5畝。1986年文物普查發現,1990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組織力量進行了鑽探發掘。其中,出土的多枚骨針是目前發現的北辛文化最早最完整的縫紉工具,針身保存完好,距今7300多年,有「中華第一針」之美稱。
汶上文廟建築群
汶上文廟建築群始建於唐代,曾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規模僅次於曲阜文廟建築群。不過,在1948年後大部分被損毀,現僅存大成殿、存戟門、明倫堂、名宦鄉賢祠、節孝祠、烈女祠和元代《重修聖廟記》碑一通。院內碑碣林立,古柏參天。今存大成殿系明代建築,長23.5米,寬13米,高11.6米,懸山式建築,7楹32柱,單層飛簷,覆綠色琉璃瓦。前側有黃色琉璃瓦稜形圖案,內外皆施鬥拱,平拱雙昂。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蓮花湖溼地公園
汶上蓮花湖溼地位於汶上縣城北部沿濱湖大道兩公裡處,為國家4A級景區,內有中都民俗館,二十四節氣廣場、蓮花山溶洞、李白文化牆等景點。區內地勢低洼、河流縱橫、水源豐富,是集溼地生態、民俗展示、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也是國家3A景區。
當然,除了這些汶上還有其他一些景點,比如分水龍王廟、蚩尤墓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總體來說,汶上雖然總體GDP並不高,但這些年發展得還比較快,城市建設也是日新月異。小編覺得,如果你有機會來魯西南旅遊,時間充裕的話,其實可以來汶上縣看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