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189年),字建陽,泰山郡南城縣(山東省平邑縣鄭城鎮南武城村)人。東漢末年著名的大軍閥、權臣。
丁原善於謀略,能徵慣戰。中平五年(188年),出任并州刺史,屯兵於河內郡。他親近、善待呂布,又派遣張楊、張遼等人到京城任職。漢靈帝駕崩,受到大將軍何進徵召,帶兵進入洛陽,擔任執金吾。謀劃誅殺十常侍,事情敗露,何進被宦官殺死於宮中。
中平六年,誅殺宦官後,與西涼軍閥董卓在皇帝廢立問題上產生矛盾,於是董卓利誘呂布將其殺害,其地盤勢力亦被吞併。
因為丁原實際上算得上是一個失敗的董卓。
你看丁原跟董卓的出身及晉身,跟董卓相去不遠。
兩人被何進招來後,都掌握一支強大的部隊。
當時董卓護駕有功,丁原為執金吾。
【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并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并州刺史丁原遣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進使丁原將數千人寇河內,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話說我一直鬧不懂何進的操作,他為啥要讓丁原去燒孟津呢?難道是打算營造一種黃巾軍打到洛陽附近了的感覺來嚇唬皇上/宦官?)
也就是說,丁原手裡的軍力在一個時間段實際上應該是超過董卓的。
但可惜,叫呂布殺了。
丁原出身在貧寒之家,粗有謀略,勇敢有武力,善於騎馬射箭,後為南縣吏(此「南縣」地名疑有脫字),接受使命無論有什麼困難都不推辭,出現警報和緊急情況,追殺敵寇時,都會身先士卒。
中平五年(188年)三月,并州刺史張懿在抵禦胡人的進攻時,戰敗被殺。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三月,休屠各胡攻殺并州刺史張懿,遂與南匈奴左部胡合,殺其單于。
於是,丁原繼任為并州刺史。此後,官拜騎都尉,屯兵在河內郡(郡治在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期間任命呂布為自己的主簿,十分親近他。
《三國志·呂布傳》: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又因張遼勇武、力量超過一般人,將他徵召為從事。
《三國志·張遼傳》: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本聶壹之後,以避怨變姓。少為郡吏。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
漢靈帝末期,天下大亂,蹇碩等欲充實中央部隊,遂徵召各地勇士。丁原把并州的從事張遼、武猛從事張楊都派到京城洛陽任職。 。
《三國志·張楊傳》:張楊字稚叔,雲中人也。以武勇給并州,為武猛從事。靈帝末,天下亂,帝以所寵小黃門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軍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傑以為偏裨。太祖及袁紹等皆為校尉,屬之。并州刺史丁原遣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
呂布背粄丁原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丁原帶兵到洛陽,與何進謀劃誅殺宦官,並被任命為執金吾。
《三國志·呂布傳》:靈帝崩,原將兵詣洛陽。與何進謀誅諸黃門,拜執金吾。
但何進尚未動手,就被宦官密謀殺死,而何進手下袁紹等人又誅殺宦官。這時董卓來到洛陽,欲把持朝政,
《三國志·呂布傳》:進敗,董卓入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眾。
董卓知道呂布受到丁原的信任,於是便利誘呂布將其殺害。丁原的頭被呂布砍下送給董卓, 其地盤勢力被董卓兼併。
《三國志·呂布傳》: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三國志·董卓傳》:進、苗部曲無所屬,皆詣卓。卓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並其眾,故京都兵權唯在卓。
《英雄記》: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為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裁知書,少有吏用。三國志·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
演義形象
漢并州刺史、呂布義父。董卓入京都,於少帝昭寧元年八月癸酉三十日(189年9月27日)與眾人宴會時稱欲廢少帝,原怒之,憤而離席。次日(189年9月28日),原引軍城外搦戰,大勝之。後卓遣虎賁中郎將李肅說原義子呂布殺原,呂布於是夜二更割丁原首級獻卓,同日少帝被廢。
丁原雖然為後人熟知,但實際上他沒留下多少記載,他登上歷史舞臺後沒多久就逝去了。但丁原能擔任并州太守又豈會是易與之輩?中平五年三月(188年),并州刺史張懿在抵抗胡人的過程中遇害,丁原就是他的繼任者。
「三月,休屠各胡攻殺并州刺史張懿,遂與南匈奴左部胡合,殺其單于」——《後漢書》
沒找到關於丁原是何方人士的記載,只能從他擔任并州刺史反推,由於東漢時期存在「三互法」,在三國時期依然適用,所以丁原應該不是并州人。案《英雄記》,丁原作戰勇猛還擅長射術,從來不推辭交給他的任務,尤其是追逐外寇時總衝在隊伍前方。
「為人粗略有勇,善射,受使不辭,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前」——《英雄記》
從丁原的表現上看,他應該是憑藉軍功一路晉升上來的,後來丁原還被任命過「武猛校尉」,這個職位就是為勇武者準備的。丁原擔任并州刺史時期徵辟了呂布、丁原、張楊等人,呂布被任用為主簿,「主簿」是刺史的屬吏,主要工作是掌管州府文書,可見呂布也有一定文字基礎。
「主簿一人,錄門下眾事,省署文書,漢制也」——《通典·職官志》
「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三國志·呂布傳》
張遼被任用為從事,刺史的屬吏裡能加上「從事」倆字的太多了,丁原是因為張遼的武力才把他召為從事,而且還讓他領兵進京,說明張遼應該是被任用為兵曹從事或者武猛從事。張楊擔任的就是武猛從事,也能看出丁原對於勇武者的偏愛。
在中平五年(188年)十月,丁原就派了張楊、張遼兩人領兵入京,其中張楊被蹇碩收為部下。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劉宏任命董卓為并州刺史,結合丁原再出現時的職務是「武猛校尉」,這時丁原應該是遷任別的職務了。
在何進誅殺蹇碩後,張楊、張遼應該都歸他調遣了,畢竟何進才是大將軍,這兩人都被他派去徵兵了,張楊被派去并州,而張遼是在河北募兵的。在劉宏逝世後,丁原也領兵來到了洛陽,他應該是聽從了何進的調遣才來的。
在董卓入京前,丁原就被何進派去火燒孟津了,這一切都是為誅殺宦官們做的準備。《續漢書》的記載更詳細些,丁原在袁紹的安排下派數千士卒偽裝成賊寇,號稱「黑山伯」,顯然是想跟張燕的黑山軍車上關係,在平陰、河津縱火的就是這批士卒。
「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後漢書·何進傳》
「紹詐令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數千人,為賊於河內,稱黑山伯」——《續漢書》
丁原能聽從何進安排作亂,說明丁原已經被何進視作心腹了,還被任用為執金吾,「執金吾」這個官職能統領緹騎,還是有兵權在手的。所以董卓入京時要除掉丁原這個威脅,這個任務就交由反水的呂布完成了。作為丁原的故吏,張楊選擇起兵討董,而張遼選擇加入董卓陣營...
「卓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並其眾,故京都兵權唯在卓」——《三國志·董卓傳》
嘆流年、又成虛度。